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風雲篇——第七章戰之決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過年啦,新年新希望,2月的推薦票,夢的最愛。還是老話,喜歡夢的朋友,請把你們的推薦票投給《小樓傳說》《神仙也有江湖》《夙夜宮聲》,以上三部作品,各有各的好,夢也不多說了,各人投給各人喜歡的書吧!華麗分割線…
趙羽一見張昭,他就注意觀察孫權的神態,見孫權還是恭敬前,他有點奇怪,畢竟張昭可是投降派,孫權居然一點不介意?孫權不介意,他更不可能介意,張昭對趙羽可以一直以子侄相待的,因此,趙羽也趕緊跑上前,趕在孫權開口之前,他先給張昭一個大擁抱:“子布先生,我想死你了。”面對趙羽的熱情,張昭一如既往般地微微一笑,同時輕輕避開趙羽的熊抱:“還那樣,沒事就好,等會兒我和你說事。”說完,先遞給孫權一紙文書:“主公,這是第三批物質,運送人員也已齊,可以給公瑾他們發過去了。”孫權趕緊接過文書,轉身去蓋上自己的印章,回遞給張昭:“先生,這幾批物質能支撐前方多久?”張昭答道:“一個月無憂。糧草完全齊備,即便防守,半年無礙。只是,有幾處城牆還需要加固,我已經給子綱(張)發了文書,他那邊組織人手,今年加派一次勞役。”孫權連連點頭。趙羽在旁一聽,喲,不僅準備打仗的物質,連堅守的物質都在準備。嘖嘖,費可恥,我來勸勸。他走到兩人面前嘿嘿就笑:“我說。你們修什麼城牆呀,費人力物力。有這麼多閒錢,招待我喝酒得了。”張昭橫他一眼,卻嚴肅地對孫權說:“大戰在即,各方都要謹慎,也該節儉。今夜為子玉接風洗塵。,.。就算例外。主公認為呢?”面對沉靜如水的張昭,孫權和趙羽都有些訕訕的。張昭看了二人一會兒,嘆口氣:“主公既然決定一戰,我們這些臣子就會全力以赴,你不用擔心。”孫權急忙解釋:“先生,瞧您說地,我怎麼會不相信您,只是子玉過來,我很高興。他又是從曹那裡…”張昭沉默了一下,眼睛直視趙羽的雙目,幾乎是一字一句地說:“子玉。不管你心裡如何想的,我還是要說。眼下是江東存亡地關鍵時刻。你還要置身事外?江東需要你。”趙羽苦笑:“先生,我也還是以前的回答。不要我,好不好?”張昭嘆口氣,將眼睛轉向別處:“罷了。子玉,這場大戰已是不可避免,你不可能置身事外。兩邊都有你放不下地人,我不相信你能置身事外。”趙羽聳聳肩:“你放心,不管這場仗怎麼打,我有辦法確保兩邊的親人沒事。”張昭苦笑:“江東沒你的親人。”趙羽嘿嘿一笑:“老先生,你是睜眼說瞎話,明知道我不會讓你們受傷害。再說,你們絕對是贏家,如果不贏,你可以把我腦袋擰下來當球踢。”張昭避開了趙羽嬉笑的臉,把自己的臉側到一邊,說了一句讓趙羽張大嘴巴地話:“好,贏了,什麼也不說,如果我們敗了,要保命,說不得把你給曹。我想,曹願意接受這筆買賣。”趙羽硬是愣了好一會兒才跳起來:“子布先生,你不會是開玩笑吧?您真要帶著降書順表和我去投降曹?”張昭臉平靜地回答他:“我不開這種玩笑。曹的脾我瞭解,你也瞭解。真到那種地步,我真會綁了你,親自送你去見曹。子玉,我來就是先給你打招呼,免得到時候你罵我。”這下,趙羽相信張昭是真有此心了,他不由得苦笑起來:“先生想的真周到。你瞭解曹,也瞭解我,真到那種時候,你讓我用自己換你們的平安,我真無法不答應。只是,”說到這裡,趙羽嘿嘿:“我不會讓你有這個機會,因為,你們肯定贏。”張昭依然波瀾不驚地望著他說:“我也希望子玉的話能實現。我們贏了,我謝你;我們輸了,我也只好對不住你。”趙羽對張昭這種沒有起伏的語氣有點奇怪,不由地問道:“先生,降表不好寫,難道你真沒想過寫它的後果?還有,你建議仲謀降,卻又不曾堅持下去,還為公瑾的備戰積極準備糧草後勤,這不是降的姿態呀!您是怎麼想地?”張昭的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彷彿早就知道趙羽明白江東的一切矛盾一樣,淡淡地回答趙羽:“主公決定降,我就寫降表;主公決定戰,我就陪主公一戰。”趙羽嘶地了一口冷氣:“如果,我是說如果曹公真地打到了這裡,江東因為抵抗而滅亡,先生會不會責怪仲謀和公瑾他們?如果,您把我送去,曹公也不放過你們,您又如何應對那樣的情況?”張昭看了一眼微微變地孫權,突然一笑:“為何責怪?男子漢大丈夫,拼過活過就沒錯。若曹兵臨城下,江東面臨絕境,我依然聽主公地,出城送降書我無怨,共赴大義我也不悔。”孫權幾乎傻了,張昭力主投降,在他看來就是膽怯怕死,可他現在說出的話卻又是生死無畏,這讓他有些不知所以。趙羽卻是長嘆了一聲,他明白張昭地想法了。看了一眼還雲裡霧裡的孫權,趙羽向這個值得敬重的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頭來,淚已滿面:“先生,羽明白您了。先生所做的決定沒有半點為自己考慮,在您面前,羽深慚愧。”張昭無喜無悲,他輕輕扶起趙羽,嘆了口氣,落寞中帶上了一絲歡喜:“子玉,可惜你了,可惜你了。”說完這句,他竟是頭也不回地走了。
孫權愣愣地看著張昭離開的身影,再看看趙羽,想了好一會兒,才喃喃自語道:“難道子布先生是為了我才…”趙羽點頭:“仲謀,別人或許有畏懼之心,子布先生不會有,你別忘了,伯符兄將你託付給子布先生時,說過一句話:正復不克捷(倘若打不了勝仗),緩步西歸(暫時避讓),亦無所慮(慢慢尋找機會)。所以,老先生所謂的投降建議,就是要在保全孫家的情況下,再保全江山。他目睹過徐州之慘烈、官渡降兵之死,袁氏兄弟的滅亡,大人心中有很多夢魘,非常瞭解曹對敵的殘忍,因此才提出降曹。他寧願放棄清譽,也要保全孫家,這種懷,這樣的深謀遠慮,誰能明白呀!”孫權低下頭不說話了,臉上呈現出羞愧之。趙羽嘆氣,拍拍他的肩膀:“仲謀,江東是你的,其他的話我也不說了,人世間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與錯,你該多想想才是。”孫權點點頭,望著門外,思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