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章:麻煩的裝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攻打興和縣城已經過去十多天了,韓雲華率領部隊早已撤出了縣城,在距興和縣縣城4o多里外的大青山上紮了,但是興和縣戰役的影響遠未平息。
由於那天韓雲華等人來的突然,進攻的乾脆,所以大部分機密文件還未來得及銷燬,連同庫房裡的武器裝備、糧食金銀,全部成了新一團的戰利品。
是役,新一團打下縣城一座、拔掉鬼子據點一個,消滅軍126人(其中臺基廟據點消滅
軍13人、韓雲華等人半路伏擊
殺
軍85人、攻打縣城時消滅
軍29人)。同時消滅為虎作倀的漢
部隊36人、鎮壓大漢
2戶,繳獲三八式步槍343支、中正式步槍6333支、漢陽造步槍1298支、法國產的m1922輕機槍37
、歪把子機槍38
、中正式機槍96
、芬蘭產的m26輕機槍68
、蘇聯產的dp28輕機槍52
、比利時產的fnbarm193o輕機槍43
、捷克式機槍876
、馬克沁重機槍117
以及雜七雜八的各種槍械若干。各種子彈六百多萬、擲彈筒36具、迫擊炮16門、炮彈12oo多、手榴彈二十多萬顆、
產的甜瓜手雷13241顆、電臺一部、戰馬37匹、糧食一百二十多萬斤,軍用水泥若干、軍用、民用藥品以及醫療器械若干,金條129
、銀元1234569塊、古玩玉器金銀飾若干,各種生活用品、
食油類、車馬用具、若干…
由於要運走的東西太多,所以韓雲華等人大力動群眾幫忙運輸,因為新一團嚴格執行韓雲華制定的不擾民、鎮壓大漢、人民公審等政策,得到了人民的初步認可,所以絕大部分青壯勞力願意幫忙運輸物資,當然新一團也給了這些願意幫助新一團的人一些切實的實惠,只要願意幫新一團運輸物資的每家每戶糧食1oo斤、不願意幫新一團運輸物資的每家每戶糧食只能5o斤。
儘管有上萬青壯勞動力幫忙運輸,但是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一萬多人三百多輛馬車整整搬了兩天兩夜才算完工,工程量實在浩大。
興和縣大青山和呼和浩特附近的大青山可不是一座山,海拔也不高,最高峰離平地也只有上百米,雖然山峰不高,但上山之路卻極其陡峭,易守難攻。山下土地平整、村莊和人口眾多,是一個作據地的好地方。
最讓韓雲華高興的是,從山下到山上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到頂峰,而且還要經過三個十分險峻的崖道,只要將進出山的山口和這三個崖道守好,就算軍有十萬人馬也別想在短時間內攻進來。
看完繳獲物品的清單,韓雲華心裡充滿了疑惑,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裡竟然繳獲了這麼多的武器裝備,而且絕大的多數是國民黨軍隊的制式裝備,還有一部分一看就是地方軍閥部隊使用的武器,最起碼戰鬥系列裡是不會裝備漢陽造這種槍支的。
不過,很快韓雲華就從繳獲的軍機密文件中找到了答案,原來
軍第五師團自“七七事變”以來,一路所向披靡,破、打軍閥,8月底佔領了南口、張家口,9月中旬又攻陷大同、廣靈、蔚縣,矛頭直至太原。而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尤其是以軍閥閻錫山為的二戰區的大部分軍隊對
執行的消極抵抗政策,對
作戰缺乏信心,因此,在
軍強大的攻勢面前防禦極其不力,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一路上被第五師團打死打傷了、俘虜了數萬人。
的武器絕大部分軍是看不上的,而且大部分武器的子彈口徑都和
軍的制式武器不兼容,所以除了一小部分進口的高檔重武器被
