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秦可卿出身之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上一講最後,我已經跟大家宣佈,秦可卿這個原型,她真實的出身不僅不寒微,而且還高於賈府。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不是去胡亂地猜測,而是據書裡面的描寫所下的結論。我們要看《紅樓夢》的文本,第五回,秦可卿正式出場,帶賈寶玉去午睡。她先帶他到賈珍和尤氏的那個正房,這是正確的,因為賈寶玉是和賈珍、尤氏一輩的,所以要先到一個正房去。結果這個正房掛了一幅《燃藜圖》,《燃藜圖》是一幅勸人好好讀書做學問的圖畫。賈寶玉一看就不喜歡,說不能在這兒,於是秦可卿就把賈寶玉帶到她自己的臥室。這當然相當出格了,因為賈寶玉是她的叔叔,侄兒媳婦把叔叔帶到自己的臥室去午睡,這實在是有點有悖封建禮教的規定。所以書裡面寫了,有一個嬤嬤說了,說怎麼去這樣安排啊?但是秦可卿氣派很大,滿不在乎,說,他能多大,就講究這個了?就硬把賈寶玉帶到她的臥室。
於是,在《紅樓夢》文本里面就出現了一段非常奇特的文字,就是對秦可卿臥室的描寫。這段文字大家還記得嗎?說,秦可卿的臥室,首先它是掛有唐伯虎的《海棠睡圖》,《海棠睡圖》畫的是楊貴妃喝醉酒以後,像海棠花一樣美麗的情景,賈寶玉喜歡。唐伯虎是明代的著名畫家,這段描寫說明秦可卿她藏有唐伯虎的一幅大畫,這倒也還算不了什麼。然後在秦可卿的臥室裡面,還有一副秦太虛的對聯。秦太虛是宋朝人,對聯很符合賈寶玉的審美趣味,寫的是:“寒鎖夢因冷,芳氣襲人是酒香。”賈寶玉說這裡好,我就在這兒午睡。然後他環顧這個臥室,不得了!哪裡是僅僅有唐伯虎的畫和秦太虛的對聯呢?是什麼樣的陳設呢?是這樣的陳設:“案上設著武則天當鏡室中設的寶鏡”好誇張啊!是不是?
“一邊還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還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的木瓜。”這裡說的木瓜應該不是真正植物的木瓜,而是一個用玉石仿製的木瓜,是很貴重的東西。
“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你想,這些是什麼東西啊?以前的紅學界對這一段描寫的解釋,基本都定這麼一個調子,說,這是誇張的描寫,這樣描寫主要是為了表現秦可卿的生活很奢靡,而且她本人很蕩。這個解釋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它不能夠讓我這樣一個《紅樓夢》愛好者完全信服。
你說,這些描寫表現她生活奢靡,這當然說得通,但說它完全是為了暗示秦可卿生活很蕩,不太說得通。武則天,或者是趙飛燕,或者是安祿山,或者是楊太真,你說,他們都帶有某種蕩,作為蕩的符碼出現,這個我認同,但是壽昌公主和同昌公主的故事裡面沒有什麼蕩的內容。這個壽昌公主應該是壽陽公主,歷史上這個人,我不細說。其實關於她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件事,有一天她在含章殿下的臥榻上休息,風吹落了一朵梅花,掉在她兩眉之間稍上一點的額頭這個地方,這個梅花就拂之不去,在她額頭上定格了。她開頭很煩惱,但別人一看以後,都讚歎道,怎麼那麼漂亮啊!於是宮裡面就競相模仿,紛紛用化妝品來畫梅花,在當時就形成一種著名的梅花妝。這個故事一點不蕩,是不是?還有同昌公主的故事也不復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自己親手用珍珠串了一個帳幔,就是一個聯珠帳,當然很華貴,但是談不到蕩。而且請大家特別注意,武則天當過女皇帝,飛燕是一個愛妃,楊太真也是一個愛妃,安祿山是後來篡權,一度當過皇帝的人。但是作者他不僅寫到了皇帝那樣的人物,他也寫到兩個公主,那麼這些誇張的暗示的符碼究竟在隱喻什麼?我想,它絕不僅僅是隱喻秦可卿生活很奢靡,或者是說秦可卿很蕩。它實際上應該是在影,秦可卿的血統就高貴到是帝王家的公主的地步。你看,這些全是帝王家的符碼,而且還兩次出現了公主的符碼,對不對?它用這樣的手法暗示秦可卿真實的血統。
