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48章救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阿耶,您慢點兒,只要出了前頭的大門,咱們就安全了!”黑夜中,一個身著道袍的女子攙扶著一箇中年男子,一路疾行往湯泉宮外跑去,在他們四周則聚攏著三四百名身著甲冑、手持利刃的兵士。

“安同,且等一等,”中年男子一身家常襴衫,額上繫著一明黃的帶子,他沒有戴帽子,單看他蒼白的臉和稍顯虛軟的腳步便能猜出,此刻他正生著重病。

只見他微微乾裂的雙氣,道:“貴妃還在湯泉宮裡,朕要等她趕過來一起走。”

“哎呀,阿耶,都到這個時候,您、您怎麼還惦記那個女人?”道袍女子,也就是出家做女冠的安同公主,聽了他的話,急得連連跺腳“您也不想想,若不是吃了她送來的一盞雪耳羹,您老怎麼會中毒?她、她分明就是跟韋氏亂黨一夥的呀。”

“不可能,緋兒不會這樣對我,”中年男子,也就是當今皇帝李承乾童鞋,一臉的不置信,咬牙道:“緋兒向來單純,說她拈酸吃醋的背地裡搞些小動作我信,可、可說她參與謀逆,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肯信的。”想了想,皇帝似是為王貴妃辯解、又似是說服自己的說“再者說,她已經位居四妃之首,富貴尊榮,朕全都給了她,她沒有理由謀害朕呀。”如果緋兒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謀反,皇帝不會覺得奇怪,可問題是。王貴妃她還沒有子嗣,她貴妃當得好好的。為何要與韋氏勾結在一起?畢竟大皇子做了皇帝,後宮唯一得意的便是韋氏。王貴妃能得到什麼?

且按照規矩,皇帝一旦駕崩,宮中所有無所出的嬪妃都要去業寺出家呢。

到那時,就算王貴妃對韋氏有功,她也不會過得比現在好。

還有,平裡緋兒與後宮的一干女子都有些不合,尤其是曾經寵冠後宮的韋淑妃,兩人更是水火不相容,怎麼一眨眼的功夫。兩人就變同夥了?

這不科學呀!

“怎麼沒有?”安同公主恨恨的說道:“阿耶,您也知道,最初兒與王貴妃最是好,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兒怎會在您面前直言?”皇帝聽了這話,暗暗點頭,因為緋兒能重返皇宮,主要是靠安同在中間牽線。緋兒回宮後,對安同很是親切。時常在皇帝耳邊說,安同小小年紀就出家做女冠,實在可憐。

明明是皇家公主,卻要守在個破道觀裡清苦度。饒是有皇帝的照拂,子過得也不甚舒適。別說與平安公主等姐妹相比了,就是京中尊貴些的貴女也比安同的子過得好。

王貴妃很善於訴苦。只把安同說成了個可憐兮兮的小白菜,全然不顧安同每歌舞昇平的悠哉模樣。

皇帝卻信了王貴妃的話。正如她所說的,就算是皇帝格外優待。安同一個女道士又能優待到哪裡?

想想都是自己的女兒,一個清苦度,其它的卻能坐享尊榮,皇帝便深覺虧待了安同公主,所以便時不時的給她些賞賜,記在她道觀名義下的田地更是多達幾百頃,雖然那些田地不在京畿,但也都分佈在江南的富庶之地。

可以說,單靠那些良田的收息,安同就能過得非常滋潤,更不用說皇帝三不五時的各種打賞了。

有了這些因緣,安同與王貴妃的關係愈發親近,若是忽略掉兩人的年齡差,在皇帝面前,兩人儼然一對親密的母女。

如今,安同忽然劍鋒直指王貴妃,說她參與謀逆,皇帝大震驚的同時,心中也有些嘀咕:是呀,安同與緋兒關係莫逆,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安同應該不會誣陷緋兒呀。

