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十四章初具規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麼貴!”馬公子驚訝的說道。

“是啊,照我看,二十兩就差不多了。”陳公子在一旁搭腔附和。

馬公子看著陳公子,道:“二十兩!十兩就可以了。你沒去做義工,不知道賺錢的辛苦。我累死累活幹了十天,我老頭子也不過給了我十二兩辛苦費呢。”

“這麼少?你老頭子也太摳門了吧。”陳公子一臉同情地說道。

小石頭無奈的搖了搖頭,這馬公子幹一天就有一兩多銀子,這比他一個月的工錢還要多呢。就這樣,他也覺得心滿意足了,除了一些必要的用度,他每月還能存下不少。他當然不希望一直當個小夥計,等存夠了錢,自己也要嚐嚐當老闆的滋味。不過人與人之間真的無法比。他們這樣都還要叫苦,自己豈不是活不下去了。

—“二位公子如果真的要買,我可以再便宜一點,不過一二十兩是絕對不行的。”時小順商量的說道。

陳、馬二卻並未理會他,只顧著著這一個月來所受地委屈和不滿。

“嘭!”看著二人在那裡自顧的道著各自所謂的慘事。時小順再按捺不住。一拳錘在桌上。當下不理二人驚愕的表情,收起自己的珍珠。怒衝衝的離去。

“哎。”小石頭鄙夷的看了二人一眼,起身追了出去。一直跑到店門口,才追上一聲不吭的時小順:“你發什麼火呀。雨還沒停,你能去哪?”

“我就是送人,也比賣給這兩個混蛋強!”呆立良久,時小順忿忿的說道。這些珍珠是他們父子兩這半年來拿命換來的,本想賣個好價錢,換艘好點地船,哪知道竟然賣不出去。想到這些,他心裡哪裡好受。

小石頭搭著時小順的肩膀,安道:“我勸你還是別急,你家又不急著用錢,東西在手裡,總能賣得掉的。”時小順卻不答話,反而掙脫小石頭的手,急步衝到街上,冒雨跑去。

“你去哪?”小石頭焦急的問道。

“找楊大人理論去!”時小順甕聲甕氣地聲音傳回之時,雨中已沒有了他地蹤影。

“啟稟大人,葉鋒在外求見?”一名衛兵恭敬的稟道。

楊誠正與黃南傑談話,聞言臉一喜,急忙說道:“快請快請。”

“哈哈,楊大人一心為公,這樣地天氣也在忙公事,實在令葉某人佩服啊。”人未到,葉鋒那豪的聲音卻已傳來。

楊誠到門口,笑著說道:“州的財神回來了,怎麼樣這回比上一次如何?”收起油傘,葉鋒向楊誠揖手說道:“大人和我們這些俗人混久了,也沾上銅臭味了。”

“黃白之物雖俗,不過卻是州命脈,葉老闆就別嫌我這身俗氣了。”楊誠笑著說道,與葉鋒把臂進入廳內。

二人相鄰而坐後,葉鋒從懷裡掏出一個油布包,小心地打開之後,將一本厚厚的帳冊遞給楊誠。

“全在這裡,大人請過目。”楊誠接過帳冊,並不翻看,而是隨手遞給黃南傑。

“怎麼樣,這次一路還算順利吧。”

“那當然。”葉鋒聲說道:“頭一次封家父子將沿路的那些山賊強盜狠狠的教訓了一遍,現在只要打著州的旗幟,那些個匪盜連一旁窺視的膽子也沒有了。”商會成立以後,通過眾人的商議,將州商隊分成三組。葉鋒由於生意極廣,個人的信譽又好。所以負責了大部份地生意,他所帶領的商隊,也是三支中最大的。而所涉及的範圍,包括荊州、徐州、揚州、豫州及司隸的廣大地區。

荊州地靠州,大小郡縣多少也要賣楊誠的面子;徐州剌史潘嚮明,正是潘家地核心人物之一。對於州自然不會多加為難;揚州剌吏現在已經換成了南乘風,雖然兩人在暗中是競爭對手,不過倒底還是站在一條線的,州的商隊自然可以通行無阻;至於豫州,那便是葉家的勢力範圍,憑楊誠和葉浩天的關係以及背後站著的潘家,葉家也沒膽多作為難。是以商會在這些地方,均可以順利的開展商貿,葉鋒的商隊理所當然的成了三個商隊中獲得最豐地一隊。

