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05章賣軍火的本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辛亥戰爭結束之後的全面努力和大規模投資,以及在第二次巴爾幹戰役中尋找到的國外市場讓遠東武器總公司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大的軍工業巨頭,位於長嶺的瀋陽兵工廠則逐步擴張成亞洲最大的輕武器軍工企業,同時也生產一些火炮配套部件。

施恩孚已經成了遠東武器總公司的總董,施恩孚在福州船政學堂製造班的同學陳寶暄在瀋陽兵工廠擔任了七年的設計組組長,去年接替施恩孚擔任瀋陽兵工廠的新任廠長,托馬斯。約翰遜。克羅斯利則繼續擔任總設計師。

到了瀋陽兵工廠後,宋彪還是繼續先參觀工廠的各個廠區和廠房,因為和法方之間有嚴格的協議確保法國的長行程管退制退器的機密,新型火炮沒有繼續在本溪兵工廠生產,而是由瀋陽兵工廠和中俄合資的遼陽兵工廠分開生產。瀋陽兵工廠負責生產製退器和炮架,遼陽兵工廠生產炮身,最終在遼陽兵工廠組裝。

因為德法技術上的不同,以及本**工業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出口的需求,zhōngyāng軍部這兩年在軍事裝備的更新上顯得有些猶豫,宋彪此行也是要和廠家溝通,瞭解廠家方面的意見。

在廠區裡參觀一番後。宋彪在施恩孚、陳寶暄和托馬斯。約翰遜。克羅斯利的陪同下應邀前往總設計室,遠東武器總公司的核心公司就是瀋陽兵工廠,遠東輕武器研究院在這裡設置的設計組多達二十餘個。從事不同輕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的設計工作。

在第二次巴爾幹戰役中的出乎意料的軍工業出口規模,以及波普寧衝鋒槍和瀋陽步槍的熱銷,讓遠東武器總公司信心膨脹。大規模的邀請國外更為優秀的設計師和工程技術人員,購置最為先進的設備,研究最為領先的軍工業生產技術和材料,在火藥、炸藥和彈藥領域也不斷推陳出新,新型號的輕機槍、重機槍、衝鋒槍都在陸續推出,外銷型號的迫擊炮也增加了…等不同口徑。

施恩孚這個人一貫是比較心細的,在總設計室旁邊增設了一個陳列室,據不同的參觀和考察人員調整陳列新型號及熱銷武器的各種改型,在中辛亥戰爭之後,zhōngyāng陸軍就啟動了緩慢的、逐步的、有序的裝備更換計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和不斷改進,新型號的武器大體都在第四、第三十步兵師和興安盟武器試驗基地進行了多次全面測驗。

第四步兵師繼續佈置在海州,地形複雜,有一大段的保密區,所以是北方新武器測試的列裝測驗部隊。第三十步兵師駐紮在長沙和桂林,氣候條件屬於南方,本身也是zhōngyāng軍在南方第一個整編師主力,同樣是南方新武器測試基地。

宋彪在陳列室看到了遠東武器總公司在近幾年間不斷推出的各種新型號的輕武器,涵蓋面非常廣,且完成了體系的佈局。手槍、手動步槍、半自動步槍、狙擊步槍、輕機槍、衝鋒槍、重機槍、榴彈槍、槍榴彈、手榴彈、擲彈筒、迫擊炮、機關炮、高炮,整個系列都已經完善。

甚至連傳說中的多功能工兵鏟也出現了。

輕機槍和重機槍的主要合作設計師是約翰。摩西。朗寧,這些工作從辛亥戰爭結束之後就已經開始,由遠東武器公司同範德比爾特家族合資的溫徹斯特武器公司邀請約翰。摩西。朗寧,共同合資研究,溫徹斯特公司享有在美國的製造銷售權,其餘則主要是由遠東輕武器研究院自行負責。

