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二章東陽之戰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古秋雨聽到了兩個消息,一是蕭無常在芒山又擊敗了銘國,二是林烽火戰敗了。

兩個月前,林烽火帶領九萬水軍已到了東陽城對面的白水城,一月前,石國水軍攻下了陽國營口城。

這營口城在斷劍河的一個大轉彎處,是多年河沙淤積而成一個大河灣,土地肥沃,有居民萬人,耕種、捕魚、養蠶,物產極多。

後面是險峻高山,沒有山路可走,出入城全部依靠船出行,是陽國針對石國的一個要,有水軍萬人,衣食都可自足。

攻下營口城之後,林烽火徵調當地百姓將自己戰艦上都釘上一層白布,之後留下了一萬水軍,逆而上到了白水城。

陽國與石國本也有陸地界的地方,卻是一片沙原,哪一方進攻都要走上三四天,再面對以逸待勞的守軍,幾乎沒有勝算。

兩個國家也都無法在沒有綠洲的荒原建立前沿城市,因此兩國之爭只在水上。

斷劍河是高原上冰峰之水彙集,幾千萬年來從崇山峻嶺中衝出來的,河水不深,水下石頭林立,除了豐水期外,巨型戰船難以安全行駛。

多年前曾有石國與陽國也是在東陽城外一戰,陽國在自己境內將河堤挖開,一夜之間,河水下降了數丈,石國軍船被困在了已方水寨之中,被陽國用小船攻擊,戰船損壞了大半。

以至現在白水城外水寨之下的泥石年年清理,勞民傷財。

林烽火已下完戰書,石國皇帝寫了陽國皇帝十大罪狀,要求陽國全國投降。陽國也依禮儀回了信,寫了石國皇帝十二大罪狀,並明確寫出李洪甫禪讓,不然就攻滅石國。

雙方文字上各有千秋,總體來說還是陽國文章寫的好一些。

清晨,水天一,沙鷗翔集,白水城水軍寨外一層層箭樓,箭樓外又有層層立木紮在河水中,綿延十里。

對面東陽城則是臨水而建,沿河是四里的長牆,有一個大門,四個小門,大門外本是港口,平時商船與漁船林立,四個小門中有三個是軍港。

如今整個東陽城外卻是鬥艦林立,戰帆高揚,東陽城內有三萬多水軍,一萬多步兵,這也是陽國內能調集的全部軍力了。

現在陽國主力在南方與蒼國對峙,那邊盡是平原,需要足夠的士兵才可以駐守防線。

林烽火站在白水城城牆上,身邊是弟弟林宏武與白水城撫督趙平江,還有李洪甫的監軍李成慶。

林烽火水戰能力不足,在主艦上指揮作戰的是石可輝,林烽火在城上堅著巨大的帥旗進行全面的指揮。

江河上作戰,戰場比陸戰小多了,雙方軍力一目瞭然,戰船巨大,行動比較緩慢,也很難出現奇兵。

雙方作戰在於一船一船的對戰,不會出現陸地上一些對戰區域內的失敗,導致整個戰場上兵敗如山倒的情況。

因此兩船隻要靠近,基本上是決戰到底。

水戰毀掉對方戰船是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殺傷對方水軍多少來定輸贏,因為戰船傾翻,船上軍人的傷亡是巨大的。

此戰石國意圖很簡單,攻到東陽城下,破城。

所以動用巨型戰船來運兵與攻城器械,而東陽城存在著守城的巨大的缺陷,陽國水軍此戰就是要將石國戰船攔在河上,不讓石國戰船靠近城牆。

林烽火此時心中動,前幾,蕭無常又來軍報,駐在芒山的銘國軍隊被石國鐵騎偷襲,糧草輜重都被燒燬,已無力再戰。

只是所帶去的軍幾乎全部戰死,辰州軍務已歸蕭無常統領。

現在只要佔領東陽城,就打開了通向中原的門戶,立下不世戰功就在眼前了。

帥旗擺動,林峰火下了全面進攻的命令。

石國此次出戰共有四層箭樓的巨船五十幾艘,快船二百艘,普通兩層箭樓戰船不到二百艘。

此時刻風帆招搖,河拍空,石國戰艦船帆已上足了,河風正強,石可輝主艦上十杆大旗分為十,在空中烈烈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