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9章康熙出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了住處,胤礽立刻吩咐容嬤嬤收拾行裝,準備繼續南下。

容嬤嬤有些疑惑:“主子,咱不是打算等小主子會走了再離開麼?”

“那陳洛有問題,咱們還是避開為妙。”一提到陳洛,容嬤嬤的臉都黑了,巴不得胤礽離那登徒子越遠越好,當下也不再問,腳下生風般跑著去準備了。

胤礽心中有些發愁,他從陳洛身上嗅到危險的氣息,因而想離他遠遠的。今在外頭雖然藉著那群紈絝出了一口惡氣,但胤礽也明白繼續留在濟南,恐怕是避不開陳洛的了。可如今他手頭也沒多餘的人手和資源去調查,若是身份暴,尤其是兩個孩子的身份這麼,遇上心懷叵測的人,那是自保之力都沒有。

事涉兩個孩子,饒是素來泰山崩於前也不變的胤礽都有些坐不住,情況脫離掌控的覺太糟糕,胤礽都有向康熙尋求幫助的衝動了。

先是把自個唾棄了一番,思忖再三,胤礽決定還是帶著一群人到杭州投奔弘皙去。畢竟弘曆不在了,康熙再如何也不會要弘皙的命,大不了到了杭州他和容嬤嬤等人不出門避過這陣風頭也就是了,弘皙帶著兩個小的出去,不會打眼,也不會這麼輕易能被康熙查到。

打定了主意,等容嬤嬤處理完事情回來,胤礽就告知眾人下一個目的地是杭州,次一早就出發。

第二天一早,胤礽被一個來訪者堵在了屋裡,南下之行中斷。

“嫻主子,奴才已經把信給京裡遞過去了,這段子,請嫻主子讓奴才安排人過來保護幾位主子的安全。”來人恭敬地跪在地上,語氣表情動作都挑不出一絲錯誤,只是話裡話外分明就是跟定了胤礽的樣子,不容拒絕。

胤礽聞言臉一沉,端著茶碗的手指用力得有些發白,沉默半晌才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要監視我?”

“奴才不敢,奴才只是奉命找到嫻主子後一定要保護好幾位主子的安全。”

“哼!”看著來人不為所動的樣子,胤礽也知道康熙是下了死令的,他再如何也拗不過康熙去。心裡想著,口一股惡氣就湧了上來。

要不是遇到了那個陳洛,要不是昨在酒樓前鬧了那麼一場,想必也不會那麼快讓康熙的人得到消息,現如今再怎麼掙扎也沒用,只能乖乖帶著這些只聽康熙命令的跟蟲了。

想到陳洛那個罪魁禍首,胤礽眼睛一眯,接著就問:“你們在這裡的人手應該不是專門為了找我來的吧?難道是在查乾隆三年那次皇上遇刺的事?”來人聞言似乎有些訝異,臉上的神瞬間變了變,然後才回道:“這些事情奴才不能說,請嫻主子恕罪。”胤礽冷笑一聲,道:“既然你們要跟著我,那回去後就再給你主子遞個消息,讓他把你們的指揮權給我,等你拿到了旨意,再過來給我回話吧!這些子你派人在周圍暗中護著就好,別到明面上來。”接著胤礽想了想又道:“昨酒樓前那個人,在幾前我就在大明湖上遇到,當時他說名叫陳洛,你們的人應該有跟著他吧,順著這條線查查看!”

“是。”來人雖然被胤礽的話驚了一驚,但還是恭敬領命下去辦事。別的人不知道,他們這些暗地裡給康熙辦事的人可是清楚得很,滿宮的人都比不上眼前這位主子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整個組織裡可是人人都接了尋人的命令的,而且找到人後還要確保安全不能讓人受絲毫委屈,這種態度完全不像一般皇帝對待私自離宮的妃子。其中的緣故他們都不敢去猜測,但要辦好差事,肯定就要伺候好眼前的人,這是大家的共識。

見完康熙的人後,胤礽只是稍稍給容嬤嬤等解釋了一下,去杭州的事就不了了之了,容嬤嬤一聽大夥兒已經被皇帝派出來的人找到,而且皇帝還沒下令找到人後立馬帶回宮,心裡也是暗暗鬆了口氣,最大的憂慮就此消失,只要皇帝沒怪罪自家娘娘,那就天大的事也是不怕的。