軍補充到軍中外,其它的都被
軍運送到了後方,準備裝備察哈爾、綏遠等地的漢
部隊。興和縣作為距大同最近的幾個縣城之一,因此也囤積了大量的的裝備。這下子讓新一團撿了個大便宜,同時也解決了新一團缺乏武器彈藥這一難題,為新一團以後的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時,在韓雲華的動下,一萬多幫忙的青壯勞力中最後願意參加八路軍的竟然有一千四百多人,新一團自第一次得到了人員補充。
加上原來的幾百老兵,韓雲華現在手裡一共有了將近19oo多人而且武器彈藥也十分充足,這部隊壯大了,韓雲華以及新一團的其他軍事幹部也顯得有底氣了,剛到興和縣的那種頹廢的士氣一掃而光。
韓雲華這邊是志得意滿了,但是察哈爾兵團司令部和八路軍總部129師師部以及386旅旅部都亂成一鍋粥了。新一團撤走兩天後,覺到不對的軍察哈爾兵團司令部才派了一個加強中隊的援兵到興和縣,可惜那個時候韓雲華早已上了數十里外的大青山,正在那裡忙在建立
據地呢。
興和縣守軍成建制的被消滅在察哈爾兵團司令部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絕大多數的軍將領要求察哈爾兵團司令東條英機派兵剿滅那支膽大妄為的支那軍隊,並對境內所有的中隊進行瘋狂的報復
攻擊。
由於通信中斷,八路軍總部以及129師師部、386旅旅部都不知道新一團幹下了如此大事,半個月以前,軍第五師團布公開戰報宣佈全殲八路軍129師的一個整編團,並把這個團的番號以及陣亡將領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而此時386旅旅部又確實是聯繫不到新一團的任何一個人,所以八路軍總部以及129師師部、386旅旅部所有的軍政長官都已經接受了新一團被全殲這一事實,並報準延安方面撤消了新一團的番號。
因為新一團的全軍覆沒,129師師長劉伯承386旅旅長陳賡都受到了八路軍總部以及延安方面的點名批評,這也讓外界對八路軍的戰鬥力產生了嚴重懷疑,受到了國內輿論的一直批評,給八路軍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但是新一團這種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死戰神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讚譽。
外界如何紛亂都影響不了新一團,現在躲在大青山深處的韓雲華正在進行自己擴軍整編的練兵計劃。無論是軍察哈爾兵團還是八路軍各部都徹底失去了新一團的消息。
自回到大青山後,韓雲華一方面派人進行尋找八路軍主力,另一方面著手開始進行據地的建設,先韓雲華計劃對全團進行了新一輪的整編,他計劃把所有的人整編為3個47o人的加強營,外加警衛連、團屬重機槍連、騎兵連、偵察連、通信排、迫擊炮排各一個。每個營有3個加強戰鬥連,每個連裝備三個步槍排一個機槍排,每個步槍排都裝備一個機槍班外加一具擲彈筒,也就是說一個連的作戰單位就裝備了12
輕機槍2
重機槍以及121支步槍4具擲彈筒,就算財大氣
的
軍、國民黨中央軍都沒這個待遇,而且準備將原本就不多的三八式步槍全部裝備給一營。
其實,韓雲華對抗戰爭中大放異彩的三八大蓋早已心儀已久了,該槍為明治3o年式步槍的改進型,明治38年式步槍與明治3o年式步槍的外觀區別是,明治3o年式步槍沒有防塵蓋,所以大多數中人稱這種槍為三八大蓋。韓雲華對《亮劍》中八路軍人手一支三八大蓋可是很眼熱。三八大蓋的優點是所用的6。5mm子彈穿透力大,
程遠,
時無煙無焰比較隱蔽,而且可
後坐力不明顯,便於
手揮水平,實戰
擊
度極高,對新一團這種補充新兵較多的部隊而言,沒有那種槍比三八大蓋更適合了。不過這種槍
