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章盛之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章盛嘆了口氣,說道:“世家門閥把持朝政已有數百年,歷朝歷代均不能消除。即使是皇族,也不敢將他們得太甚,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需要依靠他們。就算是要打壓其中一家,也需要另外扶植起另一家,用來緩解其中地矛盾。現在各大世家之所以心懷不軌,便是因為先皇對世家大閥打壓太甚,使得他們對陳氏皇族無法信任。”
“難道對他們就只能聽之任之嗎?”楊誠憤憤的說道。世家大族的子弟,就算是不學無術,也能在朝中佔有重要地位置;而寒門庶族之人,即使有極大的才能,也難以有施展的機會,至於普通的百姓,那自然更不用說了。如此一來,受到傷害的最終還是廣大的百姓,對其越是瞭解,楊誠便越是痛恨。
“這…”章盛微有沉,一直以來他都只是想著如何制衡這些世家貴族,不讓他們有太過越軌的行為。至於要如何徹底解決這一弊端,不僅是他,歷代以來的不少有識之士。想必也是束手無策。這種深蒂固的制度已是深入人心,要想一朝一夕的加以改變,談何容易。
“倒也不是沒辦法,若有壓倒一切地實力,自然可以將他們的實力逐漸削弱,直至淪為普通庶族。不過在削弱他們的時候。還不是一樣又造就出另一批世家望族來,從實際上來說,仍是徒勞。”楊誠不由到一絲洩氣,章盛所說的他也是有所體會的。州現在雖然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世家大族,但在這幾年地穩定發展之中,卻因各種各樣的因素,使得一些家族脫穎而出,財富不斷聚集,在地方上的聲望也越來越盛。可以想見。即使在如此清明的吏治之下,加以時,仍然會產生貧富兩個階層,而且他們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州也會同其他州一樣,出現一些足以左右地方官吏的大家族。
—“這些東西,你不用去想得太多。做好眼前的事,無愧於自己的良心,便算足夠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又豈是一人之力所能控制的?”章盛地手在石頭上輕輕的拍著。似乎拍在楊誠的肩膀上一般。
“是。”楊誠恭聲應道,心裡卻在嘀咕:你還不是一樣,對自己死後的種種事情,做出各種各樣的安排,以期望時局能按預料那樣去發展。每個人總有各種各樣的理想和信念。即使有時會很荒誕。會很不切實際,但對於本人來說。卻是異常的堅持,併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章盛眼簾微閉,歇了好一會才繼續說道:“州剌史的人選。你心裡可有主意?”和楊誠說了這麼久的話,章盛地臉也漸漸蒼白起來,力已略顯不足了。
“剛才和我一起那人,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楊誠毫不猶豫的問道。
章盛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你是說姓張那小子吧,在州我倒也聽過不少關於你們的事情,若是加以歷練,倒也不失為一個人才。不過以他之前的聲望,恐怕難以服人吧。”
“這個大將軍不用擔心,識文雖然來州才兩個月,但各郡官員都對他極為贊服。若由他出任州剌史,想必沒有人會有異意的。”楊誠自信地說道。張識文所表現出來地政治才能,已與當初的葉浩天不相上下,整個州對他地評價都極佳。更何況現在州很多事務都已上了正軌,本花不了太多的力,張識文即使出任州剌史,也可以分身幫他處理荊州的事務。這州剌史,也算是他對張識文地一個待吧。
章盛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州因你的關係,自然沒什麼問題。不過朝廷方面,你難道就不做考慮嗎?”
