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9章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陳其美離開之後,馬德尼道夫將軍就頗是的和宋彪答謝道:“華皇陛下。我這一生能夠結識您,真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只是在謝葉尼基夫他們都陸續戰死之後,我心裡越加難過,看不到重建俄國的希望了,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都拜請您和中華帝國出兵了。”宋彪沉默的微微頷首,卻道:“將軍,你我是多年的朋友了,其實你心裡也明白,帝國剛打完一戰,還有英同盟在後面拖拉著帝國的後腿,不管是香港,還是中東等問題上,英同盟都是死死咬住。<。。。。>國內的軍費已經是難以支撐了,真指望我們和蘇俄決戰的可能太低了,否則帝國也不會只是守在後邊,遲遲不肯直接出兵。哎,軍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保險條約對於帝國的壓力是很重,如果不是你將這批黃金送過來,暫時抵消了俄國拖欠我國高達2。5億英鎊的鉅額債務,帝國現在就要和蘇俄談判了,不可能繼續幫你撐下去。”馬德尼道夫將軍當然不知道帝國還有另外一筆特殊費用,足可支持帝國和蘇俄戰,其實不僅是他不知道,世界各國也都不清楚。

如果只是從現在國際社會的普遍情況來看,不管是英法,還是中美,實際上都缺乏繼續大規模戰爭所需要的經濟底子,都沒有錢,否則早就聯合重兵干涉蘇俄了。

馬德尼道夫將軍還是勉強抱著一絲希望,問道:“華皇陛下,您目前大體是怎麼考慮的呢?”宋彪想了想,道:“我現在唯一的承諾就是守住新西伯利亞地區,在這裡和蘇俄決戰,迫蘇俄承認在中間地區劃出一箇中立的自治國,保留你們繼續維持白軍的武裝和政權。當然,貝加爾以東的地區,以及此前俄國佔領我國的各個領土,你們肯定都要歸還。這一點不管是你們白軍獲勝,還是蘇俄獲勝,那我們都不會退讓。以前我們不談這些問題,那是因為沙皇陛下在,羅曼諾夫皇朝在一天,考慮中俄和皇室之間的特殊關係,我們都可以暫時不談,現在就肯定要談了。”馬德尼道夫將軍答道:“我們對此是充分的理解的。以帝國目前的實力,如果帝國能夠保證蘇俄同意將新西伯利亞地區劃歸高度自治的西伯利亞共和國。我們將會非常陛下和帝國。”宋彪則道:“如果能是這樣,那肯定是再好不過了。但這也要看咱們這一仗的結果如何啊。我們都是老資歷的軍人了,蘇俄的水平如何,你我心裡都是清楚的,據我現在的觀察,蘇俄紅軍的水平實際上是很像東北軍早期的情況,那就是越打越厲害。經驗也越豐富,基層將領和中高層的將領的水平都在不斷的提高,士兵也是從沙俄一戰時期直接繼承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老兵。裝備也不算差,特別是你們白軍前前後後送了不少好東西,連坦克都送給紅軍了,這真是讓我有點不知道該如何說起。軍事永遠充滿了太多的未知,特別是你現在這一刻最能體會到,所以你讓我怎麼保證呢?”馬德尼道夫將軍也說不清楚這個問題,但他知道宋彪沒有和他說實話。

宋彪是什麼水平,馬德尼道夫還不清楚嗎?他和高爾察克等人的白軍在前面拖延了近兩年時間,宋彪這邊肯定是早就準備好了,此時不願意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說明白一點就是白軍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難道諸位真的以為馬德尼道夫和高爾察克是無緣無故就將一千多噸的黃金拱手相送嗎?

白軍當時以為蔣雁行這邊的帝國陸軍不清楚,原本是想偷偷帶著黃金運入托木斯克地區埋起來,結果帝國情報部門一直在盯著這件事,蔣雁行和zhōngyāng軍事情報部、保密局的人早就先行一步帶了兩個整編師將俄軍圍起來,迫白軍將黃金拱手相讓,討價還價之後才簽署了一份由私人開具的收據。

所謂的這份由蔣雁行開具的收據就是扯淡,如果帝國賴賬,白軍難道能派人跑到帝國來打官司嗎,怎麼可能打得贏?