也可能有人又要跟我討論了,說人家是小說,是藝術創作,使用一種誇張的方式,你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但是我們讀《紅樓夢》要通盤考慮,曹雪芹多次寫到賈府裡面的室內裝飾,他都是非常寫實的,雖稍有誇張,但是嚴格寫實。比如,他寫榮國府的正房,寫到了皇帝賜的金匾,還寫到了一副銀子做的對聯,很寫實。他沒有說把前代帝王的東西搬到那兒去擺著,他說是有大紫檀雕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擺的是金彝,是一種很貴重的東西,應該是青銅製品;另一邊是玻璃,在那個時代玻璃也是一種很貴重的東西,一個很大的玻璃缸;地下是一溜十六張楠木椅。他寫榮國府的正房,非常寫實,他的確有一些誇張,但是適度。而且,請注意,他寫林黛玉進了榮國府東廊三間小正房裡,那是賈政和王夫人常活動的空間,他就特別地寫到,靠東壁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西邊呢,也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挨炕呢,是一溜三張椅子,上頭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他不厭其煩地連用了三次“半舊”這個形容詞,不但不去誇張,而且寫實寫到如此“忠誠老實”的地步。可見,寫實是他對場景描繪的一個基本原則。
通讀八十回,除了第五回那樣寫秦可卿臥室,他寫其他室內場景,都是近乎白描的寫實手法。比如,他寫瀟湘館,賈母帶著劉姥姥逛大觀園,兩宴大觀園,到了瀟湘館,就看到瀟湘館林黛玉這個屋子,窗下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放了滿滿的書,很寫實。他不使用什麼極度誇張的手法。又比如說到了探住的秋齋——探是小說裡面一個才女,非常有才能。有的讀者心,他就覺得探寫詩寫不過林黛玉,寫不過薛寶釵,寫不過史湘雲,就覺得她好像比較平庸。一般讀者記得惜會畫畫,現在你應該懂得,探是一個書法家,她有特殊才能,她書法好。秋齋裡面什麼擺設呢?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這就是用來揮灑書法的;案上磊放著各種名人法帖,她揣摩各種前代名人的書法作品;而且桌上有數十方寶硯,而不是一兩塊硯臺,這說明:一個是她收集硯臺,一個是她書法的創作量非常之大;各筆筒,筆海內的筆如樹林一般。這也使用了誇張的手法,但是絕不是極度誇張,是基本上都可以復原的一種景象。她真是一個書法家。如果你細心,你還會注意到,元省親之後,因為姊妹們據她的命令都有所題詠,最後她覺得,為一時盛事,需要做一個總的記錄,她便指定探來謄抄這些詩歌。她為什麼指定她?就是因為探本身是個書法家。
我說這些,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紅樓夢》的整體風格從頭到尾,以寫室內的陳設而言,一律採取寫實的辦法,幾乎沒有例外——惟一一處例外,就是寫秦可卿的臥室陳設,極度誇張,無法復原。怎麼復原呢?哪兒找這些東西去啊?這就說明他有他的苦心,他寫別的那些陳設也許無非是烘托氣氛,展示一下人物的格而已;他寫秦可卿的臥房陳設,聳人聽聞,就是故意要讓讀者大吃一驚。他的目的,就是暗示我們,秦可卿的血統實際上高於賈府,乃帝王家的血——是公主級的人物!
