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溼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關在沮陽城東南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況之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山,南歷故關下。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扇扉,悉石也,蓋故關之候臺矣。南則絕谷,累石為關垣,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山岫層深,側道褊狹,林鄣邃險,路才容軌,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遊子,聆之者莫不傷思矣。其水歷山南徑軍都縣界,又謂之軍都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是也。其水南出關,謂之下口,水潛伏十許裡也。

過軍都縣南,又東過薊縣北,溼餘水故瀆東徑軍都縣故城南,又東,重源潛發,積而為潭,謂之溼餘潭。又東,易荊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東南徑鬱山西,謂之易荊水。公孫瓚之敗於鮑丘也,走保易荊,疑阻此水也。易荊水又東,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東南入易荊水。又東南與孤山之水合,水發川左,導源孤山,東南入易荊水,謂之塔界水。又東徑薊城,又東徑昌平縣故城南,又謂之昌乎水。《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東注溼餘水。溼餘水又東南,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徑芹城,東南注溼餘水。溼餘水又東南徑安樂故城西,更始使謁者韓鴻北徇承製,拜吳漢為安樂令,即此城也。

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於沽河。

昔彭寵使狐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自是縣矣。溼餘水於縣西南東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溼餘水自軍都縣東至潞南入沽是也。

沽河從外來,沽河出御夷鎮西北九十里丹花嶺下,東南,大谷水注之,水發鎮北大谷溪,西南,徑獨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又南,九源水注之,水導北川,左右翼注。八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稱,其水南,至獨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徑獨石西,又南徑御夷鎮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東南,尖谷水注之,水源出鎮城東北尖溪,西南徑鎮城東,西南注大谷水,亂南注沽水。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為依據,巖壁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徑一故亭東,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酒南徑赤城東,趙建武年,幷州刺史王霸為燕所敗,退保此城。城在山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藉以變稱,故河有赤城之號矣。沽水又東南與鵲谷水合,水有二源,南即陽樂水也,出且居縣。《地理志》曰:水出縣東南徑大翮山、小翮山北,歷女祁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祁縣也。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田河。又東南徑一故亭,又東,左與候滷水合,水出西北山,東南徑候滷城北,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故名雲候滷,太和中,更名御夷鎮。又東南注陽樂水。相樂水又東南傍狼山南,山石白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東南徑溫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又徑赤城西,屈徑其城南,東南入赤城河。河水又東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東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又屈而東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出山,徑漁陽縣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黃頒谷,故亦謂之黃頒水,東南注於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水出縣東南平地泉,西徑漁陽縣故城南。應劭曰:在漁水之陽也。考諸他說,則無聞,脈水尋川,則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陽,有符應說,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閭左戍漁陽。即是城也。漁水又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小山。《魏土地記》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徑安樂縣故城東。《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潞水也。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溼餘水合,為潞河;沽水西南徑狐奴山西,又南徑狐奴縣故城西。漁陽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種殖,百姓得以殷富。童謠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之,水出狐奴山,南轉徑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謂舉符也。側城南注,右會沽水。沽水又南,溼餘水注之。沽水又南,左會鮑丘水,世所謂東潞也。沽水又南徑潞縣為潞河。《魏土地記》曰: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也。

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為笥溝;漯水入焉,俗謂之合口也。又東,鮑丘水於縣西北而東出。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於海。清河者,派河尾也。沽河又東南徑泉州縣故城東,王莽之泉調也。沽水又東南合清河,今無水。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淪,同歸於海。故《經》曰派河尾也。

鮑丘水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鮑丘水出御夷北中,南徑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榆河。又南徑鎮東南九十里西密雲戍西,又南,左合道人溪水,水出北川,南徑孔山西,又歷密雲戍東,左合孟廣水,水出下,甚層峻,峨峨冠眾山之表。其水西徑孔山南,上有開明,故土俗以孔山稱。水又西南至密雲戍東,西注道人水,亂西南徑密雲戍城南,右會大榆河。有東密雲,故是城言西矣。大榆河又東南,白楊泉水注之,北發白楊溪望離,右注大榆河。又東南,龍芻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東南出峽,徑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左合縣之北溪水,水出縣北廣長塹南。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其水南徑滑鹽縣故城東,王莽更名匡德也,漢明帝改曰鹽田,右承治,世謂之斛鹽城,西北去御夷鎮二百里。南注鮑丘水,又南徑奚縣故城東,王莽更之曰敦德也。鮑丘水又西南徑獷平縣故城東,王莽之所謂平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出臼裡山,西徑三城,謂之三城水。又徑香陘山,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又西徑石窟南,窟內寬廣,行者依焉;窟內有水,淵而不,棲薄者取給焉。又西北徑伏凌山南與石門水合,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巖鄣寒深,陰崖積雪,凝冰夏結,事同《離騷》峨峨之詠,故世人因以名山也。一水西南注之,是水有桑谷之名,蓋沿出桑溪故也。又西南徑獷平城東南,而右注鮑丘水。鮑丘水又東南徑漁陽縣故城南,漁陽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王莽更名通潞,縣曰得漁。鮑丘水又西南,公孫瓚既害劉虞,烏丸思劉氏之德,其子和,合眾十萬,破瓚於是水之上,斬首一萬。鮑丘水又西南歷狐奴城東,又西南注於沽河,亂而南。

又南過潞縣西,鮑丘水入潞,通得潞河之稱矣。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漯水於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東徑梁山南,又東北徑劉靖碑北。其詞雲: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道諸軍事、徵北將軍、建城鄉侯沛國劉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觀源,相漯水以度形勢,嘉武安之通渠,羨秦民之殷富。乃使帳下丁鴻,督軍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於水,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其遏表雲:高梁河水者,出自幷州,潞河之別源也。長岸峻固,直截中,積石籠以為主遏,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廣七十餘步。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山水暴發,則乘遏東下,平守常,則自門北人,灌田歲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餘萬晦。至景元三年辛酉,詔書以民食轉廣,陸費不贍,遣謁者樊晨更制水門,限田千頃,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頃,出給郡縣,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頃,水乘車箱渠,自薊西北徑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含,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高下孔齊,原隰底平,疏之斯溉,決之斯散,導渠口以為濤門,灑滮池以為甘澤,施加於當時,敷被於後世。晉元康四年,君少子驍騎將軍、平鄉侯宏,受命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寧朔將軍,遏立積三十六載,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毀損四分之三,剩北岸七十餘丈,上渠車箱,所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勳,親臨山川,指授規略,命司馬關內侯逢惲,內外將士二千人,起長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門,門廣四丈,立水五尺,興復載利通之宜,準遵舊制,凡用功四萬有餘焉。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繈負而事者,蓋數千人。《詩》載經始勿亟,《易》稱民忘其勞,斯之謂乎。於是二府文武之士,秦國思鄭渠之績,魏人置豹祀之義,乃遇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刊石立表,以紀勳烈,並記遏制度,永為後式焉。事見其碑辭。又東南,徑薊縣北,又東至潞縣,注於鮑丘水。又南徑潞縣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漢光武遣吳漢、耿弇等破銅馬五幡於潞東,謂是縣也。屈而東南,徑潞城南。世祖拜彭寵為漁陽太守,治此。寵叛,光武遣遊擊將軍鄧隆伐之,軍於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敗,果為寵所破,遺壁故壘存焉。鮑丘水又東南入夏澤,澤南纖曲淆十餘里,北佩謙澤,眇望無垠也。

