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中日戰爭之總戰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450噸的彈藥要如何運輸到前線上,這本身就是各**事參謀機構經常要考慮的第一問題。
東三省各地軍需站的庫存總量加起來,東三省現存彈藥總計3。5億發。
這個儲備量也還是非常驚人的,宋彪在做這個儲備計劃之時就已經充分考慮到了時代的變化,在普法戰爭之中,每一支步槍平均發了56枚子彈,而在一戰中,這些子彈只夠一個星期的使用,其中的一個主要變化來自於溝壕戰和輕重機槍的出現。
東北軍總兵力在50萬人的規模,以平均每人56發彈藥一週為基礎的三個月彈藥總儲備就是3。36億發彈藥,內戰開始之前,東北軍總計庫存彈藥是5。5億發,調入關內3億發,打下全國的大部分地區後,彈藥儲備總量不減反增,加上四大兵工廠在過去半年的告訴生產,從彈藥上來說,東北軍目前絕對是無問題的。
炮彈的儲備量問題也不大,即便宋彪的計劃是調集1700門火炮集中在東西兩線戰場猛攻對手,考慮大量的迫擊炮,東北軍的炮彈儲備率還是充足的。
關內的那點可憐的炮彈儲備就不談了,本不能和東北軍相提並論。
如果將迫擊炮的數量計算在內,宋彪的作戰計劃是在戰爭開始的一瞬間就在鴨綠江地區調集超過1700門的火炮、2200門迫擊炮和超過六千機槍、3000衝鋒機槍,直接壓出去殲滅軍的三個主力師團。
這個戰役規劃基本和諾門罕戰役有著雷同之處,就是以重火力瘋狂壓制對手,將對手集中在小的區域內實施火力覆蓋,只不過蘇軍是使用了坦克部隊的兩側包抄,而東北軍則純拼步兵師的速度,在兩側橫敵軍後翼,這一點和朝鮮戰爭的二次戰役是大體一致作戰特徵,快敵後,三點包夾,迫敵軍從一點突圍,兩線猛攻敵軍後翼,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在優勢地段圍殲敵軍主力。
歷史對一個軍事將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識。
過去的歷史很重要,未來的歷史更重要。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所有最好的軍事統帥在學生時代都有一個相似的特點,那就是歷史成績的優異。
宋彪很喜歡歷史,他在學生時代的歷史成績是非常優異的,在遠東陸士的軍事教育中,他也特別注重對歷史教育的要求,每一名學員都必須通世界通史和中外戰爭史,所有留士官生到東北軍任職之時,統一都要在參謀科進修半年,這半年中最重要的一門基礎課也是中外戰爭史。
同樣的,宋彪也非常悉這些歷史課程,他經常會親自講解三國戰爭史和19世紀戰爭史,他所重用的軍官大體幾乎都在戰爭史課程中拿到優秀,不管是蔣方震、陳其採、蔣政源,以及他現階段所偏愛的蔣作賓、易乃謙、郭玉遲、韓麟諸位。
軍人悉歷史就能少犯錯,取經驗多出招。
宋彪就是用他的歷史知識來回答問題,在這一天晚上的秘密備戰會議中制定了一整套的備戰計劃,要求各巡防軍主力調出來,夜行晝伏,通過山地隱藏的方式秘密進入作戰區域,特別是火炮部隊的集中要加快部署,要通過各種情報工作進行保密,務必要在軍不能預備的情況下,將東北軍所有的火炮,包括新軍的一部分火炮都集中起來,務求一戰決定勝負。
東北軍的火炮儲備水平是極其強悍的,這一點大概連軍都未曾想到,一個極大的原因就來自於俄國和德國的秘密支持,表面上,東北巡防軍是不配備火炮的,但在每一個訓練基地都保留著一定數量的火炮,用於培養炮兵儲備。
這些火炮以俄德淘汰的舊炮為主,但在大興安嶺等地,東北軍都設有秘密的炮兵訓練基地,這些地方同時儲備著較大數量的新式火炮,加上關內新軍的火炮,宋彪想要在中朝邊境集中1700門火炮絕非難事。
宋彪畢竟是大炮兵主義部隊培養出來的軍人,他對火炮之重視,絕對超過軍十倍。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只要有槍,士兵基本還算是招之即來,只要用的巧妙,訓練三個月也能上場打硬仗,炮兵就是兩回事了,所以,沒有大批量的步兵儲備不重要,沒有炮兵儲備就完蛋了。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炮兵可以練,但是不能正式列編,東北軍的一個炮兵旅不過122門火炮,如果將被配的人員、軍官、馬力、挽具全部列入進入綜合考量,這個維持難度就很大了。
