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中國信守承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英美的角度看來,本肯定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世界強國,這是由本的海軍素質和規模決定的,一旦英美介入協調,而中國也同意這種協調,很多事情就並不是中國可以說了算的。{請在百度搜索,首發全文字閱讀}這就需要真正的討價還價和談判。
在中國的建議下,會談轉移到新加坡舉行,中國外相顧維鈞、本外相內田康哉、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英國外大臣約翰。西蒙爵士、荷蘭駐印尼總督哈利法克斯爵士、法國駐華特使加斯東。杜梅格都陸續帶領外團隊抵達新加坡,中兩國繼續在積極備戰,雙方海軍隨時會在帕勞和臺灣之間爆發大規模的海戰,荷蘭、法國也派遣了艦隊抵達印尼海域。
中法是軍事同盟,而且是關係極其緊密的,中開戰,法國就必然會派軍參與作戰。
隨著法國的態度趨於強硬,中國也明顯展開了全面戰爭的架勢,再加上英美兩國的壓力,本明顯就變得特別悲劇。
本確實也非常可憐,而這就是本的命運,只要中國強大起來,想要和中國爭奪亞洲領導權的本註定就是一個悲劇。
本過去一直是依靠英國對抗中美,在英國強大之時,本和中美之間都積累了過深的矛盾,隨著英國衰落,本想要繼續發展就必然要對外擴張,北上是整個中華帝國,南下則是英美中法荷的勢力範圍,除了荷蘭控制的印尼,本本沒有其他的發展方向。
甚至連在遙遠的非洲和中東,本也無法找到任何的立足之地。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特別是在中國深入到南美洲擴張經濟利益的情況下,中美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一直在擴大,但中國和英國的關係又隨之改善,中美英三國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的分庭抗禮和相互聯縱的姿態也愈加清晰明顯。
三個大國本身沒有意識形態的分歧,英美雖然是共同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作為前霸主和現霸主之間的矛盾又最為劇烈,中國則是採取巧實力的外政策,同英美既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又保持距離,維持英美之間的平衡。
所以在這三個大國的爭鬥之間,本想要從中漁利的難度是很大的。
本現在沒有了英國的支持,實際上,英國不僅不再支持它,反而是積極的壓制它打破現有秩序,中美和本更是半個世紀的宿敵,同時得罪三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本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整個1933年的9月份,本整個社會從上到下,從天皇到普通平民都充滿無比悲憤的仇恨,但是憤怒不能解決問題,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也本除了承諾遵守《鹿特丹協約》之外,沒有任何選擇可言。
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
在新加坡會議舉行期間,宋彪已經結束了在歐洲的全部訪問,從里斯本乘船前往加拿大訪問,在1933年10月下旬抵達紐約。
在訪問美洲之前,宋彪和英國麥克唐納首相一起發佈了《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正式就鴉片戰爭期間的錯誤道歉,並且同意歸還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從圓明園掠走的文物,除了部分特殊文物要運回國內外,大部分文物繼續留在大英博物館珍藏。
這就基本為中英之間的種種過往和矛盾劃上了句話,英國正式承認**為中國領土,承認克什米爾地區為中國保護領,而中國則支持英鎊和中圓之間維持穩定匯率,雙方承諾恢復ziyóu貿易通商,將關稅降低到大蕭條之前的水準,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
承諾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這就意味著中國要大幅度增持英國債務,維護英鎊的穩定,同時擴大內部市場,允許英國金融資本進一步的湧入中國投資,中英貿易也重新採取英鎊為計算單位。
這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因為英國的貿易逆差決定了它很難繼續恢復金本位,這就意味著英鎊已經失去了過去的那種硬通貨地位,隨時可能繼續貶值,而中國為了擴大在英聯邦市場的貿易和投資,就必須大量增持英鎊債務和資產。
宋彪繼續訪問加拿大、澳洲,就是要將這個《中英聯合聲明》的協約擴大到整個英聯邦,在返英鎊市場內部擴大中國的貿易總額。
對於中英達成的這個協議,美國是很不滿的,但中英美之間的三角關係已經很固定,誰也不能單方面的撼動,而且眼前還有本這個共同的敵人。
可憐的本啊,你怎麼混到了這種田地!
話說本也很風光,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成為中英美三大世界強國的共同敵人。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宋彪繼續訪問美國。
中美之間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麼和諧了,現在的問題比較多,特別是在南美洲市場,中國的實力擴大的非常厲害,在整個大蕭條期間,中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通過大幅增持和投資南美洲的方式穩定著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的經濟,使得他們不至於在大蕭條中跌落的太慘,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和南美洲的貿易額也隨之擴大,中國快速的替代美國,成為對南美洲的最大的工業產品輸出國。
中美之間太像了。
工業很像,農業也很像,甚至連教育都有極大的相似,因為中國本來就是學美國。
特別是在大蕭條的這五年間,中國的工業產品不僅在質量和種類上有了進一步的大幅度提高,國內企業的規模和管理能力快速提高,技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到1933年的時候,中美在工業產品和規模上基本重疊,中美之間的貿易總量也劇烈下滑,過去是中經貿戰爭,現在則逐漸演變成了中美經貿戰爭。
在這一年,美國開始很普遍的提及技術轉移封鎖的問題,要求對華技術轉移進行限制,同時限制中國企業控股美國企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這個人是很強硬的,他也確實在積極的推行這方面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