又南至雍奴縣北,屈東入於海。

鮑丘水自雍奴縣故城西北,舊分笥溝水東出,今笥溝水斷,眾川東注,混同一瀆,東徑其縣北,又東與泃河合,水出右北平無終縣西山白楊谷,西北徑平谷縣,屈西南,獨樂水入焉。水出北抱犢固南,徑平谷縣故城東。後漢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將追大槍五幡及平谷,大破之於是縣也。其水南入於泃。泃水又左合盤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險,人跡罕,去山三十許裡,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餘里,素湍皓然,頹波歷溪,沿而下,自西北轉註於泃水。泃水又東南徑平谷縣故城,東南與洳河會,水出北山,山在傂奚縣故城東南,東南徑博陸故城北,又屈徑其城東。世謂之平陸城,非也。漢武帝璽書,封大司馬霍光為侯國。文穎曰:博大陸平,取其嘉名而無其縣,食邑北海、河東。薛瓚曰:按漁陽有博陸城,謂此也。今城在且居山之陽,處平陸之上,匝帶川,面據四水,文氏所謂無縣目,嘉美名也。洳水又東南徑平谷縣故城西,而東南注於泃河。溝河又南徑紻城東,而南合五百溝水,水出七山北,東徑平谷縣之紻城南,東入於泃河。泃河又東南徑臨泃城北,屈而歷其城東,側城南出。《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即是水也。泃水又南入鮑丘水。鮑丘水又東合泉州渠口,故瀆上承滹沱水於泉州縣,故以泉州為名。北徑泉州縣東,又北徑雍奴縣東,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入其下,歷水澤百八十里,入鮑丘河,謂之泉州口。陳壽《魏志》曰:曹太祖以蹋頓擾邊,將徵之,從泃口鑿渠徑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今無水。鮑丘水又東,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中,而南歷徐無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注庚水。昔田子泰避難居之,眾至五千家。《開山圖》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按注云:其木黑似炭而無葉,有石赤如丹,以二石相磨,則火發,以然無灰之木,可以終身,今則無之。其水又徑徐無縣故城東,王莽之北順亭也。《魏土地記》曰:右北平城東北百一十里有徐無城。其水又西南與周盧溪水合,水出徐無山,東南注庚水。庚水又西南,泃水注之,水出右北平俊靡縣,王莽之俊麻也。東南,世謂之車泃水。又東南與溫泉水合,水出北山溫溪,即溫源也。養疾者不能澡其炎漂,以其過的故也。《魏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溫湯。即此也。其水南百步,便伏入於地下,水盛則通注。泃水又東南徑石門峽,山高嶄絕,壁立開,俗謂之石門口。漢中平四年,漁陽張純反,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大守陽紘。中平五年,詔中郎將孟益率公孫瓚討純,戰於石門,大破之。泃水又東南,謂之北黃水,又屈而為南黃水,又西南徑無終山,即仲理所合神丹處也。又於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陽翁伯玉田,在縣西北有陽公壇社,即陽公之故居也。《搜神記》曰:雍伯,洛陽人,至篤孝,父母終歿,葬之於無終山,山高八十里,而上無水,雍伯置飲焉,有人就飲,與石一斗,令種之,玉生其田。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壁一雙,媒者致命,伯至玉田求得五雙,徐氏之,遂即家焉。《陽氏譜敘》言,翁伯是周景王之孫,食採陽樊,秋之末,愛宅無終,因陽樊而易氏焉。愛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雲,居於縣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後潞徙於西山之下,陽公又遷居焉,而受玉田之賜,情不好寶,玉田自去。今猶謂之為玉田陽。於寶曰:於種石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頃之地,名曰玉田,至今相傳雲。玉田之揭,起於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子《譜敘》自去文矣。藍水注之,水出北山,東屈而南,徑無終縣故城東。故城,無終子國也。《秋》襄公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絳納虎豹之皮,請和諸戎是也,故燕地矣。秦始皇二十二年滅燕,置右北平郡,治此,王莽之所謂北順也。漢世李廣為郡,出遇伏石,謂虎也,之飲羽,即此處矣。《魏土地記》曰:右北平城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其水又南入水,水又西南入於庚水。《地理志》曰:水出俊靡縣南,至無終東入庚水。庚水,世亦謂之為水也。南徑燕山下,懸巖之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國,有石樑貫之,鼓之東南,有石援桴,狀同擊勢。耆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庚水又南徑北平城西,而南入鮑丘水,謂之口。鮑丘水又東徑右北平郡故城南。《魏土地記》曰:薊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鮑丘水又東,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縣北陳宮山,西南徑觀雞山,謂之觀雞水。水東有觀雞寺,寺內起大堂,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一堂盡溫,蓋以此土寒嚴,霜氣肅猛,出家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棲託焉。其水又西南,右合區落水,水出縣北山,東南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南徑土垠縣故城西,左會寒渡水,水出縣東北,西南至縣,右注梁河。梁河又南,澗於水注之,水出東北山,西南徑土垠縣故城東,西南入巨梁水。巨梁水又東南,右合五里水,水發北平城東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溝,一名田繼泉,西南屈,徑北平城東,東南注巨梁河,亂入於鮑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極滹沱,西至泉州雍奴,東極於海,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澱,枝條分,往往徑通,非惟梁河、鮑丘歸海者也。

濡水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縣北,濡水出御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徑御夷故城東,鎮北百四十里,北,左則連淵水注之,水出故城東,西北徑故城甫,又西北徑綠水池南,池水淵而不。其水又西屈而北,又東徑故城北,連結兩沼,謂之連淵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汗水人焉,水出東塢南,西北徑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野,鎮東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濡水又北徑沙野西,又北徑箕安山東,屈而東北,徑沙野北,東北徑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濡水又東北徑孤山南,東北,呂泉水注之,水出呂泉塢西,東南,屈而東,徑塢南東北,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合為一水,鎮東北四百里,東南注呂泉水。呂泉水又東徑孤山北,又東北,逆水注之,水出東南,導泉西,右屈而東北注,木林山水會之,水出山南,東注逆水,亂東北注濡河。濡河又東,盤泉入焉,水自西北,東南,注濡河。濡河又東南,水回曲,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徑漁陽白檀縣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弧節白檀者也。又東南,右與要水合,水出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也。東南徑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要水又東南,徑白檀縣而東南,人於濡。濡水又東南,索頭水注之,水北出索頭川,南徑廣陽僑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注於濡。濡水又東南,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力溪水,亦曰西藏水,東南出溪,與幡泉水合。泉發州東十五里,東九十里,東注西藏水。西藏水又西南,東藏水注之,水出東溪,一口東藏水,西南出谷,與中藏水合,水導中溪,南出谷,南注東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水曰三藏水。東藏水又南,右入西藏水,亂右會龍泉水,水出東山下,淵深不測,其水西南,注於三藏水。三藏水又東南,與龍芻水合,西出於龍芻之溪,東入三藏水。又東南徑武列溪,謂之武列水。東南歷石下,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牧守所經,命選練之士,彎張弧矢,無能屆其崇標者。其水東合入濡。濡水又東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樂縣丁原山,南徑其縣故城西,本三會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於其川也,纖曲,溯涉者頻濟,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注於濡。濡水又與高石水合,水東出安樂縣東山,西歷三會城南,西入五渡卅,下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盧龍道,自無終縣東出渡濡水,向林蘭陘,東至清陘。盧龍之險,峻坂索折,故有九緣之名矣。燕景昭元璽二年,遣將軍步渾治盧龍道,焚山刊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記事功,其銘尚存。而庾杲之注《揚都賦》言,盧龍山在平岡城北,殊為盂,遠失事實。餘按盧龍東越清陘,至凡城二百許裡,自凡城東北出,趣平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黃龍則五百里,故陳壽《魏志》,田疇引軍出盧龍,塹山堙谷,五百餘里徑白檀,歷平岡,登白狼,望柳城。平岡在盧龍東北遠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東南徑盧龍故城東,漢建安十二年,魏武徵蹋頓所築也。濡水又南,黃洛水注之,水北出盧龍山,南入於濡。濡水又東南,洛水合焉,水出盧龍西,南注濡水。濡水又屈而,左得去潤水,又合敖水,二水並自盧龍西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令支縣故城東,王莽之令氏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遼西郡令支隸焉。《魏土地記》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徑孤竹城西,右合玄水。世謂之小濡水,非也。水出肥如縣東北玄溪,西南徑其縣東,東屈南轉,西回徑肥如縣故城甫,俗又謂之肥如水。故城,肥子國。應劭曰: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於此,故曰肥如也。漢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國。西南,右會盧水,水出縣東北沮溪,南,謂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陽樂水,水出東北陽樂縣溪。《地理風俗記》曰:陽樂,故燕地,遼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土地記》曰: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其水又西南入於沮水,謂之陽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發冷溪,世謂之冷池。又南得溫泉水口,水出東北溫溪,自溪西南,入於小沮水。小沮水又南與大沮水合,而為盧水也。桑欽《說盧子之書》言:晉既滅肥,遷其族於盧水。盧水有二渠,號小沮、大沮,合而入於玄水。又南與溫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注於玄水。《地理志》曰:盧水南入玄。玄水又西南徑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東入濡,蓋自東面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城,故孤竹國也。《史記》曰:孤竹君之二於伯夷、叔齊,讓國於此,而餓死於首陽。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人謂己曰:餘,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遼海漂吾棺槨,聞君仁善,願見藏覆。明視之,水上有浮棺,吏嗤笑者皆無疾而死,於是改葬之。《晉書地道志》曰:遼西人見遼水有浮棺,破之,語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為?因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

