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91章釣魚島屬於中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的本可真是沒有幾個可靠的人呢!

秋山真之心裡愈發的很難過,只能和宋彪嘆道:“陛下,我就知道這一次過來是惹麻煩的,如果這事能讓我來決定,那可真是好辦多了。想必首相說的都是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寒暄話吧,大抵也沒有表述他自己的真實想法,可據我所知,首相可是真的很想快點結束這場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的戰爭,現在只有兩個問題,一是想知道您和貴國的條件,二是考慮我國所能支付的代價,三是如果真的能達成一致的和約,還請陛下諒解,請務必避免使用我國戰敗或者貴國戰勝之類的詞語,以避免再刺我國之國民。”宋彪當即反諷道:“胡鬧,仗打得這麼大,死了這麼多的人,花了這麼多的錢,難道就這麼胡鬧收場,沒有勝負就能結束嗎?”秋山真之則道:“陛下息怒,請您考慮我國的情況吧,我國畢竟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在您缺乏海軍的情況下,繼續這麼打下去總不是一件能夠輕易收場的事。如果戰爭真的必須要一直延續下去,我國海軍只能在貴國沿海實施更為強有力的侵害舉動,這顯然不是您所期望見到的局面。換句話說,如果您不是希望速勝速決,確實也無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強行推進。據我所知,東北軍真正的主力部隊也不過是在二十萬的規模,目前的傷亡率恐怕已經達到了1/4的程度,而我國陸軍雖然狼狽,可畢竟還有充裕的預備役兵力可以調。雖然這番話有一些威脅的嫌疑,但我是真誠希望中兩國能儘快結束這場完全不應該發生的戰爭。”宋彪問他道:“什麼叫不應該發生?秋山少將,存在即是合理的,貴國之所以要挑起這場戰爭,原因是很多的,犯錯就要承認,而不是用‘不應該發生’之類的藉口遮掩,我最討厭貴國的地方就是這一點,佔了便宜就大談人種論,吃了虧就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味的避談任何責任。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貴國就只能用卑鄙無恥四個字來形容。”稍作停頓,宋彪又顯得很平靜的補充道:“我不是因為打了勝仗就在這裡得意忘形的指手畫腳,隨意評論。而是因為我自旅順大屠殺開始,就深知貴國秉。你可以回去告訴桂太郎。不要低估我,我秘密生產和購置的軍火足夠我打光貴國的所有陸軍。你們為這一戰籌備了幾年之久,我不知道,但我已經準備了六年,如果只是要推翻滿族統治,以東北軍的實力,四年前即可揮師入關了。多餘的這四年,我就一直在等著你們來找麻煩。誠如你所說的,繼續打下去對我國不是很好,但同樣的。以我國的準備而言,繼續打下去肯定對你們更加不利,只要你們還想要朝鮮國這個殖民地,我就能慢慢拖著你們,一直打到你們山窮水盡為止。你們要是不信,那就慢慢來和我在朝鮮半島打下去。”秋山真之無語,心想您還真是太狠了,可也犯不著說的這麼難聽吧,雖然您現在是皇帝陛下,我只是一國使臣。可畢竟也算是有情的故友吧,想當年您要派學生赴大本帝國留學,我可是出力很多,為您爭取了極多的優待政策。

此刻的秋山真之如坐針氈,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恨死陸軍的那幫混蛋們,讓他和本帝國在朝鮮這片土地上丟盡了顏面。

如果沒有這場辛亥戰爭,大本帝國在各國心中都能算是後起列強之一,如今卻真的成了各國眼中的笑話,陸軍兩次被屠殺。一次死的比一次慘,上次好歹還是在進攻中被消耗掉的,這一次乾脆就是坐以待斃的被圍殲,而且給中國陸軍當了板凳。

秋山心想,這真是風水輪轉啊,如今的中國陸軍僅憑此一戰就足以震懾世界各國,躋身世界陸軍大國的行列,從今天開始,在宋皇帝在世的時間裡,還有哪個國家敢派陸軍到這片大陸上挑戰中國陸軍?

眼見秋山真之尷尬的無話可說,宋彪才道:“具體要談什麼條件才能達成停戰協議,這種事讓臨時內閣zhèngfu去考慮吧,身為君主立憲制的皇帝,以及在現有的情況之下,我不便於公開或者半公開的干涉zhèngfu的工作。你們可以只簽署停戰協議,至於你們究竟是戰敗還是戰勝,歷史自然會有公道的評斷,但此事既然是以韓國挑釁領土爭議為開端,韓國也出兵作戰了,韓兩國需要分開談判,韓國必須承認戰敗,否則我國就只能佔領整個韓國為止。在正式談判期間,本海陸軍都必須撤出漢城,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本不得向朝鮮再次增兵,而我國在此期間也不增兵,此即兩國談判之基礎。”秋山真之稍微鬆了口氣,只要宋彪願意啟動談判,他此行就算是完成任務了,當即又問道:“陛下,關於調停國之事,我國已經委託英法參與協商談判,貴國和法俄是準軍事同盟,而我國和英國是泛意的同盟,由英法主持協商或許是更為合理,不知陛下如何以為?”宋彪道:“我已經邀請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先生代表美國出面負責此次調停工作,我相信他會立足於公正的原則,不會偏袒雙方。至於法國的意見,我想我們可以適當的聽取。”關於這些事,宋彪並不想直接出面涉商談,即便是給秋山真之一些舊的情面,但也到此為止,他不想再說下去,簡短的結束對話道:“就這樣吧,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秋山真之只能無奈的起身告辭。

