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第二十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三章狂風暴雨第十六節徐榮沉默良久,然後他抬頭看著朱儁,慢慢說道:“大人,從去年四月我們攻佔洛陽到現在,發生了許多事。到現在為止,難道你還看不出來,這天下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西上討董勤王?現在甚至沒有人願意幫助我們討董勤王,這一點,大人也看不出來?”徐榮神情略顯悲憤,有些動地繼續說道:“洛陽打下來了,長公主和朝廷就應該遷回京都,各地州郡也應該上繳賦稅。但就這麼點天經地義的小事,大臣們竟然一談半年,毫無結果,這也是我大漢的臣子?這也是我大漢的忠臣?這也是有心要拯救社稷?”
“大人看看你頭上的白髮,看看你不到半年就已經花白的鬍鬚。”徐榮痛心疾首“大人再看看袁紹,看看袁術,看看劉表,看看周乾,看看他們都幹了什麼?即使是徐州刺史陶謙,願意出兵出錢幫助你討董勤王,但他給了你多少兵?給了你多少錢糧?現在在關西和董卓打仗的是誰?除了大將軍和我們北疆軍,你還看到誰在為拯救社稷奮戰?”
“社稷危亡之際,這些人不思忠君報國,反而變本加厲地摧殘大漢。這些人已經不是我大漢的臣子,而是我大漢的叛逆,人人得誅之。”朱儁想起風雨飄零搖搖墜的大漢,想起餓殍遍野
夜悲號的百姓,不
痛苦不堪,淚水悄悄潤溼了眼眶。
張溫、盧植等人已經說服了長公主,定下了中興社稷之策,對各地州郡也有了非常明確的態度。凡不尊奉長公主和朝廷的,即為大漢叛逆。大將軍奉旨攻打冀州,只是平叛的開始,更大的風暴將很快席捲大漢山河。血腥的殺伐將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無數的生靈將要在這場浩劫中化為灰燼。沒有人知道,這場浩劫之後,誰能生存,誰能獲得勝利,誰能笑到最後。這是一場自我毀滅的災難。
唯一能力挽狂瀾的就是天子。只要能救出天子,重建天子的無上權威,大漢就能迅速穩定,戰火就能迅速平息,百姓就能重新過上安寧的子。
朱儁極力向長公主和朝廷呈述自己的觀點,但盧植在給他的回書中,毫不客氣地指責了他。盧植質問朱儁,天子救出來了,一切恢復原狀了,那麼,閹會不會重新出現於朝堂?外戚專權又如何
止?如果
閹和外戚之禍不能
除,社稷又能穩定幾
?百姓又能過上幾天的安穩
子?今
的大漢要想中興,已經不是社稷穩定這麼簡單的事。而是要藉助社稷動盪之機,重修律法,重定綱紀,為漢祚千秋萬代的延續打下一個堅如磐石的基礎。
盧植在書中還嚴厲批評了皇甫嵩和朱儁。
早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的時候,皇甫嵩完全有機會和李弘的北疆軍、袁紹的討董聯盟把董卓圍殺於洛陽,而且當時太傅大人袁隗也是這麼定策的。但皇甫嵩為了一己之私利,為了皇甫家族的世代忠義,竟然毫無道理地放棄了剷除侫,振興社稷的最佳機會。你和皇甫嵩一樣,到現在還死死抱著自己的忠義不放,以為只要天子回到了洛陽,大漢就振興了,這簡直是笑話。
何謂忠義?臣事君以忠的這個“君”到底是天子還是大漢?武人誤國,一點不假。你和皇甫嵩都是我大漢赫赫有名的武人,在經學上也頗有造詣,也算是經學大師,但你們學的是什麼“經”?你們在平叛的時候,面對十幾萬,幾十萬敵人,毫不手軟,更沒有退縮和忍讓,但大漢在最需要你們保護他、拱衛他的時候,你們卻退縮了,為了所謂的忠義退縮了。結果導致侫禍國,社稷危亡,生靈塗炭。
此時此刻,皇甫嵩在長安城裡,望著烽火連天哀鴻遍野的社稷,是不是應該橫刀自刎以謝天下?你在洛陽,面對叛逆們一張張噁心的嘴臉,是不是應該刺瞎自己的眼睛,告訴天下人,你瞎了眼?
