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百五十五章決戰唐努烏梁海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努烏梁海是一塊土壤肥沃的土地,它的三面分別被薩彥嶺跟唐努烏拉山所包圍,內裡卻是平坦的盆地,還是比較適合戰車作戰的地方。

戰車陸軍部跟總參就挑選了很多地方,本來最佳的戰地點是尼域,那裡地勢最平坦,不過因為俄軍死守尼域,國防軍只能退而求次的,選擇從東南地區攻入唐努烏梁海。

一方面特斯河區域已經避開了唐努烏拉山,這裡地勢相對平坦,偶爾一些崎嶇,對於履帶戰車的影響也不如想象的那麼大。

因為中國的蝴蝶效應,原本歷史上今年才將定型的戰車,早在三年前便已經出現了。作為最早裝備戰車的國家,中國或許在工業上較之德國差距很大,不過依舊發展的比英法等國要快。現在歐洲戰場上英國人發明的戰車時速才剛剛超過10公里,中國這邊經過了幾年的改良之後,所使用的戰車公路最大時速都能接近20公里改進型,就算是越野,也有超過1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區區二十多里路,戰車基本上能跟步兵們保持均速,沒有出現歐洲戰場上,英國步兵等戰車的奇景。

很快近了俄國陣地只有不足六七里,坐在戰車內駕駛著一輛輛鋼鐵怪獸發動衝鋒的戰士們一發接著一發將37mm口徑的彈藥傾瀉到敵人的陣地上,受限於工業總體實力的不足,儘管歐洲戰場上,德國已經開始試驗將60mm口徑的火炮架設在戰車上當移動炮臺使用,中國這邊已經只能使用37mm的火炮。不過也對此做了一番優化,速比初版的戰車要高出了四成。

新定型的兩款改進版戰車軍方名分別為民國三年改(z14)、民國四年改(z15),又因為都是在成都拖拉機廠完成的設計跟改進,又被稱之為成都造輕型機槍戰車跟成都造中型火炮戰車。兩個戰車旅的士兵們很明顯對那些設計師們的起名不太冒,私下裡給兩種戰車分別起了個外號‘豺狼’跟‘虎王’。

見手下離開了,瓦伊盧呸了一聲,又是一個斯拉夫人。明明軍銜比自己低了兩級,卻整天一副傲慢的模樣。這納倫是伊萬波維奇少校駐守地,自己明明半個月前被派往這裡駐守時,便下令他建設陣地,結果他卻連一半的工程都沒完成。否則,怎麼可能這麼輕鬆的,給中國人黑夜中一通炮擊,就把最重要的兩座門戶高低給拿下來了。

他的駐守地雖然在埃爾金,但納倫這邊發現了中國人的軍隊,也只能從埃爾金調了兩個團來加強納倫的防禦。偏偏這個該死的斯拉夫人,還傲慢的以為自己要奪他的權力一般。現在得他待在納倫也不舒服,偏偏擔心戰局又不敢離開。

“希望中國人不要這塊就發動進攻!”在小鎮上只帶了一小會,他便披著軍大衣往外面的陣地巡視過去。

安傑森?瓦伊盧上校的祈望註定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就在他往小鎮外巡視陣地的時候,二十里外的95師,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

此時95師被選拔出來的步兵團一千九百多名戰士已經整理好了裝備,轟隆隆的聲音就一直沒停過的戰車旅也是一樣。就連炮兵們都在高地上藉助地勢架好了火炮,只可惜因為距離納倫防線較遠。國防軍這邊除了十餘門程較遠的重炮外,其餘火炮都打不到地方。

時間過了一點鐘,總攻的時間到了,李宗仁指揮著戰車旅在一個步兵團的護衛下,向著俄國陣地衝去。後方,黃念也在看著時間,計算著命令炮兵向俄軍陣地上傾瀉炮火。

“轟隆隆”炮彈出膛了,惡狠狠地朝著對面的俄軍陣地砸去。俄軍很明顯的慌亂了一陣,不過頂過了兩輪炮擊之後,大家又都把跳到嗓子眼的心兒給按了回去。

因為俄國人發現,這國防軍的炮火併不密集,甚至還不如他們的炮火強度了。一輪炮擊只有那麼十餘枚炮彈在俄軍陣地上跟附近爆炸,這還有什麼好怕的。

炮聲一響起來時,納倫鎮附近陣地上的俄軍將領便慌了神,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這個中的三昧,笑了起來。