的6。5mm子彈彈頭長徑比大,擊中人體後不會生翻轉造成附帶傷害,在沒命中人體重要部位的情況下,對人體的傷害比其他子彈小的多,所以才有了《亮劍》中張大彪那“讓三八大蓋鑽了個眼”的豪言壯語。讓韓雲華遺憾的是,儘管這次就繳獲的槍支無數,但三八大蓋卻只繳獲了二百多支,實在是可惜了。
但接下來的問題卻讓韓雲華差點頭疼死,這次戰鬥繳獲的武器彈藥數量之大遠遠出來韓雲華的預料,但是繳獲的武器的型號之多也遠遠出了韓雲華的預計,單步槍就有中正式、三八式、遼十三年式步槍、漢陽造、鞏造九八式步槍、莫辛-納幹m18913o步槍7個型號,機槍這種國內產量級低的自動火力更是五花八門,德、、蘇、意、英、美、法、捷克、比利時等產地一應俱全,到底給部隊裝備哪一種槍械成了困擾韓雲華的一大問題。
韓雲華早在國防科大學習時就研究過抗戰爭時期戰鬥力弱的原因,除了國力差距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的武器裝備口徑大小不一,後勤壓力大,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二戰時期的武器五花八門種類繁多,這是由於民國成立之初,政出多門,軍閥割據、混戰造成的。各地軍閥各有武器採購來源,自制武器更是無個制式標準,工業加工能力也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生產出來的也是質量參差不齊,再加上各地軍閥
據自身情況對所產槍械做的改造,導致即使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生產的在零配件與彈藥方面也不能通用的局面,如果進行細分的話,僅步槍一項就有上百個品種,一種型號的步槍就可能有1o幾個不能通用的變種,這樣的情況導致,國民政府自身都無法準確統計出,當時中國各地到底裝備有多少種槍械火炮,最終在193o年開始了軍備整頓,提倡用統一制式武器取代各種雜亂武器,但限於國力實際上
本做不到軍備的統一,在軍備整編後,仍裝備雜亂,光步槍就有4個不同口徑,而且即使口徑相同的步槍,彈藥也未必能通用,這就在後勤保障方面成了噩夢,軍隊整體協同戰力異常低下。
就像戰後李宗仁在《李宗仁回憶錄》敵我優劣之檢討(4)所說的那樣:抗戰開始時,全隊不下數百萬人,但是五花八門,雜亂不堪。就歷史系統來說,有所謂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山西軍、粵軍、桂軍、川軍、滇軍及其他各省地方軍。就訓練方面來說,各軍訓練方法極不一致。就裝備來說,中隊可說是全世界各種武器的陳列所,德、、蘇、意、英、美、法、捷克等一應俱全,國內的漢陽、金陵、鞏縣、瀋陽、太原等兵工廠出品也各不同,故軍隊的配備,因軍而異。我先不去論什麼一個班裝備幾支步槍幾
機槍,也不去論這些槍的質量好壞,就後勤這個最簡單的問題而言:“這樣五花八門的武器其後勤供應怎麼辦”當時的狀態是桂系主要裝備的是英國裝備,滇軍是法式裝備,中央軍少部分德式裝備,東北軍是
式裝備,西北軍的大刀片為主,川軍更是自己都沒有個統一的裝備。就是我們吹得最多的中正式也存在7。92和7。7兩種口徑,(兩广部隊用英國的步槍是7。7的口徑),東北部隊的步槍口徑是6。5,而捷克zb式輕機槍也是兩種口徑共存(7。92和7。7,英式的是7。7)這就出現了,你的部隊子彈打光了,我在你的邊上可是我的你用不了的現象。
到底給如何裝備部隊費了韓雲華很大的一番思量,假如將這些武器只挑能好的而不管口徑的大小就裝備給部隊,那麼部隊的戰鬥力並不能有多大的提升。經過多次對比之後韓雲華在步槍方面讓部隊裝備了
軍現役部隊使用的制式步槍三八式大蓋和現役部隊的制式步槍中正式,輕機槍方面韓雲華只為部隊裝備了捷克式輕機槍。重機槍屬於單兵種武器,這次戰鬥一共繳獲了7種型號139
