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6章包子來啦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樓九月初八,崔守義一家風塵僕僕的趕到了京城。)崔家的大管家早就候在城門口等待,見了騎馬的崔守義和幾個郎君,忙笑著了上去。

又是給二郎君並幾個小郎君請安,又是替崔澤告罪,直說沒能親來接,他愧疚難當,只是公務繁忙,還望二叔見諒云云。

崔守義是個武將,子豪,又跟大兄一家親厚,哪裡會在意這些小事。

不過,讓崔守義到困惑的是,大管家說話的時候,雖是笑容不斷,但眉眼間總是帶著幾分隱隱的躁,彷彿家裡發生了什麼大事一般。

想了想,他叫過大管家:“阿忠,家裡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兒?我看你神不太好。可是阿姊有什麼不妥?亦或是大兄——”不是崔守義詛咒親人,實在是長姐大兄都上了歲數,一個年逾八旬,一個七十有餘,都不是小歲數的人,人老了,就極易生病。

在西北的時候,崔守義就擔心兩位親長,生怕自己幾年不回京,回去後會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

“沒、沒有,老夫人和老相公都很好,老夫人每裡養花餵魚,閒時跟家裡的小娘子聊聊天,很是愜意,”大管家崔忠是崔澤的長隨出身,也是前些子被賜姓的那幾個親信的後人,四十歲左右的樣子,做事最是穩妥。

聽到崔守義的話,他忙搖頭,道:“老相公自辭了官後,會友、出遊,有時間還指導幾位小郎君的功課,也很是悠然。”

“真的?家裡果真無事?”崔守義越聽越覺得有問題,崔忠是個不善口舌的人,這會兒卻急切的說了這麼多話,本身就透著古怪。

崔忠笑得有些不自然·“真的沒事兒。

只是有些雞飛狗跳而已。

木錯,此刻,榮壽堂的正堂,下人們全都被打發了出去·堂上跪坐著老夫人、崔守仁和崔澤夫婦幾人。)而崔家第三代中最傑出的孫兒、大房嫡長子崔彥伯,卻羞愧的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連聲告罪。

崔彥伯身邊還跪著一個人,跟崔彥伯不同,這人上半身直,嘴裡說著懊悔的話·眼中卻不見絲毫的愧—“…···都是我的錯,原本只想著幫大兄,偏我年紀小、見識淺,慌亂之下便自己應了下來。”

“不不,六弟,這事本就是我的錯,你是想幫我,只是、只是…唉·說到底,還是我自己思慮不周,這才留下禍患。老夫人、阿翁·這不關六弟的事兒,要責罰,還是責罰我吧。”崔彥伯抬起頭,羞愧難當的說完這幾句話,又重重的將額頭磕在地板上,發出咚的一聲悶響。

彷彿一擊悶雷砸在大夫人的心頭,她忙對著主位上的老夫人和崔守仁叩頭道:“老夫人,父親大人,這事兒確實是彥伯行事不周,理應受罰。不過·事情既然已經出了,六郎也出面把事情應了下來,依兒看,不如就、就這樣了了吧。”

“嘭!”老夫人一言不發,只是重重的將茶盞擲在了長几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在沉寂的廳堂上甚是刺耳。

崔守仁也淡淡的掃了長子兩口子一眼,什麼也沒說,冷冷的從鼻子裡哼了一聲,不滿之意不言而喻。

崔澤見狀暗道不好,連忙拉住子,低聲訓斥道:“渾說什麼?大郎做錯了事,你不想著好生訓教,卻讓六郎無端頂罪,這豈是宗婦所為?”如果六郎是自己的兒子還好,為了保住兄長的名聲仕途,幫大兄背黑鍋也是應當。

可人家是二房的人呀,更要命的是,二弟一家子都在晉陽,家裡只留下了六郎,他這個做大伯的不能好好照應六郎,卻還讓他替自己兒子頂缸,外人知道了,定會說他欺負六郎無親長在旁,罵他不慈呀。)“我說的也是實話呀,”她是宗婦,可也是個普通的母親呀,哪能親眼看著最出息的長子被訓斥、責打?!

六郎原本就是個白身,整裡無所事事,卻還要家裡供養,如今家族出了事,他出來幫幫忙有何不可?

再說了,又不是要把他怎麼樣,更不會要他的命,只是幫大郎挨幾句罵,不疼不癢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還有這個六郎也是,既然已經出面幫大郎把事應了下來,那就好事做到底嘛,左右大郎也不會虧待了他,他幹嘛還要捅到老相公那裡?

難道他幫大郎,是另有圖謀?

想到這裡,大夫人目光不善的掃向跪得筆的崔惠伯,正巧看到他微微上揚的嘴角——果然有問題!