中興大漢的最終目的是要重建一個嶄新的大漢,是要讓大漢世世代代強大下去,是要讓大漢的千千萬萬百姓世世代代的安居樂業,這才是我輩應該做的事,這才是忠義。
朱儁很憤怒,不是因為盧植對他的批評,而是因為盧植的這番言論。君就是君,大漢就是大漢,怎麼能混為一談?我研習經學幾十年“臣事君以忠”
“以君為本”這難道我還不懂?
朱儁回書,把盧植的言論駁斥了一番。盧植以八百里快騎回書。正是因為經學誤人誤國,所以才要改制。正是因為象你這樣的大臣對經學的曲解和執不悟,所以才要大開殺戒,掃清一切障礙,重建大漢。
朱儁立刻就氣倒了。盧植是他最為拜服的經學大師之一,但盧植卻顛覆了他對經學的認識,這讓他無法理解和認同,更無法認同盧植的改制強國之說。難道幾十年來,我都是錯誤的?我的整個理念都是錯誤的?我極力主張討董勤王,穩定社稷也是錯誤的?
田疇握住朱儁的大手,望著他痛苦的樣子,百集。
朱儁是自己最崇拜的幾位大漢英雄之一,這位昔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卻躺倒在函谷關裡,面對烽煙四起傾黴在即的大漢,毫無辦法。這不
讓人產生一種英雄遲暮的無奈悲涼之
。
“大人,等打完這一仗,你就到北疆去吧。”田疇小聲勸道“長公主和朝廷一再邀請你北上晉陽,仲淵、筱嵐也一勸再勸,你…”
“子泰,你不要說了。我不會去的,我就是死了,也不到晉陽去。”朱儁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地大聲說道。
徐榮和田疇聞言大驚。
“大人,我們不會撤出洛陽,我們會一直堅持討董勤王。”徐榮急忙說道“長公主和朝廷已經數次下旨,命令北疆軍堅守洛陽。”
“大人,你還是放心北上吧。我們是大漢的臣子,是大漢的軍隊,怎麼會任由天子蒙難,侫禍國?”朱儁搖搖手“你們不要騙我了。大將軍攻打冀州,北疆軍主力全部進入河北之地。朝廷的意圖已經一覽無遺。至於堅守洛陽,討董勤王,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以北疆目前的實力,哪能堅持兩線作戰?我哪都不去,我要討董勤王,我要救出天子。”
“子烈,你要是還把我當作大漢的行車騎將軍,你就聽我一次,把高覽的大軍調到關西參戰,讓淳于瓊率軍進駐平樂觀大營,戍守洛陽。”朱儁劇烈地咳嗽了幾聲,斷斷續續地說道。
徐榮和田疇面面相覷,顯然不太願意,但礙於情面,兩人又不好拒絕,神情很尷尬。
“袁紹、袁術兄弟之間的事,我來解決。”朱儁說道“北疆軍如果擋住了董卓的進攻,關東就無憂。現在無論是袁紹兄弟,還是各地州郡大吏,都不希望看到董卓佔據關東。但由於大將軍出兵冀州,北疆實力突然膨脹,北疆對他們的威脅將迅速超過董卓對他們的威脅,所以雙方的關係馬上就會決裂。決裂後,你們大軍的糧草輜重就只能靠河東提供,這對冀州戰場的影響顯然很大,因此,洛陽的事還是我來處理較為恰當。我來想辦法給你們籌措糧草,儘可能保證大軍的需要。”徐榮擔憂地看看朱儁“大人的身體撐得下去嗎?”
“我暫時還死不掉。”朱儁勉強笑道“子烈是否同意我的建議?”徐榮考慮了一下,點了點頭:“北疆軍撤出洛陽,駐紮於函谷關,以便東西兼顧,這樣洛陽如果有什麼事,我們可以隨時支援。”朱儁苦笑“只要洛陽不再發生戰禍,我就心滿意足了。”**三月上,澠池。
折衝將軍玉石帶著大軍緩緩進入城池。
吳雄、項澄出城相。玉石看到他們,立即問道:“俊乂(張郃)和子威(華雄)已經到了什麼位置?”
“應該快到新安城了。”吳雄回道“北軍離這裡還有多遠?”
“怎麼,你手又癢了?”玉石笑道“不要著急,會有仗打的。”突然他想到什麼,轉臉問道“雨辰,你怎麼沒到崤山埋伏?虎頭和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