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17章西南阿薩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到了軍情部的這份急電後,他稍作權衡,給軍情部和總參謀部同時給予批覆,讓軍情部繼續加強情報工作,儘快確認英方的真實意圖,同時讓總參謀部從昆明軍區調遣部隊增防野山,並且做好萬全的準備,加強戰爭物資的儲備,萬一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帝國國防軍務必要速戰速決,雷霆一擊消滅英軍。

帝國想要在西南同英軍開戰,困難還是比較多的,但如此是從阿富汗發動戰爭進攻印度,帝國卻能橫掃千軍,直接拿下印度。

英國如果不是忌憚這一點,恐怕早就對帝國給予軍事上的還擊了。

真正要打一場大規模的陸軍決戰,四個英國加起來也不是一箇中國的對手。

讓蔣壽麟給軍部和軍情部回電後,宋彪就一直在御書房裡繼續琢磨著這件事,事實是明顯的,從長遠來說,對帝國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蘇聯、德國,但就現階段而言,和帝國利益衝突最厲害的則是英國和本。

一旦英國在軍事上進行挑釁,如果能有效的利用蘇德戰爭的間隙乘機給英國一次痛擊,情況或許對帝國而言更加有利。

宋彪本意是在廬山參加完整個第二十屆廬山會議,西南的軍事緊急情況迫使他第二天就乘坐專機返回běi

回到běi後,宋彪沒有回zhōngyāng宮,而是直接乘車前往zhōngyāng軍部。

zhōngyāng軍部的全稱是“中華帝國zhōngyāng國防軍總參謀部”下設各軍參謀部,在軍事機構級別上,總參謀部同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zhōngyāng軍事情報部是平級的,但在實際運轉和工作中,總參謀部負責協助zhōngyāng國防軍事委員會領導其他三總部和zhōngyāng軍情部,而總參謀長是僅次於最高軍事統帥皇帝的軍委會副委員長,實質上也是帝**事武裝的第一副統帥,其地位要高於國防大臣,因為國防大臣常例只是國防委員,而非正副委員長。

抵達zhōngyāng軍部後,宋彪徑直前往總參謀部的部長會議室,而事先就前往機場接機的蔣方震和軍情部部長章駿也一路陪同。

在部長會議室裡,各國防委員都已經到齊,除了首相顧維鈞外,其餘都是軍方高級將領,諸人一起向皇帝敬軍禮。

國防大臣陳厚甫、海軍參謀總長陳季良、後勤總長陳其採、戰略部隊總司令兼zhōngyāng軍區司令蔡鍔、陸軍參謀總長傅良佐、空軍參謀總長潘兆勤、政治總長兼zhōngyāng軍事學院院長張孝淮等人都在,以這個級別而言,此次國防委員會的例會級別還是很高的。

宋彪皇帝也並無多言,他在總委員長的位置上一坐下來,就同蔣方震問道:“西南軍墾局那邊的局長是張治秀吧?”蔣方震點頭。

聽了這番話,宋彪要寬心很多。

張治秀的能力是很出的,當初從zhōngyāng軍區第3步兵師的教導長調任至西南軍墾局時,很多人還覺得這是大才小用,現在可以看出那是zhōngyāng軍部多麼長遠的一個佈局。

西南軍墾局最初位於麗江,此後調整到迪慶,最後以第三局的名義將整個西南軍墾局的主力遷移至阿薩姆和緬北野山地區,在野山建設兵團的規模逐漸提升上來後,西南軍墾局就一直不斷將重心壓在阿薩姆地區。

宋彪將手套取下來放在一邊,將隨身攜帶的軍刀也一起給身後的蔣壽麟保管,繼續同蔣方震吩咐道:“說說那邊的情況吧?”

