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最浪漫的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四個菜一個湯,香倒是頗為誘人。胤禩想起此前只吃過蘇溶溶做的一頓飯,那邊是火鍋,沒想到經歷了兩年時光,溶溶已經能很是像樣地做出一桌飯菜了。
胤禩開口問道:“你這涼茶是什麼?喝起來很清呢。”蘇溶溶笑道:“這是雙花山楂茶。”胤禩笑盈盈看著她,似乎很是期待。
蘇溶溶又給胤禩斟了一杯,慢慢說道:“這茶是我兩年前在山東中暑時,福伯給我做的。那時候我食慾不思,整天還吐得很厲害,福伯就用山楂碾爛和金銀花、花菊加水在鍋中反覆熬煮,煮後的水涼涼,再放入蜂。那些
子我天天喝著雙花山楂水,喝著喝著就好了。”胤禩喝了一杯,只覺得剛才那滿口留香的甜味中多了幾分酸澀。
蘇溶溶給胤禩盛了碗湯,笑道:“這是清水燉羊。人們都說夏天燥熱,吃不得腥羶,其實不然,就是因為夏天食慾不振,而且貪吃涼物,所以最容易傷了中氣。我有一陣子因為常在趕路,本來就胃口不好,加上風餐旅宿,瘦的只剩下一把骨頭,福伯就每隔半個月給我做一次清水燉羊
。而且這湯最是簡單,將新鮮羊
洗淨,放入沸水中煮開後,將水倒掉,再倒入新鮮乾淨的沸水,然後只放少些的鹽、蔥和生薑就行了。你嚐嚐,清單中也別有一番滋味呢。”胤禩看著那碗清湯白
,眼眸中似乎有些心疼。
除了這湯,還有一盤涼菜,熗拌黑豆苗,三個熱菜:沫煎豆腐、蒜蓉絲瓜和香辣藕絲,主食是百合粳米飯。這回京的一路,蘇溶溶發現胤禩口味偏重。於是就搭配著做了這四樣菜。蘇溶溶架起一筷子黑豆苗送到胤禩碟中說道:“這天兒又熱又溼,我在拌的時候加了些辣椒蒜末,這樣也可以出出溼氣。”胤禩大口吃了一筷子,只覺得酸辣可口,讓人頓時多了幾分食慾。他笑道:“這菜果然
口又下飯。”蘇溶溶笑道:“不僅下飯,而且對身體還很好呢!黑豆味甘
平,能補腎益脾,還能纖體,夏天吃最好了。”胤禩聽她這麼說,趕緊將那盤子黑豆苗端到自己面前。對蘇溶溶認真說道:“這盤菜你不許吃了!”蘇溶溶一愣,忍著笑說道:“八爺這樣護食,難道是因為我說了黑豆能補腎的關係?!”胤禩眼睛一瞪:“你這丫頭想些什麼呢!我是聽你說能夠纖體才不讓你吃的。溶溶,你瘦得真讓我心疼,現在我在你身邊,一定要讓你快快補回來。”蘇溶溶笑道:“八爺難道沒聽過冰凍三尺非一
之寒,小腹三層非一
之饞嗎?多吃一頓。少吃一口也不會胖起來的。”胤禩在清水燉羊
中撈了好幾塊羊
放到蘇溶溶碟中,一本正經地說道:“你負責把這些
都吃了!”
…
一頓飯兩人一邊說笑一邊吃著,吃完之後天都已經大黑了。蘇溶溶收拾碗筷,胤禩本要幫忙,單被蘇溶溶攔住,倒不是因為什麼男尊女卑。男子不近庖廚,而是胤禩從小到大沒有做過這些事情,反而給她填了很多麻煩。見自己不上手。胤禩便在蘇溶溶身後,陪著她說話。
收拾停當,兩個人坐在院中的藤椅中,相依相偎看著天上或明或暗的星星,蘇溶溶將這兩年見到的奇聞趣事細細碎碎地和胤禩說著:“在漢中的時候。我幫漢中縣太爺偵審一樁偷盜案子。那縣爺子特別急,大堂上。受審之人死活不開口,氣得縣太爺喊道:“給我打板子,打板子!然後衙差就去後堂取板子,可是誰知那縣太爺突然跳下臺階,上去對著人犯啪啪就是兩個耳光,當時我們所有人都驚呆了!縣太爺打完之後,舒心道‘急死我了,先
兩個嘴巴應應急!’”她說完,胤禩哈哈大笑了起來,笑了一會兒,胤禩嘆聲說道:“真羨慕你啊,能去那麼多的地方,能見識那麼多的東西,不想我,被困在這裡走不出去。”蘇溶溶搖搖頭:“其實說來也很奇怪,那兩年我以為只要走得離你越來越遠,心中的思念就不會那麼強烈,可是…等我真正站在洱海邊上的時候,我…我突然想起了咱們在漠南時一起遛馬的弱水邊…那時…我真的好想你…”聽到蘇溶溶語氣哽咽,胤禩在她額頭輕輕吻了一下:“現在好了,咱們終於又在一起了。”蘇溶溶點點頭,輕聲笑了出來:“是啊,又在一起了!”
