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⑥章險棋謀酒送飛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子書在現代每天翻閱史書,對於突厥這個時候的情況解,他欠了欠身子,拱手說道:“陛下,毗伽的鐵騎本就兇猛,這幾年又在和草原上各部為爭奪汗位而互相廝殺,但最終還是征服了各部,經歷了這些個惡戰,其戰鬥力比之從前就更強了!”李隆基點了點頭,說道:“強到什麼程度?”王子書接著說道:“如果雙方騎兵戰,擺開陣勢正面鋒的話,我軍兩萬難敵對方一萬,再加上我軍以步兵為主,這樣戰鬥力懸殊程度,就更不用說啦!”李隆基現在眉頭皺的更緊了一些,一時說不出話來。但有人卻要說話,此人正是李林甫,他看著王子書說道:“哼…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突厥蠻夷之輩,無端犯我,輸理在先,而且他們又是孤軍深入,能不膽戰心驚嗎?我軍是王者之師,同仇敵愾,這樣一來一回,我軍又長了多少兵力啊!敵人的兵力又折損了多少?王大人,你算過沒有?”王子書冷言說道:“哼…陛下問我戰場之上的事,我自然回答戰場上的事!其他我管不著!”李林甫道:“陛下現在找你商議的是軍國大事,你謀事這樣不周全,這不是誤國誤民嗎?”王子書一瞪眼,正反駁,不想姚彝先站了起來,指著李林甫說道:“我說李大人,突厥已經打到了咱們家門口兒。現在是說實話的時候,不是說大話地時候!你只會唱著高調,大呼我們是王者之師,王者之師,這王者之師打去仗來,也是用的真打真槍,而非吐沫星子!”李林甫臉一紅,吐道:“姚將軍,你…你這是什麼意思?”李隆基不耐煩道:“好了!兩位別把話題給扯遠了。”他又看著王子書說道:“現在敵人已經對我軍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依你之見,我軍怎樣才能保住長安?”王子書並沒有從正面回答李隆基的問題,起身跪倒在地,說道:“陛下。我軍守不住城池!”在坐之人都是一陣騷動,李隆基一雙鷹目緊緊成了一縫兒,說道:“此話怎講啊?”王子書說道:“陛下,可否拿來一張大一點的地圖?”李隆基向高力士使了一個眼。片刻之後,高力士就拿來一張地毯式的地圖,鋪於王子書身前,李隆基和眾臣都靠了過來。王子書指著武功、高陵和涇陽三地,說道:“陛下,現在突厥已對我們形成了包圍之勢。而毗伽的主力軍正在沿渭水東進。突哈昨和敦谷兩部已經駐紮在了武功和高陵。三路人馬一共是三十多萬,而我軍只有區區的三萬兵卒。蕭成義等將軍的援軍都還在途中。”姚崇一直掩袖咳嗽不停。這時扭過頭來,說道:“子書說的沒錯,以現在這情形,還不等我軍幾路援軍而來,長安就已經落入突厥之手啦!”李隆基皺眉說道:“為什麼?突厥已騎兵為主,擅長野戰不假,可是攻打堅城,騎兵就未必能派地上用場了!”王子書回憶道:“陛下,我們中原人都道突厥人騎兵強悍勇猛,卻鮮知突厥軍比起騎兵來更厲害的是他們的強弓和硬弩。我們的步兵能出百步已算出,而胡人從小身在草原,每縱馬馳騁,練習騎,他們地步兵能一百五十步也算平常,而他們的強弩更可出三百步,而且十分準,三萬人站在低矮的城頭之上,本經不起幾次齊!”聽了王子書分析之後,李隆基大悟,站起身來,說道:“朕明白了,難怪高陵支撐了不到一個時辰!”這時,宋景問道:“子書,如果明知守不住,又必須要守下去,還有什麼辦法嗎?”王子書這時眼中閃出一道金光,抬頭說道:“現在只有一步險棋可走了!”李隆基急忙回過頭來,問道:“什麼辦法?”王子書站起身來,苦笑道:“以攻為守!”在場之人都是一頭霧水,就連知兵略的姚崇都在心想:以現在這個局勢,怎麼個以攻為守呢!王子書看著眾人說道:“陛下,微臣地意思是,彼攻我城,我攻彼心。”李隆基知道王子書心中又有了奇思妙想,湊到他身邊,笑道:“有點意思!駙馬,你說說看,我軍怎麼攻他們的心臟。”王子書說道:“集中長安城所有主力,最好是飛麒軍,出擊高陵敵人的左翼,如果可以重創這路敵軍,立刻回援長安,派一隻小小偏兵拖住突哈昨和敦谷,他們這二路軍行軍甚象不怎麼賣力,依臣之見,兩部首領肯定與毗伽心存命令各路行軍加快行軍,直毗伽背後,以掩退路,另外在長安內外多布疑軍和疑障。