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八:劉曹聯盟第一章雙喜臨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五,趙雲領大軍面對紀靈三萬六千大軍已開始戰時,郯縣的劉曄經過三的通知,也招來了徐州所有士族代表,開始一項重要的議題。

此次除了徐州本土四大家族以外,還有不少避居此地士族中人,總計約有百人之多,對於劉曄如此鄭重其事的邀請他們中許多並無官職在身者前來議事,自然都是頗有些疑惑的。而新任的功曹從事張昭,聽聞他名聲的也多是先前陶謙闢其不應往事,通過門路去打探主持此事的張昭,得到的結果同樣也是未知劉曄想法,這就由不得他們不奇怪了。

從四月劉曄入了徐州後,冀,青之間就被袁紹傳令嚴加戒備封鎖了起來,劉曄與幽州之間的書信往來也斷了幾次,非得輾轉許多才能知道一些消息。心裡記掛著子的劉曄實際上便打算著迅速安頓好徐州之事,再委合適之人督管此處,然後他便可放心回幽州,等自家大事處理完畢,然後再順應天下大勢變化採取合適的舉措。

“也許大家非常奇怪本牧怎會在此時召集你等來此,客套之辭吾亦不需多說,便直接表明意思,望諸公仔細聽好。”由於人數太多,故而置席於州府大堂之中,只有劉曄和他身後的親兵在上首主案上落座,其餘士族代表則是自覺按照地位,門第從前到後排列下去,見禮過後皆跪坐於席上,只專心聽著劉曄講話。

當然,劉曄也不喜歡先講一大堆無用之廢話,直接便切入正題道:“先問一句,諸公各自家有田畝幾何?租賃於百姓,其又各上繳所得幾許?不必說朝廷規定稅率,既然召大家來,本牧自然心中有數。也有著合適打算,請諸位明白直說。”東漢實際上規定的稅率是極低的,曾經一度達到三十繳一的地步。但實際上卻一直在六成以上,劉曄如此問話,自然讓這些家中皆有些資產的士族豪強們更有些摸不清底細,不知他究竟打算怎樣。

“屬下家中有田千頃,九成付民耕種,餘下為親族所有,每時收成則上繳七成…”陳登也在眾人之中,他地覺得劉曄問話中頗有深義,而且實際稅率多少,正如劉曄所說。大家心中有數。見無人敢先應答,他心思一動間便先答道。

“嗯…”劉曄只是輕輕點頭,並不置可否,當然神也沒有明顯喜怒變化。

“臣有良田百畝,從前歲避於揚州後,這些田地兩年間卻未收租,以前如元龍一般,實際收租約為七成。”張昭實際上是大略知道劉曄打算的,他見大多數士族們處於觀望狀態而不出頭答話,便立即再拋磚引玉。果然。張昭一出言,其餘人見他為劉曄新提拔之重要心腹,而陳登也算受重用之人,如此回話劉曄也不見怪罪。其中必有深意…

於是,這些家產或多或少者。紛紛出言將自家情況報於劉曄“實際上,幾之間本牧已將具體情況查明,徐州全境普通百姓一共二百六十萬,其中務農者二百二十萬有餘,其餘四十萬為工商一;兵員五萬餘,剩下的便是諸位士族中人,約有十五萬以上。而務農百姓中又有將近兩百萬是耕種於諸位田產之中,餘下者為屯田安置。”劉曄將這些數據緩緩說明,雖然他並未帶著自己別樣情於其內。可眾人還是聽得極為彆扭。原因便是這幾個比例實在太奇怪了!而劉曄若將另一個刻意忽略的數字也一併說出,這個彆扭覺只怕還會更加明顯——官吏三萬餘人!

不算劉曄帶來士兵。實際上徐州現今守兵一共只有三萬二千,大小官吏竟然快比守備兵員還多…

“今來人極多,若依細問作答則需時極多,本牧亦非那種極有空閒之人,便直說今主題。”等到這些士族豪強們將先前數字記下,劉曄再說道:“一年兩季,麥粟相接,便是良田其畝產都不能過百石,諸公收入能有幾何?且自細算一番,陳主薄,將吾所語重點寫明其上…”劉曄身後偏右方有一塊約有七尺長,兩尺寬地大木板,這些士族們方才入門時還頗有些驚訝,今見陳群執筆在其上書下“一畝——百石”四字後,這才明白原來卻是為了記錄信息,並著為他們算帳來的。

