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東北海軍啟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宋文翽離開大清海軍系統後,同光會就由吳應科、蔡廷幹、蔡延平、徐振鵬、嚴復等人秘密負責,又以吳應科、蔡廷幹、嚴復為首,其實這幫人原先大體都是袁世凱的幕下之僚,也正是袁世凱的倒臺使得清政府和海軍內部產生了極大的矛盾,為同光會的迅速發展製造了機宋彪和清政府正式調宋文翽、林葆懌、陳鏡瀾這些人是去年9月份的事情,在他們正式到東三省任職之前,宋彪通過各種關係,送宋文翽等人分別前往美德英法各國海軍學院進修,宋文翽和林葆懌在美國海軍學院進修,並在美國海軍參觀實習了三個月,研究美國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權論。
今天在座的都是光復黨的黨徒,都是一心要推翻滿人統治,以建立漢人皇室的君主立憲制現代中國為己任,宋彪就是黨首宋震旦。
大家心裡明白,中華革命會想要推翻滿清統治的難度已經不大,難的是如何一起建立一個強盛的新中華帝國,難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海軍。
宋文翽前些天剛和吳應科接觸過,收到了一些新的資料,就和宋彪說了說同光會那邊的發展情況。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還是繼續重建了中國的海軍,分成南洋、北洋兩艦隊,1896年向德國訂購了海容、海籌、海琛三艘穹甲巡洋艦,向英國訂購了海天、海圻兩艘巡洋艦,從德國繼續訂購海龍、海青、海華、海犀四艘魚雷艇,此後再和本訂購14艘適合在長江巡航的中小型淺水軍艦,將海軍排水量噸位恢復到24000噸。
南洋艦隊此時以上海為中心,改稱長江艦隊,北洋艦隊則繼續以天津為中心,同光會的秘密傳播則以上海為主,在天津為輔,相應的,如果現在揮師南下,響應光復革命的大多都是小型軍艦,排水量低。
等宋文翽說完,宋彪微微頷首,似乎還是很滿意的說道:“這樣也不錯了,能夠牽制南方,確保我們在江浙的控制就是最重要之事,至於北洋這邊,能夠說服他們中立則為最佳。如果不能,避開海軍也是良策。”宋文翽則道:“總座,東北新軍南下必走京奉鐵路,若是北洋艦隊在錦州開炮威懾京奉鐵路,情況恐怕就不妙了。”宋彪嗯了一聲,並沒有再說下去。
他心中其實都明白這些道理,可他沒有更好的辦法啊,東三省終究是地方政權,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從國外購買軍艦,他這次從美國購買遼河號輔助巡洋艦都是打著購買商船和訓練船的名義,這裡面的道理和買炮買槍是不一樣的,因為清政府作為中央朝廷認可東北新軍作為清政府正式陸軍的編制,卻沒有認可東三省海警總局的海軍地位。
關於這一點,在座的每個人也都清楚。
宋文翽自己提了一個難題,又只能自己解決道:“總座,我們同光會還是將繼續在北方加強宣傳,盡力說服程璧光、薩鎮冰等人加入,若是他們能夠加入,或者至少保持中立,我等起事則易如反掌,必能成功。”宋彪考慮了一段時間,以他的方式解答道:“兵貴神速,若無可抗衡之軍艦,那就盡力削弱敵軍艦隊之價值。當然,你們若能成功,那更是我輩光復革命之首功啊!”聽了宋彪的這番話,大家只能是默默點頭,心裡明白要說服程璧光、薩鎮冰這樣深受清政府重用的二品武官絕非易事,何況海軍大臣載詢對程薩二人多有拉攏,人所共知。
宋文翽決定換一個話題,和宋彪說道:“總座,我和林葆懌近來一直在研讀馬漢上校的海權論,深以為他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唯有一個海洋航運大國才能成為海軍大國,我國和東三省是一個航運弱國及地區,想以此等人力成為海軍大國,恐怕不易啊。所以,東北船舶學校不僅要繼續開辦,還要加大力度開辦,東三省航運業和船舶工廠更要加緊興辦。”宋彪嗯一聲,道:“這些事情不用你們心太多,我已經安排合適的人加緊辦理。”宋彪也花費了很多時間仔細研讀過海權論,對此一點是深贊同,很早就安排遠東財團對航運業和船舶工業的發展進行佈局,這裡面自然還是離不開要和美國借力,畢竟美國在航運業和船舶工業領域的開拓神是最為銳利的,其基礎也頗為雄厚。
