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13章猶如撲火的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千米的距離,對於一名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步兵來說,最少需要8分鐘,對於騎在全速奔跑駿馬的騎兵來說,也需要近兩分鐘。

但對於雙方都將加力開至最大全速互相對沖相對速度達到300米每秒的戰機來說,時間是多少呢?是不到七秒鐘。

其實在兩機甫一對面,同時推下加力杆將油門踩至最深的那一刻,周大鵬就和鈴木正雄同一時間扣動了機槍扳機。

沒有任何僥倖,在這樣單機對沖的戰鬥裡,誰瞄準的更準,誰領先開槍,誰獲得勝利的機會就更大。

反之亦然,這種對飛行員心理素質考驗極大的兩敗俱傷式戰,誰最先恐懼,誰最先躲避,誰就會喪失戰場主動權,重新將生命給對手。

周大鵬敢如此決定如此抉擇,雖然有燃油不足的無奈,但也不是盲目自大的選擇,他亦是有足夠的自信。

不僅對自己勇氣和飛行技巧的自信,更是對座機能的自信。

魔改p40的防護能力夠強,12。7機槍火力更強只是其中的一面。

魔改p40相比於96式陸攻最大的優勢,其實不在於最高航速,也不在於他們的座艙擁有裝甲護板,甚至也不在於遠超他們的火力,而是瞄準鏡。

96陸攻用的是當前世界上比較通用的同時也比較坑的機械瞄準鏡,意味著他們想瞄準空中目標擊時,頭部得和瞄準鏡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自然是限制了機槍擊的準度。

飛機都是在高速移動,哪怕被身後的飛機鎖定了,也是拼命做著各種機動進行閃避,不是經驗足夠豐富,沒有誰能有把握用機槍就能幹掉數百米外甚至上千米外的目標的。

但魔改p40用的,卻是美國空軍已經開始裝備在最新式飛機上的反式瞄準鏡。說這個名詞可能很多人不悉,但它另一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見過,紅點瞄準鏡。

沒錯,就是未來戰士們裝載在步槍上的那個紅點瞄準鏡。而紅點瞄準鏡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反式瞄準鏡。原理很簡單,它的主體是一個弧面半反鏡,光發到鏡面上反到眼睛裡。紅點光源按固定角度向玻璃,反後與槍管平行向後據不同槍的彈道校調線角度,與彈道形成兩個點,用於提高瞄準速度和瞄準視野,但是要求眼睛要在固定範圍內才能使用,頭太高一點就看不到或看不清紅點了。優點是眼睛不用正對瞄具,稍微偏點,只要能看到紅點放在目標上,就說明槍口已經正對目標了。

光是這個優點,在速度極高戰機瞬息萬變的空戰中,就已經對機械瞄準鏡佔據極大的優勢了。

紅點瞄準鏡對於未來戰士們來說司空見慣,但對於20世紀初三四十年代,卻也不是多高的科技。其實這玩意兒早在1900年就已經出現,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嘗試裝在飛機上。到了1941年,也就是二次大戰爆發兩年後,世界軍事強國的最新式飛機上幾乎都安裝了這玩意兒。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科技畢竟有限,算不上真正的紅點瞄準鏡,真正意義上的紅點瞄準鏡一直得到未來的20世紀70年代,led技術出現之後,使用led燈來投,非常集中和易於識別的紅點,那才算是未來戰士們裝備的紅點瞄準器,可是比三四十年代應用於戰爭的飛機反式瞄準鏡強得多了。

但,就是這種初級形態的反式瞄準鏡,也遠比寇飛機裝備的機械式瞄準鏡強得多,絕對不在一個檔次上。

在1937年這個時候,別說本人沒裝這玩意兒,就是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第三帝國,都還沒裝這個呢!

雙方飛行員在地面上的人們看來是近乎一條直線的對沖,但實際上,無論是周大鵬還是鈴木正雄,都在用最小幅度的作讓飛機在兇猛的對沖中小幅度的機動脫離對方瞄準鏡的鎖定。

一條一條火紅的彈鏈在藍天之上清晰可見,擦著兩架無比堅決的飛機周邊掃過。

一秒、兩秒、三秒,四秒,五秒,兩架飛機的距離越來越近。

在接近500米的距離,周大鵬終於輕呼出一口氣,他的反式瞄準鏡終於牢牢鎖定了瘋狂的敵機。那架自開戰以來,他所遇到過或許技術不是最好,但戰鬥意志算是最頑強的敵人。

一連串的穿甲燃燒彈從12。7毫米機槍的槍口噴撒而出,不負反式瞄準鏡的名頭準確的擊中了96陸攻的機翼以及機身包括座艙,強大動能的12。7毫米口徑機槍子彈將96陸攻的開放座艙前的擋風玻璃擊出了一個又一個眼可見的大

順便,穿透了其後坐在座艙裡的鈴木正雄的身體,12。7毫米口徑子彈對人體的傷害是巨大的。

除了右一個堪比茶杯大的彈著新鮮的肺葉讓鈴木正雄口鼻都出鮮血,鈴木正雄的一條胳膊也已經被生生打斷,出令人寒直豎的新鮮的紅白骨茬,紅的,是血,白的,是骨頭。

緊扣著機槍扳機的右臂被機槍子彈強大動能帶出了開放機艙外,正在怒吼著的航空機槍噶然而至。

自此,鈴木正雄的所有反擊都已經宣告結束,失去了機槍,他已經對500米外狂衝而至的中國戰機失去了所有威脅。

這場空戰,將會以中國人的全面勝利而告終,0比24的戰損比將會震驚中外。

但是,就這樣結束了嗎?

不,周大鵬的眼神微微一凝,透過500米的虛空,他能看清機,能看清坐在其中的機飛行員,他甚至能看清機機身上的大,但實際上是看不到機飛行員的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