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人口競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加上宋彪皇帝。總共34人,正是聖公會內部最為主要的一些成員,大家今天聚集在這裡正因為此前的目標已經基礎實現,現在就要來討論下一步的目標。
過去的目標是要將英國趕出東南亞。採用移民競爭的戰略控制東南亞,增強東亞的整體實力,如今基本實現目標。下一步該有什麼樣的目標,又該如何實現,這都是要仔細考慮的事情。
帝國這些年向外推進移民的步伐較為烈,國內人口整體數據不如往昔,老齡問題初見雛形,雖然不嚴重,但是國內企業開始逐漸缺乏充裕勞動力的現狀也愈發明顯。這又該如何處置,同樣是要考慮的問題。
帝國的勞動力資源在過去三十年間一直是非常充裕的,最近兩年才逐漸顯現用工荒之事,此也是很驚人的問題,帝國目前的國內本土人口4。5億。1855歲的中青年適齡勞動力佔72%,特別是在婦女普遍解放的情況下,居然也會出現用工荒,也算是一件令人震驚之事。
當然,戰爭因素是很主要的,不僅調了上千萬的兵力,還帶來了戰爭繁榮。
由此可見,雖然帝國擁有4。5億的本土人口,在就業充分化和高度工業化的前提下,想要大規模擴充兵力反而不如農業國家,此後想要進一步擴充兵力也難,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大規模從東亞調海外華人參軍,此或者也能再增加四百萬左右的兵力。
身為皇帝,宋彪並不宜出面親自參與會談,他所做的只是提供秘密的會談場地,以及在幕後的支持和cāo控罷了,別人在鏡湖園林開會,他就在不遠外的如意湖景禪山莊裡同陳嘉佑總長下棋為樂,也是靜等別人能談出個所以然來。
他以前喜歡下象棋,因為簡單,這些年喜好下圍棋,也是因為簡單,簡單清淨,無需顧慮太多。
陳嘉佑的棋力在內廷之中很是出名,以下棋快而著稱,落子總是噼啪有聲,斷定無疑,很少有疑慮之時,只是同皇帝下棋又是一番道理,宋皇帝下棋歷來的特點慢,不是思索太多,猶猶豫豫,而是漫不經心之慢,可能心裡想著別的事情,想了幾分鐘回過頭看一眼棋局就隨意落一子。
這真是讓陪他下棋的難辦多了,既不能下的快,也不能下的太慢,畢竟你又沒什麼大事需要在心裡琢磨,還得有點聲響,按子的時候發點聲,免得皇帝本就不知道你剛才落子在哪裡。
贏是肯定不能贏的,輸也不能輸太多,平局最好,這就更加考驗陪手的棋力。
如今的內廷不像過去那樣大師雲集,高手如林,也就陳嘉佑勉強還有這番功力,其他人聽說皇帝要下棋,那是恨不得生出四條腿跑開。
兩人這麼不緊不慢的下著棋,宋皇帝心裡也確實是一直在和別人一起尋思人口問題的解決之道,除了擴大在海外省和東南亞華人中的招兵規模外,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扶持新興工業國實現產業轉移也都是好辦法,只是等戰爭結束又要如何解決多出來六七百萬人口的就業問題,這也是難題。
何況戰爭一結束,戰爭繁榮隨之煙消雲散,多出的待業人口恐怕就不是百萬級的問題。
屆時恐怕是兩千萬人口的待業問題啊。
解決之法還是隻能繼續向南亞輸出人口,擠佔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間,推進南亞的城市化進程,使之能夠容納更多的華人人口,而要繼續做就必須修改《國籍法》,收縮海外華人的國籍權限,嚴格入籍條件,不再如過去那樣只要是華人就可以給予國籍申請。
漢族和猶太民族畢竟不一樣。
作為一個緩衝,華人在申請免籤和避難護照、暫留簽證、勞工簽證方面還是有優先權,享有部分特殊優惠,按照目前的一些新提議,在海外出生的華人,只有當父母一方擁有國籍才可以申請“保障國籍”所謂“保障國籍”是一個新的概念。實際上是一種準國籍,相當於是永久居留證,但保留了國籍的名義。只要回到國內工作超過一定年限,就可以將國籍正式轉正。
當父母雙方都是準國籍,子女就不再能繼續申請準國籍,但仍然享有簽證優待。
在此基礎上。國內社會科研和智囊研究機構也提議要創辦一個新的國際社會機構,以“世界華人聯合總會”或者“世界華人權益協會”、“世界華人聯合保障協會”之類的“華總會”、“世華會”的名義。在全球範圍內保障華人的權益,背後當然是帝國在支持,但帝國就不會總是要直接出面,而且考慮將這個總會的總部機構設置在華人勢力最為穩固的泰國首都曼谷。
棋局下到一半,陳嘉佑即使不想贏也是全面佔優,他倒是一直在讓棋,可也不能毫無原則的連臉面都讓光了。那反而會讓皇帝不高興的。
如果皇帝自己都沒有贏得想法,那就不能輸棋。
陳嘉佑中將從一等內侍官做到今天的內廷總長,已經宋皇帝身邊忠心效力了二十五年之久,半輩子都在這裡,按他的年紀。明年都該到了法定退役的時候,而他對宋皇帝的瞭解和揣摩程度也是別人所不能比的。
見皇帝的心思真的不在棋局上,陳嘉佑繼續落了一枚圍宮之子後,主動和宋皇帝問道:“陛下,您說南洋那邊的事情什麼時候能有個定策?”宋皇帝手裡拿著幾枚白棋,一直沒有落子,其實也在琢磨陳嘉佑問的這個問題,他倒不急於回答,反而問陳嘉佑道:“你怎麼看呢?”
