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說這繁華熱鬧的京城裡,一直都有著新鮮事兒,但有件事對外地來的人是鮮事兒,對從小就在京城中長大的人卻早就見怪不怪了。

說起這件事也不算是件事兒,應該說是個現象吧!說怪倒也不怪,就是稀奇了一點。

那就是在京城之中,有幾戶人家特別奇怪,這幾戶人家都是家世淵源,有戶姓花的人家九代經商,富了九代,到現在依舊是有錢人家,還有戶姓滕的人家裡武功高手特別多,連著九代祖先都是御前帶刀侍衛,現在家裡兼營鏢局生意,另外有戶歐陽家專出狀元,在朝為官人數堪稱天下第一多。

再來就是有戶專開飯莊的屠家,聽說這家人九代未分家,家裡的親戚人數已經多到數不清,每回開飯總是席開數十桌,再來就是從九代之前就專門出產神醫的梁家,以及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魚家,據說他們家九代以前的祖先乃堂堂大名的鬼谷子,至於實情如何,早已不可考究。

這六戶人家直至今,依舊安然地在京城裡存活著,至於他們能否平安撐過第十代,所有的京城百姓們都在等著瞧。

鬧市裡,人聲鼎沸。

有賣菜、賣魚、賣,還有賣雞鴨的,另外還有賣雜貨、布匹還有胭脂水粉的,每個商人都在吆喝著,生怕自己喊得不夠用力,不能把客人給引上門,做不成買賣。

然而在熱鬧的氣氛之中,隱約可以覺一股詭譎悄悄地在醞釀著,有人在張望著,有人在竊竊私語,隨著時間逐漸過去,人們開始騷動了起來。

最後,不只是販子商人,連一般人都跟著議論了起來,按照以往的慣例,每天在市集之中必定出現的奇景應該早就上演了,怎麼眼下都快過辰時了,人卻還沒有出現呢?

為了那該來而沒來的人,小販懶得賣菜,客人懶得買菜,每個人都像是失了魂似的,甚至於還有人無聊地嘆起氣來。

“來了!來了!屠家人來了!”就在這一聲吆喝之後,原本死寂的街市再度恢復了熱絡,每個小販都趕忙回到攤子前,對於浩蕩前來的屠家人莫不是屏息以待。

面而來的是幾名身強體健的壯漢,他們的背上都扛著一個大籃子,而走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名穿著湛青布衣袍的女子,不甚緻的穿著並沒有掩去她麗質天生的美貌,她的膚白賽雪,杏眸桃腮,柔黑如絲的秀髮以木簪挽住,明媚的豔容引住不少人的目光。

但是,泛在她眸光之中的冷然,卻足以讓所有覬覦她美的一半男人退避三舍,而另一半好膽不伯死的男人為什麼至今都不敢過去招惹她,那一直都是個不解之謎。

屠翎對於旁人好奇的眼光已經習以為常,也已經學會視而不見,她在一個菜攤前停住腳步,視線停留在一堆似乎賣不掉的涼瓜上。

“翎姑娘,這些涼瓜便宜賣你,算你八百文錢,要是論斤稱兩,絕對值個一兩銀子。”見客人上門,老闆立刻揚聲招呼。

“那也要你能全部賣出去,才有一兩銀子。”屠翎揚輕笑了聲,“我看這天冷,你的涼瓜不好銷,就七百文錢吧!看你那些荸薺還帶著剛出水的軟泥,光瞧就知道新鮮,給我兩斤吧!今晚好跟涼瓜一起做『清蒸涼瓜鑲』。”眼看硬生生就少賺一百文錢,麻臉張咬牙掙扎了半晌,終於點了點頭,“七百文就七百文,翎姑娘,我麻臉張夠意思吧!那以後你們飯莊是不是可以多來我這個小攤買菜…”

“以後是以後的事。”一張絕美的豔容仍舊面不改,纖細的身影立刻調頭到隔壁攤子,對小販吩咐,“給我兩把飛龍菜。”一旁的雁兒見主子只買了兩把菜,不解地問,“小姐,咱們家那麼多口人,只買這些不夠吧!”

“這是要煮豬肝湯給湘妹喝的,她剛生完,喝點飛龍菜豬肝湯可以補補血,她的身子也會恢復得快些。”屠翎一邊說著,一邊又往下走去,只見一群百姓跟在屠家的隊伍後面,就只買屠翎買過的菜,沒入她法眼的,一律沒人要買,最可憐的當然是那些沒被她光顧的小攤,老闆們一個個愁眉苦臉。

“福伯。”她走到攤前,輕喚了聲。

“翎姑娘,你昨天吩咐的半副豬肝,福伯給你備好了,你瞧瞧這貨,還行吧?”

“福伯,你做生意果然還是厚道。”驗過貨之後,她微笑說道。

“那還用說?只要你還上福伯的門光顧的一天,我福伯就絕對不敢做騙人的生意。”

“那就從豬舌到豬尾巴,什麼都給我來一點吧!今天要做涼瓜鑲,絞要多一些,您費些功夫替我剁好,晚些時候我派人來取。”

“知道了,翎姑娘。”福伯笑得兩邊嘴角差點咧到耳朵旁,只要屠家翎姑娘買過的東西,還怕後面的客人不搶著要?她從豬舌頭買到豬尾巴,今天他這個小攤上的貨絕對又會被一掃而空!

“今天飯莊裡缺的東西全都買齊了,咱們回去吧!”屠翎看見菜籃子裡裝得差不多了,準備打道回府。

從她八歲開始,就隨著母親每天清早到市集裡挑買食材,隨著年歲與見識增長,再加上眼光獨到而銳利,什麼貨新鮮美味,而什麼又是魚目混珠,有欺騙之嫌,完全都逃不過她的眼光。

一久,她懂得挑貨,也專門挑好貨的名氣傳了出去,市集裡的客人知道跟著她挑貨準沒錯,在她沒來之前,誰也不敢先下手。

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大夥兒都在等她這個識貨的高手出現,不只來市集的客人在等她,攤商們也只能很無奈地等著她來,才好開始做生意。

屠翎也知道他們每天上街買菜早就被當成了奇觀,其實飯莊裡要用的材料也早有配合送貨的商家,她大可不必每天撥時間上街,但像福伯他們這種在街市裡做生意幾十年的老人,沒足夠貨源可以供給飯莊,在市集裡做生意也拚不過本錢比較厚的對手,如果她不幫襯一點,他們可能就得收攤喝西北風去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從她娘那一代開始,這些老商家們就在價錢上特別優待屠家,能少花一她就不多花半文錢,一直就是她屠翎做人處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