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慈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專訪電影《一輪明月》總製片人周珊薇、出品人孫增華女士之後,我即請她們給我快遞來《一輪明月》的dvd。
這部電影拍得很平實,沒有大起大伏的煽情,沒有花裡胡哨的噱頭,但其中不乏動情之處、唯美之章。
正式看這部片子前,我曾在網上看過其片花,據趙樸初老的詩譜曲的歌就足以打動我: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
“憂國憂民一身浩然正氣,愛國愛民一種人格真諦。”這首詩高度濃縮了弘一大師(李叔同)彩的人生與偉大的品格。
影片伊始,出現一個正在飛速旋轉的陀螺,圓滿的陀螺似靜又動,似動又靜,少年李叔同就在打陀螺中出場了。這無疑是導演匠心獨運之筆。
李叔同很孝順,母親去世時,他移風易俗,親手填詞,借美國人斯蒂芬·c·福斯特的曲為母親彈鋼琴唱輓歌《夢》——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
夢揮淚出門辭父母兮嘆生別離。
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
月落烏啼,夢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親之恩其永垂。…影畫悽清,琴歌相和,詞曲哀婉,讓人
不住潸然淚下。
之前,我僅知美國人約翰·p·奧德威作曲、李叔同填詞的《送別》,沒想到還有這一首更為動人動情的《夢》。於是,我從網上下載了一個似乎是港臺女聲的獨唱版本,這個女聲版本只有清純,並沒有濮存昕版本之悽婉。我把這首女聲版本的《夢》放給三歲的女兒聽,女兒聽得很認真,並反覆讓我放給她聽,她說好聽。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在天津長大。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1880年10月23出生於天津。父親李世珍,字筱樓,同治四年(1865)進士,曾任吏部主事,不久即辭官,迴天津從商,主營鹽業,成為津門鉅富。李叔同生母王氏,名鳳玲,原為李筱樓的丫環,後收為三姨太。略通文字,篤信佛教,對李叔同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五歲那年,父親撒手西歸,家道
漸衰落。
李叔同從本學成歸來,赴杭任教,為中國的藝術領城培養了一大批教育人材,學生中後來卓有成績的有劉質平、豐子愷、吳夢非、李鴻梁等。38歲那年年初,李叔同到杭州大慈山虎跑定慧寺斷食。次年(1918年)八月十九
,正式剃度,易名演音,號弘一,立誓學戒弘律,將國內中斷七百多年的“南山律宗”復興光大,被佛門尊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影片中,當李叔同從好友夏丏尊處得《斷食》書後便一心向佛,夜與籍
子雪子話別。雪子嚶嚶泣勸李叔同去做
本的和尚,因為
本的和尚可以帶
同修。
李叔同說:“我是中國人,我只做中國的和尚。”此情此景此節,再次讓我落淚。
電影《一輪明月》中。
清晨,薄霧西湖,兩舟相向。
雪子:叔同——李叔同:請叫我弘一。
雪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此情此景此節,三次讓我落淚。
電影《一輪明月》也讓我改變了對演員濮存昕由來已久的成見。九十年代,我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看過濮存昕演的話劇,後來還看過他的幾部影視劇作品,其演技並不能讓我恭維。甚至於其擔當公益慈善大使、大做公益廣告也不能讓我恭維,但在《一輪明月》中飾演弘一大師的濮存昕卻讓我對其看法大為改觀。
濮存昕在表演藝術上成了。
或者說弘一大師的人格魅力真正染了濮存昕。
濮存昕為演弘一大師,十年磨一劍。
已故導演潘霞曾經想請濮存昕主演20集電視連續劇《弘一大師》,但被他拒絕了。濮存昕曾對媒體說,當時他拿到劇本就膽怯了,不敢接這個戲。畢竟那時候太年輕,什麼都沒有準備好。
當我向電影《一輪明月》總製片人周珊薇女士要dvd時,周女士說,要不要請濮存昕在上面籤個名。
我說,不用了,我不是追星族。
但濮存昕成功飾演了可親可敬的弘一大師,就此一點,我要向他致敬。
200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