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於海。

濡水自孤竹城東南徑西鄉北,瓠溝水注之,水出城東南,東注濡水。

濡水又徑故城南,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徑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徑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瀆自雍奴縣承鮑丘水東出,謂之鹽關口。魏太祖徵蹋頓,與泃口俱導也,世謂之新河矣。陳壽《魏志》雲:以通海也。新河又東北絕庚水,又東北出,徑右北平,絕泃渠之水,又東北徑昌城縣故城北,王莽之淑武也。新河又東分為二水,枝瀆東南入海。新河自枝渠東出合封大水,謂之口。水出新安平縣,西南徑新安平縣故城西,《地理志》,遼西之屬縣也。又東南,龍鮮水注之,水出縣西北,世謂之馬頭水,二源俱導,南合一川,東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龍鮮水東入封大水者也。亂南會新河,南注於海。《地理志》曰:封大水於海陽縣南入海。新河又東出海陽縣與緩虛水會,水出新安平縣東北,世謂之大籠川,東南徑令支城西,西南與新河合,南注於海。《地理志》曰:緩虛水與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東與素河會,謂之白水口,水出令支縣之藍山,南合新河,又東南入海。新河又東至九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東徑海陽縣故城南,漢高祖六年,封搖毋餘為侯國。《魏土地記》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陽城者也。新河又東與清水會,水出海陽縣,東南徑海陽城東,又南合新河,又南十許裡,西人九撾注海。新河東絕清水,又東,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東,左迤為北陽孤澱,澱水右絕新河,南注海。新河又東會於濡。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文穎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王莽之選武也。絫縣並屬臨渝,王莽更臨渝為馮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改曰揭石也。漢武帝亦嘗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水大至則隱,及波退,不動不沒,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狀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韋昭亦指此以為碣石也。《三齊略記》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豎柱。始皇求與相見,神曰:我形醜,莫圖我形,當與帝相見。乃入海四十里,見海神,左右莫動手,工人潛以腳畫其狀。神怒曰:帝負約,速去。始皇轉馬還,前腳猶立,後腳隨崩,僅得登岸,畫者溺死於海,眾山之石皆傾注,今猶發發東趣,疑即是也。濡水於此南入海,而不徑海陽縣西也。蓋《經》誤證耳。又按《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徵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視,援弓將,引而未發,謂左右曰:見前乎?左右對曰:不見。公曰:寡人見長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馬前,豈有人若此乎?管仲對曰:臣聞豈山之神有偷兒,長尺人物具,霸王之君興,則豈山之神見。且走馬前,走,導也;袪衣,示前有水;右袪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贊水者,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濟,桓公拜曰:仲父之聖至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今自孤竹南出,則巨海矣,而滄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贊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漢世,海水波襄,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大遼水出外衛白平山,東南入,過遼東襄平縣西,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外東,直遼東之望平縣西,王莽之長說也。屈而西南徑襄平縣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二年滅燕,置遼東郡,治此。漢高帝八年,封紀通為侯國,土莽之昌平也,故平州治。又南徑遼隊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順睦也。公孫淵遣將軍畢衍拒司馬懿於遼隊,即是處也。

又東南過房縣西,《地理志》:房,故遼東之屬縣也。遼水右會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縣東南,北西北屈,徑廣成縣故城南,王莽之平虜也,俗謂之廣都城。又西北,石城川水注之,水出西南石城山,東徑石城縣故城南。《地理志》,右北平有石城縣。北屈徑白鹿山西,即白狼山也。《魏書國志》曰:遼西單于蹋頓尤強,為袁氏所厚,故袁尚歸之。數入為害,公出盧龍,塹山堙谷五百餘里,未至柳城二百里,尚與蹋頓將數萬騎逆戰,公登白狼山望柳城,卒與虜遇,乘其不整,縱兵擊之,虜眾大崩,斬蹋頓,胡、漢降者二十萬口。《英雄記》曰:曹澡於是擊馬鞍幹馬上作十片。即於此也。《博物志》曰:魏武於馬上逢獅子,使格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常從健兒數百人擊之,獅子吼呼奮越,左右鹹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車軛上,獅子將至,此獸便跳上獅子頭上,獅子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獅子而還。未至洛陽四十里,洛中雞狗皆無鳴吠者也。其水又東北入廣成縣,東注白狼水。白狼水北徑白狼縣故城東,王莽更名伏狄。白狼水又東,方城川水注之,水發源西南山下,東北屈,徑一故城西,世謂之雀目城,東屈徑方城北,東入白狼水。白狼水又東北徑昌黎縣故城西,《地理志》曰:黎也,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禽虜也。應劭曰:今昌黎也。高平川水注之,水出西北平川,東徑倭城北,蓋倭地人徒之。又東南徑樓城北,蓋徑戎鄉,邑兼夷稱也。又東南注白狼水。白狼水又東北,自魯水注之,水導西北遠山,東南注白狼水。白狼水又東北徑龍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也,使陽裕築龍城,改柳城為龍城縣十二年,黑龍、白龍見幹龍山,皝親觀,龍去二百步,祭以大牢二,龍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悅,大赦,號新宮曰和龍宮,立龍翔祠于山上。白狼水又北徑黃龍城東,《十二州志》曰:遼東屬國都尉治昌遼道有黃龍亭者也,魏營州刺史治。《魏土地記》曰:黃龍城西南有白狼河,東北附城東北下,即是也。又東北,濫真水出西北外,東南歷重山,東南入白狼水。白狼水又東北出,東分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地理志》曰:渝水首受白狼水,西南循山,徑一故城西,世以為河連城,疑是臨渝縣之故城,王莽曰馮德者矣。渝水南東屈,與一水會,世名之曰倫水,蓋戎方之變名耳。疑即《地理志》所謂侯水北入渝者也。《十二州志》曰:侯水南入渝。《地理志》蓋言自北而南也。又西南注於渝。渝水又東南徑一故城東,俗曰女羅城,又南徑營丘城西。營丘在齊而名之於遼、燕之間者,蓋燕、齊遼迥,僑分所在。其水東南入海。《地理志》曰:渝水自外南入海。一水東北出為白狼水,又東南至房縣注於遼。《魏土地記》曰:白狼水下人遼也。又東過安市縣西,南入於海。

《十三州志》曰:大遼水自外西南至安市入於海。又玄菟高句麗縣有遼山,小遼水所出,縣,故高句麗,胡之國也。漢武帝元封二年,平右渠,置玄菟郡於此,王莽之下句麗。水出遼山,西南徑遼陽縣與大梁水會,水出北外,西南至遼陽人小遼水。故《地理志》曰:大梁水西南至遼陽入遼。《郡國志》曰:縣,故屬遼東,後入玄菟。其水西南,故謂之為梁水也。小遼水又西南徑襄平縣為淡淵,晉永嘉三年涸。小遼水又徑遼隊縣人大遼水。司馬宣王之平遼東也,斬公孫淵於斯水之上者也。

西南至遼隊縣,入於大遼水也。

浿水出樂鏤方縣,東南過臨浿縣,東入於海。

許慎雲:浿水出鏤方,東入海。一曰出浿水縣。《十三州志》曰:浿水縣在樂東北,鏤方縣在郡東。蓋出其縣南徑鏤方也。昔燕人衛滿自浿水西至朝鮮。朝鮮,故箕子國也。箕子教民以義,田織信厚,約以八法,而下知,遂成禮俗。戰國時,滿乃王之,都王險城,地方數千裡,至其孫右渠。漢武帝元封二年,遣樓船將軍楊樸、左將軍荀彘討右渠,破渠於浿水,遂滅之。若浿水東,無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句麗之國治,餘訪蕃使,言城在浿水之陽。其水西徑故樂朝鮮縣,即樂郡治。漢武帝置。而西北。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又漢興,以朝鮮為遠,循遼東故至浿水為界。考之今古,於事差謬,蓋《經》誤證也。

