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01章買個島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題扯遠了,咱們還是書歸正傳,崔澤為了給家族培養更多的助手,自是不會放過廣州分院這個最好的平臺,是以他特意將崔仲伯的嫡次子崔令簡、族侄崔文伯派去了廣州。
這兩人年紀都不大,能不能幹先另說,至少知道輕重,到了廣州後。全力配合蕭南,並沒有因為她是個女子就生出半分的輕視,反而對她敬重有加。
此時的廣州雖不至於是荒蠻之地,卻也不甚繁華。地皮什麼的比京城便宜了好幾倍,蕭南手裡有錢,身上還有一品夫人的誥命。幾乎沒費什麼吹灰之力便拿下了一塊極大的地皮。
選定了校址,蕭南又命隨行的工匠按照京城學院的風格設計。接著便是招收勞力施工。
崔令簡和崔文伯就是在這個時候抵達廣州的,到了地方。只稍作修整,便開始挽起袖子幹活。
崔文伯年齡大一些,便接管了學院工地的監管工作。
崔令簡第一次出遠門,蕭南沒有給他什麼獨立的差事,而是命他跟在崔幼伯身邊,看崔幼伯如何籌備市舶司、如何選拔屬官、如何與廣州的州郡地方官打道。
還別說,崔令簡跟著親叔叔早出晚歸的忙活了小半年,白的小臉兒曬黑了,有些單薄的身子健壯了不少,人也踏實、穩重了許多。
待學院建成後,崔令簡不用蕭南吩咐,就能有模有樣的負責與當地世家打道、招生等事宜。
見此情況,蕭南終於舒了口氣,除了些大事,她將學院的具體事務全都分派給了崔文伯和崔令簡兩人,自己則又開始忙碌起其它的事兒。
這個事與市舶司有關。
話說在市舶司成立前,廣州已經有了海上貿易,大食(即阿拉伯)已經通過海路抵達了中土,而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婆羅門(古印度)、崑崙(今中南半島南部及南洋諸島一帶的區域)等處的商人也紛紛在廣州進行貿易。
只是這些都是些民間活動,且規模不是很大。
當地的官員,為了彰顯天國神威,對於這些外邦來的商人很是歡,甚至都不徵收稅賦。
而崔幼伯的市舶司正式成立後,對廣州的中外貿易進行了詳細的規範,什麼劃分市、坊區啦(即商業住宅分離),什麼支持夷人興建各自信仰宗教的寺廟啦,什麼設番長解決具體的糾紛啦,什麼規定稅賦種類以及徵收數額啦…等等等等,經過他近一年的規範、整頓,廣州的海上貿易迅猛發展起來。
海上貿易發展迅猛,利益滾滾而來,引得無數商人前來。
很好,問題來了,大家都想出海做生意,那麼就必須有通工具,過去的小海船肯定不行,而大食人的海船也不會輕易讓給唐人。
就在商人們心急難耐的時候,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一種名曰‘船塢’的東西正式落成,而崔氏船廠的第一艘海船也首次下水。
京城首富王佑安花巨資購下這第一艘海船,並率領一支二百餘人的商隊,滿載一箱箱美的瓷器和絲綢,在眾商人熱切的目光中揚帆遠航。
半年後,王佑安的商隊順利返回,帶回了一堆堆的象牙、犀角、香料和紅藍寶石等名貴貨物。
成功的案例就在眼前,那些原就‘重利’的商人們更坐不住了,紛紛籌集資金、去崔氏船廠訂購海船、招募商隊壯丁…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恨不得立時就能載著貨物出海。
託蕭南的福,彼時的通訊比過去迅捷了許多。每天空中都飛著各
鷂子、鴿子,有了這些伶俐、可愛的小動物。信息
通得格外快。
許多分佈各地的大家族都知道了出海能賺大錢的消息,這年頭。沒人嫌錢多,只要有更要的生意,就算有風險,也會有人搶著來做。
京城、及各地的權貴、世家代表的商戶紛紛抵達廣州,當然他們也不全是準備出海,那頭腦靈光的,已經開始買地皮、建商鋪。
沒用兩年時間,酒肆、客棧、邸店等便如雨後筍般冒了出來。
商業繁榮,商人如織。廣州的賦稅立時增收了一大截,再加上市舶司徵收的舶腳稅,崔幼伯命人運回京城的銀錢足足有幾百萬貫,只把聖人高興得連說‘肅純果真能臣也’。
但很快問題又來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不但引來了中外的商賈,還
引了一種不甚討喜的生物——海賊,或曰海盜。
海賊們不但在海上劫掠船隊,更有膽大的。聽說廣州富饒,還混入港口、摸上陸地進行搶劫。
搶就搶吧,結果這些傢伙還很沒有職業道德,不但劫財還要殺人。有幾個偏遠些的漁村甚至被沒人的海賊屠村。
崔幼伯怒了,面對賀魯的大軍圍城,他都能死扛到底。更不用說這些不入的海上
賊了。
當下他便從廣州都督府借調一千府兵,順便又從自家部曲裡調了三百人。親自領隊,乘船直撲海賊的老巢——南海某荒島。
正巧李榮跟著王佑安的船隊從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島)回來。聽說了此事,頓時出連珠銃,跟著崔幼伯一起去剿匪。
面對一千三百多號全副武裝的正規軍,荒島上那兩三百個海賊被打得滾
,當場被打死一半兒,剩下的要麼重傷,要麼被俘,荒島也被崔幼伯給一把火燒光了。
對於這些窮兇極惡的海賊,崔幼伯沒有手軟,直接全部殺掉,命人將人頭砍下,全部帶回廣州掛杆兒示眾。
隨後崔幼伯便給京城寫了奏章回稟此事,聖人聽聞崔幼伯隻身去剿匪,還殺敵數百,很是歡喜,再一想剛剛入庫的幾百萬貫銅錢,他大筆一揮,封崔幼伯的嫡次女崔瀟為五品縣君。
為何只封女兒不封兒子咧?
