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後娶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吉甫,賢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賢父御孝子,合得終於天,而後之,伯奇遂放。曾參婦死,謂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駿喪,亦謂人曰:“我不及曾參,子不如華、元。”並終身不娶。此等足以為誡。其後假繼慘孤遺,離間骨,傷心斷腸者何可勝數。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諱庶孽,喪室之後,多以妾媵終家事。疥癬蚊蟲,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鬥鬩之恥。河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是以必須重娶,至於三四,母年有少於子者。後母之弟與前婦之兄,衣服飲食受及婚宦,至於士庶貴賤之隔,俗以為常。

身沒之後,辭訟盈公門,謗辱彰道路,子誣母為妾,弟黜兄為傭,播揚先人之辭跡,暴祖考之長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眾矣,況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僕求容,助相說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平?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後夫多寵前夫之孤,後之子。非唯婦人懷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之僻,亦事勢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與我子爭家,提攜鞠養,積習生愛,故寵之;前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學婚嫁,莫不為防焉,故之。異姓寵則父母被怨,繼親則兄弟為仇,家有此者,皆門戶之禍也。

譯文吉甫,是賢明的父親。伯奇,是孝順的兒子。以賢父來對待孝子,應該是能夠一直保有父與子之間慈孝的天,但是由於後的挑撥離間,兒子伯奇就被放逐。曾參的死去,他對兒子說:“我比不上吉甫賢明,你也比不上伯奇孝順。”王駿的死去,他也對人說:“我比不上曾參,我的兒子比不上曾華、曾元。”曾參與王駿兩位後來都終身沒有再娶。這些事例都足以引為鑑誡。後世那些做後母的待孤兒,離間前之子和其生父的骨之情,得傷心斷腸的人多得數不清。對此要小心啊!對此要小心啊!

江東不避忌庶妾,大老婆死了以後,多由小老婆來主持家事。細小的糾紛,有時本來未能免除;但限於名分,打架爭吵等可恥的事情就很少見。河北鄙視小老婆,不讓小老婆進入有身份人的行列,所以必須亡重娶,甚至重娶三四次,這樣,後母年齡有時比大的兒子還小。後母生的孩子(弟弟)和前生的孩子(兄長),會有在衣服飲食以及婚姻仕宦做官上的差異,甚至會有士庶貴賤之間隔,而世俗對此現象習以為常。

到本人死亡之後,家裡的人為訴訟跑穿了官府,把誹謗汙辱的言語嚷到大路上,前之子誣衊後母為小老婆,後母之於貶斥前之子為僕役。宣揚先人的言詞字跡,暴祖考的是非好壞,使自己變得很有道理,經常可以見到真可悲啊!從古以來的臣佞妾,用一句話來害人的多得很呢。何況憑夫婦的情義,早晚想辦法來改變男人的心意,而婢僕為了討主子的歡心,幫著勸說引誘,子一久,怎麼還有孝子呢?對此不可以不畏懼。

一般平庸人的習,後夫大多寵愛前夫的孩子,後必然待前的孩子。這不只是因為婦人心懷妒忌,丈夫沉,也是事態促使成這樣的。前夫的孩子,不敢和我的孩子爭奪家業,將他提攜撫養,天長久自然生愛,因而寵愛他;前的孩子,常常居於自己所生孩子之上,無論學業做官婚姻嫁娶,沒有不需防範的,因而待他。異姓之子受寵則父母遭怨恨,後母待前之子則兄弟成仇敵,家庭裡發生這類事情,都是家裡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