因為有保險條約的影響。帝國到這一階段持有的英法債務很多,但國家的zhōngyāng黃金儲備也就是2175噸,這裡面很大一部分還是私人資產從歐洲轉移到中國投資,用黃金直接換取的中圓,所以,帝國絕對不可能錯失沙俄的這一批1170噸的黃金。

保險條約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限制了黃金從歐洲向美國瘋狂湧動的,限制美國成為世界唯一霸主的步伐,在帝國黃金儲備維持在2175噸的時候,美國的黃金儲備實際上也未超過這個數字太多,英國依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儲備國,可總量下滑到了四千噸的規模。

至少從黃金儲備這個問題上,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相互是平衡的,中法美三國大致相當,英國則繼續維持其他國家兩倍的數額,直到帝國秘密併了俄國的這一批黃金儲備,而在整個世界,純粹的金本位體系也沒有立刻受到一戰的致命衝擊,在預期的未來五年裡,黃金的ziyóu通還將有可能恢復,條件是英法逐步償還其所拖欠的鉅額外債。

馬德尼道夫將軍並不是一個很高明的軍事專家,但他一定是個很合格的政治家,他很清楚白軍對中華帝國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他留在中國,維持著他和華皇及中華帝國高層之間的特殊關係,或許還能在後重新找到機會,留在俄國則完全沒有意義了。

他心裡其實很明白,等待著偉大俄羅斯祖國的將是一場慘烈的分割,正如俄國曾經對中國所做過的那些事情一樣殘酷無情,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蘇俄,其他國家不過是乘機抓住了這個機會而已。

每個國家都是貪婪的。

這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

在和馬德尼道夫將軍會晤之後,宋彪就悄然的離開了běi,沿著馬德尼道夫將軍所走的那條路抵達新西伯利亞,就在戰爭的最前沿繼續履行他身為皇帝的職責——率領中華民族再一次戰勝永恆的宿敵。

帝國機關算盡,最終還是來了這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

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是一個平原之城,宛如托爾斯泰筆下的文尼察之城,一覽無遺的平原之上黑麥田遼闊無邊,北方有低矮延綿的薩萊爾嶺。為城市供應著大量的無煙煤資源,寬闊的鄂畢河將城市一分為二。在上游,俄國人修建了水利發電站。為這座新興的東方之城提供便宜而充裕的電力。

這裡就是蘇聯時代的新西伯利亞城,而帝國zhōngyāng陸軍正是在此雄踞重兵,在鄂畢河上游的兩岸大量修建防禦工事,依託北方山嶺和南方阿爾泰山系的餘脈構建了多條狹長的防線,大量的建設要

當宋彪所乘坐的專列緩緩駛入城市西岸,沿著鐵路兩側。兩個步兵師正跟隨著坦克和卡車向前行軍,來自騎兵師的部隊也附近集合,散落在鐵路周邊,隨著可以見到牽著馬匹的戰士。三三兩兩的將槍械背在身後蹲在一起菸,彼此笑呵呵的談論著有趣的事情,還是有很多新編團被改設成輜重部隊,依靠大量的馬匹在車站聚集,將那些物資和火炮託運到各個兵站,以及前線陣地。

天空之上,不時有數十架飛機成編制的轟鳴飛馳而過。

一戰是飛機的天堂,各種各樣的技術都在這一時期誕生了雛形,但對於帝國而言,最美妙的事情莫過於從荷蘭邀請了一位堪稱是這個時代的天才設計師安東尼。福克。東北飛機公司有一種特殊的習慣,那就是和工程師簽約合作,共同投資新的分公司,在安東尼。福克設計的新飛機亮相於俄國飛機展覽會後,東北飛機公司就迫不及待的和安東尼。福克達成了合作計劃,起初是在德國共同投資一家福克飛機公司,後來因為主要的訂單都來自於俄國和中**方,這家公司很快遷入東北瀋陽府。

此後通過和法國的軍事合作,帝國飛機制造業不斷投產了多款飛機。主要向俄國和英法聯軍出口,在出口飛機最多的1917年,帝國出口了34800架飛機,佔當年協約國飛機生產總量的1/3。