臨時將各個炮兵旅擴大到炮兵軍都沒有問題,要真是一隻維持下去,開銷真的很驚人,咱們基本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在四野才出現炮兵軍的戰時編制,宋彪此次就打算直接整出兩個炮兵軍和一個炮兵師對著軍狂轟濫炸。
這麼打起來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後勤,想要做好這樣的後勤,那就只能突破目前的思維框架,大打一場人民戰爭,簡單的說,那就是四十萬的大軍在前面廝殺,兩百萬的民夫和六十萬匹馬力在後面撐著。
要求不高,東三省人民撐住半個月,幹掉軍五個師團。
宋彪在這一次的備戰會議上定的目標是殲滅3個師團,但這是保底的基本目標,整個作戰計劃是圍繞全殲軍五個師團來設計的,十五萬的主力軍加上二十萬的巡防軍、十萬新軍整編部隊,以2。5倍的兵力突然合圍對手,西線鴨綠江戰線基本是三倍於對手,東線延吉戰場則要實現兩倍於對手。
半個月攻勢打完,他看看本到底是跟他和談,還是繼續調動全國力量侵華。
宋彪肯定有信心,過去五年的準備不是白做的,真要是隻為打滿清,他還用秘密籌備五年之久,一年都夠了,剩下四年就專門等著小本來的,而且軍的建軍思想還停留在一戰前的階段,俄戰爭對本陸軍的長期損傷是很厲害的,也不是這五年內就完全彌補的。
晚上的這一次備戰會議開完之後,身為總參謀長的蔣方震和東三省巡防軍軍令部部長的楊鐵生的壓力是非常之大,好在東北軍現在已經佔領全國,全國的物力、人力和物資都在調動範圍內,兩百萬的勞力和六十萬匹馬力是絕對沒有問題,一切按照宋彪的計劃部署,四十萬大軍突然發力,殲滅軍五個師團難度較大,大家都未必有這個信心,搞死三個師團還是很有把握的。
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工作,那就只能是一邊部署一邊再商議了。
整個會議開到晚上11點半才結束,大家都陸續離開,會議室裡就剩下宋彪和馬爾託斯將軍兩個人,東北軍也好,zhōngyāng帝國陸軍也罷,目前是將官軍銜的就只有他們兩個人,客觀的說,他們也是真正的東北軍之父。
阿圖爾。克爾茲諾維克。馬爾託斯初級將官也是一個比較有趣的人,一個很有軍事才華的波蘭籍軍事將領,畢業於莫斯科步兵士官學校和俄國參謀學院,這個人最早是學化學的,後來莫名其妙就去報考士官,一開始還是在喀山騎兵學校,後來又莫名其妙去步兵士官學校的工兵科學習。
人生的機遇是非常奇特的。
以馬爾託斯目前表現出來的才華,即使去俄軍也是中將軍銜,當年一起打遼陽會戰的布魯西洛夫此時已經是騎兵中將,據說明年就將提升為上將,米舒欽柯將軍早已是騎兵上將,馬德尼道夫是步兵上將,也是新上任的沙俄帝國陸軍大臣,薩姆索洛夫是步兵上將,帕基洛夫是炮兵上將,涅茲納莫夫、謝葉尼斯基、鄧尼金、科爾尼洛夫目前都已經晉升中將,連兩年前回歸俄軍的屠瓦涅爾都晉升少將軍銜了。
宋彪現在和俄軍談起來比較容易,關係非常密切,很大原因就是當年這一批共同奮戰的戰友都已經晉升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對所有來說,遼陽會戰都是最為重要的軍功簿,誰不是因此而爬上去的科爾尼洛夫中將目前主管俄軍軍械裝備工作,帕基洛夫上將是俄國參謀學院的院長,謝葉尼斯基是波蘭總督,屠瓦涅爾則是關東總督。
包括在外蒙的事情上,雖然沙俄帝國內部試圖分裂和侵佔外蒙的力量極其強大,但在宋彪的多次勸諫下,俄國兩任陸軍大臣都不斷的阻攔了此事,長期以支持東北軍對抗軍為平衡俄國在遠東利益的第一要務,確保俄國能專心對付歐洲的問題。
即便是現在的東北軍內部,俄籍的軍官、教官數量依然是非常多的,包括像波普寧、謝爾蓋斯都在東北軍工作了非常久了。
在這些人中,阿圖爾。克爾茲諾維克。馬爾託斯將軍永遠是最特別的。
