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回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世間最奇妙的關係,莫過於夫,原本陌生的一男一女,因婚姻而結合,他們可以比血脈至親都彼此信賴,也可以比宿世仇敵都彼此怨恨。
而崔氏小夫的關係有些複雜,至親至疏兩邊都不靠。
崔幼伯曾經不止一次的總結過,他與蕭南之間的關係,如今正處在微妙的狀態上,說是親暱吧,兩人在閨房倒是‘親’的,但是出了寢室的門,兩人就又變得客氣有餘、親暱不足了。
且,崔幼伯心裡很清楚,蕭南更看重幾個孩子,而非他這個一家之主。
有時他甚至悲哀的想,如果他和娘子之間沒有那麼多孩子,他們的夫關係可能會走到一個非常艱難的境地,沒準兒,還會和離。
如履薄冰呀——夫關係微妙至此,崔幼伯不得不更加用心的經營,倒不是他忽然變成了愛家好男人,而是近幾年的經歷和崔、蕭兩家的祖先告訴他,想要在仕途上走得更遠,或是事業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就必須把內宅擺平。
內宅不寧,妾相爭,嫡庶不分,絕對是亂家之源。
自己的家都亂了,他又何談治國平天下?!
當然,除此這個功利的原因在,他在情上更傾向於他的家庭。
因為他深深的覺到,父母是兄弟姐妹的,兄弟又各有自己的家庭,唯有自己的娘子兒女才是屬於他的。
也只有娘子才會全心全意的為他籌謀,雖然蕭南在某些事上動了心思,但出發點還是為了整個家庭好。
崔幼伯過去可能無法理解這份心意。但現在,經歷了那麼多。他對蕭南,有敬有愛也有憐惜。
為了維持家庭的和睦。為了回報蕭南,也為了表明心跡,他才會數次手內宅的事兒,主動將幾個無所出的妾侍處置掉,還狠下心來徹底‘處理’了阿槿。
崔幼伯相信,他的這些舉動,娘子定然體會,或許她不會立時轉變對他的看法(比如沒有真正把他當夫君尊敬),但肯定會明白他的決心。進而更加相信他。
而這次的風波,將會成為檢驗他們夫關係到底如何的試金石。
崔幼伯心裡這般想著,面兒上卻不顯,繼續與武五娘閒聊。
許是兩人聊得多了,說話間也不再似初見時那般拘束,武五娘主動提及了當年她出嫁、離京的慘痛經歷。
武五娘自覺自己掩飾的很好,並沒有表出對崔家人的憎恨。
但崔幼伯是什麼人呀,他原就對她有戒心,談的時候一直都在觀察她的神情。說話的時候更是無比謹慎。
這會兒聽了武五孃的‘訴苦’,不知為何,他總有種不的
覺——武氏什麼意思,竟然在暗暗指責老夫人和娘子?
聽她話裡話外的意思。竟是在暗示,似乎若不是老夫人和娘子,她不會落得下嫁個寒門士子、遠嫁他鄉最後悽慘守寡的下場。
這、這叫什麼話?
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崔大吐槽:咱是深有體驗呀)。且當初為她談定婚事的是她的父母,她婚後過得不好。該怨恨的也是她的孃家,關他家老夫人、娘子什麼事兒?!
崔幼伯越聽越膩煩。表情實在控制不住了,雙眉不住皺了起來。
武五娘卻誤會了,她以為崔幼伯是沒想到自家娘子會這般霸道,害得一個無辜世家女落得如此悽慘的地步。
武五娘甚至在竊喜,或許、或許他在為自己心疼,或者惋惜——當初若沒有蕭氏從中作梗,他們早就成就了好事兒呢。
武五娘會這麼想,倒也不是她自我覺良好,而是她對崔幼伯的印象還停留在九年前(崔大怒: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士別三
當刮目相看’)。
另外她覺得,她與崔幼伯的基礎很好,再加上她之前過得確實悽慘,崔幼伯也曾數次嘆她‘可憐’,最最重要的是,她武五娘可是崔幼伯的救命恩人呀。
並且,武五娘是拼著自己的命救了崔幼伯,她的這種行為,只能用‘情’來解釋,至少在外人看來,她與崔幼伯應該是有情的。
否則,只一個七拐八繞的親戚關係,絕對不能令她捨身救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