當然,曹雪芹的這番苦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讓人領悟出來的,脂硯齋早期批語說,這是“設譬調侃耳”又說“一路設譬之文,迥非石頭記大筆所屑,別有他屬,餘所不知”脂硯齋剛開始有可能還不清楚曹雪芹的深意,早期她是邊讀邊批,批前頭的時候,還沒看到後頭,就憑直覺發議論,比如她曾認為小紅是“婢”讀到後面的文字,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錯了,才明白原來曹雪芹是要寫一個複雜的角。小紅前面的一些作為,似乎“”但其實在曹雪芹總體構思裡,她最後會與賈芸一起,冒險去救助落難的賈寶玉,是一個有見識,有膽略,敢作敢為的青年女。脂硯齋明白後就對自己前面的批評做了糾正,那麼對秦可卿也是一樣,開頭她可能確實不明白曹雪芹為什麼那樣描寫她的臥室,後來,讀到第十三回,她就不僅明白了,而且,出於對人物原型的同情寬赦,更為了避免掉進文字獄中,還建議曹雪芹刪去了好幾“”文字。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不服氣,說你光是舉臥室描寫這一個證據,不足以說明秦可卿的真實出身高於賈府。好,那麼我們就接著再往下看。第五回,賈寶玉在秦可卿臥室就入睡了,入睡以後就做夢了,夢中覺得秦可卿在前面,好像導遊一樣,領他去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呢?是“太虛幻境”是一個仙境。不是別人,而是秦可卿把他引入仙境,這當然也還無所謂,因為是秦可卿安排他入睡的。然後在仙境裡面,他認識了一個仙姑,就是警幻仙姑。有關警幻仙姑的文字我在這兒不細重複,你自己可以回去翻來看,這不但是一個仙界的人物,而且警幻仙姑和寧國府、榮國府還有很深的關係,不是和現在活著的這些人有關係,人家是和兩府的老祖宗有關係。警幻仙姑後來就說了一段話,說“今原往榮府去接絳珠”——“絳珠”就是絳珠仙子,就是林黛玉——曹雪芹寫這個書,一方面他寫實,一方面他確實又非常地藝術,他有一個藝術想像。關於這一點在這兒不細展開,他大意是說,林黛玉是天界的一株仙草,是“絳珠仙子”警幻本來是要去榮國府接“絳珠仙子”
“適從寧府所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寧國公、榮國公就遇見她了,當然是陰靈。兩人就跟她說:“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雖歷百年,奈運終數散,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乖張,生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因此就苦苦哀求警幻仙子,求她起到一個引領賈寶玉走上正途的作用,希望警幻仙姑能夠幫他們做這件事。
所以你看,這個警幻仙姑身份很高,她高於寧、榮二公,寧、榮二公見了她,是要苦苦地請求她做好事的。這本來倒也無所謂,但是這個夢境寫來寫去寫到最後,我們就發現,鬧半天,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警幻仙姑她怎麼引領賈寶玉走正路呢?她就是說,我先把聲之娛讓你享受夠了,讓你懂得這些也無非如此而已,希望你享受夠了以後就能夠幡然悔悟,覺得我還是去謀取仕途經濟罷了,企圖讓賈寶玉形成這麼一個思維邏輯。在這個過程當中,為了讓賈寶玉享受愛,就把自己的妹妹可卿介紹給賈寶玉。所以秦可卿既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又是賈寶玉的啟蒙者。你說,秦可卿她的這種身份,難道不是高於賈府嗎?對不對?如果是一個養生堂抱來的棄嬰,是一個宦囊羞澀的小官僚養大的女子,她怎麼能夠出任這種角呢?不可能的。但是《紅樓夢》文本就是這麼來寫的。這又是一個證據,證明秦可卿身份非同小可。
現在要探討的是,她的出身是不是高於賈府?那麼來看一看有關她的判詞,以及唱到她的曲子是怎麼樣來寫的。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賈寶玉他翻看冊頁的時候,他就看到,在金陵十二釵正冊的最後一頁上,畫著高樓大廈,大廈裡面有一個美人懸樑自盡,然後就有四句判詞,這麼說的:“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這四句在今後我的講座中會多次談到。現在我們只說第一句,就是“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的背景是天和海,曹雪芹在為代她的出身打補丁的時候,為她的養父取了一個名字,叫秦業,那麼她是情天、情海幻化出來的一個身子,她的來歷非同小可。畫一個美人懸樑自盡,是在一個高樓上。這個樓叫什麼名字啊?記不記得啊?秦可卿死了以後,賈珍給她大辦喪事,除了在府裡大廳上安排一百單八個和尚給她唸經,還另設一罈於天香樓上,讓九十九個道士給她打醮。這個醮的名字是什麼呢?是“解冤洗業醮”要連續搞七七四十九天。這都不能說是暗示了,這是明點。秦可卿上吊的那座高樓,就是天香樓。古本《紅樓夢》第十三回的回目原本就叫“秦可卿喪天香樓”現在我們看到的卻是“秦可卿死封龍尉”這本不通嘛。龍尉是皇帝的衛兵,女的本不能有那麼個封號,何況書裡寫得很清楚,是賈蓉花錢買了個龍尉的封號,怎麼能說“秦可卿死封龍尉”呢?