“朝廷方面?”楊誠皺眉問道。他也明白章盛的意思,若是張識文任州剌史,那便相當於自己一個人手握了兩州之勢。由於自己出身貧寒,勢必會引起各大世家的不滿。若是能讓各大家族分一杯羹,那對於他來說更能得到朝中勢力的認可。不過為百姓所計,他卻並沒這個打算,各大家族倒也並非全是庸材,只是大多以家族利益為重,若是讓他們參與其中,反而更顯得複雜。對於他想要推行的種種措施,均極是不利。
“不錯。就算你不把州出來,在荊州也應略作考慮,若是全部用你自己的人,各大家族的反應可想而知。”章盛一生都致力於制衡各大家族,這些當然是他首要想到的。至於楊誠,一向少有這樣的經驗,再加上州從他手裡便極為單純,治理起來也更加容易。是以現在對於荊州,也抱著同樣的想法。
“可是…”楊誠遲疑的說道,眉頭微皺,對於章盛這個提議顯然極為躊躇。
章盛揮了揮手,灑然說道:“要想做大事,就不能只看到一時的利益和得失。若你不主動向三家示好,難道真的要水火不容?最好的於三家不瞭解你的真正立場,那樣你便會成為他們爭相拉攏的對象,在你沒有完全表態之際,任何一家均不會為難於你。這一個好處,你可知道?”
“大將軍高明,只怕末將做得不好。”楊誠拜道。他為人一向正直。對於這些場面上的事情本就極是不屑,若是要同時與三家打道,只怕他難以應付。
“這些我早已經為你考慮好了。既要拉攏三家,又不會給你造成多大的麻煩,這豈不是兩全齊美?”章盛笑著說道。
楊誠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旋即帶著些疑慮地說道:“可是三家不知會派什麼人來。況且我與他們實在沒什麼情,若是他們不接受,又該怎麼辦?”
“人選嘛,襄陽郡守讓潘澤海擔任如何?”章盛淡淡的說道。
楊誠聞言一喜,欣然說道:“如果那樣,真是求之不得。不過潘澤海身居武威郡守,會不會…”潘家裡面,潘澤海算是他最為悉的人了,而且他也與那些世家子弟絕然不同。對百姓的關心也不會比自己遜多少。讓他來荊州,自然是再好不過。不過潘澤海畢竟是武威郡守,調任襄陽也只是平級而已,而且他在武威算是極得民心了,如今要來面對荊州的亂局,不知道他會不會願意。
“這個你倒不用擔心,潘澤海最近的子也不好過,若是能離開涼州,想必是求之不得地。既然你答應了,那襄陽郡守就這麼定了。哦。對了,你不會介意他再帶一個郡尉來吧?”章盛正問道。
楊誠心念一轉,驚訝的問道:“大將軍所說,可是吳振翼?”章盛含笑點頭:“你倒還是識貨嘛。”言下之意,已是表明正如楊誠所想。
“多謝大將軍!”對於吳振翼的才能。楊誠哪裡不知。西域一戰,徵西軍中就數他最為出。只是因赤谷城一戰。得罪了朝中的貴人,所以不僅沒有能因功升遷,反而被潘家做了替罪之羊。用以安撫幾個關中世家。幸好潘澤海一力保他,才使他沒有受到太大的懲罰,只是連降兩級而已。
“江夏郡守的人選,就用顧培申吧。”章盛沉道:“至於鄭家,就讓鄭芝平擔任南陽郡守,不知你意下如何?”楊誠面思索之,旋即皺眉問道:“這兩人末將從未聽過,不知為人如何?如此一來,豈不是整個荊北都送出去了?”襄陽、江夏、南陽三郡,是荊州人口最多的郡,同時也扼守了整個荊州的最險要的地勢。用這樣地代價去換去三家的支持,讓楊誠一時極為猶豫。
章盛笑了笑,寬的說道:“什麼送不送的,你放心好了,等你從容治理好荊南,再去理會荊北吧。一會回去你就馬上寫個奏章,舉薦這三個人便是,言辭一定要懇切。”
“末將遵命。”楊誠恭聲應道。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不過見章盛一副不容反駁的樣子,當下也不好再說。既然是章盛的安排,必會有他的道理,這一點楊誠倒是深信不疑。