“然後,以百畝為例,實際年產應為八千石左右,綜合兩季所得,是為一萬五千石實際產量。至於諸公所得,便以八成為例,最終為一萬二千石,而其價值以現今市價三十錢一石計算,應有三十六萬收入。以百畝為單位,諸公自己算下一年又能得多少錢財?”劉曄雖然說得數字不少,但都是可能簡單算出,而陳群也不急不緩的在板上書寫出來,讓眾人皆可看個明白。

實際上,就算這些豪強收取糧農們九成所得,百畝一年也不可能得三十六萬錢,原因便是務農地百姓們知道自己無論多努力,還是不能為自己多留些糧食,溫飽難以保證,務農積極自然不高,故而索少收少繳。

這個問題劉曄不說,他們自己也心裡有數,對於劉曄最後想說的話,他們更是好奇起來了。

“徐州四戰之地,兩年間曹孟德來攻,百姓亡,田畝受損極眾。實話與諸公明說,若不採取必要手斷,這種局面並不會少,比如此次袁術來攻…故而,今次本牧便為宣佈一事:徐州需擴軍,再招合格兵員六萬左右,如此方能足夠保全住大家利益不損!”先和這些士族說所得,在他們疑惑盤算為何實際所得差距極大時,劉曄突然跳轉話題,借曹和袁術先後來攻,引出必須徵兵,以此來讓其不會再遭受不必要損失。=③z中文網-首-發=劉曄這句話一說。頓時讓士族們明白過來,若他們不讓步,劉曄的徵兵效果…

原本便是百姓皆被束縛於土地之上!

有實際例子在前。他們當然不會認為劉曄是在危言聳聽。而召他們到一起來,用得也是商量的語氣,算是顧忌到他們面子和利益,所以士族們雖然依舊有些不樂意,直在竊竊私語卻也沒有直接跳出來反對。

“徵兵是必須的,但今主題卻並非如此…”就在這時,劉曄突然又拋出這句讓場面立時靜止的話語。

“不是徵兵?”士族們看著劉曄平靜如常,頗有些莫測高深的模樣,再經過兩番波折皆是心中好奇之意到達最頂點,不知道劉曄究竟打得什麼主意。

“本牧有意與諸公互利。具體如下:首先重新丈量田畝,依照往年平均產量,田地所屬等等一併登記在案;其次,所有田地由州府統一安排生產,也就是全面實行屯田制,其生產所得上繳五成;最後,依先前各位報備資料,每年由州府統一付於平均產量四成。州府從中得一成,而多數還於百姓,使其能夠休養生息。並且擇中壯為兵,必可保持此種所得利益劃分長久延續下去!”劉曄一氣說完後,便不再多言,只看著下面果然面各異。紛紛頭接耳,逐漸響起一片嘈雜聲響的士族豪強們。

其實。只要稍稍明之人,就會明白劉曄所說重點,不在於表面上他們士族所得從八九成降為四成,而在於實際所得多少以及能否長久保證問題上!

因為農民的消極怠工,故而實際產糧數量並不高,若以此來計算他們反而可能有多收入!

“明公信義之名,中原皆知,吾等願意合作!”出乎眾人意料之外,首先贊成地竟然是趙家族長。

“正式手續。本牧亦會以文書明發!”劉曄輕輕點頭。再補充了一句。此話一出,頓時又連續有幾人起身表示同意合作。

想劉曄講信用之名。實際上由於代郡商會地存在,在這些多有利用自家優勢經商的士族中,是早有傳地。何況他還明確表示並非“空口無憑”而是白紙黑字的明文約定呢?

張昭在旁邊看著最先表示同意的十人中,四大家族全在其內,而算最早知道劉曄心意,並且從頭至尾細作分析劉曄深層意思的他,對於這個看似讓士族吃虧,實際上卻是保其利益不失,更有可能會有贏餘的“合同計劃”也是最早知曉細節的。

故而見到首先同意的往往是大家族代表後,頓時心中頗有些慨——這些人能夠成為一方豪強,正是因為他們眼界高明,能分清形勢!

人很多時候是極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的,那些中小家族代表在發現大家族中人先後表示同意後,就算他們依舊沒清楚箇中底細,卻也知道那些大家族不會平白吃虧,於是也隨大紛紛表示贊成。如此一來,大局已定,剩下不影響大勢地零星小家族最終也是完全同意這個分配計劃。

在一年後,當他們發現自己所得完全超過以前時這才完全明白過來,其後反而成為了支持劉曄最堅定的階層…

土地所有權地問題,劉曄沒有興趣現在糾纏其上,但現在將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上,就等於將百姓也掌握到了手中,統籌安排之下,再開墾荒地充分地利用人力資源加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