,韓雲華把數量最多的馬克沁重機槍裝備到了部隊,剩下的大量的雜牌武器都被韓雲華扔到了倉庫裡了,準備有機會送到八路軍總部,讓總部領導們統一調派去吧。
具體的部隊裝備是:李大勇的一營為步槍全械營,共裝備了三八式步槍297支、捷克式輕機槍65
、馬克沁重機槍12
。王劍的二營和陳尚明的三營為步槍全國械營,每個營各裝備了中正式步槍297支、捷克式輕機槍65
、馬克沁重機槍12
。警衛連和偵察連作為全團的尖兵部隊各裝備了中正式步槍112支、捷克式輕機槍24
、馬克沁重機槍2
。團屬重機槍連共裝備了馬克沁重機槍24
、騎兵連因為人員和馬匹有限只裝備了馬槍38支、馬刀38把、捷克式輕機槍3
、通信排則是清一
的中正式步槍、迫擊炮排是全團唯一的炮兵部隊,共裝備了6omm迫擊炮4門。為了加強各營的火力,韓雲華又為每個營增添了12
重機槍,相對與
軍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藥排、每排4
重機槍)總數12
(有的連只有8
)的重機槍而言,新一團的火力配置無疑是豪華的。
在槍械裡面,韓雲華最看重的還是輕機槍,因為這種火力猛、質量輕、易攜帶、單兵即可作的突擊武器,既可以當做壓制
的裝備,也可以當做衝鋒槍等高自動武器用,簡直是打仗行軍的必備武器。這次戰鬥繳獲的輕機槍中
能最好的要屬法國產的m1922輕機槍,但韓雲華最終還是選擇了捷克產的zb26型輕機槍,也就是中隊中最為著名的捷克式。
一方面是因為這次繳獲的戰利品中zb26型輕機的數量最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法國產的m1922輕機槍的子彈難搞。法國產的m1922輕機槍除了中央軍裝備了不少以外各地軍閥也有不少,在1934年以後武器開始走制式化路線,正規軍步槍由13個口徑縮減到了4個口徑,本來法式口徑步槍數量不小,並沒有被裁掉,但這個m1922輕機槍竟有4種不同彈藥的型號同時在服役,而且也沒有哪型是絕對多數,都是差不多的數量,最要命的是這個機槍的槍管自制困難,而且
不同子彈的m1922輕機槍內部零件尺寸是不一樣的,不能互換,因此無法修改成
同1種子彈的機槍,不但如此,這種武器的子彈統統是用無煙火棉做
藥,而這m1922輕機槍也就只合適
無煙火棉做
藥的子彈,而當時中國的無煙火棉產量小而且質量不穩定,所以這機槍的子彈基本全靠進口。
而且子彈還自產困難,有些部隊除了幾m1922輕機槍外再沒使用這些子彈的槍械,因此這槍在戰前就讓人覺得用起來麻煩,應該裁掉,到了戰爭爆以後,這槍一上戰場,自然成了彈藥供應最麻煩的槍,為了裝備這槍部隊的子彈問題,後勤供應部門忙的雞飛狗跳,勉強撐到戰爭中期,再也忍受不了了,這些機槍損失的損失撤換的撤換,不養這大爺了。
而捷克式就不一樣了,亮劍中的李雲龍對捷克式輕機槍一直是讚不絕口。由於價格較低因此國民黨進口捷克式輕機槍數量較大,加上結構簡單仿製要求不高,國內各地也均有仿製生產,僅在國內戰爭時期國內就有4oooo多的產量,加上戰時戰前的進口量以及戰前的仿製數量,總裝備量達1ooooo
之多,絕對是中國當時當之無愧的主力機槍,由於數量巨大無論是正規軍還是地方軍與鄉勇民團都有裝備,黃河南北大江上下所有的戰場上都有zb26輕機槍的嚎叫,zb26輕機槍自然成了中隊的標誌
武器。
最主要的是韓雲華看上了捷克式輕機槍優秀的能,捷克式輕機槍槍管長6o2mm,全長g,使用2o直彈匣供彈,
57mm重尖彈,必要時也可
57mm輕尖彈。優點是槍械結構緊湊,堅固耐用很少出故障,行軍作戰攜行方便,作戰反應度快,很合適戰場使用。
倒不是說捷克式輕機槍就沒有缺點了,韓雲華知道其優秀能的同時對捷克式的缺點也是心知肚明,它存在著進行長連
時,難以控制,
度低的缺陷,此外捷克式輕機槍的散熱
能有缺陷,進行長連
掃