宋彪在陳列室裡看了一番,因為絕大多數的新型武器都在他手裡親自使用過,他甚至參與了這些武器的設計工作,所以對這些輕武器還是非常悉的。

中國現在的問題不是缺乏武器,而是武器的種類太多,在宋彪的堅持下,遠東輕武器研究院甚至研究過恩菲爾德步槍的後端閉鎖的旋轉拉栓式槍機,在恩菲爾德步槍的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和簡化工藝,推出一款新的江南步槍,由江南兵工廠生產,還有點天方夜譚質的想向英國銷售這種新型步槍,遭到英國陸軍部拒絕後,江南步槍小範圍的列裝在江蘇、浙江巡防軍,擁有7。7mm和7。62mm兩種口徑。

世界三大步槍,恩菲爾德、瑟、莫辛納甘此時都已經到了中國的大地上,而瀋陽步槍又被嚴格確定為統一制式步槍,全國範圍的瀋陽、本溪、遼陽、江南、漢陽五大兵工廠都有生產,在山西槍炮局基礎上重建的太原兵工廠也是從瀋陽步槍的生產開始。

過去三年,通過擴散東北軍工業積累的技術力量,以及大範圍外聘專家、技師的方式,中**工業的槍炮和彈藥製造領域逐漸擴大到六個生產基地,漢陽、太原兵工廠依託本地的煤鐵、銅、芒硝資源,在近幾年間的投資規模最為龐大,位於南京的江南兵工廠原身是李鴻章創辦的金陵製造局,底子較好,如今改遷回上海,依靠招募外工提高製造水平。新增投資和購入的新式設備數量也很高。

因為歷史遺留的各種因素和問題,zhōngyāng陸軍目前的主力裝備複雜多樣,光是步槍彈藥就存在五種差別,肯定要求全面換裝,從去年開始,隨著六大兵工廠都已經逐步完成擴建,瀋陽步槍開始以每年二十萬支的速度生產。預計在十年後正式完成全軍的武器換裝。

只是與此同時,最新型的半自動步槍在遠東輕武器研究院也完成了二次改進,達到了服役的要求。

zhōngyāng陸軍的規模太大。15個整編師、35個普通師、43個旅的總編制正式完成後,即便是非戰爭時期也擁有135萬人的兵力規模,在世界範圍內只有沙俄能夠相提並論。號稱世界陸軍第一的德國在非備戰和非競賽時期也不過65萬常規兵力,在1914年上半年增加到81萬——當然在總動員的瞬間很厲害,半年之內衝刺到450萬,不能比,真的比不了,確實是這一時期世界第一陸軍。

陸軍大規模決戰的勝負分界線往往是在一個戰役中產生的,假如此時的zhōngyāng陸軍和德國陸軍戰,zhōngyāng陸軍半年之內最多增編至250萬的規模,而且是全國總動員的極限,兵力素質基本下滑一半。上去就能被德軍沖垮,可如果戰爭一直拖延下去,兩三年後,zhōngyāng陸軍有可能增編至一千萬,德軍就未必能頂住。關鍵是zhōngyāng陸軍能否撐住三年。

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討論,雖然在zhōngyāng軍部總參謀部內的很多參謀官都喜歡像模像樣的討論這個課題。

不管怎麼說,zhōngyāng陸軍現在的問題就是兵力多,裝備複雜,經費穩定但沒有必要瞬間爆發,而需要更換的新式武器又非常之多。所以,總參謀部制定的裝備更新計劃以十年為計算單位的決策是正確的,按照一級、二級、三級部隊的方式逐步調整,一級換新則二級換舊,三級則換三手貨,儘可能的節省軍費開支。

只是在175項計劃中,國內軍工業投資規模驚人,這樣的換裝速度顯然不能讓各家公司滿意,宋彪從去年開始就默許六大兵工廠按照正常的產能投產新式武器,在zhōngyāng軍部訂購數額之外的武器彈藥則由新華公司購置,用於額外的軍需物資儲備。