譯文溼餘水發源於上谷郡居庸關東面,居庸關位於沮陽城東南六十里的居庸縣界,所以叫居庸關。更始帝派使者來到上谷,耿況到居庸關去接他,說的就是此關。溼餘水源於關山,往南經居庸關下。溪水東岸,有一座三層石室,石室的門窗、框架全是岩石做的,這就是古關的燎望臺。燎望臺南面是深谷,關隘的城牆都用石塊砌成,牆高壁峭,可不是一項輕而易舉的工程。這裡峰巒層疊,絕谷淵深,山道狹窄,僅容得下一輛車。又有深林的阻障,地形極其險要。早晨的山鳥,黃昏的野獸,在寒風中哀鴻,互相應和,旅人聽了無不到傷懷,思鄉之情袖然而生。溼餘水過山南,經軍都縣界,這裡也有個關,叫軍都關。《續漢書》說;尚書盧植隱居於上谷軍都山,就是這裡。溼餘水南出關,那地方叫下口,水潛入地下十餘里。往東過軍都縣南面,又往東過薊縣北面,溼餘水舊道東經軍都縣老城南面,又往東,水又從地下冒出來,積成水潭,稱為溼餘潭。溼餘水又東,易荊水注入。易荊水發源於西北的千蘿泉,又稱丁蘿水,往東南經鬱山西面,才稱易荊水。公孫攢在鮑丘打了敗仗,想退回易荊固守,可能就被這條水所阻擋。易荊水又東,在左邊匯合了虎眼泉,虎眼泉源出平川,往東南入易荊水。易荊水又往東南,與孤山水匯合。孤山水發源於平川的東邊,從孤山出,往東南入易荊水,又稱塔界水,塔界水又往東經薊城,又往東經昌平縣老城南面’,又稱昌平水。《魏土地記》說: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昌平河又往東,注入溼餘水。溼餘水又往東南,在左邊匯合芹城水。芹城水發源於北山,往南經芹城,往東南,注入溼餘水。溼餘水又往東南經安樂老城西面。更始派渴者韓鴻去北方巡視,奉命授吳漢為安樂令,說的就是此城。又向北轉彎,往東南到狐奴縣西面,注人沽河。

從前彭寵派狐奴縣令王梁,往南幫助光武帝起兵,就是從該縣前去的。溼餘水從該縣西南,往東注入沽河。因此《地理志》說:溼餘水自軍都縣東面到潞縣,往南注入沽水。

沽河從過來,沽河發源於御夷鎮西北九十里的丹花嶺下,往東南,大谷水注入。大谷水發源於鎮北大谷溪,往西南經獨石北界。這塊巨石四面沒有山巒依附,孤零零地矗立於平地上。大谷水又南,九源水注入。九源水來自北川,左右兩邊有八條小溪匯入,合成一條,因此有九源之稱。水往南,到獨石注入大谷水。大谷水又往.南經獨石西面,又往南經御夷鎮西面。御夷鎮是魏太和時為防北狄而設。大谷水又往東南,尖谷水注入。尖谷水源出御夷鎮東北的尖溪,往西南經鎮城東面,往西南,注入大谷水,亂往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往南出峽谷,這裡有兩座城夾岸時峙,人們標為獨固門。因為這裡有險要難攻的地形可以依靠,易於固守。兩旁岩石壁立高聳,而中間則可以通過,猶如門戶,因而得名。沽水又往南,在左邊匯合乾溪水。乾溪水引北川往西南,經一個老亭東面,又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往西南經赤城東面。趙建武年間(335一348),幷州刺史王霸被燕國打敗,退回此城堅守。赤城位子山丘上,城下便是深澗,溪名也因城名而改變,因此義有赤城河之稱。沽水又往東南,與鵲谷水匯合。鵲谷水有兩個源頭、南面是陽樂水,發源於且居縣。《地理志》說:陽樂水發源於縣東。往南經大翩山、小翩山以北,過女祁縣老城南面。《地理志》說:這是東部都尉治,也就是王莽時的祁縣。陽樂水世人稱為橫水,又稱陽田河。陽樂水又往東南經一個古亭,又東,在左與候滷水匯合。候滷水發源於西北山,往東南經候滷城北面。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因此名叫候滷,太和年間(477-499)改名為御夷鎮。候滷水又往東南,注入陽樂水。陽樂水又往東南沿著狼山南麓過。山上的岩石呈白,孤峰亭亭聳峙,高出眾山之上,陽樂水又往東南經溫泉東面,溫泉在一處山彎裡。又經赤城西面,折向城南,往東南入赤城河。赤城河又往東南,向右匯合高峰水。高峰水發源於高峰戍東南面,這座城堡位於山上。水往西南一,又折向東南,炸入沽水。沽水又往西南出山間,經漁陽縣老城西面,南匯合了七度水。七度水發源於北山黃頒谷,因此又稱黃頒水,往東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往南,漁水注入。漁水發源於漁陽縣東南的平地上,泉水往西經漁陽縣老城南面。應劫說:漁陽縣在漁水之陽。查閱其它地理著作,都沒有這個說法,但沿著河探尋,卻又確實從那裡過。如今漁陽在漁水之陽,與應肋說法相符,漁陽的地名應是由此而來的。秦調派鄉里貧民駐守漁陽,指的就是此城。漁水又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匯合,此水發源於漁雨城以南的小山。《魏土地記》說:城南五里有螺山,水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在南經安樂縣老城東面。《晉書-地道記》說:晉把這裡封給劉禪,立為公國。沽水,俗稱西潞水。

往南過漁陽郡狐奴縣北面,往西南與溼餘水匯合,稱為潞河;沽水往西南經狐奴山西面,又往南經狐奴縣老城西面。漁陽太守張堪,帶領狐奴縣百姓開墾農田,並指導他們種植水稻,百姓從此才富裕起來。有童謠唱道:桑樹沒有弱枝,雙穗的麥子旺長,張太守愛民施政;老百姓喜氣洋洋。張堪在漁陽任職八年,匈奴不敢進犯邊。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人。陽重溝水發源於狐奴山,轉彎往南經狐奴城西面,這就是王莽時的舉符。陽重溝水傍著城邊南,在右邊與沽水匯合、沽水又往南,溼餘水注入。沽水又往南,在左邊與鮑丘水匯合,世人稱為東潞水。沽水又往南經潞縣,稱為潞河。《魏土地記脫;城西三十里有潞河。

又往東南到雍奴縣西面,稱為筒溝。

漯水在這裡注入,匯處俗稱合口。沽水又東,鮑丘水在雍奴縣西北往東出。

又往東南到泉州縣,與清河匯合,往東人大海。清河是眾河的末尾。

沽水又往東南經泉州縣老城東面。泉州就是王莽時的泉調。沽水又往東南,匯合了清河,現在已經無水了。沽水又匯合清、淇、漳、渲、濃、易、徠、濡飛沽、淖沱等水,一同歸入大海。因此《水經》說:清河是眾河的末尾。

