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誠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要學會誠信。曾有位古人說過:“人無信而不立,事無信而不成。”香港首富李嘉誠也說過:“我經常教導他們(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彩的對話:子貢問政於孔子,孔子答道:“足食,足兵,民信。”子貢又問,假如不得已從三者中去掉一項呢?孔子說可“去兵”假如不得已再去掉一項呢?
“去食”唯獨不可“去信”因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人若“言而無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本,終究要倒在無誠信而“不立”的路上。曾在報上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我國一位在法某名牌大學留學的學生,優秀的學習成績讓他對自己的未來非常自信,畢業後他應聘過巴黎很多公司,那些公司先是對他熱情有加,數後卻都婉言拒絕。最後,他給一家公司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想讓對方告訴他不錄用自己的理由,然而對方的回覆卻讓他大吃一驚。原來在他的信用檔案裡有他三次乘車逃票被罰的記錄,對方則認為他是個不值得信任的人。也許你會驚訝,一個有才華的人身上有這麼點雞蒜皮的小病,哪值得那麼多的企業小題大作呢。其實,對每一個成功者而言,誠信是不可饒恕的錯誤。這位留法學生經過這件事之後,深受打擊,第二天就啟程回國了。如今他已是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因為我一直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由此可見,人講誠信,則登頂臨風,高瞻遠矚,能以更開闊的懷極目遠方;人若不講誠信,則蹣跚于山腳小丘,雖盡全力,也不能望出多遠。
我國古代的道德觀講的就是誠信道德,大多數仁人志士把誠信作為自己人格修養的理想境界。人若失去了誠信也就失去了道德,就像但丁說的那樣:“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所以,人要恪守誠信,就必須從小事、從不“逃一次票”、不說一次謊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人能否恪守誠信,說話算不算數,不是一個小的問題。講不講信用,能不能兌現承諾,往往能區分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誠信越來越顯得重要,社會對誠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競爭的益烈,誠信成為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人應當具備的生存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