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回南光華北海求援呂溫侯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史慈聽趙雲一報名當時就傻眼了。合著自己打了半天不是和黃巾賊戰,而是和名揚天下的南燁法師鋒,這罪過可大了!太史慈與人手爭鬥千百次,這還是他第一次慶幸自己打輸了,若真是自己錯殺了南燁法師麾下大將,那才是罪該萬死。

愣了半晌太史慈才緩過神來朝馬上趙雲拱手道:“鄙人東萊黃縣人,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因家中老母受城中孔北海恩顧,聞聽賊寇圍城,特遣某來相助。不想在此衝撞趙將軍,真罪過也。”趙雲聞聽太史慈為了報恩單槍匹馬就敢獨自面對數萬賊眾心中十分敬佩,翻身下馬道:“子義兄義勇雙全令人欽佩。法師也正要引領我等入城,不妨一同前往。”太史慈驚問道:“光華法師也在此處?某聞名久矣,懇請趙將軍引薦。”趙雲見南燁已經牽馬領眾人過來,便對太史慈道:“當先之人便是法師。”太史慈也見南燁過來,上前單膝跪地行禮道:“東萊太史慈拜見法師。小人有眼無珠衝撞法師,還望法師恕罪!”南燁急走兩步,攙扶起太史慈笑道:“不知者不罪!子義無需多禮。倒是我該向子義賠罪才是。”太史慈一聽南燁開口便聽出這個聲音便是讓趙雲手下留情之人,奇怪道:“法師何罪之有?又是如何知我名姓?”南燁道:“我能識天下豪傑,早知子義是世間少有的英雄人物,今ri一見果然不凡。適才你與子龍相爭不分高下實在jing彩,我便沒有阻攔,想讓你二人盡情一戰,不料卻傷了子義愛馬,實在有愧。這幾匹戰馬還算神駿,就請子義挑一匹當作賠罪。”太史慈見南燁說完便命人牽過幾匹馬來,皆是上好戰馬,哪一匹都比自己的強。於是開口道:“此事是我不問緣由先動起手來,怎能責怪法師?這可使不得。”南燁此次來救曹嵩是一人三馬,所以馬匹不缺。前來北海雖沒帶那麼多馬匹,不,不過也有幾匹備用。便對太史慈道:“說不定這次我等要衝入敵陣,殺進城去。子義身為大將又豈能無馬?還是快挑一匹悉一下馬xing,莫要誤了殺賊救人的大事。”太史慈xing情豪,一聽南燁說是為了殺賊救人也就不再推脫,選了一匹與自己所騎戰馬sè一樣的黃驃馬,又將先前戰馬鞍韁換到新馬上。他自己脫力受傷的馬則給了南燁親衛。那匹馬傷的不重,只要修養一番還能復原,只是短時間內無法載人。

收下戰馬後太史慈對南燁道:“多謝法師贈馬!敢問法師因何在此?入城何事?”聽太史慈問起,南燁便將曹嵩被劫,曹cāo發兵之事講了一遍。又將糜竺、典韋、周倉介紹給太史慈認識。

太史慈聽完前因後果道:“法師果然仁義!可如今北海被圍自身難保,又如何去救徐州?”糜竺聞言更是鬱悶道:“此行多有磨難早在法師意料之中,不過眼下賊人也太多了些,恐怕使命難成啊!”南燁見二人有些灰心便道:“子義要解北海之圍,子仲要解徐州之圍,雖是兩事,卻可當做一事來看。只要先解北海之圍,孔文舉便可發兵去救徐州。當務之急是先解圍北海,你等可有計策?”太史慈和糜竺聞言都是眼睛一亮,可是馬上又黯淡下去。太史慈道:“有法師在,我等趁賊不備闖入城中或許不難,可要解圍卻是不易。”糜竺也道:“昌豨賊軍有五六萬之眾,我等加在一起數的過來,只有眼下這一百零六人。就算有計,若無兵馬也難行事啊!”南燁自然知道一百比五萬,這仗沒法打。他記得北海之圍是劉備領兵來解救的,管亥將星錄中的命運便是被關羽所殺。難道自己要去找劉備?南燁倒是不怕劉備拒絕,不過他想要收服太史慈、糜竺,便要在二人面前顯顯自己本事,怎能指望他人來救?