那麼,天香樓這個樓名,有怎樣的含義?有兩句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這是唐朝詩人宋之問的句子。你想想,那是非常尊貴的,如果說太陽可以比喻為皇帝的話,月亮就可以比喻為東宮,比喻為太子。月亮裡面,中國人的想像,認為有嫦娥,有一棵桂花樹,有吳剛,還有一隻兔子在那兒搗靈藥。總而言之,月亮裡面是有桂花樹的“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桂子,就是桂花結成了米粒狀的東西“桂子月中落”這個東西非同尋常,屬於國天香,它帶來一種芬芳的氣息。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你想想“情天情海幻情深”這是一種什麼出身?天香樓是一個什麼象徵?就是來自月亮裡面,芬芳從雲層飄向人間,可見秦可卿出身非同小可,是高於賈府的。
這些證據如果還不足以說服你的話,那我們就一起再來重新讀第七回,第七回常被很多讀者所忽略。這一回前面寫的是送宮花。怎麼回事呢?就是薛姨媽和王夫人在一起聊天,周瑞家的去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一個陪房。陪房,就是隨女主人出嫁,作為一種活的嫁妝,跟隨女主人來到婚後的府第裡的僕人。這僕人已經是一家子人了,男僕如果叫周瑞,他媳婦就叫周瑞家的。《紅樓夢》裡有不少這樣的角,如林之孝家的,王善保家的,等等。這個周瑞家的,是王夫人很得用的一個管事的女僕。周瑞家的到了薛姨媽面前,薛姨媽就忽然想起一個事。薛姨媽她們家是幹嗎的呢?是給宮廷當採買的,當採辦的。所以宮裡面用什麼東西,會先過他們家的手,皇帝或者那些妃嬪用的東西,第一道,可能就是先從她們家過;她在往宮裡送的同時,會自己留下一部分,自己享用或者轉贈他人。薛姨媽就讓丫頭香菱取出了一匣子十二支宮制的紗堆的花。然後薛姨媽就代了,說這十二支花,周姐姐你給我送一下。她說,這十二支宮花你給每位小姐兩支,給林黛玉兩支,這就八支了,剩下四支,你就給鳳丫頭吧。
在送宮花這一回,有一種古本里面有回前詩,這回前詩一共四句,非常有意思,是這麼說的“十二花容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你琢磨琢磨,這不是脂硯齋批語,這是回前詩,是正文的一部分。由於《紅樓夢》是一部沒有能夠最後定稿的小說,所以它的回前詩是不完全的,有的回已經寫好了,有的回還缺。但是這一回有這個回前詩,它的大意是說,這十二支宮花是宮裡面的最新式樣,不知道誰是真正愛惜這個宮花的人。最後會有一個人和這宮花形成一種相逢的關係,邂逅的關係,這個人姓氏名誰呢?這個人是家住江南本姓秦。說得非常清楚。關於“家住江南”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討論,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一下,姓秦的如何跟宮花喜相逢。
那我們就還來看第七回的有關描寫:送宮花。當時還沒有大觀園,賈母把姑娘們,包括李紈都集中在她大院子後頭的房子裡面住;周瑞家的就拿著宮花去了,先見到了和探,姐倆兒正在下棋,見到宮花以後很客氣,接收了,道謝,道完謝以後就繼續下棋。你說,她們算是惜花人嗎?也有的讀者在底下跟我爭論過,她們也算惜花人,她們沒拒絕接受這個花啊,她們怎麼不惜花啊?那麼好,就算她們也是惜花人,那她們和這個宮花是相逢的關係嗎?不是相逢的關係,這是很明顯的。