不過此時的飛機除了引擎、螺旋槳和機槍外,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木頭質地,而帝國所出產的樺木更是最佳的選擇,這使得帝國在戰爭時期出口最多的軍需物資中不可避免的有樺木這一清單,甚至連法國人在本土生產的步槍都使用帝國的樺木槍托。

相比于飛機的大規模出口,帝國的空軍在整個戰爭期間都並無太多的戰績,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奧匈帝國,這兩個帝國遠征軍的主要對手都沒有大規模的列裝飛機,以至於帝國的空軍飛行員可以很輕易的偵察對手,並且在小範圍內實施空襲作戰。

各種奇怪的技術總是在這一時期誕生,帝國和法國合作生產了一種擁有四臺引擎的spad。s303型雙翼重型轟炸機,使得飛機可以在480公里的航程範圍內運載2。5噸的炸彈轟炸對手。

帝國的zhōngyāng陸軍整編師在過去的一年裡增編到了15個師,此時有一半集中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從北方各省調的22個常規步兵師和104個新編團也被調在這一防區。

在庫茲涅茨克地區,帝國派遣重兵佔領,那裡是俄國最大的天煤田區,擁有超過數千億噸的煤層,並且擁有超過數百億噸的含硫量很低的煉焦煤,同時也擁有一定程度的鐵礦資源,在沙俄時期就是俄國在東部地區最大的工業鎮,每年產煤量超過190萬噸。

帝國是個樂天派的國家,已經沒有考慮會讓出這片豐沃土地的想法,在那裡臨時建立了西伯利亞軍墾局實施軍官,從東北和山西地區大量調勞動力,創辦新的軍工業基地,將俄國商人原有的小鋼鐵廠擴建。

在新西伯利亞地區周邊相當於1/2東三省的廣袤平原上,帝國用大規模機械化的方式開墾了超過三百萬公頃的土地,還控制著本地大約170萬俄羅斯人的賦稅,用於維持本地軍糧的供應,這已經是**的暴了帝國試圖永久佔領這裡的野心。

對帝國而言,現在唯一的麻煩是大量的俄國人口正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逃亡此地,帝國在去年佔領此地的時候,這裡的俄國人總數還不過是在110萬人左右,現在卻增六十餘萬,這裡面還不包括大約二十萬人左右的白軍殘部。

並不是只有外國害怕蘇俄,俄國人自身也很害怕,特別是俄國的中上階層,他們竭盡所能想要逃往遠東地區,即便被帝國佔領了這一地區,他們還是要繼續逃過來。

從鄂木斯克到庫茲涅茨克,從託木斯克到阿巴坎,這兩個平原地區擁有超過21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都在正副20度左右,冬季的降雪量和多條媲美長江的河足可保證每年一季的大規模農業種植。

在仔細的調查和評估後,帝國已經改變了最初的設想,再也不打算放棄這片肥沃的土地,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帝國會從內地調超過一千萬的北方人口移民至此,大規模的開發此地,並且做好和俄國對此地為期一個世紀的漫長爭奪。

宋彪也是被的,帝國也是被的。

帝國的人口太多,擴張之路永遠無法遏止。

雖然在良心深處,宋彪更希望簡單的收回帝國在遠東和外興安嶺地區的領土,很長時期也不抱有能夠永久佔有新西伯利亞的希望,但嚴峻的事實迫他和帝國只能為了民族的生存誓死奮戰到底。

哪怕這樣的大規模擴張會導致國際社會的壓制,特別是導致大英帝國的警惕和反制,帝國也必須艱難的走出這一步。

除此之外,宋彪想不到有多少辦法可以緩解河南、河北、山西地區的人口壓力。

聖雄甘地曾經說過,如果印度也像英國那樣走一條完全工業化的道路,那對印度和世界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災難,這句話其實也適用於中國。

中國需要發展,但走一條世界工廠的道路無疑是具有自毀質的。

總之,殘酷的民族生存底線迫使中俄將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宿敵,這是多麼悲劇的事情,但又無法阻止,即便宋彪身為皇帝,對俄國一直懷有某些特殊的漫情懷,他也無法扭轉這兩的宿命。

當他的專列駛入新尼古拉耶夫斯克之城時,他的內心深處也充滿了一種惆悵的哀傷和無奈,此時此刻的他似乎體會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那種糾葛和痛苦。(。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