另一隊則是由崔剛領頭。他的範圍則是過荊州前往巴蜀地區,然後進入涼州,出玉門關直入西域。康鐵生雖然不理政務,不過巴蜀地區倒還算太平,雖然遠比不上州的安定,但比起其他州來,竟然還要好些。楊誠雖然和康鐵生沒什麼較深的關係,不過或許因為逐弓的緣故,康鐵生竟沒半點為難州的商隊。涼州是潘家的地盤,自不必說了。不過這一路路途最遠。往返一次至少也要三四個月,雖然利潤厚,不過卻見效最慢。

另外一隊的領頭人是吳老六。與他們二人相比,他所負責的任務就要輕鬆多了,不過也是獲利最少的商隊。吳老六所負責地是將州多餘的糧食銷往各地。雖然不少地方糧價飛漲。但楊誠卻讓吳老六除去沿途所有的消耗和成本之後,只賺取極低的利潤。而且要直接賣到百姓手中。不過這低價糧賣的卻並不順利,各地地糧商本就與地方官府有著千絲萬僂地關係,他們雖然可以少收州商隊的稅。但卻不能容忍自己地利益受到影響。

因為這個原因,是以這一個月來,吳老六也只將州的糧食賣到荊南的一些地方而已。售出地數量也是遠遠低於商會最初的預計,到後來,楊誠不得不改變一下初衷,讓吳老六隻將糧食賣到無力買糧的百姓手中,對於那些還能勉強保持溫飽的百姓,則讓他們仍舊去買當地的糧食。這樣一來,與地方上的緊張關係才勉強緩和了一點,畢竟那些人本就無錢買糧,更榨不出什麼油水來。不過這樣一來,糧食雖然售出不少,但換來的卻是一大堆的借據,也不知道那些百姓何時才能還吳老六還沒來得及為自己手中的大把借據發愁之時,另一樁大的買賣卻又到他的手上,不過這一次卻連借據都沒有。潘家所要的一萬石糧食,從十前便開始裝車運到徐州,再由潘嚮明轉運到潘家的其他三州。這自然也是楊誠和潘澤林達成的協議,一方面楊誠還需要潘家的庇護,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州的商隊可以在潘家的勢力範圍內暢通無阻。當然,這還遠不是楊誠所要付出的全部,雖然明知潘家是一個無底,不過楊誠此時也是無奈,一天他的實力不能與其抗衡,一天他便要受其限制。不過這一萬石糧食啟運之後,潘家對於那三十多個官員,便再不聞不問了。相比與州強大的物資支持,幾個奴才的遭遇便微不足道了。

“難為你這一個月差不多隻在安平呆了幾天,以後慢慢上路了,你也可以放些擔子下來,坐陣指揮了。”楊誠欣的說道。

葉鋒揮了揮手,不以為然的說道:“這點苦我還受得了,再說我這也是給自己賺錢,而且比以前還賺得多,跑跑路算得了什麼?”對於楊誠,葉鋒幾乎有著盲目的信任,這一次商會的成立,他便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全部家財押了進來。所以在另外的五層份子裡,他所佔的最多,當然獲利的分紅也是最多。

“有你們在,我完全可以放心了。”楊誠點頭說道:“過兩天我可能要離開一段時間,你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儘管提。我不在這段時間,有什麼事你可以自己做主,南傑也不錯,若是決定不了,找他商量也可以。”獲得新生的黃南傑,這一個月來幾乎沒沒夜的幫楊誠處理州的事務。一方面他要忙著完善商會的條規,一方面還得籌備新設地州巡查司。另外還空陪楊誠跑了安平、南海、蒼梧的十幾個縣。不過他們的努力也換來了可喜的成果,政務方面現在已經能漸漸的到地方上處理了,在州的大環境及巡查司地影響下,各地官員做事倒還基本令人滿意。對於官員楊誠聽從了黃南傑的意思,並未進行大規模的撤換,只是在巡查各郡之時。召集全郡官員進行私下談,許利的同時,也明言警告。對於現在的形勢,眾官員均是心知肚明,即使是逆的勇氣,恐怕一時也只敢深深的藏在心底。

