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29總要向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被你們抓住就抓了,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可是,你們要審問我們,讓我們說出自己的罪行又是幹啥。有能耐去找城裡的那些當官的,讀書的,經商的,他們做過的壞事才多,用籮筐裝都裝不完,砍幾次頭都少。
你問我們做過什麼壞事,也都偷偷雞摸摸狗,看看寡-婦洗澡,再頂多搶槍外地人。除了這些,我們還能做什麼?
稍微踩進一點別人的地盤,分分鐘被分屍餵狗。
你們不信?覺得我說的是假的?覺得我們太老實了?
你們愛信不信,那些不老實的早就死了。”老大發洩完,就不說話了。
陳遠生想了下,最後說道,“勞動改造兩年。”陳遠生將寫在石塊上閒漢們的罪行,謄抄在紙上,一式兩份,簽字畫押。做好這一切,閒漢們接下來一二年的生活,就是在山寨的勞動中度過了。
陳遠生知道,閒漢們的訴說,肯定有不實的地方。不過,他們終歸沒有犯下大錯,沒有必要刨問底,過猶不及,若是讓他們產生了魚死網破的心態,反而不好了。
天不那麼熱了,陳遠生讓福通看著他們先去地裡除草。而他自己,則和李伯這個老田把式,一起來到田地邊。
“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陳遠生在心理默默地念了一遍。
“土”是指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規劃。
“肥”是指增加肥料、合理施肥。
“水”是指發展水利、合理用水。
“種”是指培育、繁殖和推廣良種。
“密”是指合理密植。
“保”是指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
“管”是指加強田間管理。
“工”是指工具改革。
“李伯,您看這地該怎麼?”陳遠生據這八點對山寨的耕地評判一番,結果很不理想。
李伯蹲下來,摸了下有些乾枯的葉片,沙啞著的嗓子說道,“能怎麼,還不是天旱鬧的。井水澆少了沒用,澆多了太陽一曬,地上都一層白,更難漲東西了。”他抬起頭看了看萬里無雲的天空,繼續說道,“只能等老天爺啥時候下幾場雨緩解旱情了。”陳遠生點了點頭,他沒有盲目指揮種地的心思。
儘管他知道一點理論,但是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
他以前除了種點花花草草,哪裡種過其它的植物。
所以啊,必須要虛心,必須要腳踏實地。在現在的情況下,只有能夠聯繫實際,指導實際的理論用處才最大。
這也是陳遠生這些天來,一直沒有談制度的原因。
他想少談些主義,多幹些實事兒。
他認為,如果建立了一個優良向上,正向循環的環境,人人能吃飽,人人有衣穿。在那個世界裡,會選擇作壞事的人,會少很多吧。
像是這些正在地裡拔草的閒漢,他們當中又有幾個是自願當閒漢的。
有的不願意低三下四當地主家的佃農,有的家道破落無家可歸。
但凡是真的有別的活路,他們何必當閒漢。
陳遠生覺得自己只要能夠建立一個好的環境,就算是一個鬼,到了這裡也能變成人。
為什麼有的地方不管誰去都是貪官汙吏,而有的地方不管誰來都是廉-潔政-府。
陳遠生覺得這是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只是他腦海裡的最高目標,要達成這些,不是嘴上唸叨幾句悲天憫人的詩,就能夠達成的。
發現生產力,用更少的人創造更多的財富。這就是陳遠生實現最高目標的途徑。
農業雖然是最基礎的產業,但是增長程度實在有限,再加上山寨周圍都是山,大部分地段都是紅壤,稍好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裡。
沒有足夠的水源,土地有相對貧瘠,想要用這樣的土地積累財富,只能比現在那些已經存在的地主心更黑。
若是發展第二產業工業,近期看來也是不現實的。
別說最基礎的煤鐵共同體不知道去哪裡,就算山寨裡擺著數座現成的工廠,沒有產業工人,又有誰會用。
那些機器最後的下場,大概最好也就是被拆解,廢物利用,鍛造農具。
好在山寨的通位置還可以,據陳遠生與山寨成員們的談,以及進程的瞭解。發現這裡以前算是一條比較繁榮的通線。
如果能讓這裡的通恢復暢通,恢復繁榮,積累財富就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了。
陳遠生預想中是借鑑他印象中的修路模式,建立收費卡站,保證道路通順以及安全,還可以提供倉儲歇息等服務。
不過,這僅僅是他現在的設想。
若是真的做起來,一定不會沒有阻力一帆風順,反而會困難重重。
因為他既沒有強力的背景,又不是現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因此,一旦通恢復,繁榮恢復,一定會有許多勢力來爭奪。
這個過程不會溫文爾雅,不會談笑風生,而是會非常血腥暴力。
因此,陳遠生覺得要在修路的同時,擴充實力,在通線恢復繁榮後,能夠守護住一切,保證不會被別人奪走。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後續的計劃有實現的可能。
不過,要達成這些,也已經非常困難了。
陳遠生按照以前的習慣,打算做一做調查,搞一份調查報告。與此同時,也要協調山寨現有人員,恢復生產,具體事務落實到人頭,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嚴格監督進度,定期稽核質量,不留後遺症,不產生瓶頸。
想做到一切不容易,不過,事在人為,路在腳下,總要向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