“這…?”陳嘉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又道:“此非臣該過問之事,臣也不敢妄加言論。”宋皇帝看這局棋是沒得補救了,索認輸,將白棋放回棋盒,喝一口茶後起身踱步,思量片刻才同陳嘉佑吩咐道:“你但說無妨!”他對此事考慮已久,正想找個人商量一番。
陳嘉佑思索了一會兒,嘆道:“咱們還是沒有趕上好時候,想美國立國之時,盎格魯人在美利堅之地上殺了當地土著不下千萬,如今也沒有罪責可言,人家反而理直氣壯是上帝之意。西班牙在南美何嘗不也是如此,前番臣陪同陛下前往南美訪問,所見多是白人,可見當年殺戮之重。如今卻不一樣,一是各列強實力相差無幾,二是媒體涉世極深,稍有大規模的衝突便是世界報道不絕,三是我國自古乃是禮儀之邦,我族更為禮儀之族,豈能做無道之事?只是話又說回來,南人不智,多非文明之族,若我族不佔而建之,南亞豈能成為強盛之地?所以啊,咱們還是得繼續推進移民競爭之策略,此乃長久之國策,再三十年後,在南洋佔得人口七八成,亞洲強盛則當勝過歐美。”宋彪皇帝微微頷首,也是一聲慨的點上一玉溪雪茄,道:“你說是實話,只是這些實話只能在咱們這裡說說而已。我們將問題說的更直白更深入一點,世界各民族之競爭的背後,所追求的都不過是佔據更好的地位和資源,為繁衍後代創造更好更多的機會而已。弗洛伊德說人有潛意識,此乃生命之本能,如蚊子雖無教育,生而知道要食人畜之血方能繁衍後代一樣,其實不僅人有潛意識,整個部族、民族都有潛意識,這是一種整體的社會潛意識,一種團體的潛意識。我們推進移民政策的原因很多,一是國內人口太多,執政和就業壓力大,要想人均更富有,必須如此;二是民族之生存的基在於資源,幫助國人在外國成為社會主,佔據外國資源繁衍更多後代,此乃民族和社會之潛共識。我們來看問題,如今已是世界各族現代覺醒的最後時期,留給我們的時間頂多還有十年二十年,再過了這個時期,繼續推行這種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就可能讓我們成為亞洲之公敵啊。”陳嘉佑贊同道:“皇上所言甚是,臣也是如此以為,咱們沒有攤上好時候,現在已經是為之晚矣。我族外擴乃是大勢所趨,乃是必須維持之國策。如今要做的不過是使得手腕更為柔和,觀局而變,隨時局而遷。更易推行。”這些道理至少在帝國的上層,其實是眾所公知的共識,只是有些時候,諸人說的更為直白點。有時說的更為隱蔽些。
說的難聽點,現在就是搶別人的田,搶別人的礦。搶別人的城市搞一個更為廣闊的全東亞的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是一個無限的市場機遇,在南亞搞華人的城市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機械、電子、電氣、家電、食品、化工、船舶、冶金、紡織、建築…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能得到更多的市場空間,銷售更多的商品,帶來更多的回報。
退一萬步說,即便這個廠建在印尼。所僱傭的工人多半都是華人,企業的信貸經費來自本土,它的設備來自國內,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和商品配套的上游企業還是華資企業,下游的商貿商鋪同樣是華資、華人為主。這和開在中國又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不過是稅收給南洋國家而已。
就以印尼為例,在荷蘭被德國佔領之後,印尼組織的臨時zhèngfu即刻宣告同荷蘭解脫殖民託管關係,正式在亞盟的支持下dúli,而這個臨時zhèngfu的絕大多數的組chéngrén員都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