趙雲此時突然嘆氣道:“法師此行若是帶著帥旗就好了!”南燁聞言奇道:“子龍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趙雲上陣殺敵的次數不少,可是出謀獻策這還是頭一遭。他紅著臉有些緊張道:“圍城賊人雖多,可皆是烏合之眾。我與子義兄善shè,可於遠處shè殺賊兵,引賊兵來追。若追兵人少,法師便令典統領率親衛盡數殺之。若追兵眾多…”南燁聽趙雲說的頭頭是道卻中途停下,便追問道:“追兵眾多又當如何?”趙雲不好意思道:“我本想追兵眾多便將法師帥旗遍山間,賊寇多畏法師威名,見了帥旗定然潰逃,我等趁勢追殺驅趕或可一舉擒殺昌豨,北海之圍可解。”糜竺聽完讚歎道:“趙將軍智勇雙全,此計可行!只可惜沒有許多旗幟行這疑兵嚇敵之計。”南燁聞聽“法師威名”

“疑兵嚇敵”八字,腦中靈光一現,計上心來。他差點忘了自己的特技之中還有個“威懾”就是用來震懾天下群雄眾賊。如今自己的名字已經成了一塊百戰百勝的金字招牌,這便是無形資產,是品牌效應。就衝這名聲,也可抵得上千軍萬馬。或許用自己的名字去嚇唬曹cāo、袁紹等人沒多大作用,可是嚇唬一下昌豨和黃巾賊卻是綽綽有餘了。

心中定計之後,南燁誇道:“子龍真乃智將也!我等就按此計而行,不過將帥旗換成他物便可。”---------------------孔融這些天茶飯難嚥,愁的不行,皆因昌豨在外圍城。自從昌豨第一天來,孔融就沒再有過一天消停ri子。

那ri孔融正在與賓客飲酒,便有士卒來報:“黃巾賊黨昌豨領群寇數萬殺奔北海。”孔融大驚,急點本部人馬出城與賊戰。昌豨出馬道:“孔文舉,我知你北海糧多,可借我十萬石以做軍用,我便退兵。否則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聞言怒叱道:“我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給你這賊寇?莫說十萬石,便是一粒糧也沒有。”昌豨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副將宗寶槍出馬,戰了二十餘合,被昌豨一刀砍於馬下。武安國剛要上前廝殺,昌豨已然領群賊趁勢殺來,孔融兵大亂,奔入城中。武安國只好拼死護送孔融回城。

黃巾軍四面圍城,孔融心中很是鬱悶。武安國勸道:“主公不必憂愁,明ri我便領兵殺出城去,定斬賊將。”孔融知道武安國勇武,便允他明ri再戰。次ri一早,武安國領兵一萬提錘出馬,搦戰昌豨。

昌豨深知武安國勇名,並不與其鬥將,直接領大軍殺來。孔融治理地方還算像模像樣,可是麾下兵馬卻不善戰,武安國勇雖勇矣,卻不善領兵。結果一萬人馬被昌豨殺得大敗,逃回城者不足半數。如此一來孔融更加憂愁。

武安國深愧對孔融信任便道:“賊首昌豨並非我敵手,今夜三更我願獨自出城刺殺昌豨,與賊決一死戰,以報主公知遇之恩!”孔融道:“安國雖勇,然賊勢甚眾,昌豨身處大軍之中,刺殺之事必敗無疑。倘若安國有心,不如去求救兵,以解北海之圍。”武安國點頭道:“全憑主公吩咐,只是不知該求何人來救?”孔融腦子裡將各路諸侯想了一遍,袁紹、袁術等人實力不差可是人品太差,沒有好處恐怕不會相救。陶謙、張邈人厚道,可是實力不行,估計就算來了也救不了自己。州牧南燁倒是人品、實力都不錯,與自己也還算有些情,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此人來了北海城恐怕早被攻破。

想來想去孔融想到一人,便對武安國道:“劉玄德乃當世英雄,帳下關、張二將可敵呂布,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安國肯去否?”武安國一心報恩,便道:“主公且修書一封,我當速去。”孔融大喜,寫了書信予武安國,令他身披厚甲,飽餐戰飯。當夜趁著天sè昏暗,孔融打開城門一角,武安國飛馬而出,揮舞大錘連殺數名賊兵便想突圍而走。

昌豨得知有人出城,料定必是孔融去搬救兵,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面圍定。武安國力氣雖大,卻不是一武將。他揮舞星鐵錘與昌豨等人戰了一陣,最後雖是砸死數人拼命突出重圍,可是身上也中了數箭,捱了幾刀。

武安國冒死得脫,顧不得身上傷勢惡化,星夜投平原去見劉備。孔融自從武安國走後便riri登城,盼望救兵,真可以說是望穿秋水,就等劉備了。

今ri是武安國走後的第三天,孔融明知劉備救兵不可能這麼快趕到,可他還是佇立城頭四下張望。可是除了四周黑壓壓的賊兵之外,孔融也看不到別的。正在此時他便見遠處來了兩騎,直衝昌豨賊軍後陣。

由於距離太遠,孔融也看不清二人模樣,只知道其中一人白馬銀甲,另外一人黃馬鐵甲。這二人皆是用槍,槍躍馬殺入賊軍後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眼看賊軍越聚越多,似是要圍殺二人,孔融這心都提了起來。在他身旁的守城軍士一個個也看得心驚膽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