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戰場沉寂兩章合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來,在聯隊旗冉冉升起在四行倉庫上空的時候,我的內心是無比動的,那代表著帝國陸軍在中國人的陣地上又獲得了一次無比輝煌的勝利,對面中國人的眼淚告訴我,他們悲傷而恥辱。我握筆的手忍不住顫抖,身體甚至因為興奮而戰慄,我甚至已經想好了我該怎樣去向我的同胞們宣傳這次在整個淞滬戰役中兵力投入的並不多的戰鬥,雖然艱苦,但帝國陸軍依舊獲得最後勝利。
或許,正像第36步兵大佐聯隊長所說的那樣,唯有“帝國之花在四行倉庫上空綻放”這樣的詞句才能形容帝國陸軍此時的輝煌,他們佔領的不僅是陣地,他們還擊毀了中國平民的信心。
可是,僅過了不到三十秒,我的噩夢來臨了,高大而堅固的能抵擋120毫米加農炮的四行倉庫坍塌了,就像孩子的積木,僅花了不足十秒,就在我的面前,變成一堆廢墟。聯隊旗,不見了,第9師團的軍樂隊,不見了,第36步兵聯隊的護旗隊和他們的大佐聯隊長脅板次郎,不見了。
我唯一見到的是,一頂沾滿血跡的鋼盔,從五米高的廢墟頂端滾下,一直滾到我的腳邊。鋼盔早已沒有先前的圓潤,癟癟歪歪,上面有血,有髮,我完全可以想象,這頂鋼盔的主人,曾經英勇的帝國陸軍士兵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來臨之時,他是多麼無助。
透過周圍呆呆站立沒有進入四行倉庫而僥倖生存士兵們呆滯的眼,我知道,他們死定了,在高達數千噸的鋼筋混凝土的壓迫下,沒人能活命。除開樓頂上的帝國官兵,樓內還有最少一個步兵小隊,足足300餘人,全部在這一瞬間,被佔領的陣地埋葬。
中國人,太狠了,也太絕了,他們不僅像狐狸,更像狼,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陣地,而是選擇和自己的敵人一起,同歸於盡。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帝國贏不了這場該死的戰爭。他們人口眾多,哪怕是用十個人來換我們一個人,帝國將老人、孩童、婦女都加上,都不夠換的。
也正是從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必須得回到本島,否則,我遲早會像廢墟里的帝國官兵們一樣,躺在冰冷的鋼筋混凝土裡再也見不到朝陽,再也見不到媽媽!
所以,我現在活著,可是,有數以十萬的帝國官兵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故土,因為這場該死的戰爭。”戰後,這個因為在四行倉庫一役神遭受重創而被提前送回國的戰地記者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也正是因為他的詳細記述,第九師團第36步兵聯隊的家屬們終於才得知自己親人戰死的真相。
在四行倉庫一役,不包括增援的子聯隊在內,包括第36步兵聯隊大佐聯隊長,三名少佐大隊長,大尉、中尉、少尉超過28人,軍足足戰死超過1800餘人,重傷1100餘,一個步兵聯隊名存實亡。或者更確切點說,第36步兵聯隊其實已經可以從本陸軍序列中除名了,因為他們的聯隊旗被深埋在數千噸的廢墟之下,如果沒有大型機械輔助挖掘的話,沒有人可以用人力的方式將這面聯隊旗尋獲。
事實上,直到整個淞滬戰役結束,甚至是到南京戰役結束,徐州會戰結束,軍也沒有對這堆廢墟進行挖掘。實在是,他們缺乏大型的挖掘機,加上第36步兵聯隊被統帥部直接裁減,所有此戰倖存的士兵也已經悉數回國退出現役,再沒有人堅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挖掘混凝土堆做那種無益的事了。
他們的家屬接到了親人戰死的訃告以及一小木盒骨灰,卻並不知道,那盒本以為是親人的骨灰只不過是第36步兵聯隊先前戰死的1000餘人火化後的骨灰均分而來。
而戰後,中國政府也沒有對四行倉庫廢墟進行挖掘整理,而是在四行倉庫廢墟頂端修建了四行倉庫紀念碑,第88師542團所有參戰人員的名單盡在其中。