伊萬波維奇少校笑道:“看來昨天晚上我們重創了中國人,昨天戰報上不是說中國人至少有百餘門火炮嗎,你們現在聽聽,這炮聲,說多了也就一個炮營的規模!”一個參謀看了一陣,臉漸漸地變了,當下報告:“少校…這炮聲似乎是從117高地那邊打過來的吧!”這參謀對炮兵倒是有些瞭解,這炮彈爆炸威力顯示是大口徑火炮裝備的炮彈。從劃空降落角度上來看,也不是五六千米內的樣子,反倒像是從更遠的高地那裡打過來的。

“什麼!”伊萬波維奇怒吼一聲,提著望遠鏡看了一陣,結果什麼也沒看到。剛要開口責問他,突然間一個身上著血的士兵在兩人的攙扶下往他們這邊走來。

“少…少校,不好啦,敵…敵人進攻我們了。”

“這些該死的中國人!”伊萬波維奇怒吼一聲“命令,全體進入陣地。艾力達上尉,由你去跟瓦伊盧上校提一批物資來,無論是步槍子彈、機槍子彈還是炸藥手榴彈我們都要,快!”

“是!”一個軍官匆匆忙忙地敬禮後,飛快去尋找瓦伊盧上校了。

因為程不夠,所以除了控制的兩處高地架起了重炮居高臨下的轟擊外,黃念還下令步兵護送炮營往前線推進,架設炮兵陣地。

炮彈的轟擊越發猛烈,國防軍的步兵衝鋒集團也做好了準備,在戰車的帶領下,朝著對方的陣地衝擊。俄軍已經從最初的慌亂中回過神來了,一門門火炮也紛紛怒吼起來,不算的校正炮擊角度,邊搜索國防軍的炮兵陣地,便怒吼著將一枚枚的炮彈發出去。

同時,但戰壕裡的步槍、機槍也開始怒吼了起來。

戰車壓著地上的一層薄薄積雪跟凝結的薄冰,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只不過這些輕微的響聲在一輛輛戰車的轟鳴發動機聲跟怒吼的炮聲、機槍聲中,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

唐努烏梁海是一塊土壤肥沃的土地,它的三面分別被薩彥嶺跟唐努烏拉山所包圍,內裡卻是平坦的盆地,還是比較適合戰車作戰的地方。

戰車陸軍部跟總參就挑選了很多地方,本來最佳的戰地點是尼域,那裡地勢最平坦,不過因為俄軍死守尼域,國防軍只能退而求次的,選擇從東南地區攻入唐努烏梁海。

一方面特斯河區域已經避開了唐努烏拉山,這裡地勢相對平坦,偶爾一些崎嶇,對於履帶戰車的影響也不如想象的那麼大。

因為中國的蝴蝶效應,原本歷史上今年才將定型的戰車,早在三年前便已經出現了。作為最早裝備戰車的國家,中國或許在工業上較之德國差距很大,不過依舊發展的比英法等國要快。現在歐洲戰場上英國人發明的戰車時速才剛剛超過10公里,中國這邊經過了幾年的改良之後,所使用的戰車公路最大時速都能接近20公里改進型,就算是越野,也有超過1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區區二十多里路,戰車基本上能跟步兵們保持均速,沒有出現歐洲戰場上,英國步兵等戰車的奇景。

很快近了俄國陣地只有不足六七里,坐在戰車內駕駛著一輛輛鋼鐵怪獸發動衝鋒的戰士們一發接著一發將37mm口徑的彈藥傾瀉到敵人的陣地上,受限於工業總體實力的不足,儘管歐洲戰場上,德國已經開始試驗將60mm口徑的火炮架設在戰車上當移動炮臺使用,中國這邊已經只能使用37mm的火炮。不過也對此做了一番優化,速比初版的戰車要高出了四成。

新定型的兩款改進版戰車軍方名分別為民國三年改(z14)、民國四年改(z15),又因為都是在成都拖拉機廠完成的設計跟改進,又被稱之為成都造輕型機槍戰車跟成都造中型火炮戰車。兩個戰車旅的士兵們很明顯對那些設計師們的起名不太冒,私下裡給兩種戰車分別起了個外號‘豺狼’跟‘虎王’。

註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永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