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35章戰爭繁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彪皇帝的此次訪歐之行很奇特的故意拖延到了8月底,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訪問了近一個月之久,超乎人們的想象,此後才飛赴瑞典,並在哥德堡同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保羅。雷諾總統舉行了一次公開的會談,在沒有指明批判德國的前提下,要求歐洲保持現有的和平,相互尊重,並且嚴格的限定瑞典的中立國地位,防止德國再次進攻瑞典。

在哥德堡會晤期間,中英也就亞洲殖民地問題達成了最終的協約,英國承認巴基斯坦、馬來亞在亞盟的協助和保護下dúli,同時承諾撤出在阿拉伯半島的駐軍和在東南亞的駐軍,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同亞盟一起逐步解決亞洲各英國殖民地的自治問題。

中英雙方就新加坡的問題也做了最後的協商解決,英國同意新加坡本地居民通過公投表決是留在英聯邦,還是dúli,或者是併入中華帝國。

至此,中英之間的主要矛盾基本掃除,沒有戰爭,英國以維持尊嚴的方式主動撤離亞洲各殖民地,逐步結束其在亞洲的殖民統治。。。

對英國來說,這肯定是較為幸運的,如果中英無法達成一致而開戰,不僅法國一起遭殃,英國除了亞洲殖民地外,必將連非洲殖民地也一併喪失殆盡。

中國在非洲有埃俄比亞和北馬達加斯加這樣的跳板,想要大規模揮師非洲也絕非難事,而隨後不管是拼人口,還是拼資源,拼國力,拼軍事,英國都不是中國的對手,更遭到的是英國同時還要在歐洲面臨納粹德國的挑戰。

哥德堡協約的簽署。事實上正式宣告這個世界的新霸主是中華帝國,而這個新帝國將更願意採取合作統治的方式管束世界。…9月4,宋彪皇帝乘坐東方皇帝號超無畏高速戰列艦離開瑞典。在zhōngyāng航空聯合艦隊的護航之下踏上歸途。

這是宋彪皇帝第三次訪問歐洲,但和此前的兩次不同,隨之而來的帝國zhōngyāng航空聯合艦隊毫無任何爭議的證明了中國的世界海軍新霸主的地位。

即便中英之間沒有爆發海戰,但是英國在哥德堡的全面退讓已經足以證明這一點。帝國也完美的在全世界範圍內展現了自己的新實力,讓整個世界都必須意識到新帝國和新霸主的誕生。

本,東北國防軍也連續剿滅了本的多次暴亂。對本右翼分子多次展開了全國的大搜查和圍剿,並在汪兆銘和本資政委員會的努力下,逐漸使得本進入一個較為穩定的新階段,包括北海道和戰爭索賠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有任何爭議,唯一的爭議只剩下是否結束天皇制,但在這個問題上,本國內也不再一面倒。而媒體的倒戈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宋彪皇帝很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拖延任務,為zhōngyāng內閣zhèngfu和東北司令部爭取了足夠的時間處理兩個棘手的問題,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宋彪皇帝返回亞洲。

在此前結束的第四輪中英殖民地談判中,帝國同英國徹底達成了有效的協議。正式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和中緬爭議中的欽、克欽地區納入帝國版圖,依次設立克什米爾自治省和克欽自治省,在阿薩姆爭議區,最終以此前約定的丁蘇吉雅為界。

抵達這一步,帝國在整個西部和西南地區的擴張主義也告一段落,進入更為穩定的新階段,此後的繼續擴張政策是不合理,也更為複雜和艱難,相比於無理的擴張,帝國更願意牢固的穩住這裡的疆域,建立足夠強大的西南基礎。

與其在這個地區繼續力擴張,帝國也更有理由將擴張的勢頭重新調整到北方,在目前的蘇聯佔領區做文章,廣袤的無人區正是帝國下一步確立的擴張方向。

一旦最終以帝國所希望的鄂畢河劃定最終的國界,帝國的版圖也將超過2300萬平方公里,成為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帝國。

帝國本該就是這樣龐大的國家。

然而,就在宋彪皇帝結束訪歐之行回到běi後不久,納粹德國就突然於1941年9月15要求比利時併入德國,並且在24小時候派軍進攻比利時和荷蘭。

雖然法國將馬奇諾防線修至里爾地區,但從整個戰略部隊的調動來看,比利時地區仍然是進攻法國的最佳跳板,法國和英國在未向德國宣戰的情況下,緊急派兵增援比利時和荷蘭,試圖阻止德國佔領這一地區。

