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所言極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是國家這麼大,官員這麼多,事情那麼複雜,哪裡一時半會就能治理好,真正做到天下太平呢?心中不快,也就不怎麼去她們那裡了,他只有到了紫仙那裡,才是最輕鬆,最愉快。
紫仙最善解人意,永遠不會著他。跟紫仙在一起,永遠是那麼輕鬆快活,她永遠服侍得那麼細緻周到,沒有一絲一毫的拂逆。這麼美麗,又溫柔體貼的女子,哪個男人會不喜歡呢?一
午後,朱傳宗處理了許多政事,身心有些疲憊。
想起也有幾沒見紫仙,便坐轎去她的院落。下人一見他來了,便急忙想去稟告,卻被他揮手製止,問明瞭紫仙在花園賞玩,便自去瞧她。來到花園之中,遠遠的一陣風吹來,夾著柔美的歌聲鑽進耳來。朱傳宗心裡怦然一動。
想起初見她時,也是隻聞其聲。如今又是如此,彷彿回到了當年。他側耳傾聽了一會兒,忽然失笑,心中暗想是不是年紀大了,老是喜歡回憶過去的事情,搖了搖頭,這才步入園內。園內的侍女見王爺駕到,都慌忙見禮。
朱傳宗一心只在唱歌的紫仙身上,吩咐侍女們不許聲張,便逕直往裡走。他跟著歌聲,繞到後廳水榭處,只見水榭盡頭,一座假山,隱著一絲翠竹,紫仙穿一件黃小衫兒,揹著臉兒,坐在假山石上,手中扶琴,唱著曲子,真是歌喉婉轉,清脆入耳,琴音悠長,和著她婉轉的嬌音,格外動人。
再看她一款柳兒,兩片烏黑的髮鬢兒,
著兩支簪子,一縷長髮垂在肩後,溫柔恬靜,宛如仙女。她唱著曲子,把粉臉兒側來側去。朱傳宗一見紫仙覺得豔麗奪目,嫵媚之中,別有一種風味。
朱傳宗便靜悄悄地站在臺階上,倚定了欄杆,聽她唱著曲子。一曲終了,朱傳宗忍不住喝道:“好曲子!”紫仙冷不防聽背後有人說起話來,急轉過臉來看,卻見是他。抿嘴笑道:“來多久了?也不說話,讓人家丟臉。”朱傳宗聽她這幾聲說話,真好似龍鳴鳳唱,便笑道:“你的聲音若是丟臉,世上還有能聽的聲音嗎?”紫仙打趣道:“王爺盡拿我取笑,若是有幾位姐姐在此,你就不敢說了。”朱傳宗只見她眉彎目秀,桃腮籠豔,櫻含笑,頓覺勾魂攝魄,笑道:“她們哪有你好,若是在場,我也這麼說的。”紫仙笑道:“大王爺您威風八面,敢做敢說。不過小女子卻不敢承受啊!”朱傳宗見她嬌羞可人,笑道:“小美人,有什麼不敢承受的?”說笑之間,二人相攜走進屋子裡,朱傳宗在屋裡的軟
上坐了,又指著
邊讓紫仙坐下,便問道:“你剛才唱的什麼曲子?以前不曾聽過。”紫仙道:“是太平盛世曲。”朱傳宗道:“這詞兒做得真好,也虧你記在肚子裡。如今天下太平,可不是太平盛世嘛!”紫仙笑道:“這還不都是王爺您的功勞。”一邊起身去斟了一杯茶來,是上好的碧螺
。碧螺
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
,
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朱傳宗一面喝著,一面打量紫仙容貌,只見她丰容盛鬢,白潔如玉。
因來得突然,她也來不及更換衣服,穿著小紅夾襖,半開著懷兒,裡面出一抹翠綠的抹
來,
溝半
,倍覺
人。朱傳宗喝完了杯中茶,把空杯遞給她。紫仙伸手來接,只見她玉指玲瓏,又白淨、又豐潤、又纖細。
紫仙正要接過茶杯,猛覺朱傳宗伸過手來,把她的手捏住了,朱傳宗把她拉進懷裡,低頭瞧著她的房,紫仙這時又驚又喜,只是低著脖子,羞得抬不起頭來。
朱傳宗見那若隱若現的溝,心中饞念大起,伸了大嘴過去,咬開抹
,一口含住潔白鮮
的玉
,把櫻桃一般的兩顆果實吃了個遍。紫仙嬌羞不已,嬌聲道:“不要這樣。”朱傳宗道:“那要怎樣?”趁勢把她推倒,騰出右手來,摸著她的玉
,一邊問她想不想他。紫仙不由得噗哧一笑,只說了句:“
夜盼著你呢!”粉腮兒羞得通紅,朱傳宗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便讓你嚐嚐王爺的手段。”這時貼身跟隨的丫鬟心下明白,把門掩上,早悄悄地退出了,朱傳宗急不可耐地抱過紫仙,放肆起來,一時
光無限起來,紫仙是天生尤物,媚骨天成,外表端莊,可是在
上卻
蕩無比,只有太后張端頤可以比擬。
不過太后顧忌皇帝,也顧忌皇家的威名,一年難得見朱傳宗一次,因此紫仙獨佔勝場。朱傳宗對她心中愛極,時時舍她不下,只要有空,便到她的居所聽她彈琴吹簫唱曲。紫仙也真是博學強記,會的曲子也多,今天唱這個,明天唱那個,朱傳宗百聽不厭,心被鎖住了。
住在紫仙房中時最多,經常不回府邸。紫仙可不敢耽誤朱傳宗政事,引起諸女的反對,因此常常勸朱傳宗須留意朝政。朱傳宗也聽她的話,時常拿奏章在她的寓所批覆。紫仙不光善解人意,會侍候人,而且頗有些妖媚手段。眾女雖然都是絕
。
可是朱水月、薛金線素來貞靜,朱傳宗每在她們房中過夜,都要按部就班,否則她們就要忸怩一陣子,讓人不能盡興。暖玉、嶽可人雖是甜甜可人,柔情似水,但缺乏主動,只是任朱傳宗自由耕耘。只有紫仙,不僅妖媚人。
而且極力主動合,使朱傳宗
到最為快活。朱傳宗每次寵愛紫仙,那種快
總是好幾天不能忘記,又兼對紫仙的聰明乖巧很是喜歡。要不是他
理萬機,無暇顧及,恐怕天天在一起才好呢!
