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韋家來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祖陵都敢不去,襄王自然無心跟皇侄解釋什麼,反正他是死豬不怕開水燙。
可是趙欣欣遇刺的案子,朝廷要結案,這必須得給出一個說法來,那麼多皇族看著呢。
襄王府肯定不承認,這案子跟自家有關,不過他們也無法再庇護韋家,否則光是樂毒蛟那邊的公案,就夠喝一壺的。
又過五六天,韋家的人終於慢來到了順天府,據說也是一箇中階化修帶隊,韋家除了死去的韋純方,還有一個高階化修,沒敢來京城。
韋家的人也是住在城外,要求天機殿的人出來談——京城裡沒有**,杜家的要求,早就被傳得眾所皆知,韋家自然是有樣學樣。
天機殿這次強硬了很多,說你韋家不想進天機殿談,那就不要談了,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後果自負。
擱給杜家得了這話,肯定轉身走人了,可韋家人不敢這麼做啊,運作了好一陣之後,雙方終於商定,去朝安局談。
太皇太妃在朝安局的影響很大,不是她主動去影響,內宮跟情治機構勾連,其實是大忌,主要是負責朝安局的魏嶽,不得不看老太太的眼行事。
但是她在宗正院的影響,就不是很大了,畢竟那是皇族處理族務的機構,老太太在宮中影響力再大,終究她不姓趙。
而且京中還有一戶人家,也摻雜進了此事,那就是上谷楚家。
在武家和任家崛起之前,楚家、齊家和晉家,是京城裡奉旨勾連道宮的,俗稱老三家,當時朝廷覺得他們越來越強勢,有尾大不掉之嫌,才又扶持起了武家和任家。
楚家就是三家裡非常有代表的,這個家族位於幽州上谷,也是個傳承多年的家族,在三院之一的法院系統里深蒂固,京城的人脈非常強大。
楚家的衰敗,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涉及到了先皇的大清洗,其中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英王曾經親自拿下了楚家一名子弟。
這子弟不是在法院發展,而是進入了軍中,家族傳承得久了,跨領域發展是必然的,而這個子弟是楚家在軍中的重點扶持對象,因為夜不歸宿被英王拿下。
從治軍的角度上講,夜不歸宿當然是大忌,但是京城附近的軍隊,又不是在戰時,執行得就不是特別嚴格。
英王拿下楚家的後起之秀,直接革除軍職不說,還給了一個永不任用的發落。
在楚家的人看來,這就是英王故意刁難。
但是對英王來說,其實他別無選擇,甚至他沒將人砍頭,已經是照顧楚家面子了。
因為當時是在大清洗,非常恐怖,就連英王自己都戰戰兢兢,不敢出半點紕漏。
楚家本來就是比較顯眼的目標,是先皇的敲打對象——你們老老實實地勾連道宮就行了,還要四處手,真當我的天子之劍不利?
這種情況下,英王怎麼敢隨便放人情?
可是並不這麼想,他們就覺得,英王是故意欺負人,打掉了他們在軍中發展的希望。
尤其是那件事發生之後,旁人也看到了楚家的軟弱,於是又連續發生了幾件事情,搞得楚家元氣大傷,跌入了谷底。
楚家對英王的怨氣,人所共知。
這次他們出來為韋家幫腔,本就不關襄王的事兒,原因就只有兩點,第一是因為他們跟韋家相,有百餘年的情。
第二就是要噁心英王,能讓英王不開心的事,楚家並不介意去做一做。
至於說今上會怎麼想,楚家無所謂,事實上他們認為,己方也算是在站隊,在今上和英王之間站隊——襄王純粹是個笑話,沒有誰會把他當真。
不過韋家和楚家,都料錯了一件事,他們都小看了朝安局的節,朝安局的人一口咬定,韋家公然襲擊皇族,這本不是解釋一下就行的。
韋家的族長和最後的高階化修,必須主動來朝安局投案自首!
(更新到,召喚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