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袁守城的遺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慕容順手中買來的四萬三千名奴隸就這樣被三人瓜分乾淨,這讓李愔深切體會到了如今益州人工資源的短缺,沒辦法,想要快展就必需使用大量的勞力,不過現在他既然走向了海洋,那麼這些問題都將會得到解決,他說不得也要走走西方的老路子劫掠人口了,不過以前的西方是劫掠東方的人口,而李愔卻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有了這樣的打算,李愔準備制定相應的計劃,只是這個時候兩個故人找到了他,卻是許久不見的袁天罡和李淳風,自從李愔在青城山給他們建立了道觀,兩人就潛心修道,李淳風則是把主要力放在了天上,兩人很久都沒有在益州城出現。
說起來,李愔倒也是在刻意遺忘這兩個人,畢竟那幅圖對他的震撼太大了,這讓他對玄學忽然產生了莫明的恐懼,因為他一直不願意相信人命天定的事情。
“袁道長,李道長,許久不見了。”得知兩人求見以後,李愔在王府的書房中接待了兩人。
袁天罡和李淳風向李愔行了一禮,袁天罡道:“的確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殿下現在是越加丰神俊朗了。”李愔輕笑道:“沒想到袁道長現在也是越來越會說話了,這麼長時間兩位道長都在忙什麼呢?也不來益州坐一坐。”兩人相互對視一眼,都有些猶豫,沉默了一會兒李淳風嘆了口氣,道:“貧道是來向殿下請罪的。”
“請罪?”李愔有些奇怪道:“為何這麼說,二位道長何罪之有?”袁天罡道:“自從殿下把望遠鏡賜給了我們以後,我們才明白自己是井底之娃,這月星辰並非我們道家想象的,想必殿下早就深知這一點,才把這天文望遠鏡賜給我們。揭穿這星象預測之說的吧。”
“用這望遠鏡觀察了月亮和星辰以後,我們才明白今是而昨非,這月亮上據就沒有什麼天宮嫦娥。”李淳風接過話說。
兩人的面頹然,像是經受過巨大的神打擊一樣,兩人各自說著,李愔算是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似乎是天文望遠鏡讓他們搞明白了一些天上的星辰並不是他想像的那麼神秘莫測。
既然他們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李愔道:“那兩位道長現在有什麼樣的現呢?”李淳風在這個領域上比袁天罡要通,他道:“我們現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月星辰並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的。”
“看來李道長的確是有了不小的現。”李愔有些訝異。這天文望遠鏡的作用的確不小,已經讓他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既然這樣,本王就給你們看一樣的東西。”說罷,李愔喚過柳煙雨,李愔現在把她要過來做了御用侍女,給他端茶倒水的活都是她的,“你去找一下榮達,讓他把庫房裡那個圓球一樣的東西拿過來。”
“是。殿下!”柳煙雨用清脆的聲音回答道。
李淳風和袁天罡聞言都有些期待,這個蜀王讓他們越來越琢磨不透,而他們也明白一些事情似乎也是瞞不住李愔了。
“殿下,你把天文望遠鏡賜給我們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明白星象預測只是假的了吧。”待柳煙雨出去。袁天罡的一句話讓李愔吃了一驚,袁天罡居然承認了星象預測是假的,那麼袁守城的預測和傳千年的推背圖又如何解釋。
李愔面凝重,袁天罡給他的圖畫是他始終揮之不去的噩夢。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麼他必須得做出相應的部署,“袁道長何出此言。”李愔的語氣很不善。
對視一眼。袁天罡和李淳風站了起來,在李愔的面前跪了下來,“殿下,我們今是特意來請罪的,我們猶豫了很長時間才決定說出這個秘密。”李愔神稍緩,道:“二位道長請起,有話儘可以道來。”