鮑丘水從來,往南過漁陽縣東面,鮑丘水發源於御夷鎮北,往南經九莊嶺東面,俗稱大榆河。又往南,從御夷鎮東南九十里的西密雲戍級西過,又往南,在左邊匯合道人溪水,道人溪水發源於北川,往南經孔山西面,又經密雲戍東面,在左邊匯合孟廣咧水。孟廣刪水發源於刪下,山極峭峻,高鼻地超出眾山之上。這條水往西經孔山南面,山上有石頂開口透光,因此,當地民間稱為孔由。姍水又往西南到了密雲戍以東,往西注入道人水,往西南亂,經過密雲戍城南,在右邊匯合大愉河。因為有個東密雲,所以稱此城為西密雲,大榆河又往東南,有白楊泉水注入。白楊泉水發源北方的白楊溪、望離,在右邊入大愉河。又往東南,有龍當溪水從北方來注入。大榆河又往東南出峽谷,經安州舊漁陽郡的滑鹽縣南面,向左匯合了該縣的北溪水。北溪水發源於縣北的廣長塹南面,太和年間(477一499)挖掘此塹,目的在於防禦北狄。溪水往南經滑鹽縣老城東面。王莽時改名力匡德,漢明帝又改為鹽田,是鹽官右皿的治所,世人稱為解鹽城,西一北離御夷鎮二百里。溪水南注入鮑丘水。鮑丘水又往南經轆奚縣老城東,王莽時更名為敦德。鮑丘水又往西南經獷平縣老城東面一癮王莽時的平獷一又往南,匯合了三城水。三城水發源於臼裡山,往西經三城,稱為三城水;又經香隆山,山上遍長搞木香,因而得名。又往西經石窟南面。窟內很寬廣,過往行人常在此歇息。裡面有個深潭,但不外,留宿的人就靠潭水飲用。溪水又往西北經伏凌山南面,與石門水匯合。石門水發源於伏凌山,山很高峻,巖壑間很冷,背阻一面的山崖,積雪不消,夏天也還結冰,正如歡離騷》所誦的一樣。因此世人就稱為伏凌山,有一條水往西南,注入石堆1水,稱為桑谷水,因為溪水從桑林旁過,才有此名。又往西南經獷平城東南,向右注入鮑丘水。鮑丘水又住東南經漁陽縣老城南面,漁陽郡的治所就在這裡。漁陽郡是秦始皇二十立年(前225)所置,王莽時改郡名為通潞,縣名為得漁。鮑丘水又往西南。公孫攢殺害了劉虞,烏丸王念赳虞的恩德,就去他的兒子劉和,合兵十萬,在這條水上大敗公孫珊,斬首一萬。鮑丘水又往西南經狐奴城東面,又往西南,注入沽河,往南亂而去。

又往南過潞縣西面,鮑丘水進入潞縣境內,統稱潞河,有高梁水注入。高梁水上在庚陵堰從漯水分而出,北岸有梁山,山上有燕國刺王旦的陵墓,因此稱堰為決陵堰。這條水從決陵堰分出後,往東經梁山南面,又往東北經劉靖碑北面。碑文道: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道諸軍事、徵北將軍、建成鄉侯、沛國劉靖,字文恭,登上梁山觀望漯水河道勘察地形地勢,他讚揚武安君鑿通水渠,羨慕秦國人民的富裕。於是派部下丁鴻率領一千多士兵,於嘉平二年(25的攔河築壩,疏通了高梁河,建造了塊陵堰、,開鑿了車箱渠‘修堰所立石碑的碑文說:高梁水出自幷州,是潞河的分支。一條牢固的長堤,截斷水,以石籠為主壩,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寬七十多步。在北岸建了一道水門,寬四丈,又築了一條長十丈的堰壩。山洪暴發時,水就漫過水壩東而去,平常量穩定時,就從北門來。每年可灌溉農田二千頃。全部封地有一百多萬畝。到了景元三年(262)辛酉,詔書中說,人民所需糧食增多,陸路運糧供應不上,派遣渴者樊晨改建水閘,把每年的農田限制在一千頃,從封地中劃出四千三百一十六頃轉給郡縣,改定封地為五千九百三十頃。水沿著車箱渠,自薊縣西北經昌平縣,東至漁陽潞縣為止,其間渠道所經四五百里,溉農田一萬多頃。無論高處低處,都受其利。引水導就可以灌溉,開口放水就會散。打開渠口就湧進水,放出水就成為甘澤;不但受益於當時,而且造福於後世。晉元康四年(294),劉君少子曉騎將軍、平鄉侯劉弘,被任命持節,監幽州諸軍事的職務,領有護烏丸校尉、寧朔將軍的職銜。築堰後三十六年,到了元康五年(295)六月,洪水暴發,堰壩被沖毀四分之三,只留下北岸的七十多丈。上段的車箱渠,到處水橫溢。他追思先人築堰的功績,於是親臨現場,指導制訂規劃,命令司馬關內侯逢揮,率領內外將士二千人,砌造堤岸、建立石渠、修築主堰、安裝水閘,閘門寬四丈,高五尺,興修這項水利工程時,凡有關疏導雍,便利灌溉的辦法,都以原廖乒氣來的制度為準。整個工程耗費了四萬多工。各部王侯,不召自來,連揹著嬰兒的婦女也來參加,人數多達幾千。《詩經》說:動工了,莫急躁。《周易》說:人民忘記了勞累。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於是垂相御史官署裡的文武官員,聯想到秦國人民追思鄭國開渠的功績,魏國人民為西門豹立祠的舉動,因而也十分欽仰這件利民的善政,覺得應當追述這項工程的成就。於是,於元康五年。(295)十月十一,刻石立表,紀述這件重大的功績,並記載護堰的制度,作為後人遵守的準則。詳情見碑文。高梁水又往東南經薊縣北面,又往東到潞縣,注入鮑丘水。鮑丘水又往南經潞縣老城西面,就是王莽時的通潞亭。漢光武帝派吳漢、耿棄等在潞縣東部大敗銅馬、五蟠等部,說的就是此縣。鮑丘水又折向東南,經潞城南面。世祖任彭寵為漁陽太守,郡治就設在這裡。.彭寵反叛,光武帝派遊擊將軍鄧隆去討伐,他的軍隊就駐紮在這條水的南岸。光武帝占卜得知鄧隆一定要失敗,果然被彭寵打垮。那裡還留有營壘的遺蹟。鮑丘水又往東南注入夏澤。夏澤南岸彎彎曲曲長達十餘里,北面是謙澤,水面遼闊,一眼望去無邊無際。