突厥賊類曹,善謀但多疑,他以雷霆之勢而來,斷不會料到我們會主動出擊,我軍這時做出一種反攻的架勢,毗伽必定會心存猶疑,他就會重新部署兵力,如此一來,就為各路援軍援助長安贏得了許多時間。”宋景皺眉道:“子書啊!我是不怎麼懂得兵略,但我總覺得這樣太過冒險了,如果突厥識破了我們地圖謀,壓在城外的突厥兵以捲土之勢襲擊我們,那這長安城可是就不攻自破了!這不是拿大唐的江山社稷做豪賭嗎?”頓時全場啞然,王子書心裡也知道,此計雖妙,但其中多有危險,但唯今之計只能如此。片刻之後,李隆基一拍大腿,站起身來,說道:“子書奇謀啊!好!”他站起身來,說道:“試試總比坐以待斃來地好一些!子書,那你說這支騎兵應該由哪支軍隊去最為合適?”王子書看了看姚彝和郭子儀,拱手說道:“回稟陛下,縱觀大唐,最為驍勇善戰地軍隊,莫過於飛麒軍了。經過三年地時間,不論是戰鬥力,還是行軍體力,飛麒軍都有大幅度提升,而且飛麒軍中均是視死如歸之輩。這次任務茲事體大,關乎到大唐存亡,所以臣覺得只有飛麒軍可擔當此重任!”李隆基點了點頭,向姚彝和郭子儀看了過來,皺眉說道:“此任務危險重重,直接入敵軍腹地,凶多吉少啊!”郭子儀一直沒有說話,這時看著李隆基拱手說道:“陛下,您就讓我們去吧!身為大唐的兵,我們到無上光榮,只要能挽回大唐劣局,臣下和弟兄們都願意做出犧牲。”姚彝也跪倒在地,說道:“陛下,四年了!飛麒軍建了四年,弟兄們披星戴月,苦苦練,為地就是有一天能為大唐出些力氣,既然這次機會來了,就請陛下讓我們按照王大人計劃出城吧!”李隆基看著郭子儀和姚彝,彷彿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了一萬名飛麒軍正整齊而站,手持長槍,一動不動的等待出擊,他們眼中都十分堅貞,面對強大的敵人毫無動搖之心,李隆基眼角不由溢出一絲青淚,他慢慢扶起姚彝和郭子儀,說道:“那就拜託兩位將軍啦!”王子書看了看姚崇,眼中裡雖有不捨,但一句話都沒有說,誰想讓自己的兒子出去送死呢?但面對這樣局面,他一個做父親的,又能說些什麼!王子書嘆氣道:“陛下,事不宜遲,這就讓飛麒軍從西門調下來,上路吧!”李隆基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好!朕親自為兩位將軍送行!”午門外已站滿了飛麒軍,月光照在他們鎧甲之上,發出耀眼白光,與他們的眼神彷彿織在了一起,都是那般的犀利。李隆基走到姚彝和郭子儀身前,從高力士手中接過兩碗水酒,遞於二人,自己又拿了一碗,說道:“兩位將軍,朕敬這杯酒,一是為了以壯行,二就是希望兩位將軍可以凱旋而歸。”
“叮…”一聲輕響,三人均仰脖而進,姚彝拱手說道:“陛下,臣等一定不使命!”郭子儀上前說道:“陛下,要不留下三千飛麒軍保護您吧!”李隆基擺了擺手,說道:“兩位將軍打的越好,朕就越安全。”他頓了一頓,對姚彝說道:“姚彝,去和相國告個別吧!”姚彝點了點頭,走到老邁的姚崇身前,跪倒在地,抬頭說道:“父親,孩兒這就去了,如果回不來,請原諒孩兒不孝之罪,不能再在您身邊服侍您啦!”王子書就站在他們身旁,看著這一場景,好象有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味道,不由心頭也是一酸。姚崇慢慢把姚彝扶了起來,用一雙老手輕輕擦去姚彝眼角淚水,笑道:“男子漢大丈夫,有淚不輕彈!你是老夫的好兒子,是大唐的好將軍!為父為你而到自豪啊!去吧,為父等著你的好消息,別忘了你現在肩頭可是扛著大唐的江山呢!手中握著天下萬千百姓的身家命啊!”姚彝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孩兒記下了。”郭子儀和姚彝翻身上馬,最後不由向王子書看來,兄弟之間無言無語,卻透著無比深情,王子書輕輕擺了擺手,眼眶之中強忍的淚水不由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