宋彪之所以要讓內閣zhèngfu出面負責停戰談判,原因在於需要一層緩衝,內閣zhèngfu在某些條款上可以提的高一點,或者可能提的低了,沒有觸及本的底線,他後面還能以拒絕簽署政令為由,讓內閣zhèngfu再和本重新談判。

難得打了這麼一場好仗,不多敲出一些有利的條款,中國豈能善罷甘休?

至少在宋彪的時代裡,中國將會是一個不善長忍耐和寬容的小氣大國,靜靜計較,睚眥必報。

宋彪邀請美國介入調停,很大程度上是要擠掉英國的影響力,不給英國機會從中斡旋,利於他聯合美國擠壓本,而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和美國也都很樂意擔任調停者的角,因為停戰談判在平壤舉行,西奧多。羅斯福在抵達平壤之後專門拜見了宋彪。以瞭解中方的一些基本要求。

隨著正式的停戰談判程開啟,中兩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都暫時停止。本海軍也中斷了原先的侵擾計劃,只是談判最終能否成功。還是要取決於軍事上的威懾力。

利用這段時間,本積極在國內徵調預備役官兵,試圖重新組建四個預備師團,但在英法拒絕提供新的貸款的前提下,本也難以從國外購買軍事裝備快速彌補中在陸軍裝備上的差距。

同樣,東北軍也抓緊時間修整和重新部署。修建臨時鐵路,加強工事修建,在國內,各地新兵訓練營仍然在積極招募新兵。甚至在朝鮮也臨時舉辦為期十五天的士官速成班,調新的士官。

本現在的問題就是沒錢了,在本正式備戰的去年9月份,本考慮東北軍列裝了輕機槍的問題,也和丹麥麥德森公司商談購買輕機槍,麥德森公司最初也沒有考慮到輕機槍的銷量會有多大,輕易的同意了遠東武器公司以六萬英鎊的價格買斷專利費條款,那時便已經覺得虧本了,遇到本急購備戰,自然要狠宰一筆。

麥德森機槍的價格原本就不便宜。擺出狠宰本一筆的姿態後,本算來算去總覺得不划算,買麥德森機槍足夠本在本土造出兩架38年式重機槍,結果就只買了三百麥德森輕機槍。

如今麥德森機槍聲名大噪,現在再想買,價格又更高了。

東北軍這邊顯然是無所謂的,一次買斷專利費條款後,遠東武器公司在東三省開辦了六家分公司,分開承擔零部件的生產工作。引入水線管理,從美國購置了專用機降低生產加工的難度,目前的產量可以達到每月兩千

本現階段不僅缺輕機槍,沒有衝鋒槍,連火炮都嚴重不足,只能加緊生產製的迫擊炮應對局勢。

此時的情況就是東北軍繼續加緊備戰,不斷擴充部隊,增加新式裝備,而本則竭盡一切努力抵消這樣的壓力,確保談判過程中能處於一個相對更好的環境中。

徒勞。

本陸軍主力損失殆盡,東北軍則是繼續維持在五十萬鐵軍的規模,本還能有什麼辦法。

宋彪也承認本海軍在亞洲第一強,在世界範圍內也能躋身前五強的席位,但在朝鮮半島之上,海軍的萬噸戰列艦總不可能開到陸地上吧?

因為本實際上已經喪失了談判的大多數底牌,這場停戰談判進行的並不艱難,中間倒是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外蒙古的幾位親王居然真的要宣佈dúli,具體是誰支持的也不用查明,總之他們的消息真是很不靈通,連一點波都沒有驚起,第三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就同時進軍外蒙。

本大致拖延了一段時間,眼見外蒙那邊也掀不起任何波瀾,實在是很灰心,等到了五月中旬,兩國就基本確定了雙方的底線。

中國的停戰條件是韓國承認戰敗和賠償,中國和韓分開談判,中韓領土爭議以中方提的證據為主體,中韓達成“平等”的領土易條約,中國以一千萬兩白銀的價格從韓國購買濟州島及周邊島嶼,韓國對華的賠償約在一千四百萬兩白銀的規模,這兩件事是分開的事,不混為一談。