至於英國,從航運之王跌下寶座則註定要遠離世界海軍之王的席位,這也是英國自身難以扭轉的局面,現在只是它最後的輝煌時期,度過這個階段,後面就真的撐不住了。
海軍的事情要儘早考慮,要從長計議,可在現階段也確實不是宋彪需要特別關注的重點,所以,宋彪此次來海州視察只安排三天時間,營口海軍基地也只佔一天。
原本不想影響宋文翽等人的宋彪,在這天晚上還是談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其他除《東三省海軍十年發展規劃案》之外也並無更多的要求。
按照這份規劃,東三省海軍在十年之後的1920年要發展到擁有140艘軍艦,總排水量達到75萬噸,擁有至少兩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和二十艘巡防艦的規模,同時要具備製造三千噸排水量輕巡洋艦的能力。
宋彪對於這份規劃只能說一句“談何容易”因為都是要花很多錢的事呢。
海軍是一個貴族兵種,燒的就是錢,沒有錢的國家是絕對無法建設世界一艦隊的。
錢,真的很重要。
既然已經到了海州,宋彪肯定要花時間視察海州的其他工作,對東三省經濟的整體規劃而言,海州還是非常重要的,也確實給了宋彪很多驚喜。
新的海州城是一座嶄新的新城市,從1906年3月份開始,永安鎮周邊地區和營口就被設置為工商新區對外開放,劃出大量土地用於工業招商引資。
隨著營口益繁榮,營口單獨設縣,考慮整個遼東灣地區的長遠發展,宋彪又將永安鎮作為中心地帶在這裡重新建立新的海州縣,將海州府的府治從海城縣轉移到新的海州新區。
整個海州府在東三省經濟發展中有著很神奇的地方,也是給宋彪驚喜最多的地區,第一個驚喜是本地的海鹽產量,第二個驚喜是本地自行發展的柞蠶絲產業,第三個驚喜是儲量驚人的菱鎂礦,第四個驚喜的海州絨山羊的發現,第五個驚喜是盤錦油田的發現,第六個是海州金礦的大開發,年產一百公斤的規模真是讓人很驚喜。
最特別的莫過於柞蠶絲,因為這件事確實有點太過於喜出望外,對本經濟堪稱是史上最大威脅。
這是一個奇葩驚喜,宋彪此前絕不知道東三省也能有如此厲害的生絲產業基,很多事彷彿就是天命註定,山東和東三省的柞蠶絲業幾乎都是靠柞樹,而在遼東半島和海州東部、岫巖縣的無盡原始山林中到處都是柞樹。
柞蠶絲是個很奇特的東西,因為主要依賴野生林,蠶種抗病強,單蠶的產量高,一年秋兩季,蠶絲相對桑絲、硬,適合機器紡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工飼養的成本極低,只相當於桑蠶絲的40%,甚至更低——這是殺手鐧。
海州的柞蠶養殖業是山東人帶來的,大量的山東蠶農聚集在海州,使得海州的柞蠶絲業迅猛擴張,在過去五年中的年產量從百噸規模增到四千餘噸,不僅對東三省紡織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還以低價優勢出口美國。
按照目前的估計,包括海州在內地東三省柞蠶絲年產量在兩年內突破一萬噸的可能極高,因為柞樹都是現成野生,不需要重新種植,這是成本低的關鍵因素。
其中只要能有五千噸出口到美國,本的生絲出口產業就將遭到重創。
這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宋彪此前是一點都沒有考慮過。
假如宋彪知道遼寧省的柞蠶絲有擊敗本生絲出口的機會,他一定會很早就緊急的抓好這件事,雖然現在也不晚,可總是讓宋彪有那麼點懊惱了。
生絲出口對本經濟的重要就如大豆出口之於東三省,都是經濟發展之基,都代表著白銀和黃金入國內的大趨勢,代表著國民的購買力來源。
掐斷本生絲出口的事在1929年發生過,這是因為世界經濟危機和大蕭條的影響,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本發動侵華戰爭。
從海州府返回奉天府的途中,宋彪既意識到擊潰本經濟之可能,也意識到前提還是得先做好萬全之準備,不給本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