“是!”蔣方震應承一聲,將事先準備好的資料簿打開,挑出重點的部分答道:“西南軍墾局目前的轄區約有2。4萬平方公里,管轄區的民眾總數約在1。15萬戶,轄編14個巡防支隊,其規模相當於一個加強旅,主體以山地部隊為主,本區有一個巡防航空支隊,擁有32架j-3殲擊機和4架j-502偵察機。事實上,該巡防航空支隊是由西南軍區作戰參謀部管轄。”宋彪沉默的想了片刻,同其他人說道:“英國在西南增兵之事,目前還看不出輕重緩急,但我想英國不會無緣無故在這種時刻做出這種事情,多多少少是有所圖謀,我們的反應務必要準確,要有足夠的應對措施,但也不能進一步刺事態惡化。所以,我認為派遣國防軍抵達野山進行山地作戰演習訓練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在野山和西南軍墾局同時加快戰爭物資的儲備,一旦事態惡化,就要立刻派遣兩個師進駐。”蔣方震等人都是默默點頭。

這種事情,大家其實都覺得是遲早要遇到的,大英帝國不是好欺負的小國,帝國在緬北、藏南和橫斷山脈以西地區一直是採取積極的漸進式擴張政策,不強調主權的爭論,而著重於實際控制的範圍。

這種積極的擴張政策遲早會壓迫到英國的底線,雙方即使不至於發生大規模戰爭,小戰一場也是極有可能的。

國防大臣陳厚甫同宋彪皇帝詢問道:“陛下,要不要派遣一名國防委員到西南坐鎮,以防止緊急事態的發生?”宋彪點頭同意這一點,隨即就同張孝淮問道:“你可以去嗎?”張孝淮稍稍有點驚訝,他本來以為皇帝會派遣劉景桂過去,因為劉景桂曾經擔任過昆明軍區的司令,對當地的情況比較悉,而他這些年的工作重心也一直是在zhōngyāng軍事學院。

他沒有拒絕皇帝的提議,答道:“陛下之命,焉能不去?”宋彪沉思片刻。

傅作義的事情讓宋彪皇帝心裡多了一番新的認識,他並不是懷疑這一批新上將、中將們的能力,只是事實證明,經驗豐富的老將在很多時候還是要更可靠一些,特別是對戰爭而言。

劉景桂雖然也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但那時就只是一名少校,和張孝淮在中蘇戰爭之中擔任一個集團軍司令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能力是一方面,頭腦是一方面,經驗則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宋彪思索了一段時間,和張孝淮等人嘆道:“我們在西南的目標還是比較大的,同英國之間爆發較為烈的軍事對抗可能也算是遲早的事情。現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到底想怎麼辦,究竟是乘機打一仗獲取更多疆域,第二個問題是一旦中英開戰,我們該怎麼打?這兩個問題對目前的情況而言都有點考慮的過早,只是軍事一貫如此,寧可想的更遠,不可沒有任何準備,永遠都要做最壞的打算。”是不是英國在中國西南邊境派遣兩個裝甲旅的兵力,中國就嚇得,英明神武的宋彪皇didū要結束假期返回首都召開全體國防委員例會?

當然不是。

之所以會這樣無非兩個原因,第一,帝國做賊心虛,帝國在西南邊境的領土爭議中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英國在一戰前後已經做出了多次讓步,使得帝國在西南邊疆穩穩的向前推進了約三百公里,即便如此,帝國還是繼續採取步步蠶食,主動製造新爭議的方式一步步向前繼續推進;第二,帝國求之不得。

此時的中華帝國不怕挑釁大英帝國,就怕大英帝國採取息事寧人的防禦政策,如果英國要將事件擴大為兩國戰爭,中國真是求之不得。

對中國來說,打輸的可能很低,打贏就乘機佔領西南阿薩姆地區,繼續將實質佔領和控制地區擴大到孟加拉灣區域,同時還能將大英帝國徹底打下王座,先分解大英帝國,再分解印度,使得帝國在西南、西亞和中南半島都沒有足以挑戰帝國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