想到這些,皇帝已經信了幾分,不過他還是沒有說話,只默默的聽著。

安同偷偷覷了皇帝一眼,見他的神情便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有了成效,便繼續說道:“自來到驪山後,兒就覺得王貴妃行事有些奇怪,恰巧那時湯泉宮裡傳出阿耶生病的消息,兒心憂不已,連忙趕去探望,結果卻被一向親厚的王貴妃擋在了宮外。”安同頓了頓,故作氣憤的說道:“阿耶,您說說,若是她心中沒鬼,為何不讓兒去探望?哼,分明就是怕行跡敗,所以才封鎖您的消息,她、她這是變相的軟呀。隨後,兒才知道,不只是兒,就是幾位姑母、叔父,也都未能見到您。那時,兒這才發覺不對勁,火速命人四處打探,結果還真讓兒探出了些消息!”安同腳下不停,攙著皇帝繼續往外走,只是速度比剛才慢了些。

一邊走,她一邊說:“兒聽說,是韋淑妃對王貴妃說,當年阿婆和阿孃(指蘇皇后)將王貴妃趕出京的時候,為了永絕後患,秘密給她吃了避子湯,藥劑的分量很大,致使王貴妃再也不能生育——”

“什麼?”皇帝聞言,頓時一驚,忙頓住腳步,目光灼灼的盯著女兒“此話當真?阿孃和皇后果然、果然——”安同忙搖頭“當然沒有,您就算信不過母親,難道還信不過阿婆?這分明就是韋氏的詭計,她是故意騙王貴妃的,好讓王貴妃對皇后心生怨恨,以便拉攏啊!”皇帝聽了女兒的話,老臉一熱,是呀,他真是急糊塗了,竟然懷疑自家阿孃的品。是呀,依著阿孃磊落的子,既然已經發話放緋兒走,就會讓她平平安安的離開,斷不會行那等腌臢伎倆。

安同見皇帝面尷尬之,為了不令親爹心裡不舒服,她決定跳過這一節,繼續道:“巧的是這些年王貴妃一直無所出,她也正為子嗣的事著急。韋淑妃的話。王貴妃最初也是不信的,不過韋淑妃狡詐。硬是找來了幾個所謂的證人,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證物…最後。王貴妃便真的信了。”皇帝微微皺眉,說實話,他雖然相信阿孃的人品,可是對於皇后的品,他卻不能百分百信任。萬一當初皇太后確實要放了緋兒,可皇后心有不甘,偷偷報復又該如何?!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皇帝和緋兒都將懷疑的重點放在了皇后身上。

安同瞥了眼皇帝的神情,大約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忙解釋道:“阿耶,您也不想想,事情都過去十多年了,當年經過此事的宮女也早都放出宮了,所謂的證據估計也剩不下多少,韋淑妃卻能全都找來,這、這不是太奇怪了嗎?說句不怕您惱的話,韋淑妃能拿出這麼詳實的人證、物證,兒反倒覺得。就算當初有人給王貴妃下藥,十之**也是韋淑妃乾的!”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仔細思忖了下女兒的分析,越想越覺得安同的話有道理。最後。他緩緩點頭,表示認同。

安同見狀,接著說:“只可惜。王貴妃卻不這麼想,她真的信了韋淑妃的話。恨上了讓她無法生育的皇后殿下。尤其是三郎(指三皇子)漸大,每每看到聰明伶俐的三郎。王貴妃愈發憎恨母親,耳邊再有韋淑妃的不時攛掇和許諾,她便應了韋淑妃的計劃,利用阿耶您對她的信任,趁您不備的時候給您下毒。”話說到這裡,皇帝已經信了,因為王貴妃就是趁著他泡溫泉、暖玉不在身邊的時候,給他送了碗雪耳羹。

幸好那時他泡溫泉泡得有些疲累,那雪耳羹又太過甜膩,他只用了一勺,若是將那一碗全吃了…皇帝自己都後怕的搖搖頭。

“走,安同,咱們快走!”既然知道了真相,皇帝不再耽擱,忙扯著女兒的胳膊,父女兩個一起朝宮門奔去。

許是解開了心中的一個疑惑,讓皇帝暫時放鬆了警惕,也就沒有懷疑安同為何能在關鍵時刻衝進皇宮,而且還那般周全的將她名下的兩百鐵甲護衛全都帶進了湯泉宮。

說實話,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湯泉宮是什麼地方?你帶幾個護衛進來還說得過去,但直接帶進二百人,還是全副武裝的兵士,你想做什麼?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