又往南到雍奴到縣面,向東轉彎,注人大海。

鮑丘水從前在雍奴縣老城西北分出筒溝往東,如今筒溝水已斷,許多東的水就都合成一條了。鮑丘水又往東經雍奴縣北面,又往東,與詢河匯合。淘河發源於右北平無終縣西山的白楊谷,往西北經平谷縣,折向西南,有獨樂水注入。獨樂水發源於北抱犢固,往南經平谷縣老城東面。後漢建武元年(25),光武帝派出十二位大將,追擊大槍、五播諸部,直到平谷縣,就在該縣把他們打得大敗。獨樂水往南入詢水。詢水又在左邊匯合了盤山水。盤山水發源於盤山上,山勢險峻,人跡罕至。離山三十多里,遠遠望去,從二十多里高的山上,瀉下一道白練般的飛瀑,山泉沿著溪澗順而下,從西北注入溝水。獷句水又往東南經平谷縣老城,往東南與枷河匯合。伽河發源於北山―山在低奚縣老城東南―往東南經博陸老城北面,又折向城東,有人稱為平陸城,這是不對的。漢武帝下了詔書,把博陸封給大司馬霍光,立為侯國。文穎說:博大而高平,取個美好的名字,但沒有這麼一個縣。霍光的封地在北海河東。薛攢說:漁陽有博陸城,說的就是此城。現在城在且居山以南平坦的高地上,四面環水,文穎所說的,只取美稱,實無縣名,就指這個地方。枷水又往東南經平谷縣老城西面,往東南,注入溝河。溝河又往南經紛城以東,往南匯合了五百溝水。五百溝水發源於七山北麓,往東經平谷縣的映城南面,往東注入詢河。溝河又往東南經臨詢城北面,轉彎過城東,沿著城邊往南去。《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十六年(前354),齊軍和燕軍在溝水開戰,齊軍戰敗逃遁,說的就是這條水。溝水又往南,注入鮑丘水。鮑丘水又東,匯合了泉州渠,泉州渠的舊道上在泉州縣承接淖沱水,因此以泉州來命名。渠水往北經泉州縣東面,又往北經雍奴縣東面,這裡西距雍奴老城一百二十里。渠水從淖沱河分出往北,經過一百八十里的水澤,注入鮑丘河,匯處叫泉州口。陳壽《魏志》說:曹太祖因為蹋頓侵擾邊境,準備出兵討伐,於是以詢口為起點開渠,經過雍奴、泉州直通河海。現在這條渠道已經無水了。鮑丘水又東,有庚水注入。庚水發源於右北平徐無縣北方的邊,往南經徐無山,接納了黑牛谷水,又接納了沙谷水。這兩條水都發源於西方的山谷,往東注入庚水。從前田子泰來這裡避難,人數逐漸增至五千戶。《開山圖》說:山上長有一種樹木,燃燒後無灰;有一種石頭,可以打火。按注說:這種樹木呈黑,樣子像炭,沒有樹葉;石頭紅如硃砂,兩塊石頭相磨擦,就能發出火花,把無灰的木頭點著,可以終燃燒不滅。現在這種樹木早已絕跡了。庚水又過徐無縣老城東面,徐無縣就是王莽時的北順亭。《魏土地記》說:右北平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有徐無城。庚水又往西南奮與周盧溪水匯合。周盧溪水發源于徐無山,往東南,注入庚水。庚水又往西南,有漫水水注入。漫水發源於右北平俊靡縣,就是王莽時的俊麻。水往東南,人們稱為車拳水;又往東南,與溫泉水匯合。溫泉水發源於北山溫溪,就是溫泉的水源。但治病的人不能在泉水湧出處洗澡,因為太熱的緣故。彼魏土地記》說:徐無城東面有溫湯,指的就是此泉。溫泉水往南了百步,就潛入地下,水大時就暢注入漫水。漫水又往東南經石門峽。這裡山極險峻,山峽兩邊陡峭如壁,中間開了個口,俗稱石門口。漢中平四年(187),漁陽張純謀反,殺了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紡。中平五年(188),下詔命中郎將孟益率領公孫攢討伐張純,兩軍在石門戰,大敗張純。漫水又往東南,叫北黃水;又折向南,稱為南黃水,又往西南經無終山,就是仲理配製神丹的地方。他又在這座山上煉製出五千斤黃金救濟百姓。山上有陽翁伯的玉田,在縣城西北,有陽公壇社,就是陽公的故居。《搜神記》說:雍伯,洛陽人,孝順,父母死後,埋葬在無終山,山高八十里,山上無水,雍伯常常在墳前放上水,有一個過路人喝了他的水,就送他一斗石頭,叫他種到田裡,不久,田裡長出許多玉來。北平徐家有一個女兒,雍伯請媒人去求婚,徐家要他送一雙白璧來定親。媒人將徐家的要求告訴雍伯,雍伯到玉田收來五雙白璧送去,徐家就把女兒嫁給他,從此雍伯就在無終山安家。《陽氏譜敘》說:翁伯是周景王的孫子,封於陽樊,秋末年,遷居到無終山,因陽樊而改姓為陽。他懷著仁愛之心,普施眾人,天帝因而將玉田賜給他。碑文說:陽公原來居住在縣北六十里的翁同山,後來潞人遷居到西山下,陽公又遷居到這裡,得到天帝所賜的玉田。陽公生不貪財寶,玉田也就自然消失了。這地方如今仍叫玉田陽。幹寶說:在種石的地方,四角豎著四大石柱,各長一丈,石柱中央那塊地廣一頃,名叫玉田,至今還留傳著這個稱呼,玉田立的標誌,就是從此時開始的,但如今已不知所在了。幹寶的記載與《譜敘》玉田自然消失的說法相同。漫水到了這裡,有藍水注入。藍水發源於北山,往東,又轉彎往南經無終縣老城東面,老城原屬無終子國。《秋》記載:襄公四年(前569),無終子嘉父派孟樂出使晉國,通過魏絳獻上虎豹皮,請求晉侯與戎族各部議和。這一帶原屬燕國領地,秦始皇二十二年(225),滅了燕國,設置右北平郡,郡治就在這裡,王莽時稱為北頑。漢時李廣任郡守,一次出行,看到一塊半隱半現的岩石,誤以為虎,“箭去,羽箭深深地穿進岩石中,就是在這地方。《魏土地記》說:右北平城西北面一百三十里有無終城。藍水又南,注入漫水。漫水又往西南,注入庚水。《地理志》說:漫水發源於俊靡縣以南,到無終縣往東注入庚水。庚水,世人又稱拓水,往南經燕山下。一處懸崖旁有石鼓,離地一百多丈,望去有如可裝數百石糧食的圓形大糧倉,底下橫擱著一石樑;東南面有塊岩石如人舉著鼓褪擊鼓的樣子。老人傳說,燕山上的石鼓響起來,就有兵災。庚水又往南經北平城以西,往南注入鮑丘水,匯處叫朽口。鮑丘水又往東,經右北平郡者城南。《魏土地記》說:薊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鮑丘水又東,有巨梁水注入。巨梁水發源於土垠縣以北的陳宮山,往西南經觀雞山下,稱為觀雞水。觀雞水的東面有觀雞寺,寺內的殿堂高大寬敞,可以容納一千名僧人。地面全由石板鋪成,屋頂的縫隙都塗了泥,地基下面佈滿通道,猶如經脈分佈於四面八方,室外殿基四面有灶口可燒火,熱氣從灶口進通道,整個堂內就都暖和了。因為這一帶氣侯寒冷,霜氣人,出家的僧人大都貧窮,施主只怕影響他們修道,所以把這座殿堂造得特別高大,因而有心修道的人很多都到這裡來棲身。觀雞水又往西南,向右匯合了區落水。區落水發源於土垠縣北山,往東南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往南經土垠縣老城西面,在左邊匯合了寒渡水。寒渡水發源於土垠縣東北,往西南到縣城,在右邊注入梁河。

梁河又往南,有澗於水注入。澗於水發源於東北山,往西南經土垠縣老城東面,往西南,注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往東南,在右邊匯合了五里水。五里水發源於北平城東北面的五里山,因此世人就稱為五里水,又名田繼泉,往西,又轉彎往南經北平城東面,往東南注入巨梁河,亂注入鮑丘水。自鮑丘水以南,南到淖沱河,西至泉州、雍奴,東到大海,叫做雍奴蔽。原野間沼澤相連,有九十九個湖蕩,支縱橫錯,處處相通。到大海的,並非只有梁河和鮑丘水。