哼,難怪二弟妹不待見這個庶子,今一見,還真是個心機深沉的一方面擺出兄友弟恭的姿態幫大郎頂罪,人前人後賺足了讚許;另一方面,又顛的跑到長輩面前告狀,丁點兒虧都不吃的同時,還陰了大郎一回。

大郎,她的大郎,自六歲啟蒙後,就再也沒有被長輩斥責過。

三十多年來,大郎一直都是崔家伯字輩的典範,是她大房的驕傲。

今天,大郎還是生平第一次如此丟臉呢。

難道,這正是六郎真正的算計,讓仕途正好的大郎先在家裡丟臉,隨後又在外頭毀掉清名?!

大夫人越想越覺得有理,看向崔惠伯的雙眼裡已經是森寒一片。

“好了,都別說了,”老夫人跪坐在堂上,老辣的雙眼早就把在場眾人的表情看了個清楚,對於鄭氏的自私護短,老夫人都沒有力氣嘆息了,直接一拍几案,問向崔彥伯:“大郎,崇仁坊的女人還有誰見過?”不就是養個外宅嗎,在京城又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老夫人並不是為此而生氣,她氣的,是兩個侄孫兒處理的手段,實在是太拙劣、太上不得檯面了。

崔彥伯想了想,搖頭:“除了六郎和他的那個朋友,並沒有其它人見過。”真是巧的不能再巧呀,他給柔娘準備的宅子,竟然就在六郎摯友的隔壁。

老夫人目光轉向崔惠伯“六郎,那人還可靠?”她現在已經沒有力去猜測六郎是不是故意把事情抖出來,現在最要緊的是,必須把事情處理乾淨。

崔惠伯雙眸閃爍了下,然後篤定的說道:“可靠,老夫人放心,他絕不會出賣侄孫兒的。”不出賣崔惠伯,並不意味著不會不出賣崔家。

老夫人心裡冷哼一聲,目光又落在崔澤身上“阿澤,這事兒可大可小,按理說,京城裡的勳貴高官養外宅的人多了去,但大郎卻是國子司業,為人師表,私行不得有虧,這事兒必須好好處理。六郎既然已經把事應了下來,那麼這事就是六郎做的,那個孩子先把他接回來妥善安置,那個女人嘛——”頓了下,老夫人問向崔彥伯“那個女人還有親人嗎?如果有的話,讓她的家人寫一份納妾文,把戶籍落在六郎這兒。”崔惠伯搶先回答:“老夫人,您放心,那個女人為了讓兒子認祖歸宗,已經提前自縊了,她也沒有什麼家人,只需把孩子好生安置就可以。”老夫人聞言,眉頭卻是一皺,追問道:“戶籍呢?那女子的戶籍在哪裡?”沒有家人?難道是官奴或者賤籍女子?!

崔彥伯漲紅著臉,道:“柔娘是抄沒的犯官家眷,家人都不在了,她的戶籍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不是來歷不明的女子。

老夫人眉頭略略一鬆,但心頭還是有種不安的預,她扭過頭,對崔守仁說:“阿弟,這事兒先這麼辦吧,就按六郎的說辭,把那孩子記做養子吧。大郎那裡,讓他去祠堂反省反省,具體怎麼做,你是家主,你來安排。”崔守仁愧疚的低頭稱是“都是阿弟管教不嚴,讓阿姊受累了。”老夫人擺擺手“說這些虛話做什麼,我累不累的倒也不值什麼,只是你們幾個都是為官之人,做事更需小心謹慎。千里之堤毀於蟻,咱們家在京城立足不易,千萬別因為一些小事而導致家族衰敗啊。”崔守仁、崔澤和崔彥伯齊聲躬身應道“是,謹記老夫人阿姊教誨。”就這樣,崔彥伯請了半個月的病假,崔惠伯多了一個養子,大少夫人王氏侍奉夫君湯藥、疲勞過度也病倒了,大夫人又是看顧兒子、又是管家也躺下了,崔家的中饋由三少夫人韋氏和剛回京城的二夫人共同主持。

當然,這是崔家的官方說法,而坊間,則傳著‘弟弟代兄長頂缸,‘崔大郎豢養外宅,氣病發、嫡母,的種種不堪言論。

崔家的紛紛擾擾,蕭南一概不管,就連重陽節時,為接二房回京而舉辦的家宴,蕭南也沒有參加,只是事後託崔幼伯給二房諸位親眷送了禮物。

時間過得很快,當崔家的緋聞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時,冬天悄然來臨。

而蕭南,也到了瓜蒂落的子。

這天,崔幼伯並沒有像往常一樣來崇仁坊探望蕭南。

就在蕭南納悶的時候,蕭鏡帶來了一個爆炸新聞。

“崔老相公的嫡四子找到了。”蕭南驚詫不已“嫡四子?盧老夫人就生了三子一女呀,哪兒來的嫡四子?!”而蕭鏡接下來的話,更具震撼:“那人就是把兒子過繼給三戟崔家崔洋的人,是崔嗣伯的生父!”ps:二更,下一章包子出爐!#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