只有新官員的培訓方面,楊誠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手,所以遲遲未能進行。說到底,他手裡面能出謀劃策地人還是太少。理政能力超卓的人更是一個也沒有。黃南傑雖然可堪一用,不過現在他所承擔的事務也不少,楊誠實在不忍將另一副重擔壓到他身上。官員的培訓對他今後的一些舉措極為重要,他也不敢馬虎行事,一切也只好等他從崖州回來再說了。

“大人是去崖州吧,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葉鋒關切的問道。雖然崖州與州相距並不遙遠,但畢竟在人們心中,那時完全是化外之地,連蠻夷也鮮有居住。楊誠現在是整個州的中心,稍有閃失。州現在大好形勢便會因此而斷。

“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個月就可以回來了吧。”楊誠輕鬆的答道。雖然那個巨蟒被小青說得如此可怕,不過對於逐神弓的威力,他卻有著絕對的自信。更何況他現在手裡還有碎月箭,雖然從未見識過它地威力。不過也絕對不會比鐵箭差。是以對於這個任務。楊誠本就沒放在心上。這一次,就只當出去遊玩一番。略有遺憾的,只是不能帶上左飛羽同行而已。

左飛羽這一個月來,也就回過安平一次。其他時間均呆在新城郡。雖然州的百姓紛紛前往相助,不過畢竟這是要在一塊荒蕪的土地上築城安民,所需要處理的事情繁雜無比。所幸左飛羽心思本就慎密,新城郡地大小事務,倒還能進展順利。不過唯一讓她有些煩惱地是,隨著州收納難民的消息傳開以後,越來越多地人想方設法的湧向州。原來他們所預計的一郡四縣地設置,漸漸開始顯得不夠了。一下子安置數十萬難民,若不是有無數義工的協助,那本就不是州所能承受的。饒是如此,州的財力也漸漸吃緊,物資的缺口也越來越大。商隊畢竟才剛剛開始發展,所獲得利潤遠遠滿足不了州越來越大的需求。

另外讓楊誠到高興的是,張識文的來信中顯示,西域的一切漸漸上了正軌,逐之城的城牆和護城河也在不到三月的時間完工,百姓的生活也漸漸恢復安定。逐之城雖然是族的大本營,不過城中更多的,卻是沒有什麼勞動力的老弱殘幼。這些人不是不想回到原來的部族,便是被部族所拋棄,無法獨立存活下去。是以逐之城的人口雖然多達七萬,但除開一萬左右的族人,所能提供勞力的人,實在少得可憐。

這樣的包袱楊誠卻義無反顧的背了起來,因為他深知,若是逐之城也拒絕他們,那西域的荒漠上,將會再憑添數萬孤魂。張識文和歐凌鋒對楊誠的決定倒也沒有任務的異議,憑著廣闊的水草地和逐之城漸漸成為西域的中心,要養活他們,倒也並不是難事。不過對於葉浩天和元老會之間的種種,張識文卻並未提及,想必是想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不讓楊誠為些憂心。

“到崖州可得坐船才行,不知大人準備好沒有?”葉鋒問道。

“這個你倒不必擔心,小青他們會有船接應的。你只要安心賺錢,州現在可是銀緊缺啊。”楊誠笑著說道。

葉鋒點了點頭,拍口說道:“這個你放心,現在我們的錢都放在各地開設商號上去了,再過幾個月,就該是收益的時候了。對了,我之前也曾跑過南海到治縣的海路,正好有艘船停在南海。現在也沒空跑那邊的生意,大人若不嫌棄就坐我的船去好了。”見葉鋒如此盛情,楊誠倒也不用再客氣。長這麼大,他還從未出過海,葉鋒的商船慣跑海上,讓他也可以心安一點。畢竟對於大海,他還是一無所知的。

二人正聊得融洽之時,衛兵跑來稟道:“啟稟大人,外面有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