這也是有典故的,早些年,崔幼伯某次立功後,皇帝想過給崔幼伯的長子封個勳職的,結果被崔幼伯拒絕了。
用崔幼伯的話,兒郎們的前程理應他們自己去博取,若是子孫實在不肖,他再來求聖人恩典。
當時皇帝聽了崔幼伯的話,更覺得崔幼伯是個能幹、忠誠、且坦率的臣子,可有功之臣又不能不賞,所以他乾脆給崔幼伯的子和女兒們賞賜。先是蕭南的一品國夫人,接著是崔靈犀的縣君,如今又輪到了崔瀟。
對此,蕭南很滿意,女兒有了誥命,又有崔幼伯這個能幹的阿耶,定能說個更好的親事呢。
更令蕭南滿意的是,有了廣州市舶司的成功案例,皇帝很快就接受了崔幼伯的建議,又在明州(今寧波)、泉州等處開設了對外貿易的港口。而積微學院也一路跟著市舶司的腳步,陸續開設了明州分院、泉州分院。
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李榮這廝竟也常駐廣州了。
原來,崔幼伯的那本奏章上,除了報功,還提了條建議,那就是籌建一支海上衛隊,人數一千到三千人,人員可從十六衛調,但必須受市舶司管轄。
皇帝深覺有理。
而且從崔幼伯的幾次彙報中,皇帝瞭解到海外是一片極大的天地,就在距離大唐不遠的南海、東海的廣大區域中,還有面積大小不一的海島,雖然這些地方很小、很荒涼,相較於大唐廣袤富饒的土地而言非常微不足道,但蕭南那句話說得對呀,蚊子再小也是,多收服一些海島,那也是開疆擴土呀。
既然這些海島都是大唐的,那也就是自家的東西,豈能容海上賊覬覦?
所以,皇帝跟議事堂的重臣們商量了一通,便決定在廣州設置南海折衝府,府兵一千五百人,任命李榮為折衝都尉,並負責訓練水兵。
李榮這個官職是自己求來的,當然他對於什麼折衝都尉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那片浩瀚的海洋,以及海的那一端的各異風土人情。
吏部的任命書下來後,李榮便開開心心的直奔市舶司,幾乎是掐著崔幼伯的脖子‘勒索’了兩艘海船。
而後,他又一臉賤兮兮的跑到崔家,找蕭南‘化緣’。
“什麼?五百套牛皮皮筏?你海盜呀你!”蕭南一聽李榮的話,當場就拍了憑几,這傢伙以為她是開銀行的呀,可以隨意敲詐?
“表妹,此言差矣,”李榮豎起食指在蕭南面前晃了晃“不是海盜,而是為了打海盜。你想呀,十六衛調來的府兵大多都是土裡刨食的旱鴨子,水
好的沒幾個。訓練他們去打海盜,好歹也要讓他們先學會在大海里泅水呀。這牛皮皮筏可是訓練的重要工具呀~”蕭南伸出的手指都有些發顫了,重要工具?幹我
事呀,姐又不是折衝校尉!
李榮似是還嫌不夠,又獅子大開口“對了,說到工具,還有一事需要表妹幫忙…那個火器,還有彈藥,嘿嘿,還請表妹幫我一些來。畢竟,你跟將作監、軍械庫更
一些呀!”
“…”蕭南無語凝噎。
好半天,她才緩緩點頭,眼中泛著詭異的亮光,道:“可以,不過你必須拿東西來換!”李榮挑了挑眉梢,心說,我就知道會這樣,你齊國夫人就是一商,從來不做虧本買賣。
一個月後,京城最大的報紙刊登了一則廣告,廣告的標題很大,且極有引力——你想買個海島嗎?!
ps:嘿嘿,隔了這些天才開始寫番外,真是抱歉,那啥,親們放心,月底前某薩一定將所有的番外寫完,還請親們順便支持下某薩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