紀念碑下,埋葬的是在四行倉庫廢墟中慢慢腐朽的軍珍逾命的聯隊旗,以及數以百計的在廢墟中慢慢腐臭直至成為皚皚白骨軍屍體。
老周和黃包車伕這對因為四行倉庫之戰而結成的好友,都僥倖在這場戰爭中活了下來,並一直活到了六十年後,也當了很多年的四行倉庫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給上海市千千萬萬個少先隊員講述數十年前他們親眼目睹並親身經歷那驚心動魄的一週的故事。
很多人都問過他們,最後那支英雄的部隊究竟是順利撤離了,還是和寇一起戰死在這座著名的廢墟下,他們從先前紅著眼圈搖頭說不知道,一直到最後神秘的笑笑不置可否。
因為,在他們已經覺得自己快要去天堂和那些心目中的英雄相聚的時候,一個白髮如霜的老人找到了他們,向他們數十年如一清掃四行倉庫之戰紀念碑並對無數後代講解四行倉庫之戰予以致敬,並謝他們清明之時對戰死在此地戰友的祭拜。
更讓兩個老人無比動的是,他們終於聽到了這五六十年來最讓他們開心的消息,那名老人參與了四行倉庫所有的戰鬥,包括將四行倉庫變成大廢墟並將寇陸軍大佐和他們的聯隊旗埋葬之戰。
他們每駐足遙望的勝利的紀念碑下,沒有中**人的悲情,唯有寇的亡魂。
做為四行倉庫之戰紀念館活化石一樣的人物,年逾九旬的他們,歡所有來自全世界各地慕名前來參觀紀念獻花的華夏人甚至包括西方人,但唯獨拒絕了島國人。
頑固的兩個老人揮舞著柺杖驅趕著千里迢迢從島國前來希望祭拜自己親人的島國人甚至是為了兩國友好而前來勸說的政府工作人員,理由無比簡單:這裡是中國人勝利的紀念碑,那些埋葬於此的島國人是祭品,哪有祭品還有能享受祭奠的道理?他們想祭奠自己的親人,那華夏數十年前因為他們數以千萬的皚皚白骨誰來祭奠?就算想祭奠也可以,那就在紀念碑下先跪下,先替他們的先輩們懺悔吧!如若不然,那些屍骨,就得在勝利的紀念碑下孤獨的埋上百年千年。
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本行將就木,瘦弱的身軀哪怕是一個十歲的孩子推上一把就能輕易將他們推倒,但數十名島國人卻只能無奈後退。那時的共和國,早已不是數十年前他們能耀武揚威鐵蹄盡踏河山的舊中國了。他們若是敢動手,圍觀的數千中國人就敢把他們往死處捶。
更何況,用老周自己的話說:“有本事,伸個小拇指頭過來,看俺不訛死你個龜孫。”這話說得真不假,有些老頭兒碰瓷兒國人自己都害怕,更何況說他們這幫外國人了,九十好幾的老頭兒若是往地上一躺,那一身的病光是查一查,不把他們得傾家蕩產,算個啥。
只許華夏人紀念獻花,不讓島國人祭拜的傳統,並沒有因為兩位老人的離世而終止,那一帶生活的人們,一直牢記著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就連政府也裝作沒看見。
因為,那是人民的紀念碑。哪怕他們曾經被推到,但終究被承認,被重建。
是的,正如那名活到戰後的戰士告訴兩位老人的一樣,四行倉庫廢墟中或許有中國士兵的鮮血也有英勇,但這一次卻沒有悲情。
這一次,是智慧的勝利。
脅板次郎發現的所有什麼機關,搜索出來的詭雷和炸藥,全部是陳運發所設計出來讓他發現的。不這樣的話,陳運發擔心倉庫誘惑不了大魚上鉤。再蠢笨的魚兒,在被誘餌連續哄騙了許多次後也學了不會輕易咬鉤的。
所以,陳運髮帶領著麾下的特種兵們和一連的步兵們,足足花了五個小時時間在倉庫里布置誘餌,不讓軍輕易發現的誘餌。如果軍就真的蠢到發現不了這些誘餌,其實這些誘餌也不會真的爆炸的。300公斤安放在倉庫中的炸藥一旦爆炸,蘇州河南岸的中國民眾們一定會跟著倒黴,沖天而起的混凝土能在人群中造成可怕的腥風血雨。
真正的殺招是安放四行倉庫深埋在地下五米所有承重柱上的炸藥,杜老闆留下的四行倉庫建築地圖陳運發手中有,軍可沒有,就算是有,他們也不會有空到佔領四行倉庫之後先掘地數米去尋找什麼炸藥。
安放超過二十餘處總重量超過300公斤的炸藥不足以將數以千噸計的四行倉庫炸翻,卻足以將所有承重柱炸斷,一兩承重柱被炸斷,擁有足夠堅固牆體的四行倉庫或許還可以支撐,但十二十承重柱斷裂呢?那四行倉庫的牆壁再厚,也就像是失去了骨骼支撐的大笨象,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