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51章慈禧死了軍座新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師新政考察團在東三省巡視了一個月之久,主要行程還是安排在瀋陽新區、遼陽、長、海城、金州等地,至於載灃巡視新軍之事,在慈禧的勒令下不了了之。

慈禧確實是讓載灃來碰壁的,卻不是讓他來送死的,萬一真被殺了,追究還是不追究都是一個棘手問題,而且會比立藩之事更加尷尬。

和張之、蔭昌商議之後,蔭昌陪同載灃去遼陽考察東三省工業新政,而宋彪則陪同張之前往長視察農業,不是宋彪專程要去長,而是他正好就有這個行程。

隨著外聘專家和研究項目的增多,奉天農業研究所在年初擴大為東北農業研究院,並且在長軍墾局設置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研究基地,之所以不在奉天省,主要是奉天土地開發率較高,不像吉林、黑龍江省有大片的土地可供開發。

軍墾局位於長府西長嶺縣和府北的農安縣一帶,佔地約四十公里方圓,總計1525平方公里,約合15萬垧地,在整個東三省的軍墾、官墾局中處於中上等的面積規模,目前主要種植大豆、甜菜和其他農業作物,配合東北農業研究院從事良種研究。

陪同張之抵達長軍墾局後,宋彪仔細的視察了本地的六個主要種植示範區和十四個良種培育基地,此時的東三省在良種研究上正在步入一個嶄新階段,從早期的大規模引入外國良種轉向本地培育為主。目前遴選出的長大豆種3號相比美國和德國豆種,以及其他本地豆種具備更高的出油率和綜合的高產、抗病效果,且更適合東三省的本地環境。

國際上的大豆平均出油率一般在15%左右,能夠達到18%就能算是最優良的品種,而東三省的大豆出油率一般都不低於18%,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歡,價格也要相對於國際平均價格水平。而新推出的長3號則能達到20%的出油率。

除了長3號,東北農業研究院在東三省各地正在研究和培育的新豆種還有六種,甜菜品種四種。土豆3種,玉米和小麥各有六種。

在視察長之後,宋彪和張之繼續前往牡丹江軍墾局。視察當地畜牧業示範研究基地。

在東三省總督府的主導下,各地的軍墾局正在成為推動東北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這裡不僅是大規模農業種植、畜牧業的發展基地,也是研究基地,三省遍及各地的十四家軍墾局擁有三百萬垧地的耕地面積,同時擁有大量的林牧地,積極推動著東三省的開墾和大規模農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軍墾局通常採取長協經營的方式,將下屬各軍墾農場租賃給糧牧業公司和農戶經營,收取租金和按協議購買農產品。以減少直接管理和經營。

跟著宋彪在東三省就農業問題視察一番,張之對於東三省新政是更為了解,心中無限唏噓,以東三省農業如此高速的發展速度,張之愈發覺得關內已經不可能追趕東三省。

這是很顯然的事實。按照東三省的農業發展規劃,預計在1910年左右使得農業總產值擴增到20億關東銀圓的規模,其中僅大豆產業一項就將達到5億銀圓規模,出口3。6億銀圓,本地通過發展豆油加工和油脂產業的發展,以及傳統大豆產業的培育和消費。包括對關內地區的銷售達到5億銀圓規模。

甜菜產業將在1910年達到產砂糖十五萬噸的規模,不僅能滿足中國北方地區的消費,滿足本地糧食工業的發展需求,還能向美國、東南亞、本、朝鮮大規模的出口。

牧業領域,東三省的規劃是在1910年擴大到四萬噸粉的生產能力,以及六十萬只細絨綿羊的養殖數量,包括髮展大規模的馬、牛、山羊養殖和特種養殖,將產業規模擴張上去,其餘在牧業林業、造紙、木材、傢俱、棉花、小麥、玉米、藥材領域都要有較快的發展計劃。

如果東三省真的能夠實現這一規劃,東三省僅僅依靠農業產值就超過了本經濟的規模,考慮東三省的面積,特別是耕地面積和本地農業優勢,這完全是有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小本嘛,畢竟也就是小本。

