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軍歷2552年9月190127時(船上時間)聯合國太空司令部巡洋艦“秋之柱號”方位未知。
“秋之柱號”一陣震顫,a型鈦合金①制船體遭到一記直接轟擊。
①作者虛構的一種金屬或合金。
又是個新玩意兒,聖約人的武器似乎總是在花樣翻新,雅各布·凱斯艦長想,幸好不是等離子魚雷,不然我們早就化作四散飄浮的微塵了。
戰艦遭到聖約人部隊的打擊,從致遠星一路潰逃,船體尚能保持完好無損已是奇蹟;至於他們竟然還能夠進入了躍遷斷層空間,更是不可思議。
“快報戰況!”凱斯吼道“剛剛攻擊我們的是什麼?”
“聖約人戰機,長官。撒拉弗式。”戰術指揮官吉和子中尉答道,她
緻的臉龐陰沉下來“狡猖的雜種,它們一定是關閉了引擎,無聲無息地滑過了我們的警戒巡邏機群②。”②原文如此,疑有誤。
凱斯的嘴角擠出一個毫無幽默的苦笑。
吉和子是一
的戰術指揮官,作戰期間尤其冷酷無情。她好像把聖約人戰機駕駛員的行動當成了針對她個人的攻擊。
“讓它學乖點兒,中尉。”他說。
她點點頭,在控制面板上鍵人一連串命令——給“秋之柱號”戰鬥機中隊下達的新命令。
過了一會兒,通訊頻道里傳來一陣低聲的嘀咕“秋之柱號”c709長劍截擊機群中的一架咬上了一架撒拉弗戰機;很決通訊頻道里又傳來一陣歡呼,那架異星戰機已化為“星系”中央一顆短命的“太陽”機體碎片正繞著它“公轉”凱斯抹去前額上的汗水。他察看了一下顯示屏——他們回到真實空間才二十分鐘。二十分鐘,聖約人的偵察機就已經找到他們並展開攻擊了。
他轉向艦橋上的主觀察窗,它是一個巨大、透明的圓形觀察窗,位於“秋之柱號”船首的上部結構①之下。一顆呈紫的氣態巨星——臨界星——佔據了主觀察窗的絕大部分。這時,長劍機群中的一架從主觀察窗前飛速滑過。
①上部結構:位於主甲板之上的艦船結構部分。
當初凱斯獲得“秋之柱號”指揮權的時候,他一點兒也不喜歡這個巨大的主觀察窗。
“聖約人已經夠難對付的了,”他曾向斯坦福斯司令抗議說“為什麼還讓它們有機會通過主觀察窗直接擊我的艦橋?”這場辯論以他的失敗告終——艦長不可能在與將軍的爭論中獲勝;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給主觀察窗安裝防護裝置。不過,現在他不得不承認,寬闊的視野勉強值得冒這個險。勉強。
他獨自把玩著從不離身的菸斗,陷人沉思。在氣態巨星的陰影下躲躲藏藏與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他把聖約人當作危險而致命的敵人。不管是人類殖民地居民還是一般士兵,聖約人都一律施以野蠻屠殺,這讓他深惡痛絕。但他從不畏懼它們。戰士們不會逃避敵人——他們只會頭而上。
他轉身回到指揮台,活了導航程序。他編制了一套深入星系的導航命令,將數據傳給導航員洛弗爾少尉。
“艦長,”吉和子報告說“傳
器顯示一個敵機編隊正在
近。看來後面還跟著登陸船。”
“這只是時間問題,中尉。”他嘆息道“我們不可能永遠躲在這兒。”
“秋之柱號”似乎要飛離巨星投下的陰影,駛人明媚的陽光。
飛船繞過氣態巨星後,凱斯不驚異地睜大了雙眼。他本以為會看見聖約人的巡洋艦、撒拉弗戰機群,或者其他什麼軍事威脅。
結果,他出乎意料地看見一個巨大的物體,飄浮在臨界星及其衛星——基座星——之間的拉格朗點①上。
①拉格朗點,在天體物理學中,指理想狀態下,兩個同軌道物體以相同的週期旋轉,兩個天體的萬有引力與離心力在拉格朗
點平衡,使得第三個物體與前兩個物體相對靜止。這樣的點有五個,光暈所在的是恆星與衛星之間的一個點。
這構造物真是個龐然大物——一個璀璨奪目的環形物體,與星光相輝映,彷彿明亮的珠寶一般。
它的外殼呈現出金屬般的質,隱約可見浮雕般的幾何圖案“科塔娜,”凱斯艦長問道“這是什麼?”艦長指揮台旁的全息顯示臺上,一個一英尺②高的全息影像漸漸清晰起來。科塔娜——強大的船載人工智能——皺了皺眉,啟動了船上的遠程探測器。長串的數字一行行地滾過傳
器屏幕,在科塔娜的“全身”上下泛起層層漣漪。
②1英尺=0。3048米,譯者注。
“環形物直徑一萬公里,”科塔娜報告道“厚度為二十二點三公里。光譜分析尚無確定結果,不過其形狀與任何已知的聖約人建築物都不符,長官。”凱斯點點頭。初步的發現就很有趣,非常有趣,因為“秋之柱號”脫離躍遷斷層空間後,聖約人艦船早就守株待兔,在他們的航線上等著他們了。凱斯第一眼看見環形結構時心頭一沉,以為該構造物是聖約人的巨型設施——這遠遠超越了人類的工程技術知識。而現在,讓他略欣
的是,這一構造物或許也超越了聖約人的工程技術。
這也讓他緊張起來。
波江座ε星系是unsc的最後一個重要軍事基地,也是致遠星的所在地。迫於那裡敵軍戰艦的攻勢,科塔娜不得不啟動飛船,向一組隨機座標做躍遷航行,這也是引聖約人軍隊、讓它們不能靠近地球的常用手段。
現在看來,縱然登上“秋之柱號”的船員們已經成功地甩掉了原來的追擊者,但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卻是這裡更多的聖約人軍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這裡”是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