然後周瑞家的拿著剩下的花,又見到了惜。惜在幹什麼呢?惜正和到府裡面來的尼姑智能在那兒玩兒呢。智能的師傅其實是為了到賈府來支領月銀,賈府按月給她們尼姑庵月例銀子。師傅去辦事,她沒事,她跟惜特別合得來,倆人一塊兒玩兒。惜見了這花兒,惜是個什麼態度呢?應該說是一個很不嚴肅的態度。這是你長輩送給你的花,而且這本來是往宮裡面送的花,來送給你了,是不是?但是惜很不嚴肅。惜說,哎呀,我將來要跟智能一樣,也剃了頭當尼姑,我還怎麼戴這個花啊?她是這麼一個表現。所以惜,應該說她是不愛惜這個花,她比和探表現得,應該說要惡劣一點,她很不嚴肅。
然後周瑞家的就去找林黛玉,要送花給林黛玉。但是在這之前,她先去了王熙鳳那兒,是不是啊?這一回的回目,我記得叫做“送宮花賈璉戲熙鳳”賈璉跟王熙鳳的夫生活寫得很有趣,當然它寫得很含蓄,脂硯齋說那寫法是“柳藏鸚鵡語方知”他們白晝宣,大白天地行房事。所以周瑞家的去了以後,發現院子裡鴉雀無聲,她躡手躡腳走到旁邊房子裡,看見大姐兒在睡午覺,周瑞家的就說先等一等,接著她聽見了賈璉的笑聲,然後就看到平兒出來,讓豐兒舀大盆的水進去,這是為行房事服務的一些項目。那麼就在這個情況下,她趁便就把宮花送給了王熙鳳。王熙鳳對宮花,你要說完全不愛惜,好像也確實過分,但是她也不是非常稀罕。本來薛姨媽是讓她留下四支,她只留下兩支,她讓平兒對周瑞家的說,把這兩支給東府的蓉大送去。她是這樣一個態度。後來周瑞家的就拿著剩下的兩支花去了林黛玉那兒。林黛玉小子,就問,這個花是單給我的,還是別人也有啊?周瑞家的說,都有。林黛玉一看就剩兩支了,說:“敢情別人不挑剩下,也不給我啊!”周瑞家的一聽就不敢做聲了,因為林黛玉身份不得了,她是賈母最鍾愛的外孫女兒,賈母把她留在身邊居住;她跟那幾個小姐不住在一塊兒,她和賈寶玉跟賈母共同住在賈母院落裡一個大的空間裡面。這樣算來算去的話,這個宮花誰是惜花人?顯然前面講到的這些女即使勉強算惜花的話,也都不是非常愛惜,而且特別是“相逢若問名何氏”這有姓林的,有姓賈的,有姓王的,但作者在回前詩裡面代得很明白,惜花的人不是別的姓,是姓秦的。姓秦的是誰?這兩支宮花最後是送到了秦可卿手裡,就是秦可卿。她和宮花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是一種相逢的關係,說明這個人原來她的家族經常使用這種東西,現在她和宮中的這宮花喜相逢了,是這麼一種關係。所以這樣的情節也是在暗示,秦可卿她的真實出身高於賈府,她的血緣是來自宮中,她和宮花形成了一種相逢的關係。我想,回前詩的最後一句,應該是我們沒有辦法去做別的解釋的。
但是秦可卿她自己忽然得了病,而且她自己說了“任憑神仙也罷,治得病治不得命”到了第十三回,她就一命嗚呼了,就死掉了。那麼在臨死以前,秦可卿有一個大的行為,就是她死前去給王熙鳳託夢,這是小說裡面一個極重要的情節,也是引起脂硯齋高度重視,導致脂硯齋建議曹雪芹刪去已經寫好的第十三回當中的“四、五”文字的關鍵。
而且我認為,這也是導致曹雪芹在刪去了第十三回的“四、五”文字以後,又到第八回末尾打了一個補丁的起因。那麼秦可卿向王熙鳳託夢這段情節,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她這個託夢也是非同小可,託夢的內容很豐富。首先是理論指導,完全是居高臨下,她哪裡是什麼養生堂抱來的棄嬰?哪是宦囊羞澀,沒見過大世面的小官吏家裡養大的一個女兒啊?她說了:“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她就這樣進行理論指導,她告訴王熙鳳,我死了以後,你們賈府應該怎麼辦。你說,她多厲害!