宋彪心裡當然是有計劃表的,他算準一戰會在1914年爆發,哪怕別人不去刺殺費迪南大公,聖公會也會派人去做這種事,所謂聖公會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建立中華帝國在世界上的第一霸權,超越英美德,讓歐洲大亂自然最符合這一目標。

所以,宋彪在對中**工業發展的安排上就顯得異常緊湊,從1911年開始大規模增加投資,大批量的從國外引入設備、車,引入美國水線和現代管理理論,引入電氣革命技術和專用機,增加工業生產效率,甚至連技工的培養都有專門的計劃。

立足於大清帝國遺留的基礎和東北工業的基,以及同德美法俄四國的長期合作,加上這幾年約合5700萬英鎊的大規模投資,中**工業,特別是輕武器和彈藥生產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數值,如果是維持在戰時生產規模,完全能在一戰時期大發橫財,收回投資之餘還能大賺一筆,並將整個中國的軍工業水平再提升一個臺階。

因為zhōngyāng軍部訂購不足,而六大兵工廠的機械設備都已經到位,工人技師的招募和基礎培訓也都做完,擁有軍工業產品外貿特許證的新華公司就代替軍部大量下單,讓六大兵工廠能在大規模生產中逐步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多囤積的槍械彈藥、火炮炸藥也不愁在一戰中找不到買家。

在陳列室參觀時,宋彪和托馬斯。約翰遜。克羅斯利詢問了一些新裝備在據部隊意見修改過程的新問題,大致談了十幾分鍾,宋彪就從陳列室離開,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在單獨為他準備的休息室裡,宋彪只留下一等內侍官張富田陪同著他,讓他可以安靜的休息十幾分鍾,清理一下思路。

此前到軍工企業考察,宋彪通常會安排蔣方震、陳其採、舒方德中的任意一位陪同他,最近比較特別。陳其採率團去了巴爾幹戰場,目前還留在希臘。

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的外祖父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正是在俄國駐希臘武官的建議下,康斯坦丁一世才邀請zhōngyāng陸軍的副總參謀長陳其採赴希臘陸軍考察,此後在第二次巴爾幹戰役期間,因為在名義上要保持中立原則。實際上是希臘陸軍顧問團之一的陳其採等人改稱是觀察團。

結果是很明顯的,陳其採是那種臨時調整的高手,在第二次巴爾幹戰役爆發前半年抵達希臘後。對希臘陸軍作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而有效的快速調整,特別是通過大量訂購波普寧衝鋒槍、60mm迫擊炮和75mm輕野炮,改進部隊的輕機動作戰能力。利用快速部隊迅速進攻保加利亞的後防部隊,導致保加利亞的前線主力大規模潰敗。

舒方德正在法國進行二次考察,蔣方震又去了西北軍區視察,宋彪就成了孤家寡人,只能一個人來視察。

這樣也好。

宋彪倒是很久沒有這麼清靜過,可以一個人在休息室裡短暫的單獨思考片刻。

遠東武器總公司這邊的各種新式武器在這兩年裡已經接受了較多的考驗,除了氣冷型的朗寧重機槍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外,其他都已經達到了服役的所有要求,一部分則已經開始正式服役換裝的步伐。

目前爭議較大的是新式的m1914型半自動步槍,在遠東武器總公司對漢陽兵工廠70%股權的私有化後。據和zhōngyāng軍部簽署的保障協議,為了保證漢陽兵工廠在未來的發展,這種新型步槍將會主要在漢陽兵工廠生產,因而被命名為m1914型漢陽步槍,而在兩年前。這一新型半自動步槍就已經在第四步兵師進行大規模的測試,那時的評價就很好,幾番改進後,軍部早已無可挑剔,奈何軍費有限,瀋陽步槍又還在大規模的列裝過程中。

