第六節-第十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八章箭在弦上第六節孫策受到周瑜一番話的勵,頓時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躍馬揚鞭,馳騁疆場。
周瑜漲紅著臉,沉浸在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夢境裡。魯肅也是動不已,一副躍躍
試的樣子。
孫賁、朱治、程普三人久經沙場,眼裡的神情非常複雜,雖然周瑜的話能鼓舞人心,但十幾年來的血腥事實告訴他們,夢想和現實往往有天壤之別。年輕人有夢想,有漏*點,無可厚非,將來,等到他們經歷了很多無情而殘酷的打擊後,但願他們還能依舊固守心中的這份夢想,保持心中的這份漏*點。無論為了生存還是為了實現雄心壯志,有夢想有漏*點都是最重要的。三個人互相看看,沉默不語。
張昭非常平靜,沒有一絲一毫的興奮,望向孫策三個年經人的眼晴裡有一種抑止不住的欣賞之,或許還有幾分自嘲。年紀大了,見識多了,對世事的理解和看法,和這三位年經人大相徑庭了。他沒有說話,也許他認為這個時候不應該出言阻止,而是應該更加
發這些年經人的鬥志。
有了一往無前的鬥志才有士氣,有了一往無前的士氣才能戰無不勝。
周瑜平靜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繼續給孫策等人講敘攻擊揚州江北兩郡之策。
孫策在江東一帶的兵馬有三萬多人,廣陵大敗後,兵力折損大約一萬。以目前現有的兵力,攻擊江北不成問題,但由於豫章郡有劉繇、華歆、笮融的軍隊,丹陽郡西部的陵陽一帶有太史慈的軍隊。所以丹陽郡的朱治、孫賁一萬大軍不能動。另外,考慮到大軍攻擊江北後短期內無法返回,吳郡和會稽郡必須要留駐軍隊。這樣算下來,孫策最多隻能率五千人馬渡江北上,即使加上週瑜的三千兵,總兵力也不過只有八千人。用八千人在很短時間內拿下九江和廬江兩郡,難度太大。
“為了能親結更多兵力渡江北上,伯符兄能不能以討伐袁術為由和劉繇、華歆握手言和?”周瑜看著孫策,笑著說道。
“雖然我們和劉繇前後打了三年仗,但劉繇顯然已經處於下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主動和他議和,他應該非常高興。”孫策猶豫了片刻,轉臉去看張昭。張昭一臉冷肅,看不出他心裡有什麼想法。和劉繇議和,也就等於和笮融議和,張昭顯然不會同意。
周瑜當然明白孫策和張昭的想法,所以他微微一笑,做了一番解釋。
我們自從把劉繇趕到豫章郡後,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打下豫章郡?為什麼還一直被他的軍隊擋在丹陽郡西部的涇陽和陵陽一帶?
原因很簡單,劉繇、笮融退守豫章時,都還有相當的實力。只要他們聯手,以我們目前的實力,難做寸進。我們打得越猛烈,兩人聯手的決心越大,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就越小。最後我們一無所獲。所以,我們退一步,給劉繇和笮融一段安穩的時間,讓他們為了爭奪豫章郡而大打出手。待兩人兩敗俱傷時,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豫章。拿下了豫章後,我們就可以直殺荊州了。
主動議和劉繇,表面上的目的是為了攻佔江北兩郡,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拿下豫章郡,打通通往荊州之路。
劉繇和笮融一直有仇,諸位都知道。
三年前,我們渡江攻擊成功後,笮融、薛禮兵退豫章,劉繇、太史慈依舊在吳郡一帶和我們戰。
笮融、薛禮兵退豫章的時候,當時的豫章太守朱皓正在和袁術所派的豫章太守諸葛玄互相攻伐,爭奪豫章,並迫使諸葛玄退守西城。
劉繇被孫策擊敗後,溯江西上,屯軍於彭澤。聽到朱皓和諸葛玄戰的消息後,便書告笮融,命令他率軍幫助朱皓共同對付諸葛玄,保住自已最後一塊落腳地。可惜劉繇所託非人,笮融也本
難改,認為有機可乘,可以奪下豫章,不再受制於人。
華歆向劉繇指出,笮融本不良,是個無信小人,而朱皓素來以誠信待人,本
善良,容易遭笮融毒手,可能會象廣陵太守趙昱一樣被殺了,應該及早通知朱皓防備笮融,但為時已晚。笮融背主棄友,果斷舉刀殺了朱皓,奪取了豫章。
劉繇懊悔不已,拜華歆為豫章太守,兩人一起進兵討伐笮融,但因劉策的軍隊在他的後方連續攻擊,導致劉繇數次被笮融所敗。朱皓的哥哥,州刺史朱符差點發兵北上為弟報仇,但被牟子所勸,暫時隱忍不發。
笮融用不恥的手段奪取豫章後,難以獲得民心支持,子越來越難過,逐漸退到了豫章郡的東南部,而劉繇、華歆卻因為屢屢遭到孫策的攻擊,也無力再去顧及笮融。兩方為了生存,於是議和,轉而合力對付孫策。
為了重新挑起劉繇和笮融之間的戰火,讓他們在豫章互相征伐,我們不但要主動和劉繇議和,還要假意答應劉繇的所有條件。這樣,我們既能徵調更多兵力北上攻打袁術,又能坐山觀虎鬥,借劉繇之刀殺死笮融,另外我們還能伺機拿下豫章。
周瑜這個計策得到了眾人一致讚賞。張昭那張矜持的臉上也出了一絲難得的笑容。
解決了後顧之憂,然後就是派人北上議和曹和劉備,向天子和朝廷獻請罪表。孫策趁著徐州兵力空虛之際攻打廣陵,和曹
、劉備結下了仇恨。這個北上議和之人如果選擇的不好,極有可能前功盡棄。
張昭椎薦了前會稽郡太守王朗。王朗是徐州名士,和徐州大吏陳登、縻竺、孫乾等人都是至好友。由他北上議和,定能成功。另外,孫策剛剛打下會稽郡,而王朗在會稽郡有很大勢力。當孫策北上攻打袁術的時候,把這個人留在江東很不安全。
到豫章郡和劉繇議和之事,張昭推薦了好友廣陵人張紘。
九月底,當孫策、周瑜等人正在部署兵力,淮備渡河開始攻擊時,袁術的書信送到了秣陵。
冀州大戰,北征軍迫於袁術背叛不得不撤退的結局都在眾人預料之中,但撤退途中北征軍遭受的重大損失卻大大出乎眾人的預料。河北實力太強大了。
震撼之餘,面對已經開始的中原大戰,眾人卻有種撲朔離難以揣測的
覺。袁紹會不會出面支持袁術?北疆軍會不會乘勢渡河南下?如果袁術得到了袁紹的支持,擊敗了曹
攻佔了中原,天下形勢隨即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孫策背叛的下場是什麼?孫策還能守得住江東嗎?
袁紹的態度決定了袁術的命運,決定了中原大戰的結局,同時也決定了江東眾豪的生死。
孫策覺一把血淋淋的戰刀此時就舉在江東眾豪的頭上,稍有不慎,戰刀就會以雷霆之勢一擊而下,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