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試兒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雙胞胎的彌月宴很盛大,整個京城的權貴來了一多半,皇城空了三分之一,京中的世家們也到了三分之二。
公主府裡貴客如雲,個個不是紫衣就是朱服,少數幾個白丁也是頂著世家的帽子,簡直比參加前朝後宮的大朝會的人還要齊整。
來了這麼多貴客,蕭南作為大公主的嫡長女兒、袁氏作為大公主的大兒媳婦,兩人義不容辭的擔當起待客的重任。
“…大公主好福氣呀…”幾個貴婦圍著蕭南說著恭喜的話,其中一個年長些的目光一直連在蕭南身上,引得蕭南抬眼回望。這位貴婦人嚴格算起來也不是外人,她是本朝大名鼎鼎的房夫人盧氏,也可以算是蕭南的姻親。
見是盧氏,蕭南禮貌的點頭微笑。
盧氏也讚許的點點頭,目光再次落在蕭南微凸的小腹上,心裡暗道:有福氣的何止大公主一人呀,瞧這位襄城郡主也是極有福氣的人吶。
長女還不足週歲,這又懷上了,典型的三年抱倆,足見蕭南同夫君的情有多好呀。
當然,以蕭南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來看,她能得到崔郎君的喜愛與尊敬也不是沒有道理。
瞧瞧人家這媳婦是怎麼做的?
幫本紈絝的夫君找來‘良師益友’;督促、鼓勵夫君考科舉走仕途;對庶子雖稱不上視如己出,但也大度的按規矩對待;在人前給足夫君的面子,絲毫不擺郡主的架子,連宮裡的皇后都誇她是個‘懂事’的女子…
這一樁樁、一件件,絕對當得起‘賢’這個稱號。
絕對比自家那個強百倍呀。
盧氏想起家裡那個把兒子壓得抬不起頭來的兒媳婦,頓時沒了心情。勉強笑著跟幾個貴婦寒暄了幾句,便身離去了。
望著盧氏漸蒼老的背影,蕭南也忍不住嘆息:有公主做兒媳。一般婆婆還真享受不了呢。饒是盧氏在李二陛下面前都不服軟,但跟高陽處在一個屋簷下,也夠讓盧氏憂心犯愁的。
“看什麼呢?這麼入神?”袁氏跟幾個相的貴婦打完招呼。一扭臉便看到小姑子對著個角落發呆的樣子,覺得好奇。便湊過來問了一句。
“沒什麼,就是看到房夫人有些慨罷了。”房大大的離世對房家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單看房夫人這段時間來蒼老的速度就能猜得出來,房家的
子,絕對比坊間的謠言還要紛亂。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她娶了個公主做兒媳婦呢,公主就公主吧。若是高陽能像自家婆母那般端莊守禮還好些,偏那位是個驕縱恣意的主兒,與盧氏這般強勢的人做媳婦,她們婆媳兩個能消停得了才怪。
袁氏拉著蕭南的胳膊來到角落,低聲說道:“你這些子不出門還不知道吧,坊間都傳遍了,說高陽看中了個和尚,現在連家都不回了呢。”京中貴婦圈裡多有豢養男寵的例子,也不只高陽一個,但蕭南知道。高陽的這段風
韻事卻鬧得很大,最後更是
傳千年。
不過,現在有皇后管著,估計現在這個高陽比後世野史上記載的那個高陽要規矩得多。
想了想。蕭南無所謂的說道:“這也沒什麼,左右有皇后殿下壓著,高陽公主也不會太離譜。”而且有南平郡主的事兒做例子,想必皇后會加大諸位皇女、皇孫女的管教力度,高陽那兒,也還有房夫人坐鎮呢。
蕭南相信,一個敢跟李二陛下叫板的女人,絕不是任由兒媳婦胡鬧的軟弱婦人,盧氏,定有管制高陽的辦法。
“嗯,沒錯,阿孃也是這麼說的。”袁氏是個聰慧的人,自不會當著小姑子的面兒對皇家評頭論足。
很快,她換了個話題“聽郎君說,最近崔大郎君每天都會親自去東西兩市給你買吃食?”蕭南淡淡的笑了笑,點頭道:“嗯,郎君對這個孩子很期待。”說實話,有時候蕭南也覺得這個孩子來得很是時候,當初,她為了轉移崔大對白氏的注意力,還在想用什麼辦法更穩妥些。
結果,這孩子就來了,一下子便把崔大那顆長了野草的心拉了回來。
雖然她並不稀罕這個男人,但對孩子們而言,有父親的關注,總好過被父親漠視。
肚子裡的孩子還小,蕭南不能確定,但這些子裡小靈犀的變化,蕭南卻點點滴滴看在了眼裡。
看到靈犀越來越親近崔大,蕭南說不吃醋那是假的,但她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不管那個男人多渣、多差勁,對於靈犀而言,那也是她的父親。而在孩子們眼中,父親的角是不可取代的。
即使她這個做孃的再疼愛、珍惜女兒,也不能填充女兒心中‘父親’這個空缺。
說到孩子,袁氏也來了話題,她低頭算了算子,笑問道:“對了,靈犀九個多月了吧,再有兩個來月,她就滿週歲了呢。”自己的孩子比靈犀小兩個月,她比較清楚靈犀的年歲。
蕭南點點頭,提起女兒,她也滿肚子的話題“靈犀已經會自己站了,現在也開始學說話,有時還能啊啊嘛嘛的吐出幾個清晰的字兒。呵呵,看著小傢伙一天天長大,真是比做什麼都滿足。”袁氏也是做母親的,她很能理解蕭南這話的意思,連連點頭附和“沒錯…對了,說起來我還想起一件事,聽堂妹說,那位劉郎君搬去她家隔壁住了?”
