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百七十二章輿論動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內戰打起來,可以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也太不痛快了,我是個軍人老,喜歡靠戰績說話,簡單痛快,朝爭不是我的長處…沒錯,功名只在馬上取,但那指的是外戰!”李永生不說話了,他能說什麼呢?

李清明是忠於今上的,也敢打仗,但是他的戰爭才華,在內戰裡被束縛了,體現不出來,最坑的是,他現在是軍役部長了,想要我行我素都不可能了。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但是美人不許容妝,名將不許指點江山的話——怕是比白頭還要悽慘幾分。

李永生能非常清楚地受到,李清明心裡那份不甘和憤怒…

第二天中午時分,寧致遠又回到了馬場,他一臉的興奮,“旨意請下來了,便宜行事…是密旨。”天家的旨意,大致是分為三種,聖旨、中旨和密旨。

聖旨是內閣過了的,最為權威,中旨是越過內閣,直接對三院六部的,因為沒有內閣的認可,權威不夠高,只過內廷不過內閣,有太監權的嫌疑,經常被人汙衊為“矯詔”密旨那就是連中旨都不如,中旨在起居注還能看到影子,但是密旨連這個待遇都沒有。

可是不管怎麼說,手握密旨,那也是天家的意思。

無論朝臣認可不認可,博靈起兵南下,哪怕戰事出現波折,博靈的官府亮出密旨來,起碼是可以免責——天家許我們便宜行事。

你可以說我們手續不對,臨時委任的什麼官員無效,可是你想說我心存不軌——抱歉了,那真的不行。

博靈郡想要以奇兵之姿態南下,有一份密旨,是足夠了。

李永生拿到了密旨,就想告辭動身了。

但是寧致遠又攔住了他,“你出來才二十天,博靈那裡的戰爭準備,應該還沒有完成,不如在京城裡多等幾,沒準還會有別的事麻煩你。”李永生的眉頭一揚,很詫異地發問,“別的事?”寧致遠神秘地笑一笑,也不回答。

李永生在京城裡,是真沒什麼事情可做,他雖然在這裡人不少,但是他此來是秘密前來的,不好去聯繫。

所以大多時候,他就是呆在御馬監的馬場裡,喝喝酒看看風景。

過了兩,廣播電臺裡傳出了新的輿情,柔然屢次在邊境生事,朝廷正告對方:中土國喜歡和平,但也不畏懼戰爭。

還有電臺大聲號召,中土的男兒,去柔然邊境建功立業去吧。

李永生也不得不承認,朝廷越來越會使用輿論了,在面對伊萬國的摩擦的時候,是大打煽情牌,如願以償地將親王鎮邊這種怪事,變成了順理成章。

現在面對柔然,在標榜“愛好和平”的同時,卻又煽動中土的遊俠兒,向柔然邊境集結。

可以想像的是,肯定會有不少遊俠兒動心——這是國戰,跟內戰是不一樣的。

至於說在面對柔然和伊萬,為何是不同戰略,這也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

誠然,伊萬國比柔然國強大,管理也全面,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對遊俠兒來說,打伊萬國,想要獲得戰利品,得經歷殊死的戰鬥。

打柔然就輕鬆多了,那裡地廣人稀,又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哪怕隨便搶幾匹馬,也就不白走一趟。

兩相比較,遊俠兒當然更願意跑到柔然國去撒野。

所以李永生才會嘆,認為朝廷對輿論的掌握,已經越來越嫻,知道如何更好地為中土國服務了。

廣播裡還有其他消息,比如說有人建議:調會稽兵北上,攻擊襄王后路。

李永生隱約能猜出來,這很可能是博靈郡守策劃的——那老翁來了京城之後,就悄然離開了,要說郡守沒有其他的安排,這怎麼可能?

再然後,廣播裡又有新的猜測,他們認為,朝廷可能請大司馬坤帥北行,以震懾柔然那些不知死活之輩。

坤帥一旦出行,足以頂得上十萬大軍。

冒了,頭昏昏沉沉的,近幾年第一次冒,鬱悶,召喚月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