這上朝,朱傳宗在大殿接到御史彈劾,原來成安縣某地農民收穫玉米時,得先辦一個“桔稈放倒證”還有禮部一個七品筆帖式徐京,在建造修葺學堂之時,貪汙三萬兩銀子。吏部調查結果,他把錢給兒子了,在刑部的大堂上,徐京解釋,對於給兒子的錢,徐京則表示:“我覺得這也是為了給朝廷培養人才,也是一種為朝廷做貢獻。”朱傳宗大為震怒,請刑部嚴查,務必嚴辦。對這樣明目張膽坑害百姓的事情,一併下令嚴辦,儘管朱傳宗對吏治非常用心,對官員們也非常嚴格,可是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重要案件。
原來,有三個官員暗地裡上摺彈劾吳可興貪贓枉法。吳可興是深受朱傳宗喜愛的大臣,和水封良都是他的心腹愛將,官拜工部尚書,他入閣拜相,也是可以期待的。
朱傳宗讓他擔任工部尚書,所以興修水利,建造橋樑,是非常看重他的。以前朱傳宗父親就是工部尚書,朱傳宗心中對工部尚書這個官銜有一種特殊的情在裡面。
可是三個官員冒死送上來的奏摺,裡面對吳可興貪汙腐敗的事情,敘述得非常詳細,證據非常充分。
吳可興歷年來利用職務之便,採取各種假冒手段將國庫收銀大數改小數。將領款抵押錢糧,矇混發給。串通銀匠製造假印批收,而且又總共虛收庫豪府等十三府縣地糧、正耗、雜稅等銀五十萬餘兩。
這還不算,還有官商勾結,貪汙工程款項銀子,其中涉及十幾個工程,涉案銀子達一百多萬兩。朱傳宗仔細地看了,臉兒一會兒白,一會兒紫。其中一個水利工程,原本應該修在河道邊上。
可是因為有算命先生給吳可興算命,要通過一處風水寶地,就能保他富貴,因次吳可興竟然下令工程改道,離河岸十里之處修壩,結果第二年發大水,淹死百姓幾千人,為了掩蓋案情,府縣竟然互相勾結,沒有上報朝廷。
朗朗幹坤,天子腳下,竟有如此眾多的官員內外勾結,通私作弊,真的是太膽大包天了,朱傳宗氣得頭昏,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才派人請了幾個心腹大臣前來商議。
朱傳宗讓幾人傳看了這份奏章,然後讓他們各自發表高見,儘管官員中不乏貪汙高手、受賄行家,來的幾人對官場中的貪汙受賄,也都知之甚詳。
但吳可興畢竟是一個工部尚書,官職如此之大,又是王爺的愛臣,竟敢如此膽大妄為、作犯科,作案時間這麼長,牽涉這樣廣,人員這樣多,也都深
吃驚。
朱傳宗自從主政以來,對吏治是十分注意,但朱傳宗為了他的統治,有時候對待一些親信下屬,一些小的事情,也不如何嚴厲。朱傳宗賣了一點人情,下面的官員都是常人,也難免有些人情。
如此一來,官場風氣自然也就慢慢的腐化起來,吳可興是朱傳宗非常寵愛的一個大臣,他們都在暗暗揣摩著,這個案件雖然十分重大,但朱傳宗會怎麼樣想呢?如果他心血來,大事化小,我們如說一些不利的話,今後若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裡,我們不是狐狸逮不到、幹惹一身騷嗎?
諸位大臣不面面相覷,誰也不願意首先發言。朱傳宗看著這些一言不發的大臣,內心十分憤怒,臉上表現出不悅的神
,道:“各位,你們個個都是飽學之士,有的甚至是幾朝重臣,平時都是伶牙俐齒,能言善辯,說起話來引經據典,評論起問題來頭頭是道,今天都吃啞藥了嗎?怎麼都不說話了!”一陣沉默之後,一位大臣道:“像吳可興這樣的亂臣賊子,在京畿之地,竟敢如此作
犯科,貪贓枉法。
無非是為利所驅使,竟敢藐視我大梁的律例,置王紀國法於不顧。屬下認為應該進一步查清事實,嚴懲重處,殺一傲百,以做效尤。”朱傳宗大喜,道:“所言極是,那你們看應該派誰去處理此事合適,”眾人商議了一會兒,都道:“大理寺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