現在的問題就是瀋陽步槍和漢陽步槍之爭。

輕機槍的問題也相對有點複雜。麥德森機槍總體而言還是非常不錯的,遠東武器總公司有點無賴質的對其進行多次改進後,重新設計了部分槍機結構和外形,採用了可更換的槍管設計後,以輕機槍委員會總顧問波普寧將軍的名義再次命名為m1914型波普寧輕機槍。

m1913型朗寧輕機槍和m1914型波普寧輕機槍在數據上基本相當,前者繼續採用雙腳架設計和彈匣供彈,後者為了和麥德森機槍作出明顯區別,以及和朗寧輕機槍構成不同的特點,採用了三腳架設計和彈鼓供彈。

在宋彪的建議下,波普寧輕機槍更像是一款中型機槍,槍管採用伯利恆公司的新型633型錳鎳合金鋼無縫鋼管,槍管設計加厚,可以保證長達8分鐘的高速連續擊。

相比之下,朗寧輕機槍則在設計上要求更為輕便和可靠,確保每個班在部署中都能有效且更輕鬆的攜帶。

但在實際的數據上,兩者相對於麥德森機槍都沒有明顯的改進。

zhōngyāng陸軍關於是否列裝這兩種新型輕機槍,以及如何在部隊調整裝配使用,這些都成了比較具有爭議的問題。

宋彪對此也沒有確切的答案,更換更好更新的槍械固然很好,但是經費開支也不低。

在瀋陽兵工廠的休息室裡,宋彪一個人沉默的思考了很長時間,雖然從zhōngyāng陸軍的角度而言,更換新型步槍和機槍是收益率較低的事情,甚至顯得有點費,但從中**工業的長期發展而言,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軍工業想要發展,光靠國內市場是撐不住的,必須要儘可能的出口外國,以一種體系型的大規模出口擴大中**工業的總體實力。

陳其採在希臘和維利亞就有很重要的推銷中**火的任務,相比歐洲軍工企業,中國開出的價格更為便宜,並且願意以較低的價格大規模轉讓生產專利。

別看中**工業現階段的產品還有點糙,但在設計上絕對不弱給其他國家,非常實用,並且有著適合大規模生產的特徵,實際的技術指標也不差,就是工藝上稍微有點簡陋而已。

為了爭奪市場,在遠東武器總公司的極力爭取下,zhōngyāng軍部甚至放棄了全面引入法國m1906型75mm野炮的技術,只是引入了制退器和部分技術,在中德原有的合作研製基礎上,繼續聘用法國火炮專家改進國內的m1906\08型野炮、輕野炮和輕騎炮,統稱為新的m1912\14型75mm野炮、輕野炮和輕騎炮,技術參數上相對於法國…型75mm野炮是有一定差距,在速和程大致相當的情況下,度相對不足,炮彈填裝量也小0。3kg,但是火炮自重又增加了23至42公斤,彈道曲線相對更為平伸。

有差距,但這是真正的自產貨,不受任何的出口限制。

差距之中也有自己的特點,因為在中德合作過程中考慮了加榴炮的思想,合作中斷後,zhōngyāng陸軍還是繼續貫徹這一思路…型75mm野炮實際上是中國第一款加榴炮,但從技術上而言,這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加榴炮。

在心裡做一番複雜的權衡,宋彪將施恩孚喊進了休息室,多的話也沒有說太多,就是讓遠東武器總公司繼續加快新裝備的生產即可,產能多餘之處可以賣給新華公司作為特殊儲備。

宋彪此次在東三省,除了軍工業外,也要視察其他的工業發展水平。

此時的東三省和關內相比就像是兩個國家,除了東北不惜一切代價引入技術和人才,作為經濟龍頭髮展的火車工業,其餘不管是機工業,還是電氣、化工、汽車、飛機、通信工業,東北工業和德美英法之間依然有著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同樣卯足勁發展的紡織、軍工業、船舶工業相比歐美列強的差距也依然明顯,只是除船舶工業之外的整體水平已經和本相當,部分領域甚至是高過本。

正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以東三省目前的整體工業水平,關內市場就像是東三省的龐大殖民地,持續推動東三省進一步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