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再一次的橫插一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鑾披汶-頌堪,他既是現今的暹羅政府首腦。”徐陽表現得有那麼點高深莫測的味道“他提倡與本建立緊密同盟關係,他又與美國的很多政客往過甚,利用私密渠道向美國大量進口美式軍械。”暹羅海軍一直有一個潛艇夢,為此派出大量的人員向世界各海軍強國學習,暹羅所謂的“海軍王子”拉差諾王子殿下就曾經到德意志學習潛艇技術,他於19第二帝國海軍潛艇部隊的發展狀況,他發現德海軍的潛艇技術領先於英國好幾年。拉差諾王子歸國後在海軍部任職,他擬定了《潛艇力量發展計劃》,並於1915年6月15給時為海軍中將參謀長的欣韋男爵。這是一份較為周詳的潛艇計劃,它對所需潛艇的尺度、能、補給艦、船塢、工廠、兵員、訓練、福利以及指揮、管理等細節都作了詳盡的說明。

徐陽之所以有這個印象並非出於偶然,20世紀初,東亞就三個國家沒變成殖民地,他們是中國、本、暹羅。因為中國太大、本太強、暹羅太巧。何謂“巧”巧就是暹羅藉助各殖民國家之間的利益與矛盾,兩邊騎牆,在夾縫裡生存。一戰中,暹羅和英法一起出兵歐洲去打德奧兩國為首的同盟國。至於在目前發生的二戰,暹羅因為不滿白人在南亞的掠奪一直主動進攻英法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在這種形勢下被本拉攏也就沒有什麼意外。或許有很多人會小看暹羅,可是如果拿事實來評判暹羅絕對是在亞洲法西斯國家排行老二的國家。

元首這麼一提將領們終於“開竅”了,很多塵封的記憶紛紛被回想起來,他們大概記起了很多事情,原先不重視的表情消失,換來的是一種很有興趣的神情。

1926年3月20,赴歐洲考察歸來的海軍部部長欣韋男爵上將向國王奉呈了《暹羅海軍建設報告》。男爵在《報告》中就暹羅的海上戰略作了詳盡的闡述。據欣韋男爵的設想,海上力量劃分為岸防艦隊和作戰部隊,其中作戰艦隊由2艘巡洋艦等力量組成。但還是因經費不足,海軍的“潛艇夢”再一次破滅了。1928年9月18,再次赴歐洲考察海軍事務歸來的欣韋男爵在奉呈國王的報告中說,對於小國而言,主要的防禦武器是潛艇,其次是近岸作戰艦艇,等等。但後因對水面艦艇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海軍的潛艇夢想再度受挫。

在經歷了20多年的挫敗之後,到本世紀30年代後期,暹羅海軍購自本的潛艇開始服役,海軍終於圓上了“潛艇夢”然而,好景不長,10餘年後,在外國強權壓力下,暹羅潛艇被迫退役,海軍潛艇得而復失。1932年,暹羅政體由君主當權制變為君主立憲制,海軍編制體制發生重大變化。1935年4月8,經下議院批准,海軍頒佈實施以“海軍建設六年計劃”為主要內容的《海軍建設條例》。

1935年4月9,海軍發佈命令,成立以海軍上校代理司令威佔-乍吉侯爵為主席、由12名海軍高級軍官組成的海軍建設評研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委員會委員、海軍上校參謀長欣-宋克拉猜子爵宣佈,海軍已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購買3艘300~400噸級的潛艇。此次會議之後,外國各造船公司便開始向暹羅推薦自己的設計樣品。

1935年1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對所購潛艇作了具體規定。1935年10月第十三次會議,對外國造船公司實行公開招商。最後,決定採納本提案,共購買4艘,並就有關細節與方代表作進一步磋商。暹羅海軍選中的本370噸級的潛艇,是一種當時西方國家已經普遍使用的近岸潛艇,德意志第三帝國早在裝備潛艇武器之初,就建造了大量的這類潛艇。