然後她就提供具體的實踐方案。她都給你想好了,她託付給王熙鳳,她輩分比王熙鳳低,但是口氣極大。她提供的方案的大意就是說,你們現在還沒有垮掉,趕緊在祖墳旁邊多置一些地畝,族中人輪來管理地租。地租用來幹嗎呢?一是把宗族的祠堂設在那兒,這樣就可以世代香火不絕。另外,可以把家塾設在那兒,這樣以後不管怎麼樣,家裡的這些子弟還可以通過讀書、科舉去謀求一個發展。她提出了這樣一個具體的實踐方案。這如果不是一個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出身於一個非常高貴的家族的女,她是不可能想到這些的。她如果是一個養生堂抱來的棄嬰,她如果只是從小在秦業家裡面長大,她哪兒來的社會政治經驗?她不可能有。這就說明秦可卿她的出身是高於賈府的。
她不但提供理論,提供實踐方案,而且,她還能夠預言禍福哩!你說,她厲害不厲害?這真是很符合警幻仙姑的妹妹這個身份。她知道賈家在她死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首先她預言一件好事,她說:“眼見不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指的是什麼呀?在第十六回,我們就知道了,就是賈元晉封為皇妃。後來就有了“皇妃省親”的故事。她預言,賈元的地位會有所提升。但是她也很坦率地向王熙鳳預言了賈家的禍。她最後唸了兩句話,她說,你要記清楚。這兩句話驚心動魄!哪兩句話呢?叫做“三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它大意就是說,在三個天過去之後,所有的府裡面的這些美好的事物,特別是這些女就都會悲慘地隕落,賈府的人們就會“家亡人散各奔騰”各人自己找出路去。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預言。如果秦可卿的出身非常地寒微,她不可能說出這些話來,所以只能解釋為,她是一個出身高於賈府的人,只能做這樣的解釋。
在秦可卿死後的喪事裡面,有一些細節更能夠印證我這樣的一個判斷。比如說,她所用的棺木,用的什麼棺木呢?用的是薛蟠家裡面存下來的木料,這個木料當時還沒有做成棺木,乃是潢海鐵網山上出產的一種檣木。這個木料原來是誰訂的貨呀?是義忠親王老千歲訂的貨。義忠親王這個符碼倒還罷了,當然級別很高。但是他又是老千歲,什麼叫做千歲?我認為,千歲在這裡就是指太子,就是指在皇帝薨逝以後,登基當新皇帝的那個人。
有人跟我爭論,說千歲是一個很寬泛的稱謂,在戲曲舞臺上,比如梅蘭芳演的《貴妃醉酒》,戲裡面的高力士、裴力士就稱楊貴妃千歲;在明朝,皇帝把每一個兒子都封為王,讓他們到各自屬地上去享福,他們都可以被稱為千歲;後來擅權的大太監魏忠賢,更讓人稱他為九千歲,因此,千歲並不一定意味著是當今皇帝沒了以後,那個繼承他皇位的人。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紅樓夢》,我的立論前提是,《紅樓夢》實際上寫的是清代康、雍、乾三朝背景下發生的事情。清朝跟明朝很不一樣,清朝皇帝對其兒子的分封,從來都不是均等的。比如康熙分封諸皇子,那時候叫他們阿哥,他就不是一律都封王,就是有的只封為貝子,有的只封為貝勒,有的,像十三阿哥胤祥,都成年了,比他歲數小的十四阿哥都封爵位了,他還沒被冊封,他是直到康熙死了雍正當了皇帝,才被封為親王的。明朝皇帝的兒子受封后,去封地居住為王,清朝皇子分封后,都留在京城裡,極個別的讓其住在城外,但也不是封到外省為王。在清朝的政治生活裡,本來並沒有千歲這樣一種稱呼;但是清朝在康熙那一朝,康熙曾經冊立過太子,而且明確地告示天下,在他眾多的兒子裡,太子就是惟一被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因此,曹雪芹筆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就是暗喻康熙立的太子胤。這個太子很不幸的是,被兩立兩廢,也就是最終壞了事,沒能當成皇帝。康熙死了以後,繼承他皇位的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就是雍正皇帝。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這樣的語境裡,我認為,《紅樓夢》第十三回提到的這個“義忠親王老千歲”就是指在萬歲沒有了以後,將升格為萬歲的那個人。