而陳洛,更是早在昨遇到胤礽離開時,就被粘杆處的人給盯上了。雖然給康熙的密報才剛剛遞上去,上頭也還沒下什麼命令,但幹慣了這行當的,都知道什麼時候該便宜行事。

不過這陳洛,身份還是有可疑之處,本來粘杆處的人只是想查清哪來的登徒子吃了雄心豹子膽敢調戲皇貴妃,孰料這一查,才發現陳洛的不好惹,這人跟著跟著,居然就跟丟了,而且當時似乎陳洛身邊還跟著一個藏頭尾的人。

陳洛離開時,本來因著在眾人面前鬧了個沒臉,心情浮躁之下,警惕有所降低,然而終究是刀頭血的人,何況還有個荀睿在一旁警醒著,人漸漸分散後,還是隱約察覺了身後吊著的尾巴。

謹慎的習慣使然,陳洛和荀睿當即分頭行動,用上輕功左拐右拐,在巷子裡幾個起落,粘杆處的人就被甩開了。卻不知這一手,把本來將他當成登徒子的粘杆處注意力給引了過來。

要知道,普通的登徒子,哪裡來這樣好的身手,這樣嫻的反跟蹤技巧,這樣高的警惕。又加上領頭的人見過胤礽後帶回來的話,鼻子特別靈的特務們還有什麼想不到的,立刻就將陳洛與濟南的反賊事件聯繫了起來,想從這陳洛身上打開突破口。

但是陳洛是反賊這個猜測,卻讓濟南粘杆處的人驚出了一身冷汗。別人不知道,他們可是曉得當今對皇貴妃娘娘的重視,更別說裡頭還跟著一個小阿哥一位小公主呢!

不敢怠慢,濟南的負責人立刻加派人手暗中護住胤礽,粘杆處的人動作很快,幾乎是見完胤礽後,宅子四周的防護網已經佈置好了,就連宅子裡的護衛,也在胤礽的默許下無聲無息間替換下不少,有了康熙的人在一旁,胤礽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起碼不用再擔心倆個小的會出事。

另一頭立刻又往京城送了封加急密報,把對陳洛身份的猜測和胤礽的要求都詳細寫上。至於陳洛,確定了他的危險後,粘杆處在濟南鋪開了一張大網,地毯式地搜索。也是因此,在康熙到來之前這段子,胤礽倒是過得相當平靜愜意。

胤礽在濟南安心邊等消息邊養小孩的時候,康熙在宮裡的子卻不好過。這些時,關於胤礽的消息一直沒有傳來,都已經離宮三個多月了,康熙的憂慮焦躁是一比一厲害,還要在朝臣和宮妃們面前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重壓之下,康熙不時就會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著胤礽是否已經出事,偶爾夜裡甚至會想起上輩子遠遠經過鹹安宮時看到裡頭死寂死寂的環境。每當這種時候,康熙對胤礽的心痛就更多一分。

康熙想念胤礽,可又無法付諸於口,好像自己一開口,事情就會往不可測的方向發展,只能時不時地到胤礽常去的地方待上一陣子,但宮裡也有個例外,就是令嬪。自那御花園一行,康熙也許潛意識裡是想透過令嬪去懷念胤礽,每每從承乾宮出來,遇到令嬪後,康熙都會到延禧宮去一趟。雖然明知道這種偶遇裡帶著不少的水分,令嬪的心思也並不單純,但康熙不介意有個地方可以宣洩一下對胤礽的想念。

明知道是不該,但每次從令嬪嘴裡聽到作為嫻皇貴妃身份的胤礽對他的好,對他的情意,康熙心中都會有一股甜的滋味,所以康熙一次又一次地放縱自己,在令嬪那裡一遍又一遍地聽著那些他心裡在意,卻不敢面對的事實。

這卻便宜了令嬪,康熙的另眼相看,讓諸妃都認為令嬪成了康熙的新寵,而永琰更是在令嬪得寵後頻頻往來延禧宮,對待令嬪的態度幾乎與當初永琪對待高貴妃一般無二,連他的生身額娘愉嬪都比不上。

令嬪享受著永琰的討好,心裡也暗自打算著要好好拉攏住永琰,不管她肚子裡的是男是女,她孃家本就無勢力,上頭還有個皇后不知什麼心思,保不定還對她肚子裡的孩子虎視眈眈,這時候能有個阿哥親自她,自是求之不得,於是更時時假作不在意狀在康熙面前為永琰說好話。