宋彪一直斷定,在他所有合作過的俄軍將領真正最有水平只有四人,分別是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安德魯。帕基洛夫、亞歷山德羅維奇。涅茲納莫夫和阿圖爾。馬爾託斯。
極盡所能,宋彪又想盡辦法,用了很多關係才重新將亞歷山德羅維奇。涅茲納莫夫中將請回來,繼續擔任東北軍最高參謀顧問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的校長,阿列克謝。布魯西洛夫、安德魯。帕基洛夫的軍銜太高,那是真心留不住,阿圖爾。馬爾託斯則是宋彪長期倚仗的真正心腹和知己。
真正就重要而言,蔣方震和陳其採加起來也不如阿圖爾。馬爾託斯將軍。
這個人對宋彪而言真是太重要了。
所以,會議結束之後,兩個人還是繼續坐在會議室裡私下商量,對於宋彪的此次大規劃,阿圖爾。馬爾託斯將軍基本沒有意見,他也覺得這個方式非常好,而他所擔心的就是如何保密這個問題。
兩個人就這個問題又重新推敲了半個小時,想了十幾種小伎倆。
談著談著,阿圖爾。馬爾託斯將軍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和宋彪問道:“波普寧輕機槍怎麼用?”宋彪想了想,道:“還是按照原先的計劃,組織最銳的部隊使用它們直接衝進去,犧牲就是力量,沒有犧牲就無法擊碎敵人。”馬爾託斯將軍嘆一聲,道:“您說的很對,陛下!”宋彪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他們所談到的銳部隊是第四、第六步兵師的銳步兵團,以及軍部直屬的兩個銳步兵團,波普寧輕機槍是在麥德森輕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款衝鋒槍,由俄軍顧問波普寧上校在長嶺兵工廠秘密實驗和主持。
在7。62*54cr型步槍彈的研製過程中,宋彪另外提出了一種中等威力彈的研究,也就是7。62*54cr型步槍彈對替選方案7。62*25b1型步槍彈和7。62*40b2型步槍彈,最終成功的是7。62*40b2型步槍彈。
這一中間型威力步槍彈運用於麥德森輕機槍的改進後,將麥德森輕機槍的大量零件和槍托進行修改,槍管截短,纏距縮短到1/7英寸,最終減重至7。54公斤的世界上第一款衝鋒槍,標準彈匣容量為40發。
在軍工廠的生產序列編號中,這款衝鋒槍被稱之為麥德森a2型輕機槍,在情報上進行模糊,甚至連數據也一直維持著原有的標準,不準對外公開。
在整個光復革命戰爭中,東北軍都沒有正式的使用這種裝備,與之一起未使用的還有105mm口徑的新型迫擊炮和35mm榴彈轉輪槍等有趣的新裝備。
此次如果真和軍戰,必然是一定要用的。
至少在宋彪看來,60mm迫擊炮和波普寧衝鋒槍堪稱是東北軍相對軍的兩大殺手鐧般的秘密武器,前者雖然已經有兩年的裝備時間,正如75小姐的那種神秘一樣,軍在很大程度上也無法確認這一迫擊炮的具體參數。
軍現在的迫擊炮基本是照抄俄戰爭中的77mm迫擊炮,相比東北軍有著極大的差距,加上過分側重於重機槍的配備,沒有列裝輕機槍,在重機槍中也過於依賴速較低和持續力較低的哈奇開斯機槍,過於側重部隊的持續作戰力,而忽視火力覆蓋理論,這本身就是一戰之前的典型思維。
東北軍則完全相反,寧可瘋狂自強補給部隊,也要極限的提高火力覆蓋範圍和密度,將戰爭的命運集中在一週之內分出來,而不是期望於長期的鏖戰。
並不是說軍的思想就是錯的,東北軍就是對的,考慮都不是真正的工業國,軍採取的軍事思想還是符合其工業水平的,而東北軍則在軍事上過於成,超出了東北工業的承受能力,也就只能大幅度依靠俄、德、美的軍工業支援,而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
不管對錯,至少在某一個瞬間,在短暫的兩三週內,東北軍是可以輕鬆擊潰軍主力部隊的。
如果戰爭真的進入了長期鏖戰,那就只能是以後再說了。
宋彪對此倒也不是沒有防備,畢競此時還無空軍的概念,實在不行就撤退到本溪、海州一線和軍打山地防禦戰,全面打一場國家資源的大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