對於這樣雄偉的大目標,陪同宋彪一路視察的張之所能覺到的不僅是驚訝和唏噓,更多還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震懾和憂患意識。

從乘坐火車從牡丹江繞道輝南返回奉天府,張之已經不知道關內的清zhèngfu該如何努力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總之,他實在說不清一個經濟上比關內各省加起來還要強大的東三省,對於清zhèngfu而言到底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宋彪和張之一行回到奉天之時,蔭昌和載灃也正好回到奉天,京師新政考察團圓滿完成了所有的視察事項,這就準備返回京師,此時再匯合的載灃和張之已經是無話可說了。

在東三省視察了一圈,看到三省各地欣欣向榮之局面,看到各地工廠如林,以及那些龐大的生產規模,還有轟隆的數千數萬臺機械設備,包括快速發展和開拓中的鐵路,不管是載灃,還是張之,心裡都有著太多的失落和驚悚之情。

從1904年逐漸興起的“收回礦權”、“保路風”、“實業救國”的大熱中,本《朝新聞》如此誇張的形容道:有錢的中國人“正處於狂熱之中,他們抵押土地,掏空錢包興辦西方式的工業”據統計,從1904年至1911年,全國民間資本總計開設新式工廠650家,大多數都是繅絲業、麵粉業、紡織業。而機器、冶金、礦業僅佔1成。

此時在東三省註冊的新式企業則有9453家,礦產、水泥、食品、紡織、冶金、化工、製糖、飼料、玻璃、陶瓷、油脂、地產、鍋爐、機械、化肥、染料、火藥、輪船、列車、軍工、五金、電氣、通信、製藥…幾乎是能有的工廠都有了,本地能夠供應的礦產迅速增加到72種,金融、保險、證券公司等金融行業也逐漸完善,本地內外資銀行公司23家,本地公司註冊資本超過一千萬銀圓規模的超過44家,其中僅內外資銀行就超過13家。遠東財團下屬企業和控股公司在這44家中又佔據著1/3。

這樣的工業規模在載灃看來是那麼的驚人和令人羨慕,而張之所看的則是另外一種極致的強悍,他看到的美國式的大規模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看到的是東北新軍在東三省發展擴張中的另一面。

由載灃和張之帶領的新政考察團在東三省的行程就此結束了,四十多名官員在1908年4月7乘坐京奉鐵路的火車返回京師,他們來時是如此之忐忑。歸時卻只能用驚悚和恐懼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對於東三省,他們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還明白了身為東三省總督的宋彪為何如此霸道,為何不將清zhèngfu放在眼裡,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回到京師,載灃、張之、蔭昌三人就被慈禧召見密談,他們四人究竟談了什麼,除了他們之外也無人知曉,據說是張之說了一番實在話。他說,以他看來,東北新軍的開支每年恐怕遠遠不止一千萬兩白銀,相當於是北洋新軍的兩倍,除了已經知道十四萬新軍外。宋彪在東三省另外控制著大約不低於二十萬人的民兵部隊,裝備訓練也堪稱良,未必弱於其他各省新軍。

張之的這番話,以及他和載灃、蔭昌對東北新政的如實彙報對於慈禧之死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假如慈禧此前對於收復東三省還抱有一絲幻想,現在則是真正的徹底破滅了。

甚至不客氣的說。只是兩年時間而已,東北新軍已經具備了消滅清王朝的實力,而東三省的財政完全能夠支撐東北新軍打完全國,支持東北新軍長期穩定以及更快的發展下去。

真相總是如此之令人恐懼,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慈禧就註定要生活在這種令她窒息的恐懼中,不僅是她,包括載灃和蔭昌也都明白清王朝的生死已然cāo控在宋彪的手中,他們本得罪不起宋彪,就算清王朝現在發瘋圖強,實際上也晚了,不可能比東三省更快了。

兩年而已,宋彪就讓東三省具備了挑戰整個關內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