“只要你穩固荊南,再聯合揚州的南乘風,大江以南便再無可患。好好抓住機會,我所能幫你的也就只有這些了,至於以後,就全得靠你自己努力了。”眯眼看了看已升到中天的太陽,章盛舒服地伸了個懶。
“末將一定不負大將軍重託。”楊誠信誓旦旦的說道。不管未來的路怎麼樣,他已然踏入了這未知之途,再沒有回頭的機會。
章盛掙扎著坐了起來,影子護衛不知什麼時候已出現在二人附近,楊誠一直與章盛說話,竟是毫無知覺。
“這箱子裡還有幾樣東西,也都送給你了。時間差不多了,我也該走了,他們三個我已經讓他們回去了,你就自己回安平去吧。”章盛緩緩說道。
“大將軍好不容易來一趟,怎麼也要在舍下住上兩天啊。”見影子護衛已扶起章盛,楊誠急忙挽留道。
章盛伏在影子護衛的背上,閉目說道:“不用了,還有些事得去辦。也不知道時間還夠不夠,唉,不能耽擱了,反正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也不再乎這點了。”
“大將軍…”看著漸漸遠地二人,楊誠默然無語。章盛為大陳可以說耗盡了一生地心血,連臨死之前,也要奔波忙祿。這份忠誠,讓楊誠也被深深觸動。
呆立良久,楊誠打開影子護衛帶來的那個木箱,裡面除了一本厚厚地冊子,便是一摞地圖。翻開冊子,映入楊誠眼簾的赫然是天下各郡的兵馬及千夫長以上地將領。有些人的後面,還附有一句簡短的評價,從字跡看,正是章盛的手跡。翻了幾頁,竟然發現其中有著飛虎營和自己的名字,當下不由細細的看了起來。
“飛虎營,人人皆習術,山林之地,如履平地,遠戰犀利,非平坦寬闊之地,實不宜為敵。以重甲圍之,輔以騎,佔盡地利,破之。”看完這段簡短的評價,楊誠也不由微微心驚,章盛幾乎從未看到過飛虎營,卻完全將其特點分析出來。若是一個知兵之人以此對付飛虎營,勝負確實難以預料。想到這裡,楊誠繼續翻了下去,大部份的軍隊均只例出人數和組成,只有極少部分才附有短評。而像神威營那些已經消亡的部隊,則被劃上一紅線。
草草翻完整本冊子,楊誠心情頓時難以平靜。他原本以為大陳的銳已經沒有多少,但在這冊子中,被章盛加以評價的銳部隊,竟然還有三十支之多。有不少的評價,甚至還要高過飛虎營。連周邊的外族,也有少量的評價,比如西域的塔羌族槍矛營、先零族的親衛騎兵、山越族的花面營、烏桓族的狂風鐵騎、鮮卑族的白狼軍,至於族的左右衛營,原本的評價那裡卻已被墨塗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章盛故意而為的。
雖然只是草草的翻完,楊誠卻知道自己之前的所知是多麼淺薄。被他視為驕傲的飛虎營,在天下的銳部隊裡,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若無地形的依靠,也只能排在第二等的銳部隊而已。飛虎營的優勢,在高明的對手眼裡,完全可以極大的進行限制,想到這裡,楊誠不由出了一身冷汗。現在他所要面對的局面,已經不知道複雜了多少倍,若還是抱著以前的一些觀點,州軍戰無不勝的紀律,只怕要劃上句號。
思慮片刻,楊誠繼續翻看冊子下面的地圖。這摞地圖共有二十張,除了詳細標出各州的戰略要地和險要之地,甚至還有一些隱秘的小道和埋伏、藏身的地方。對於行軍作戰,有著無與倫比的巨大作用。
看到章盛如此煞費苦心的栽培自己,連大限將至也千里迢迢趕來教誨,楊誠眼眶已微微潤溼。向章盛離去的方向遙遙三拜後,楊誠收拾好一切,大步向安平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