…
“胤禩,有一首歌我很想唱給你聽。”
“好啊,我去取琴。”
“不用了,我清唱給你。”
“好。”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唱完之後,胤禩過了好半天才問道:“這也是你這兩年在外聽得曲子嗎?
漫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蘇東坡詩裡的‘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
漫遊’中的意思?”蘇溶溶想了半天說道:“差不多吧,就是隨心所
、快樂開懷、自由自在的意思。”胤禩點點頭:“我能想到最
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
第二天一早接受了第一天的教訓,兩個人都醒得很早,胤禩拿來了朝服,這裡本來就留著他平穿的衣服,所以再無前一
時的慌亂。蘇溶溶熬個鍋簡簡單單的紅棗蓮子粥,兩人吃完後,胤禩穿好衣服便要出門上朝,蘇溶溶站在門邊送他出去。為了儘量不引起別人注意,胤禩出門時在官服外罩了件普通袍子,然後坐馬車沿著前海南沿,再上地安門外大街上換成小轎上朝。鑽進馬車後。胤禩掀起簾子對著蘇溶溶溫柔說道:“中午等我吃飯。”蘇溶溶笑著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胤禩催動馬車走出了衚衕。
因為出門早,東華門外馬車沿著牆兒停了一溜。胤禩剛從轎中鑽出,胤禟、胤誐還有幾位大臣就圍了上來。
胤禟神情不悅:“八哥,您從前兒個回來到今天,就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兄弟向給你接風都找不到人!”胤誐道:“誰說不是啊!八哥,您這兩天去哪兒了?昨兒晚上我們又去你府上了,結果就看見八嫂一人孤苦伶仃的在家坐著。”胤禩沒有多說只問道:“你們找我可是有事兒?”兩位大人立時看向胤禟和胤誐。神情有些不自然。胤禩已經心中有數,便對他們說道:“下了朝咱們去大通坐著說吧。”朝堂上,康熙心情大好。因為記錄平叛噶爾丹部的《平定朔漠方略》自三十五年開寫歷經十二年終於成書,康熙三徵噶爾丹終於平定,這書中將康熙十六年止三十七年之間,朝廷與厄魯特蒙古各部之間往的康熙上諭以及來往重要書信收錄其中,一方面向蒙古各部昭示噶爾丹的兇殘暴
。一方面顯示天朝盛邦的勇武仁厚。
康熙看向重臣,聲音洪亮:“厄魯特蒙古噶爾丹賦兇殘,中懷狡詐,戕賊其兄弟,兼併四部,蠶食鄰封。其勢囂張,其志益侈。我大清三徵噶爾丹,雖戰事辛苦。但順天意,得民心,是以天助!今
《平定朔漠方略》已成,不僅顯我大清強盛,更為子孫後代平定朔方、安和六部留下一個借鑑!”康熙說完。群臣山呼萬歲。說道平定朔方,康熙又讓胤禩將視察川蜀填民一事進行了奏報。康熙甚為滿意,賞賜了胤禩一柄緬甸進貢的翠玉如意。
退朝之後,胤禩、胤禟、胤誐還有吏部侍郎張廉之和戶部侍郎李敬文一併去了東四十條附近的大通飯莊。
雅間內,張廉之和李敬文一臉憂,胤禟和胤誐也不急於說話了,神情顯得很凝重。胤禩料想一定有事棘手的事情,便沉聲說道:“你們迫不及待地找了我好幾次,現在坐到一起了,怎麼誰都不說話了?!”戶部侍郎李敬文看了胤禟一眼,然後開口道:“八爺明鑑,您不在京城這段
子…還…真是出了些事情。”胤禩端起桌上茶杯,眉頭皺起了來。
李敬文了
嘴
說道:“兩個月前,太子突然到訪戶部,在下以為太子爺不過是走走過場,沒想到過了幾
吏部就傳來話,說是要更換八旗俸餉處的主事。”張廉之趕緊說道:“在下也是聽了太子爺的旨意。月餘前,太子爺將我昭至太子府,先是數落了在下一番,然後便說要更換戶部八旗俸餉處的主事。”胤誐坐不住了,直接說道:“八哥,八旗俸餉處的主事官職雖小,卻給不得別人!每年…”
“十弟!”胤禟聲音陡然一高,止住胤誐言語,然後對胤禩說道:“八哥,您也知道,這些年江浙兩地並沒有給咱帶來多少收入,而且四哥籌措救災銀兩時,也傷了咱們不少元氣,還有太子爺,他什麼都搜刮,那裡都揩油,要說這朝廷裡唯一不敢剋扣的就是八旗俸餉,所以…我們也會迫不得已。”胤禩面發青,顯然極力剋制著怒火,他早就警告過胤禟不要從朝廷拿銀子,可是他就是不聽,以前胤禩總是儘量從內務府給他填補窟窿,沒想到現在他居然將手伸到了八旗俸餉中!可是再生氣,當著張大人、李大人,胤禩都要忍住。
胤禩鐵青著臉看向胤禟,啞聲問道:“多少?”胤禟伸手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寫下兩個字:“叄仟。”胤禩心中頓時猛墜下去,三千空餉?!這簡直抵得上八旗都統衙門所有的人數!要是讓別人知道,這絕對是要掉腦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