康熙不是弘曆,自不會被令嬪這樣的小手段左右,但也沒有做什麼,只是冷眼旁觀,想看看永琰到底有幾分本事。這一切都是暗地裡發生,而在宮人眼裡,皇帝是幾乎每隔三五,就會到延禧宮一趟。令嬪可說是處在風口尖上,人人眼紅。

雖說康熙並沒有留宿,但誰讓令嬪有孕呢!宮裡人自是以為康熙把心思從胤礽那轉到了令嬪那,沒見著當初胤礽懷孕康熙也是這麼著的麼?雖然頻率沒胤礽那時高,但總算是這宮裡唯一的例外,又怎會不讓人妒忌,不讓令嬪得意呢!

這一,康熙又來到延禧宮,令嬪歡喜不勝,正要開始與康熙共同回憶胤礽,卻突然被進來回事的吳書來打斷,令嬪心中不快,但還是知道她的分量並不足以讓她在這種時候任,只能忍了下來。

吳書來小聲把胤礽找到了的消息告訴了康熙,康熙心中大喜,再記不得這裡還有一位令嬪,話也不說,徑自起身帶人回了養心殿,直把留在原地令嬪氣得又擰壞了一塊帕子。

回了養心殿的康熙,看完了從濟南加急送回來的奏摺,心中焦急,立刻吩咐吳書來,準備微服出巡事宜,想要直接到濟南找胤礽去。

那個什麼陳洛,來歷不明,又黏在胤礽身邊,實在不能讓人放心。康熙只在心裡不斷地圍繞著胤礽和兩個孩子的安危問題發愁,卻是不敢去細思粘杆處報上來的關於陳洛時時出現在胤礽四周,甚至對胤礽逾禮時心裡那酸澀又憤恨的覺。

這也是湊巧,在濟南的人手是當初康熙過來後清醒沒多久,就派過去追查當初刺殺事件的人。歷時一年多還沒回來,卻是在追查中抓到了線頭,想著釣出大魚來呢!

雖然夏盈盈這個事件純粹是弘曆定的冤獄,漏網的家屬報仇來的。跟反賊沒什麼特殊關係,但當年一個弱女子能摸到弘曆的行蹤,並能成功接近弘曆,要說是沒有有心人的相助,康熙是絕對不信的。

一得知夏盈盈是知府方之航的遺孀,粘杆處的人就順藤摸瓜,把方家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在世的消息給查了出來,但繼續往下查,線索卻又斷了,而且是斷在濟南,這就不得不讓康熙深思了。什麼樣的人才能避過朝廷的耳目,救下這倆孩子,還敢刺殺皇帝!隱在暗處的人絕對不簡單,想來跟大清立國後一直就鬧騰不休的那夥亂黨脫不了關係。

有這樣一個猜測,康熙自是慎之又慎,不敢絲毫放鬆對濟南事件的調查。而方家的事,雖說是弘曆辦下的,犯下的錯也與康熙無關,康熙也不介意為他彌補。然而即便康熙給方之航平反,一旦那倆孩子真的是落入天地會、紅花會什麼的反清復明組織手中,康熙再如何補救那也是沒用。

那倆孩子估計早被洗腦到一心只記得報仇雪恨了,這種事情並不是未曾有過。而事件中透出來的蛛絲馬跡都示意著反清復明組織在濟南有據點,而且是個能量不小的據點。

能在粘杆處的追查下藏得那麼深,說不是經營久都沒人信。胤礽這當口跑到濟南去,又遇到了這麼個形跡可疑的陳洛,康熙心裡是急得火燒火燎的。此刻,康熙完全忘記了他當初想讓胤礽隨心所在宮外生活,只在暗處保護胤礽安全的決定,只想著快快把胤礽帶回宮裡,好讓自個安心。

不再多做考慮,康熙在急召了弘晝進宮把離宮後監國的任務代下去,然後就點了左翼前鋒統領鄂實和在新月事件後因為惜才而從藍翎侍衛擢升為御前侍衛的傅恆等人隨駕,秘密從水路快速往濟南趕去。

上路時,粘杆處加急送往京城的第二封奏摺甚至還沒傳到康熙手中。

作者有話要說:康師傅終於踏上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