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95章過了十五過十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秧歌隊在前,鑼鼓隊在後,從村子的東頭扭到西頭,又從西頭扭到東頭。

最後,大家在村南的那座土地廟前停下,在土地廟的廣場前面又扭了半晌。

那座土地廟也跟從前不一樣了,經過了修繕,變得香火旺盛。

年前,張大帶頭集資,為山神爺爺重塑金身,做了個大大的泥胎像,那泥胎像栩栩如生,山神爺爺慈眉善目。

這社火就是舞給山神爺爺看得。

山神廟的最新地址,修建在村南的那座土窯上。

當初的那座土窯塌了,被大夯哥炸塌的。小燕曾經被砸在裡面。再後來被張建國挖個進去,救了出來。

土窯本來就高大,炸塌以後,成為了一個土疙瘩。

那土疙瘩非常大,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巨大的墳墓,瘮的慌。

善男信女們發現原來的土地廟小,嫌土地爺爺憋屈,於是就把土地廟搬到了土窯上。

土窯上的視野好,一眼可以看到村子的全部面貌,張大那些人之所以把土地廟修建在這裡,就是為了讓土地爺爺看護村裡人,庇護福殷。

據說,這土地廟還經過了開光,還為土地爺爺修建了大殿跟偏殿。

那些閒著沒事的老頭老太太,平時吃鹽打醋都捨不得花,錢串子恨不得栓褲上,一聽說要修土地廟,他們紛紛捐款,對土地爺爺,比對自己親爹老子還親。

白天熱鬧一天,晚上還要吃餃子。吃完餃子,每家每戶的屋門前,掛起了形形的燈籠。

那些燈籠形態不一,但每一盞都非常緻。

從前的元宵節,村民都是自己做燈籠,每家每戶暗暗較勁,看誰家的燈籠做的最好。

現在有錢了,幾乎所有人都是花錢買。

從前,燈籠裡點的是蠟燭,現在因為有了電,燈籠裡就都是電燈了。

各家各戶的孩子們,也提著燈籠在大街上串不惜。相互攀比。

大人盼有錢,小孩盼過年,過年的時候,孩子們不但可以得到壓歲錢,還能買很多好吃的,還能點燈籠,真是不亦樂乎。

年初一是大年,正月十五就是小年了。過完小年,這個年才算真正過完。

12點以後,人們還沒散去,大家還要經歷一年一度的烤雜病。

所謂的烤雜病,就是在大街上點燃一堆一堆的篝火,人們坐在篝火四周,烤著雜病,吃著夜宵。

一年過去了,用火烤烤身體,來年一定百病不生。

有的人一邊烤,還一邊唸唸有詞:“烤烤脊樑,多收高粱。烤烤褲子,不生蝨子。烤烤股,多收玉秫…”大部分的人烤雜病到後半夜,或者到天明,然後顛回家睡覺。

過了十五過十六,過了十六從頭受。正月十六以後,大量的民工才能正式趕到工廠,或者礦場,開始一年的勞作。

大梁山的野狼本來想十五前再次進行一場大營救,可村子裡的鞭炮啪啪響,它們沒膽子靠近村子。

狼是害怕鞭炮聲的,只好縮在山上不出來。

十五一過,勞乏了一天的人們酣然入夢,狼們再次悄悄向著村子靠近。

王海亮運籌帷幄,已經料到山裡的群狼會在十六這天襲擊村子,他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