“這個在亞洲綜合軍力排行第二的國家,他們的陸軍和海軍被本軍事專家評定比中**隊強大。本需要暹羅的軍事基地,拉攏他們是有預謀的戰略部署。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暹羅站在本那邊已經成為定局。我們現在需要討論的是,一旦暹羅形成軍事同盟,會對我們的亞洲戰略產生什麼作用或威脅?”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本帝國雖然簽署了軍事聯盟協議但是雙方一直沒有向外公佈,兩個國家走到一起本來被很多人所看好,畢竟東——西線的軍事聯盟是有利於兩國發展的路線。可是,自從德意志第三帝國向亞洲進軍後,整個形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形式的轉變並不是沒有因由的。首先,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情報機構偵查到本帝國與蘇維埃加盟共和國之間的“不平凡”關係,表面上本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水火不相容且摩擦不斷,但是本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內地裡卻有協議,而這個協議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講,針對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欺騙是十分不友好的。

一些德意志的將領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一旦德意志第三帝國與本帝國結成軍事聯盟,那麼當德意志第三帝國與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進入戰爭狀態的時候,本帝國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軍事同盟可以從西伯利亞方向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

現實是什麼?本帝國的軍事重心從來都沒有傾向於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軍在中國戰場投入的軍隊十分龐大,工業實力並不強大的本帝國本無法在對中國進行入侵作戰的同時再針對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軍事行動。從這裡衍生的判斷肯定了一件事,本帝國針對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策略是提防而不是進攻,所以德意志那些將領的“東西合擊”的確是一廂情願。

“…現在軍在南亞用兵,由本進攻西伯利亞的協議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本又在大力拉攏暹羅,我猜想這一舉動針對德意志大於針對盟國。盟國在南亞的軍隊不堪一擊,事實也證明盟軍一直在收攏戰線,軍的入侵併沒有遭遇烈的抵抗。本拉攏暹羅看似是在針對盟國,實際上可以肯定是在提防我們的亞洲派遣軍大肆在南亞大肆擴張。”

“…我們的海軍面對本海軍時本來就沒有優勢,暹羅海軍一旦再加入本帝國那一方,那麼我們必將遭受不可原諒的壓制。如果海面被本海軍和暹羅海軍控制,我們的亞洲派遣軍將完全失去來自歐洲的支援。元首,先生們,這似乎是一個狠毒的陰謀?可是…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白一點,本海軍當初為什麼會協助我們將‘克盧格集團軍’投送到亞洲?”這個徐陽或許知道一些,本的陸軍和海軍從來就有間隙,雙方為了資源不斷地爭奪,有時候甚至不顧一切的對抗。比如,在本與中國爆發戰爭的原因,那時候本海軍的重心在太平洋,本海軍大肆在內閣奪取屬於本陸軍的資源,本陸軍為了扳回劣勢不惜向中國開戰,雙方的間隙在哪個時候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了。可以說,如果不是本陸軍在對中國開戰後一直取得勝利,現在在本就本沒有陸軍派系說話的資格。

“那麼…我想知道,本會在什麼時候…”徐陽似乎有些難以措詞?他頓了頓:“他們會在什麼時候像偷襲美國那般偷襲我們?”雖然已經確定本帝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友好”並不會持續太久,但是約德爾無法猜測爆發戰爭的時間,他又不得不答,含糊道:“軍控制緬甸將英軍驅趕出印度支那的時候…我個人覺得這個時間段最有可能?”徐陽點頭後不再發言。

沉默持續並不久,曼施坦因滿臉詭異地說:“我們已經知道本帝國不懷好意,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採取‘連鎖反應’措施?”chain-reaction?這讓在場的將領愣了半響,他們似乎想到了什麼,相續炯炯有神地看向元首。

本帝國在拉攏暹羅,我的元首。”曼施坦因再一次表現出高於一等的睿智:“本帝國已經在部署針對我們的計劃,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反制。”再一次應了那句“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曼施坦因的意思是支持在與本進行作戰的中國。

“是的,我的元首。”裡賓特洛普的話有那麼一點意思:“美國的特使團曾經表達過相近的意思,詢問我們需要什麼條件,他們也想支持中國。”這話聽上去還真是怪異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