9月19,德軍擊敗英法援軍和比利時國防軍,佔領比利時和荷蘭全境,英法被迫同時向德國宣戰。

《哥德堡協約》簽署之後,英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亞洲殖民地的控制力,但是帝國也同英法秘密簽署了一份密約,確定如果英法對德國宣戰,帝國將會對英法給予必要的一切援助,並且中斷和德國的一切合作,如果德意同盟進攻非洲和巴爾幹地區,帝國也將會對德意波宣戰。

這個密約就是宋彪皇帝訪歐的真正成果,而這個成果也極大的鼓勵了英法,使得他們敢於同這樣強大的德國作戰,至少英法明白宋彪皇帝和中華帝國不會坐視德國統一歐洲。

1941年9月20上午7時,英法同時對德國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在英法對德國宣戰的四個小時後,法國駐華全權大使戈思默前往zhōngyāng宮覲見宋彪皇帝,遞法國國書,要求中華帝國履行《中法全面戰略合作協約》的有關承諾,為法國提一切必要援助,並中斷對德國的軍事相關領域的所有

宋彪皇帝並沒有刁難法國,他遵守此前所作的承諾,簽署批准了法國zhèngfu的國書要求。

在送法國大使戈思默離開後,宋彪皇帝將電話接通到總參謀部,要求蔣方震總參謀長前來覲見,而蔣方震此時已經在前往zhōngyāng宮的道路上,幾分鐘後。蔣方震總參謀長就提前進入zhōngyāng宮的辦公廳覲見宋彪皇帝。

宋彪皇帝並沒有因為蔣方震來的如此快而驚訝,他讓蔣方震坐在辦公桌的對面,將剛簽署國家戰略合作令在桌子上推給蔣方震。自己則取下戴在鼻樑上的老花鏡。

宋皇帝也不由得嘆時局的艱難,同蔣方震道:“現在的情況已經是非常的複雜了,你有什麼樣的想法?”蔣方震慎重的考慮片刻,答道:“回稟陛下。現在還應該是先派遣特使前往歐洲協調三國談判,同時警告德國,如果情況威脅到帝國的利益。帝國並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特別是鑑於意大利對非洲和巴爾幹地區的侵略慣,帝國將加強在埃俄比亞的駐軍,一旦意大利入侵非洲,帝國必須在第一時間給予嚴厲的軍事打擊,並以意大利為由對德意波同盟正式宣戰。換而言之,帝國的原則是戰爭必須限制在現有的範圍。不得向西班牙、瑞典擴散,更不能向非洲和亞洲擴散,否則將嚴重威脅到帝國的國家利益。”宋彪知道蔣方震關於這一問題的思考也是很深入和長期的,當即同意了這個意見,道:“等一會兒。你就將你的想法作為軍部的意見通報給zhōngyāng內閣,派遣副外相蔣作賓擔任特使。”蔣方震默默點頭,提醒道:“內閣方面恐怕是很不願意牽涉到這場戰爭中,特別是在軍費開支上,內閣大約是不太樂意繼續維持去年那種規模的開支,今年勉強想要口氣,如今看來也不現實了。”宋彪嘆道:“這種事也不是內閣說了算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總不能不去解決吧,躲避不是辦法,如果讓德國統治了歐洲,最後吃虧的必然是我們。”蔣方震再次點頭。

宋彪吩咐道:“軍部這邊還是要加快做好準備,你的估算還需要多少基礎的開支預算?”蔣方震慎重的思索片刻,答道:“如果是和一個正常的德國開戰,五百萬到六百萬的部隊就足夠了,但要和現在這樣的已經佔領了半個蘇聯和整個東歐的德國開戰,那就至少需要1400萬以上的部隊,甚至是接近2000萬。如果我們確定要不計一切代價擊敗德國,我們就將必然要打一場在中華歷史上規模最為空前的大戰。也許我們需要通過幾次關鍵戰役逐步消滅德軍,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次都要派遣數以百萬計的部隊,如果在第一次決定的戰役中,我們就能以絕對實力強硬的殲滅德軍主力,那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宋彪沉默的在心中盤算著這樣的想法。

他也曾多次構思過這場戰爭,大體和蔣方震的判斷一致,中德之戰如果不想變成漫長而遙遙無期的消耗戰,必須在第一時間投入絕對主力和絕對優勢的兵力,通過一次真正大規模的絕對主力的決戰消滅或者重創德國的主力部隊,奠定一個難以被扭轉的巨大優勢,只有這樣,帝國才能最快的擊敗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