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九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土賊安生兒、張高兒,聚眾二十萬,耶律瑪格等斬生兒於龍化州;高兒亡入懿州,與霍石相合。
六月,乙卯,以賢妃劉氏為淑妃。
壬申,門下侍郎薛昂奏:“承詔編集王安石遺文,乞差驗閱文字官三員。”從之。
霍石陷遼之海北州,趨義州,軍帥和勒博擊敗之。
甲戌,遼通、祺、雙、遼四都之民八百餘戶降於金,金主命分置諸部,擇膏腴之地處之。
秋,七月,壬午,以西師有功,加蔡京恩,官其一子,鄭居中為少傅,餘深為少保,鄧洵武為特進,進執政官一等。
癸未,詔蔡京、鄭居中、餘深、童貫併兼充神霄玉清萬壽宮使,鄧洵武、薛昂、白時中、王黼、蔡攸併兼充副使。
己酉,遣廉訪使者六人賑濟東南諸路水災。
遼耶律努格等齎宋、夏、高麗書、詔、表、牒至金,金乃遣呼圖克昆如遼,“免取質子及上京、興中府所屬州郡,裁減歲幣之數,如能以兄事朕,冊用漢儀,可以如約。”遼於是遣努克及托實如金議冊禮。金留托實,遣怒克還,謂之曰:“言如不從,勿復遣使。”是月,遼主獵於秋山。
八月,甲寅,以童貫為太保。
戊午,知袞州王純奏乞令學者治御注《道德經》,間於其中出論題,從之。
庚午,詔:“自今學道之士,許入州縣學教養;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書,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其在學中選人,增置士名,分入官品。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隱士、逸士、志士,每歲試經撥放。州縣學道之士,初入學為道徒,試中升貢,同稱貢士。到京,入辟雍,試中上舍,並依貢士法。三歲大比,許襴郭就殿試,當別降策問,庶得有道之士以稱招延。”辛未,資政殿大學士、知陳州鄧洵仁,奏乞選擇《道藏經》數十部,先次鏤板,頒之州郡,道錄院看祥,取旨施行,又乞士庶婦女輒入僧寺,詔令吏部申明行下。
壬申,詔:“執政非入謝及丐去,毋得獨留奏事。”乙亥,升袞州為襲慶府。
是月,掖廷大火,自甲夜達曉;大雨如傾,火益熾。凡爇屋五千餘間,後苑廣聖宮及宮人所居幾盡,焚死者甚眾。
九月,辛巳,大饗明堂。
壬午,詔罷拘白地、榷貨、增方田、添稅酒價、取醋息、河北加折耗米、東南水災強糴等事。
丙戌,詔:“太學、辟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戊子,金主詔曰:“國書詔令,宜選善屬文者為之,其令所在訪求博學雄才之士,敦遣赴闕。”己丑,以歲當戌月當壬為元命,降德音於天下。
庚寅,門下侍郎薛昂罷為佑神觀使,以白時中為門下侍郎,王黼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馮熙載為尚書左丞,刑部尚書範致虛為尚書右丞。
頒《御注道德經》,刻石神霄宮。
壬辰,州郡遏糴及邊將殺降以幸功賞者。
癸巳,群臣朋黨。
丁酉,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為紀志,賜名《道史》。
辛丑,鄭居中罷,乞持餘服,詔從之。
壬寅,詔:“視中大夫林靈素,視中奉大夫張虛白,並特授本品真官。”先是帝用方士言,鑄神霄九鼎,名曰太極飛雲劫之鼎,蒼壺祀天貯醇酒之鼎,山嶽五神之鼎,明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天之鼎,靈光晃耀煉神之鼎,蒼龜火蛇蟲魚金輪之鼎,至是始成。奉安於上清寶籙宮之神霄殿。
霍石降於金。閏月,庚戌朔,金以石為千戶。既而蕭寶、張應古、李孝功皆率眾降,並以所部為千戶。
己未,以劉棟為守靜先生、視中大夫,棟辭不受。
庚申,詔江、淮、荊、浙、閩、廣監司,督責州縣還集民。
乙亥,給事中趙野奏乞諸州添置道學博士,擇本州官兼充,從之。
丙子,詔:“周柴氏後已封崇義公,復立恭帝后為宣義郎,監周陵廟,世世為國三恪。”冬,十月,己卯朔,太白晝見。
壬辰,知陳州鄧洵仁奏:“本州學內捨生宋瑀,系故翰林學士宋祁之孫,行藝清修,願換道學內捨生。舊有撰到《道論》十篇及近撰《神霄玉清萬壽宮雅》,謹具繳奏呈。”御筆:“宋瑀特與志士,仍許赴將來殿試。”己亥,升端州為肇慶府,仍改興慶軍額曰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