“嗯,劉郎君要在京城等空缺,估計要待一段時間…劉郎君也該娶,總住在崔家也不合適。”
“劉郎君出身彭城劉氏,雖是旁支,但也是名門世家子,如今又考中了新郎君,於娶上也馬虎不得呀。”袁氏心裡一動,自家還有幾位馬上及笄的堂妹,雖不是嫡支,但也是吳郡袁氏女,同樣是二
世家,袁氏與劉氏結親,倒也是門第相當呀。
蕭南看出袁氏的心思,便笑著點了一句“是呀,劉郎君年少多才、穩重守禮,連我家阿婆也甚是喜歡,直說要幫他挑個好娘子呢。”袁氏的眸光跳了跳,立刻明白了蕭南的意思,心裡微微嘆息:唉,看來崔老夫人也看中了劉郎君呀。崔家,崔家還有三個適齡的未嫁小娘子呢。
說起崔家的三個小娘子,袁氏忽又想起了一件事,斂住笑容對蕭南說:“還有件事,不知妹妹聽說了沒有?”蕭南微微挑眉“何事?嫂子也知道,自從那阿孃生產我診出有孕後,便再也沒有出門,除了阿晼偶爾給我說些趣事外,坊間的事兒我丁點兒不知呀。”袁氏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聽說蜀王妃不行了,坊間有
言,說崔家想從自家未出閣的小娘子中選一個嫁與蜀王做王妃,以便照顧蜀王妃留下的幾個孩子…”蕭南臉
微變,她急急的問道:“竟有此事?嫂子可還聽說了什麼?”袁氏見蕭南變了臉
,便猜到坊間的
言絕不是空
來風,崔家定有什麼不妥,因事關自己小姑子的婆家,她也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將自己聽到的消息全都告訴了蕭南。
次清晨,蕭南照例送崔大去上班,然後便去正堂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先問了問雙生子的彌月宴如何,接著又問起蕭南腹中的胎兒以及崔大在衙門順利不順利等諸事。
蕭南一一回答了老夫人的問題,便衝著老夫人使了個眼。
老夫人會意,擺手把堂內的丫鬟婆子打發了出去,只留下裘媽媽聽候差遣。
蕭南湊到老夫人榻前,小聲將從袁氏那兒聽來的消息全都告訴了老夫人,最後還加了一句“我聽說,前兩天三妹妹的一個貼身侍女出了府,說是三妹妹製作花箋的顏料用完了,要去幫三妹妹買顏料,後來那丫鬟買回來一些顏料和硬黃紙。”老夫人發現了問題“阿薇一個女子,又不拓碑文,買硬黃紙做什麼?”硬黃紙是唐時的一種極名貴的紙張,是用黃櫱汁浸染麻紙,隨後又在紙的表面塗上黃蠟,既能防止蟲蛀,還能使紙張防又光澤。這種工藝的紙,黃豔硬韌,歷久不朽。
因這種紙造價極高,人們一般在拓碑文或者抄佛經的時候才會使用。
崔薇是內宅女子,自然不會外出拓碑文,那麼就是抄寫佛經咯?聽說宮裡的那位楊妃,以及蜀王的母都信佛,就連病榻上的蜀王妃崔芷也是個佛教徒。
蕭南想到了,老夫人也猜到了,她手裡摩挲著一串沉香木佛珠,眯著眼睛想了許久,才長嘆一聲道:“阿薇這孩子,還真是一心向佛呀。”蕭南的眸光閃了閃,立刻便聽懂了老夫人話裡的意思:崔薇既然喜歡抄佛經,那就把她送到庵堂裡抄個夠。
猜到崔薇可能有的下場,蕭南忍不住嘆息,唉,這位同鄉呀,她怎麼就是學不乖呢。
不過,接下來的子裡,蕭南忙著養胎、忙著教女兒說話,
本沒有時間去關注別人的事兒。
夏去秋來,秋去冬至,轉眼間便到了十月末的初冬。
十月三十,是崔靈犀童鞋的週歲。
過去因為種種原因,小傢伙的彌月、百都沒能好好慶賀一番,如今家中的煩心事已經漸漸安定,蕭南決定要給女兒辦一個隆重的抓周宴…
ps:本來只是想睡個午覺,結果一覺睡到了傍晚,某薩忍不住仰天長嘆,難道自己在向二師兄進化?!(。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