濡水從來,往東南過遼西郡令支縣北面,濡水發源於御夷鎮東南,有兩個源頭在山的兩邊往西北並,出山後合成一。又往西北經御夷老城以東、御夷鎮以北一百四十里,又往北,向左有連淵水注入。連淵水發源於老城以東,往西北經老城南面,又往西北經綠水池南。池水淵深不。連淵水又往西,然後轉彎北,又往東經老城北面,把兩個池沼連結在一起,叫作連淵浦。又往東北注入難河。難河右岸有汗水注入。汗水發源於東塢以南,往西北經沙野南面,北方人叫沙野。水在鎮東北二百三十里,往西北注入難河。濡、難二字讀音相近,是北狄語訛所致。濡水又往北經沙野以西,又往北經箕安山以東,折向東北,經沙野北面,又往東北經林山北麓。濡水北面有個水池,池水靜止不。濡水又往東北經孤山以南,往東北,有呂泉水注入。呂泉水發源於呂泉塢西麓,往東南,折向東邊過山塢以南,往東北,有三泉水注入。三泉水有三個源頭,依次匯合為一條水,在御夷鎮東北四百里,往東南注入呂泉水。呂泉水又往東經孤山北面,又往東北,有逆水注入。逆水發源於東南方,水往西,向右轉彎然後往東南奔,與木林山水匯合。木林山水發源于山南,往東注入逆水,亂往東北注入濡河。濡河又往東,有盤泉注入。盤泉水來自西北方,往東南,注入濡河。濡河又往東南,河道迂曲迴環,稱為曲河,在御夷鎮東北三百里,東出峽,進入安州境內,往東南經漁陽郡白檀縣老城。《地理志》說:濡水發源於白檀縣北方的蠻族地區。漢景帝給李廣的詔書說:著令將軍率領大軍東進,在白檀縣歇息。濡水又往東南,向右與要水匯合。要水發源於外,三條河水並,稱為大要水,往東南經要陽縣老城東面,老城原是都尉治,王莽時改名為要術,要水又往東南經白檀縣,往東南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有索頭水注入。索頭水源出索頭川,往南經廣陽僑郡西面,這個僑郡是魏時從右北平郡分出,郡治也就是今天安州的州治。索頭水又往南,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有武列水注入。武列水三源合。西源的右邊是一條溪水,又稱西藏水,往東南出溪,與蟠泉水匯合。蟠泉水發源於安州城以東十五里,東九十里,注入西藏水。西藏水又往西南,有東藏水注入,這條水出自東溪,又稱東藏水,往西南出谷,與中藏水匯合。中藏水出自中溪,南出谷,往南注入東藏水。因此把這三條溪稱為三藏,匯合後就叫三藏水。東藏水又往南,向右注入西藏水,亂向左匯入龍泉水。龍泉水發源於東山下,深不可測,往西南,注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東南,與龍水匯合。龍當水出自西方的龍當溪,往東入三藏水。三藏水又往東南經武列溪,稱為武列水,往東南經石下。石高據於群山之上,孤峰直雲霄,陡崖極其險峻,高達百餘切。州牧太守經過這裡時,常叫選拔出來的優秀的弓箭手張弓箭,但沒有一個人得到這樣的高度。水往東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有五渡水注入。五渡水發源於北方的安樂縣丁原山,往南經該縣老城西面,就是原來的三會城孟五渡水往南注入五渡塘,這條水縈纖曲折,行人要接二連三地過渡,溪和塘都因此得名。水又南,注入濡水。濡水又與高石水匯合。高石水發源於東方的安樂縣東山,往西經三會城南面,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經盧龍。到這裡的道路是從無終縣向東通過來的,渡過濡水,經過林蘭隆,往東直達清隆。盧龍地勢峻險,陡坡七轉八彎,因此有九睜之名。燕景昭元璽二年(353),派遣將軍步渾修築盧龍道,他焚山劈石,拓寬山道,可容兩車並行,並在嶺上刻石,記述築路的工程,石碑至今還在。但庚呆之注《揚都賦》,卻說盧龍山在平岡城以北,實在太忽,與事實相去太遠了。我按:從盧龍往東越過清隆,到凡城約二百里;從凡城往東北走,去平岡老城約一百八十里,去向黃龍則有五百里。所以陳壽《魏志》說:田疇率軍取道盧龍,劈山填谷五百餘里,經白檀,過平岡,登上白狼山,直指柳城。平岡在盧龍東北很遠,而庚仲初卻說在南面,是不對的。濡水又往東南經盧龍老城東面。老城是漢建安十二年(207)魏武帝出征蹋頓時所建。濡水又南,有黃洛水注入。黃洛水發源於北面的盧龍山,往南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與洛水匯合。洛水發源於盧龍,往西南,注入濡水。濡水又轉彎繼續奔,左邊接納了去潤水,又匯合了敖水,這兩條水都從盧龍往西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經令支縣老城東面,這就是王莽時的令氏亭。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分燕國的部分土地設置遼西郡,令支縣隸屬於該郡。《魏土地記》說:肥如城以西十里,有濡水,往南經孤竹城以西,右邊匯合了玄水,人們稱為小濡水,這不對。玄水源出肥如縣東北方的玄溪,往西南經縣東,先轉向東邊,再轉向南邊,然後折回西邊,從肥如縣老城南面過,民間只叫肥如水。老城原屬肥子國。應肋說:晉滅了肥,肥子投奔到燕國,燕王將他分封在這裡,所以叫肥如。漢高帝六年(前201),把這地方封給蔡寅,立為侯國。玄水往西南,右邊匯合了盧水。盧水發源於肥如縣東北的沮溪,往南,稱為大沮水;又往南,左邊匯合了陽樂水。陽樂水發源於東北方的陽樂縣溪。《地理風俗記》說:陽樂原是燕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設遼西郡,郡治就在這裡。《魏土地記》說: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陽樂水又往西南,注入沮水,匯處叫陽口。沮水又往西南,有小沮水注入。小沮水發源於冷溪,人們稱為冷池。又往南,匯合了溫泉水,溫泉水出自東北方的溫溪,往西南,注入小沮水。小沮水又南,與大沮水匯合,稱為盧水。桑欽提到盧子的書中說:晉滅肥後,把那一族人遷到盧水一帶。盧水有兩條渠道,稱為小沮水和大沮水,二渠匯合注入玄水。盧水又往南,與溫水匯合。溫水發源於肥如城以北,往西,注入玄水。《地理志》說:盧水往南注入玄水。玄水又往西南經孤竹城北面,往西注入濡水。因此《地理志》說:玄水東注入濡水,是從東邊來的。《地理志》說:令支有孤竹城,就是舊時的孤竹國。《史記》說: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為了辭讓王位,在首陽山餓死。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見有人對他說:我是孤竹君的兒子,伯夷的弟弟。我的棺榔在遼海漂浮,聽說您是個行善的人,希望您替我掩埋一下。第二天果然看到海上有浮棺,那些嗤笑他的小吏都無疾而死,於是就改地安葬。《晉書-地道記》說:遼西人看到遼本上有浮棺,想把它打開,卻聽到有聲音說,我是孤竹君,你為什麼要開我的棺榔呢?因此人們就為他立祠。祠在山上,城在山邊。肥如縣城南十二里,就是兩水匯合的地方。

又往東南過海陽縣,往西南注人大海。

濡水從孤竹城東南經西鄉北面,瓤溝水注入。抓溝水發源於孤竹城東南方,往東注入濡水。濡水又從老城南面過,分為兩條,七邊分支出的,人們稱為小濡水,往東經樂安亭北面,往東南注入大海。濡水往東南經樂安亭南面,往東與新河道匯合。舊河道在雍奴縣承接鮑丘水,往東出,稱為鹽關口。魏太祖征伐蹋頓時,同時疏導了詢口,所開的渠道,人們稱為新河。陳壽《魏志》說:開新河通大海。新河又往東北穿過庚水,又往東北出,經右北平穿過詢渠水,又往東北經昌城縣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時的淑武。新河又往東,分為兩條,支往東南注入大海。新河從支渠口往東,匯合了封大水,匯處叫口。水道從新安平縣出來,往西南經新安平縣老城西面,按《地理志》,這是遼西郡的屬縣。又往東南,有龍鮮水注入。龍鮮水發源於新安平縣的西北方,人們稱為馬頭水。馬頭水有兩個源頭,往南匯合為一座,往東注入封大水。《地理志》說:龍鮮水往東注入封大水。亂往南匯入新河,往南注入大海。《地理志》說:封大水從海陽縣南面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出海陽縣,與緩虛水匯合,緩虛水發源於新安平縣東北方,世人稱為大籠川,往東南經令支城以西,往西南,與新河匯合,南注入大海。《地理志》說:緩虛水與封大水都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東,與素河匯合,匯處稱為白水口。素河發源於令支,縣的藍山,南匯入新河,又往東南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到九褪口,分支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往東經海陽縣老城南面。漢高祖六年(前201),把該縣封給搖母餘,立為侯國。《魏土地記》說:令支城以南六十里有海陽城。新河又東,與清水匯合。清水發源於海陽縣,往東南經海陽城東面,又南與新河匯合,又南了十里左右,往西入九褪,注入大海。新河東穿過清水,又東,木究水出,南注入大海。新河又東,從左邊曲折出,成為北陽孤澱,澱水向右穿過新河,往南注入大海。新河又東,與濡水匯合。濡水又往東南到案縣竭石山。文穎說:竭石在遼西紊縣,王莽時稱為選武。素縣隸屬於臨渝,王莽時把臨渝改為馮德。《地理志》說:大竭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時改名為揭石。漢武帝也曾登山觀望大海,並在這裡刻石題字。如今海濱有一座岩石,樣子很像雨道,長數十里,在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常常出水面,立在大海之中,水大漲時就淹沒,退時,不動不沒,不知深淺,世人稱為天橋柱。石柱的樣子彷彿是人所建造,但實際上卻不是人力造成的,韋昭也認為這就是竭石。《三齊略記》說:秦始皇在海中建造石橋,海神替他豎起石柱。秦始皇請求海神出來相見。海神說:我生得醜陋,不要把我的樣子畫下來,才可以和您相見。於是秦始皇入海四十里,見到了海神,隨從沒有人動手,但有個畫工卻偷偷用腳來畫海神的長相。海神發怒道:您不守約,趕快給我走!秦始皇掉轉馬頭回岸,前腳還站著,後腳地就崩了,僥倖脫身登岸,‘畫工就被淹死在海里,周圍群山的岩石都瀉入海里,至今還向東陡斜,可能就是這地方。濡水從這裡南入海,並不經過海陽縣以西。《水經》是搞錯了。又據《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前666),出征孤竹,離卑耳溪還有十里,突然停了下來,吃驚地瞪著兩眼,拉弓準備箭了,但又沒有出,對隨從們說:看到前面那東西嗎?隨從們回答說:沒看到。齊桓公說:我看到那東西,只有一尺長,但卻完全是人的樣子,戴著帽,右邊袒開衣襟,走在馬前,哪有像這種樣子的人!管仲回答說:我聽說豈山有個山神叫偷兒,只有一尺長,形狀像人。稱霸天下的國君興起時,豈山之神就會顯現。而且他走在馬前,就是引路;袒開衣襟,就是告訴前面有水;右邊袒開,就是告訴你從右面渡水。到了卑耳溪,過水的嚮導從左邊過水,水深與帽相平,從右面過水,水深只到膝蓋。軍隊就全都過河了。齊桓公拱手說:仲父,您真是無所不曉啊!失敬得很,我是早該受罰的了。如今從孤竹往南,就是大海了,在滄茫的大海之中,辨認得出的山多得很,但涉水嚮導領渡的那條卑耳溪卻不知又在哪裡。早在漢朝時,大海的波沒了大片的陸地,想來也同碣石一起沉沒在大海里了。