在中停戰談判中,中方的條件是本歸還臺灣及周邊島嶼,歸還旅順租借區,並就旅順大屠殺正式道歉,嚴懲相關責任人,賠償中國四百萬英鎊,和平放棄在華一切特權及租界,中另行簽署通商條約取代原有條約,本放棄庚子賠款,中國已經支付的庚子賠款,本以抵作公派留學生經費的方式予以償還,中國與本分享韓國監護權,彼此監管地區以漢江為界。

本zhèngfu同時需要償還鎮遠艦。

中方的條件對本而言是有喜有憂,喜的是“至少保存了大本帝國的顏面”也沒有較多的賠款,憂慮之處是放棄臺灣,這是本南下戰略的基石。

歸還臺灣和放棄在華特權已經再所難免,讓本難以接受的是“臺灣及周邊島嶼”的分劃上,釣魚島群島肯定是“臺灣及周邊島嶼的一部分”本無法抵賴,原本就是通過戰爭條約割佔的,自當一併歸還,但中方將“周邊島嶼”擴大到了先島諸島範圍,中方稱之為西琉球群島,與之對應的則是東琉球群島,隔開宮古海峽平分。

宋彪並沒有咄咄人的態勢,畢竟中國沒有海軍,賴下去也不是個事,他讓內閣zhèngfu擺出來的姿態就是要求和本平均分髒,朝鮮各拿一半,琉球群島也各拿一半。

他如果真要本,整個朝鮮都可以拿回去,但問題是朝鮮半島也不可能拿回去做領土,而且中國不適合直接將朝鮮當作殖民地來處置,那就不如多要實惠,名義上朝鮮半島給你一半,你將琉球群島分給我一半。至於以後怎麼管朝鮮,那當然是兩國一起聯合瓜分。

其他的條款,本確實覺得都還是很寬鬆的,對他來說損失不大,也是可以接受的,唯獨對於先島諸島,本不想放手,雙方就在這個地方僵持住了。

所以說,本就是這種佔了便宜不想吐的國家,但好歹是比二戰後的本好一些,至少明白戰勝國的道理。

雖然本很不甘心,擺出“即便我簽了,我也要繼續發奮努力奪回來”、“中總有一天還會有真正的海洋戰爭”的那種態勢,彷彿這樣就能嚇到宋彪,結果基本還是得簽了,換了西園寺公望當首相也得要籤。

用西園寺公望的話說,籤比不籤要好的多,結束戰爭才是本此刻該做的事。

客觀的說,以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這些政客的水平而言,中國在這一時期的政客們真是差了他們一條街也不止,雖然宋彪將唐紹儀推出來做總理,可他其實也看不上唐紹儀的水平。

哪怕是下面的張康仁、歐陽錫等人,在宋彪看來,距離中國所需要的那種總理的水平還是差之甚遠,甚至連作為培養儲備的資格都沒有。

在中停戰條約即將簽署之前的這段時間,中華帝國在國際社會的聲望迅速增長,宋彪也穩住了自己的皇帝寶座,於1911年5月22返回běi

至這一時期,實際上只持續了半個月的中辛亥戰爭就將劃上句號。

身為帝國的皇帝,宋彪再一次親手締造了一個新的奇蹟,用為期十天的速進猛攻殲滅了12萬軍,比之六年前的遼陽會戰還要更為輝煌的戰績,一次的將他推到歷史的最高位,讓他有資格真正的以開國大帝的功業登基稱帝,治理國家。

此時真的是再也無人敢於反對了,沒有人任何有資格和膽量去挑戰他的權威,以及他登基稱帝的合法

此時也沒有人敢質疑光復革命的正統

回到běi之時,宋彪享受了一個開國帝王真正應該享受到的待遇,在萬民景仰之中繼續留在西海塔園履行皇帝的職責,回到自己所悉的辦公廳裡,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讓人分別給廣東的龍濟光、廣西的陸榮廷、雲貴的羅佩金送去一張三十萬銀圓的支票。

宋彪不想和他們多說廢話,也是讓他們自己看著辦,願意出軍權,彼此好來好散,他也不予追究,如果這三位還繼續不識好歹,給臉不要臉,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氣了。

這三個人手裡的兵權還是很不弱的,廣東第二十五鎮、廣東混成協、廣西混成協、第十九鎮新軍、雲南混成協和貴州混成協加起來也是四個鎮的兵力,幾乎相當於半個北洋軍。

正是因此,宋彪才不可能繼續容忍他們在地方做大,甘肅、寧夏、xinjiāng暫時還不急著收拾,至少在中國傳統疆域,宋彪是一點其他勢力都不容許留下。

此時的他絕對有眼裡不留沙子的資本。

只要他堅持稱帝,牢牢控制住全國的軍權,中國就不可能亂,軍閥混戰的時代也更不可能到來。

,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