,打不了幾匣子彈槍管就會過熱,槍管過熱後所
的子彈將失去穩定
,毫無準頭的四處亂飛,並且飛不了多遠就會落地,對敵幾乎毫無威脅,雖然捷克式輕機槍的槍管可以迅更換,但戰場上頻繁更換槍管是很令人惱火的事情,而且可沒那麼多備用槍管給機槍手用於在戰地頻繁的更換,所以訓練有素的機槍手在
作捷克式輕機槍作戰時都很注意這點,沉著瞄準,只對敵進行單點
或短點
,這樣槍管不會過熱,並且打的準,殺傷效果好也節約子彈,這也成了
軍在戰場上判斷當面敵人是否為訓練有素部隊的依據,如果
軍見對面敵人機槍手,一有風吹草動就用捷克式輕機槍進行長連
掃
,即可判斷當面中國部隊為充滿缺乏訓練,沒有戰鬥經驗新兵的部隊,可以輕易取勝,反之則要小心對付。
總體來看捷克式輕機槍絕不是能最好的輕機槍,更沒什麼突出的高
能,只是因價格低廉,取得容易,才使得缺乏資金,工業能力落後的中國選擇它做為主力輕機槍,一句話不是因捷克式輕機槍
能最好,而是當時中國別無選擇。
同時韓雲華和其他人的盲目高興還有所不同,他看到部隊雖然武器裝備都快武裝到牙齒了,但戰鬥力提升的並沒有想象中的大,因為戰士們大多數是新兵本就是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讓這樣一群人上戰場簡直就是在犯罪,所以他將
據地的房屋軍營倉庫等建設
給了傷勢還未痊癒的參謀長葉保國,而他自己則是專心進行部隊的訓練。
為此,韓雲華還利用後世的經驗結合現有的條件編寫裡一份《新一團普通士兵訓練大綱》,並且還暗自擬定了一份《特種兵訓練大綱》,但這份《特種兵訓練大綱》卻只有韓雲華自己知道,因為這份大綱相對於現在的主軍事理論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他可以把它付諸於實踐,但卻不能把這份大綱書面化、文字化,否則以後的整風運動一定有他的份,韓雲華自認不是一個好運動員。
最讓韓雲華遺憾的是,雖然繳獲了一部軍電臺,但由於沒有找到
軍的密碼本,而他自己也沒有八路軍各部的聯絡密碼,所以到現在都收不到總部的各項指示,電臺則只能當個好看的擺設。騎兵連也是韓雲華心裡的一點缺憾,由於繳獲的戰馬的數量有限,所以騎兵連雖然是連級編制,但騎兵連現在只有43個人馬,勉強可以算個騎兵排。
看了看手中這份用筆寫的歪歪扭扭的軍訓大綱,韓雲華不由得
出了一絲微笑,然後輕聲對門外站崗的虎子說道:“虎子,你馬上通知參謀長、各營營長,就說早上八點到團部召開連長級以上會議,讓他們務必通知到各連連長,不許遲到,去吧!”
“是”虎子敬了個軍禮後便向外跑去。
早上八點整,韓雲華準時走進會議室,看到十幾個新上任的軍事主官已經到了,見到韓雲華坐了進來,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他笑了笑說道:“都坐、都坐,人都到齊了嗎?如果到齊了就開始吧?”一營營長李大勇大聲道:“一營一個營長兩個副營長一個參謀長兩個副參謀長三個連長六個副連長三個指導員六個副指導員共24人全部到齊。”二營長王劍在李大勇坐下後開口說道:“二營一個營長兩個副營長一個參謀長兩個副參謀長三個連長六個副連長三個指導員六個副指導員共24人也已經全部到齊,請指示。”韓雲華滿意的說道:“坐”繼二營長王劍之後,三營長陳尚明也起身道:“報告團長,三營練級以上的軍事主官全部到齊,請指示?”
“坐”接下來是警衛連連長塗強國、偵察連連長黃學萍、騎兵連連長熬列格、重機槍連連長劉文華相繼起身作報告。(今天更新一大章,七千字。如果以後傲天更新在五千字以上的大章節,那麼表明當天傲天只會更新一章,因為傲天的目標是每天不能少於五千字的更新。求推薦、求收藏、有時間大傢伙也到傲天的書評區轉轉,留上幾句,也算是大家對傲天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