“其實,我們並沒有用星象預測預測出什麼,之所以能夠預測出今後之事都是因為叔父袁守城留下的這個冊子。”袁天罡這時候從懷中掏出了一個本泛黃的羊皮卷製作的冊子,“請殿下過目。”對於這個畫了十二幅圖留給他的人,李愔心中是又敬又畏,他接過羊皮冊子,隨手翻了開來,只是這一看再也無法挪開眼睛,這本冊子總計一百頁,上面按照時間排列,居然列出了從唐朝到二十一世紀初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
“這是袁守城親手所書?”李愔握著冊子的手劇烈的顫抖著,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一切都可以解釋的通了。
“正是,叔父臨死前說,只憑這本冊子就可保我千古留名,他對我們說如果無法用星象推測,就按照這個冊子上寫的給出預測結果。”袁天罡說道。
李淳風這時點了點頭:“用殿下的天文望遠鏡觀察了星辰以後,我們便明白這件事瞞不了殿下了。”李愔心中此時是翻江倒海,他還是不明白,於是道:“那百花潭湖畔你的自言自語也是故意而為了?”袁天罡出慚愧之,“正是,因為貧道現了有人尾隨探聽,所以故意說出了那番話。”
“而我讓師父來益州並非是參透了天機,也只是看了師父的圖冊,因為我猜測圖中那人就是殿下,因為祖師爺在書中寫的很多東西都和殿下製造出來的一樣,那時我認為投靠殿下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就藉口推演出了天機,讓師父和我一道回益州,畢竟那個時候,師父還是相信祖師爺的星象預測是真的,只是這個望遠鏡讓我們明白了真相。”李淳風娓娓道來。
一冊羊皮卷被李愔翻完了,李愔的心此時卻是前所未有的平靜下來,對他而言,這件事情並非是不可接受的,他的經歷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
“這最後幾頁你們看了嗎?”在這最後幾頁上袁守城畫了一些凌亂的圖像,還有一些零碎的解釋,和那幾幅的最後幾頁有些像,似是很著急畫下來的。
袁天罡道:“看了,這正是叔父臨死前畫下來的,他還說了一句什麼天不亡我中華,讓貧道後能把圖冊給畫上的人,只是因為他說的倉促,並沒有代是誰就去了,來到益州後,淳風說起了殿下,我這才恍然大悟,於是找了機會把圖給了殿下。”李淳風這時也是配合著點了點頭,“希望殿下不要見怪。”深了一口氣,李愔突然笑了起來,那些圖畫一直以來給他造成的壓力瞬間煙消雲散,心情彷彿撥雲見一般清朗,“不要跪著了,起來吧!”李愔平和的說道。
“殿下難道不責怪我們嗎?”袁天罡說道。
“沒什麼值得責怪的,不是你們本王也無法瞭解這麼多事情不是嗎?”李愔現在的心情大好,因為他所有的疑惑都被解決了,原來一切都沒有這麼玄乎,“那麼你們既然明白了這星象預測並沒有這般通天之能,那麼今後還如何修道?”袁天罡道:“殿下錯了,雖然在相術和預測學上貧道使用了叔父留下來的東西博得了名聲,但是道學博大深,還是有些東西值得考究的,今後,貧道還會繼續研習道學,只是不會再用畫冊上的東西了,而至於淳風小徒,貧道還是希望殿下能夠繼續支持他鑽研天象。”點了點頭,李愔道:“那是自然,本王這裡還有一些天文書籍,過些子我差人給你們送去,希望你們青城道觀可以努力鑽研。”李淳風大喜道:“謝殿下!”三人正說著,柳煙雨已經抱著一個地球儀走了過來,李愔接過地球儀放在了桌子上,道:“這就是我們如今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兩人見到地球儀都是走了過來仔細觀察,他們雖然懂了一些皮,但是對自己所住的星球還是一點也不瞭解。
李愔去了心病,心情大好,於是準備好好給兩人上一堂課,“這個世界並非是天圓地方,我們也不是住在一個烏龜的背上,而是無數星辰中的一顆上…”兩人附耳傾聽,李愔吐沫橫飛,也是過了一把老師的隱,望著兩個如同小學生一樣的傳奇道人,李愔暗不已,因為他不僅讓兩個人對他十分崇敬,還了解了為什麼會有了傳千古的《推背圖》,為什麼袁天罡能預測出武則天會當上未來的皇帝。
講演了一個時辰,李愔也是口乾舌燥,他道:“本王懂的也就是這些了,這個地球儀就送給你們師徒吧,回去以後記得要努力研習,以後本王會在大學裡開闢一門新的課程天,那時候恐怕得請兩位過來做先生了。”李愔的話讓兩人都是面喜,謝了李愔之後,兩人不再逗留,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告了辭師徒二人就離開了王府。
在他們離去以後,李愔出了羊皮冊中夾著的一張非常光滑的硬紙,紙的上面還有幾個字,看著這幾個字,李愔的眉頭鎖了起來,“一百年前?真夠扯淡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