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禮國威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英國實際上也有這個擔心,所以在很多事情上,英國也是非常剋制的。
這種雙方的剋制。以及中國突然採取金融戰爭的策略,最終使得雙方保存了彼此的軍事實力,避免發生戰爭。
這天下午,中英雙方就藉著覲見華皇這樣的機會調和過去的矛盾,拉近彼此的關係,特別是英國來說,除了要和中國借錢應付國內金融危機,希望中國手下留情,在後續的談判中給予一定的迴旋餘地之外,英國也希望達成新的協議,藉助中國牽制德國,避免德國進一步併歐洲大陸。
這一次的會談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晚上還有zhōngyāng內閣zhèngfu的國宴款待,而宋彪皇帝不可能再出席國宴作為主賓繼續招待張伯倫首相如果是這樣,張伯倫也真的就太有臉面了,前所未有的給他大破例了,所以會談到下午四點準時結束。
後續的各種問題就是首相和首相之間的事情,宋彪皇帝就不會再過問了。
在張伯倫首相一行返回zhōngnánhai國賓館後,宋彪皇帝也鬆了口氣,下午再沒有其他的事情,他準備去御花園散步,剛換了一身帝常服就聽說zhōngyāng軍情部有緊急電報呈遞。
緊急電報很多很常見,平均每週都有兩三次的緊急電報,但是緊急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zhōngyāng軍情部的部長章駿上將親自遞過來,那就是真正最為緊急的情況。
宋彪很驚訝,他這邊是剛處理了一件大事,怎麼又有新的特殊事件?
本已經一切按照帝國的要求接受了最終的無條件投降,現在只是就最後的停戰條約進行咬牙切齒的談判,英國同樣是無聲的投降,這兩個都不可能再生事端啊?
宋彪皇帝也不瞎猜了,就近去了御書房接見軍情部的章駿上將。
等他到御書房裡坐下來,換了一杯綠茶,茶盞還沒有端起來,章駿就疾步匆匆的走進來,神情嚴肅的躬身敬禮,隨即將一份絕密電報呈遞給皇帝。
宋彪皇帝將這份電報出來一看,整個人也吃驚的厲害,原來是柏林方面的情報組織傳來正在進一步確認的新情報駐德情報組的第一情報長,帝國駐德大使館技術部主管林怡垌判斷德國有可能在20天內發動對比利時和法國的閃電戰攻勢。
這是很驚人的一個判斷,因為帝國一直在密切關注德軍的動向,目前,德軍主力基本還在東線戰場,並沒有大規模的調動。
林怡垌的判斷是他確信德國第六集團軍已經通過撤換番號的方式,秘密以第24集團軍的名義撤回德國本土,而第24集團軍在戰前一直部署在黑森州,假如第六裝甲集團軍以24集團軍的名義撤回黑森州,那依託當地的鐵路系統,3個小時就能跨入荷蘭和比利時,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舊路線。
宋彪皇帝很清楚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本質,所以,當他看到這份電報也基本確信德國要利用這一次的金融危機,閃電進攻法國,實現統一歐洲大陸的霸業。
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終於到來了。
此時此刻,宋彪無比慶幸帝國暫時避開了同英國的戰爭,雖然中英算是撕破了臉,可再撕破臉也不至於像蘇英那樣徹底對立,從目前的情況看,英國有求於帝國,終究還是能讓雙方聯合起來對付德國。
當然,英國真要靠邊站也無所謂,只要帝國陸軍能夠打下烏克蘭基輔,帝國的洲際導彈程就能覆蓋整個德國。
假如此時中英正打的焦頭爛額,等中英戰爭結束,德國那邊恐怕已經整合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實力,而且英國很可能選擇同德國聯合,那才叫真正的麻煩事。
沉默了片刻之後,宋彪將這份電報放下來,問章駿道:“你認為打法國的概率是多大?”章駿的情報生涯幾乎等同帝國的情報史,他經歷了太多這樣的事情,對此自然也有別人所沒有的靈嗅覺,他只能是很遺憾的同皇帝回答道:“回稟陛下,我以為恐怕是非常高的概率。”
“是啊,最讓咱們頭疼和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要發生了!”宋彪皇帝很是一番慨,起身在御書房裡踱步,默默的思考對策。
最好的選擇肯定是德國一出兵,帝國就出兵,搶在德國徹底消化整個蘇聯的戰爭資源和工業實力之前,將德國掐死,但這是不可能的事。
戰爭需要理由。
對今的中國和絕大多數的中國國民而言,德國一直都是很不錯的戰略合作國,法國大致也是如此,不可能說因為德國進攻法國,中國就必須立刻參戰,協助法國擊敗德國。
那不可能。
國民無法理解此事。
這不是一個皇帝說了算的事情,這和帝國堅決打本,打蘇聯是不一樣,這兩場戰爭都有足夠的民族情緒在內,不需要動員,更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釋。
怎麼辦?
現在該怎麼辦?
宋彪皇帝仔細思考著各種可能的對策,沉默良久之後,他和章駿吩咐道:“召開國防委員例會,一起商量吧。”章駿默默點頭,問道:“既然和英國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是否要將南亞聯軍撤銷,部隊重新調回北方?”宋彪皇帝擺了擺手,道:“暫時先通知法方即可,其他的事情要一件件的逐步解決,等將英國的問題徹底談妥再說。如果過早將部隊調離,英國完全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要挾我們退讓。至於德國那邊問題,可以將第一集團軍調回新西伯利亞軍區待命。”章駿部長再次點頭,這就轉身離開御書房,連夜召集其他國防委員出席例會。
在章駿離開之後,宋彪繼續留在書房裡沉默的思索著對策,他覺得自己本該早就想到德國不會滿足於現得利益,對法國復仇,徹底打破一戰的枷鎖和統一歐洲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對帝國來說,如果能從一開始就參加戰爭,特別是在法國被擊敗之前就能阻止德國的擴張,那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選擇,但帝國需要一個很好的理由說服國民同意戰爭。
帝國也需要說服亞盟的其他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