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韓非入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節名將李牧嬴政十三年,秦國再次向趙國大舉進攻。秦國大軍,由將軍桓齮率領,先攻趙國平陽,拔,大軍繼續突進,兵鋒直臨武城城下。一旦武城也被攻克,則意味著趙國的南長城被全線突破,都城邯鄲也將失去一道最可靠的人工屏障。
趙國這邊,新即位的趙王遷,素以無行聞於國。如前所述,趙王遷之母,最早為邯鄲的一名娼。趙遷雖然貴為趙王,是趙國的最高統治者,但由於生母身份低賤,因此內心不免自卑,也總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而在趙遷頭上,還始終籠罩著一塊巨大的陰霾。這塊陰霾,就來自於他的兄長趙嘉。
趙嘉,原本被先王趙偃立為太子,後來因趙偃寵愛趙遷之母,硬生生地奪了趙嘉的太子之位,反給了趙遷。趙偃此舉,當時就在國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諸大臣紛紛為趙嘉鳴冤抱不平。
趙嘉,儀表非凡,禮賢下士,又是王后嫡出,深得大臣和百姓擁護,國中聲望,遠在趙遷之上。趙王遷如今即位,對趙嘉這個兄長更是忌憚,生怕被他奪了王位。然而,他也缺少乾脆殺掉趙嘉的魄力,只能默默地忍耐,默默地變態。
趙遷生輕浮,不喜朝政,只知女樂。他父親下葬不久,他就開始聲狗馬,花天酒地。對於趙遷的非禮行為,大臣們都不以為然,時常相互嘆,要是趙嘉公子作王,就絕不會這樣。
大臣們的輕視,反而更助長了趙王遷的逆反心理。好在他身為趙王,永遠不愁沒人阿其所好,縱其所。大臣郭開,向以溜鬚拍馬、阿諛奉承著稱,很快就博得趙王遷的信任。趙遷也只有在郭開面前,才能到作王的威風和尊嚴。
秦國大軍壓境,事關趙國存亡,趙遷也不得不從後宮忙中偷閒,召群臣商議對策。趙遷雖然無行,卻也不算無知。他身上畢竟著趙氏的血。他也想趁此機會,向臣民們證明,他有能力作他們的王,有能力駕馭這個國家,他比趙嘉更有資格坐在王位之上。因此,趙遷本就沒有考慮用外或割地來解決危機的可能。他的選擇是:以暴制暴,以戰止戰。
十萬大軍集結完畢,誰人堪為大將?大臣們的意見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召回身在魏國的老將廉頗,一派主張重新起用被廢黜的龐煖。廉頗和龐煖,皆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又在軍中具有崇高威望,的確都是合適人選。
趙王遷卻不用老臣。老臣總欺負他,輕視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要培養自己的嫡系,因此推舉從小的玩伴——扈輒為大將。
任命即出,滿朝譁然,卻也無可奈何。
扈輒領十萬大軍,急赴武城解圍,正中秦軍埋伏。趙軍疲憊之師,哪能抵擋!扈輒被斬首,十萬趙軍全軍覆沒。
消息傳回邯鄲,滿城悲泣,哭聲終夜不息。趙王遷大叫“扈輒誤我!”吐血數升,昏厥在地。
趙王遷不曾料到,失敗竟會如此慘烈,這對他的威信是一次沉重打擊,也讓臣下們對趙嘉越發期待。而這十萬大軍,是他父親留給他的寶貴家當,就這麼被他輕易地揮霍殆盡。十萬將士,再不可能歸鄉。十萬家庭,從此破碎孤寡。國中壯年,幾乎窮盡。他將如何向大臣們代?他將如何向那些為國捐軀的好男兒代?他將如何向那一個個默默承受的家庭代?
趙王遷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卻又不得不考慮另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秦軍剛剛獲勝,士氣正高昂,倘若長驅直入下邯鄲,又該何以應對?
時至今,趙國只剩下最後一個籌碼——李牧和他的邊兵。
趙王遷急遣使者,持大將軍印,往召李牧。
李牧,天下名將,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當年一戰,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十餘年間,匈奴畏之如神,不敢近趙邊城。
李牧得到了大將軍印,不喜反憂。他統帥的邊兵,是趙國的常備部隊,不到山窮水盡,絕不會輕易調動。國之存亡,寄託在他一人之身,這是為將者的光榮,卻也是治國者的悲哀。
王命急迫,李牧不敢拖延,於是選車千五百乘,選騎萬三千匹,兵五萬餘人,隨自己啟程。只留車三百乘,騎三千,兵萬人留守雁門。
邊地百姓聞聽李牧回師,哀聲一片,攔馬痛哭道“李將軍勿棄我等。將軍何忍,置我等於匈奴虎狼之口而不顧。”李牧涕長嘆,道“國事如此,非牧所願。牧為將,但遵王命而已。退卻秦師,必重來與諸君相見。”桓齮聽聞李牧舍雁門而歸邯鄲,大喜道“李牧一出,趙國無能為也。”桓齮久仰李牧威名,恨不能立即一戰。李牧都被出來了,看來趙國是賭上了他的救命錢。只要擊潰李牧邊兵,趙國將再無抵抗能力。
前線大捷,嬴政心情上佳。在等待下個捷報之前,他決定去一個地方。
第二節王之河南河南洛陽,在長達五百十四年的時間裡,一直為東周王朝的國都,可謂是一座王者之城。然而近兩個月來,這座古老寧靜之城,卻一直充斥著喧譁與騷動。先是老相爺呂不韋之薨,接著是呂不韋門下的數千舍人賓客作鳥獸散,驅逐的驅逐,遷徙的遷徙。經此兩番鉅變,洛陽好不容易平靜數,忽然之間,城中卻又開始了大索戒嚴。
洛陽雖然已是沒落的都城,但百姓們依然保有著往昔的政治。他們知道,一定是有什麼大人物要來洛陽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回居然是秦王嬴政御駕親臨!
這次洛陽之行,嬴政興致頗高。一來,自打他十三歲登基為秦王,除了定期到雍城朝拜宗廟、祭祀天地,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咸陽。二來,呂不韋之死,讓他如釋重負。此次巡視呂不韋的封地,對他來說完全是一個勝利者該有的享受。
嬴政駕臨洛陽,另有深遠用意。首先,藉此舉徹底消除呂不韋的殘存影響。畢竟,大部分朝中大臣都經歷過呂不韋時代。其次,洛陽在政治上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他將以王者的姿態駕臨,宣告天命的接,王權的轉移。
嬴政欣賞完畢呂不韋的宮殿,又輕車簡從,只帶著李斯和幾個近臣,探訪呂不韋的墓園。時為黃昏,天邊金霞萬道,但見北芒山下,土丘隆起,新墳荒草,景物蕭索。四野肅穆一片,只偶爾有鳥的飛鳴,或暮歸老牛的吼聲。
嬴政佇立墓前,心緒複雜。當他還是個孩子,他便活在呂不韋的陰影之下。如今,這個曾經無比強勢的老傢伙,終於被他擊倒。老傢伙就躺在黃土之下,再也不能倚著仲父的身份,對他指手畫腳,向他吹鬍子瞪眼睛了。
嬴政覺出復仇的快意,又不免弒父的恐慌。
太陽西下,寒意陡起。李斯和近臣們見嬴政面凝重,知他心中紛亂,也不敢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