大遼水發源於外衛白平山,往東南過遼東郡襄平縣西面,也有人說遼水發源於砒石山,從外往東,直到遼東望平縣以西―就是王莽時的長說,折向西南,經襄平縣老城西面。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滅了燕國,設置了遼東郡,郡治就設在這裡。漢高帝八年(前199),將這地方封給紀通,立為侯國,王莽時稱為昌平,是舊時平州的治所。水又往南經遼隊縣老城西面,王莽時改名為順睦。公孫淵派將軍畢衍在遼隊抵禦司馬茲,說的就是這裡。

又往東南過房縣西面,《地理志》:房縣原是遼東郡的屬縣。遼水在右匯合白狼水。白狼水發源於右北平白狼縣東南,往北,再折向西北,經廣成縣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時的平虜,俗稱廣都城。白狼水又往西北,石城川水注入。石城川水發源於西南方的石城山,往東經石城縣老城南面。按《地理志》,右北平有石城縣。水折向北方,經白鹿山西面。就是白狼山。《魏書-國志》說:遼西單于蹋頓尤其強盛,受到袁氏的優遇,所以袁尚去投靠他,這個部族屢次入關騷擾。曹公取道盧龍,劈山填谷五百餘里。離柳城還有二百里時,袁尚與蹋頓率領數萬軍隊前來戰。曹公登上白狼山,遙望柳城,突然與敵兵相遇,趁著他們隊伍不整,向他們發起進攻,敵軍被擊潰了,殺了蹋頓,胡人和漢人投降的達二十萬人。《英雄記》說:曹於是拍著馬鞍,在馬上樂得手舞足蹈起來,就是在這地方。《博物志》說:魏武帝在馬遇到獅子,叫部下去打死它,但被獅子傷了許多人,武帝於是親自率領數百親兵去打它,獅子怒吼著猛跳起來,隨從的人都嚇壞了。忽然看見有個東西從樹林中衝出來,樣子像只狸,跳到曹的車扼上。獅子快到時,怪獸便跳到它的頭上,獅子即刻伏下不敢起來,於是才把它殺掉,抬著死獅子回來。離洛陽還有四十里,這個地區的雞狗都不鳴不吠。水又往東北入廣成縣,往東注入白狼水。白狼水往北經白狼縣老城東面,王莽時改名伏狄。白狼水又往東,方城川水注入。方城川水發源於西南山下,往東,再折向北方,經一座老城西面一一人們叫雀目城一一向東轉彎經方城北面,往東注入白狼水。白狼水又往東北經昌黎縣老城西面。《地理志》稱為黎,是東部都尉治所,就是王莽時的禽虜。應劭說:黎就是現在的昌黎。高平川水在這裡注入白狼水。這條水發源於西北方的平原上,往東經樓城北面,是樓人移民所建。水又往東南樓城北面,因為直接經戎人地區,所以城也得了戎人的地名。水又往東南,注入白狼水。白狼水又往東北,自魯水注入。自魯水從西北遠山來,往東南注入白狼水。白狼水又往東北經龍山西面。燕慕容毓認為柳城以北、龍山以南是個福地,派陽裕去建築龍城,把柳城縣改名為龍城縣。十二年(345),黑龍與白龍在龍山顯現,慕容毓親自去觀看,在離開龍二百步以外的地方,用豬牛羊三牲致祭。兩條龍頭挨著頭嬉鬧飛翔,脫下龍角飛去。慕容魷高興得很,就下詔大赦,把新宮改為和龍宮,並在山上建築龍翔祠。白狼水又往北經黃龍城東面。《十三州志》說:這是遼東屬國都尉治,昌遼道有黃龍亭,就指這地方,也是魏時營州刺史的治所。《魏土地記》說:黃龍城西南有白狼河,沿著城東北邊往東北,這裡指的就是白狼水。又往東北,濫真水發源於西北方的外,往東南經重山,往東南注入白狼水。白狼水又往東北出,又往東分為兩條,右邊那條可能就是渝水。《地理志》說:渝水上承接白狼水,往西南沿著山邊經一座老城西面,世人認為這是河連城,可能就是臨渝縣的老城,王莽時叫馮德。渝水往南,折向東邊,與一條水匯合,人們稱為檻倫水,那是戎人地區的變名。可能就是《地理志》所說的北入渝水的侯水。《十三州志》說:侯水往南注入渝水。《地理志》大概是說自北而南的意思。又往西南,注入渝水。渝水又往東南經一座老城東面,俗稱女羅城。又往南經營丘城西面。營丘在齊國,卻把它的名字掛到遼、燕之間,原因就在於燕、齊兩地相隔遙遠,齊人僑居在這裡的緣故。渝水往東南注入大海。《地理志》說:渝水從外往南注入大海。一條水往東北外,就是白狼水,又往東南到房縣,注入遼水。《魏土地記》說:白狼水下注入遼水。又往東過安市縣西南,注人大海。

《十三州志》說:大遼水從外往西南,到安市注入大海。又玄冤高句麗縣有遼山,是小遼水的發源地。

高句麗縣就是舊時的高句麗,是個胡人的國家。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平定右渠,在這裡設置玄冤郡,就是王莽時的下句麗。小遼水發源於遼山,往西南經遼陽縣,與大梁水匯合。大梁水發源於外,往西南到遼陽,注入小遼水。因此《地理志》說:大梁水往西南到遼陽,注入遼水。《郡國志》說:遼陽縣舊屬遼東郡,後來劃入玄冤郡。水往西南,因此稱為梁水。小遼水又往西南經襄平縣,稱為淡淵,晉永嘉三年(。30的乾涸。小遼水又經遼隊縣,注入大遼水。司馬宣王平定遼東時,就在這條水上殺了公孫淵。

往西南到遼隊縣,注人大遼水。

浿水發源於樂郡鏤方縣,往東南過臨漢縣,東人海。許慎說:浿水發源於鏤方縣,東注入大海。還有個說法,以為發源於浿水縣。《十三州志》說:浿水縣在樂郡東北,鏤方縣在郡東,浿水是發源於縣南而經鏤方縣的。從前燕國有個人叫衛滿,從浿水往西去朝鮮。朝鮮就是舊時箕子的封國。箕子教老百姓要好好做人,他們耕田織布,風俗淳厚;他立了八條約法。下民也都知道令,於是就形成禮俗。戰國時,衛滿在朝鮮稱王,建都在王險城,國土幾千裡。王位傳到他的子孫右渠。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派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俞前去討伐,在浿水大敗右渠,滅了朝鮮。假如浿水往東,就不會去橫渡壩水了。那地方現在是高句麗的國都。我曾詢訪過番國的使者,說此城在浿水北岸。漢水往西經舊樂郡朝鮮縣,往西北去。朝鮮縣是樂郡的治所,漢武帝時設置。所以《地理志》說:浿水往西到增地縣,注入大海。漢朝興起後,因朝鮮太遠,就沿著遼東原來的邊疆通到浿水,定為國界。考查今天和古代的情況,與所敘的事相差很大,那是《水經》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