對這個人物,曹雪芹使用的語言非常地到,他叫做“壞了事”為什麼這個人後來沒把這個棺木拿去做棺材呢?這個人後來“壞了事”
“壞了事”這個含義既含混又清晰。含混在哪裡呢?就是如果你不懂清朝政治的話,你就會覺得糊里糊塗,是不是死掉了呀?不是。為什麼說它很準確呢?如果他死了,就說他死了,不就結了嗎?但是它又很準確地傳遞出一個信息,他沒說這個人死。這個人跟棺木的關係,並不是他死了沒有用,按說他死了,不更該用嗎?是不是?那個時代,人還在,也是可以先拿木材製成棺材,存放著備用的,但這位義忠親王死活都不能拿它製作棺材了,為什麼呀?因為他“壞了事”因此他就沒有用。他沒用,別的人也都不大敢輕易地取用。總而言之,這個檣木是這樣的人物才能使用的,所以當時薛蟠一說,家裡還存有這樣一個東西,賈珍立刻就要用。賈政還勸了一句,賈政他在政治上比較清醒,覺得這不好亂用,說恐非常人可享。但是賈珍一意孤行,很快就把檣木拿來了,就開始把它鋸開了,塗漆,就做棺材了。這樣秦可卿死了以後,就理直氣壯地,甚至可以說是名正言順地睡進了本來是給義忠親王老千歲所留的珍貴木料——檣木製成的棺材裡面。你說,秦可卿她應該是什麼樣的出身?
到這兒我已舉了那麼多的例子,如果還是不能說服你的話,那我覺得我也不灰心,我們還可以往下討論,咱們再討論。比如說,她的喪事當中還有一些細節。她是寧國府的一個重孫媳婦,賈蓉連爵位都沒有,只是一個黌門生,臨時捐了一個頭銜,這個頭銜也很低,叫“龍尉”就是皇宮裡面的衛兵——當然這對平民來說,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頭銜了。但是它和真正的貴族府第裡面的那些頭銜相比的話,微不足道。這麼一個人死了,何至於驚動皇帝,驚動皇宮呢?書裡面寫得很怪,忽然就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親來上祭——大家知道,曹雪芹給一個人物取名字,往往都是隨手諧音,有所寓意。很多紅學家指出“戴權”它的諧音就是大權,就是宮裡面太監的總管,大太監,權力最大的一個太監。大明宮的掌權的太監,他原來就已經履行過對秦可卿死去的禮儀了。但這一天,他還要乘了大轎,打傘鳴鑼,親來上祭,他都不派小太監來。如果沒有皇帝的批准,他能來嗎?就算是說大太監他膽大妄為,皇帝不批准,他也來,但他也不能夠乘了大轎打傘鳴鑼呀?打傘倒也罷了,你可能比較嬌氣,遮太陽;你鳴鑼幹什麼呀?不是生怕人不知道嗎?一路鳴鑼而來,什麼氣派啊?如果要是賈敬死了他來,好像還不太稀奇;賈珍死了,他來也不算太稀奇,賈珍他畢竟有爵位,他是三品威烈將軍,是不是啊?可是不是賈珍死了,甚至也不是賈蓉死了,是賈蓉的媳婦死了。在賈府而言,不過是一個重孫媳婦。可是大明宮的掌宮的大太監戴權要親來上祭,這怎麼回事?這如果不是因為秦可卿的出身特別高貴,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怪現象的。
說到這兒,秦可卿的真實出身,也就是說,這個人物的生活原型已經呼之出了,是不是啊?眼看就要水落石出了,但是請你保留一點耐心,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我將在下一講裡面,進一步地去探究,秦可卿的真實出身是什麼,她的生活原型究竟是誰。這一講就到這裡,我們下一講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