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81章狹路相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樸正在緬懷古人時,身後忽然傳來了柳如是低沉的誦聲: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外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逢壺殿裡竹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城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嘆山河如故。千村寥落。

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王樸聽了心神劇震,尤其是“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山河如故,千村密寥落”這幾句更是觸動了王樸的心絃,這可不就是大明朝地寫照嗎?強大的明軍安在?已經成了建奴、韃子刀鋒下地亡魂!勤勞的百姓何在?已經被建奴、韃子填進了溝壑!曾經繁華的中原大地,如今卻是白骨於野,千里無雞鳴!

想到無數勤勞善良的百姓慘死在建奴、韃子兵的屠刀之下。王樸不由咬碎了鋼牙,眸子裡更是出刻骨的仇恨!建奴、韃子兵加諸大漢民族身上的,總有一天,他要十倍、百倍奉還給建奴和韃子!

在沒有穿越之前王樸就是個民族主義分子,是個徹頭徹尾地大漢族主義者,現在穿越了,又憑著不懈的努力攫取了強大地權力,王樸發誓,大漢民族將從他開始發生本地轉變。大漢民族還是那個勤勞、聰明的民族,卻再不是以前那個善良、忍讓地民族!

從王樸開始,大漢民族將變成一個野心、擴張成的民族,就像後世的斯拉夫民族!

王樸握緊了雙拳,有噬心的烈火在心底熊熊燃燒,濟寧之戰,無論如何也要全殲建奴和韃子在軍,從今以後絕不讓他們再踏進中原一步!從今以後,王樸絕不允許任何異族再來傷害大漢民族…

一雙柔軟的玉臂忽然從身後環住了王樸的身。柳如是輕柔的聲音響起:“侯爺。奴家能體會你現在地心情,你現在的心情和嶽武穆面對殘破不堪的中原時是一樣的。嶽武穆最終含恨而死,畢生沒能直搗黃龍,可奴家相信侯爺你一定能光復遼東。”王樸輕輕握住柳如是柔軟的小手,凝聲問道:“假如有一天中央軍征服了遼東,而我下令殺盡建奴替死難的漢族同胞報仇,你會認為我冷血嗎?”

“不會。”柳如是輕柔地搖了搖頭,柔聲說道“死在建奴手下的漢人何止千萬?每一名建奴手上都沾滿了漢人的鮮血,侯爺下令屠盡建奴,天下百姓只會拍手稱快而不會覺得侯爺冷血殘忍。”王樸獰聲道:“我要是連女人和孩子也不放過呢?”柳如是低聲道:“建奴女人雖然無辜,可他們何曾放過我們漢人女子?建奴孩子雖然無辜,可誰能保證他們長大後不會禍害漢人百姓?”

“明白了,我明白了。”王樸霍然轉身,用力擁住了柳如是柔軟的嬌軀,凝聲說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直至這一刻,王樸終於下定了決心,大明帝國地種族政策也正式定下了基調!

王樸的宗旨只有一條,這個世界歷來是個弱強食的世界,公平從來就是一句空話。

這個世界的秩序和遊戲規則只能由大漢民族來制定,大漢民族必須居於絕對的統治地位,其餘的民族本沒資格和大漢民族平起平坐,一旦被大漢民族征服,他們只有兩個選擇,或者被大漢民族融合,或者…被滅族!

“報告!”大堂外忽然響起鄭成功洪亮的聲音。

柳如是趕緊離開了王樸的懷抱,王樸卻是不以為意地咧嘴一笑,大聲道:“進來。”鄭成功昂然直入,先向王樸和柳如是叭地敬了記軍禮,然後說道:“侯爺,參座,按原定北上計劃,輜重一營已經在韓河上架起兩座簡易浮橋,中央軍火槍十營的三千官兵已經渡過韓河並在對岸紮營。”

“嗯。”王樸點了點頭,欣然道“浮橋地加固什麼時候完成?輜重隊和炮營什麼時候能過河?”鄭成功道:“最遲明天凌晨浮橋就能加固完成,輜重隊和炮營就可以順利渡河了。”

“很好。”王樸望著鄭成功地眸子裡已經賞之,凝聲道“做的很好,看來本侯讓你暫領輜重一營是對地!鄭成功,要是中央軍能在五天之內如期趕到濟寧,你這個輜重營的代營總就會成為真正的營總。”鄭成功叭地蹬腿敬禮,朗聲道:“多謝侯爺栽培。”

“去吧。”王樸揮了揮手,說道“別忘了通知河對岸的十營,讓他們加強戒備,提防建奴和韃子兵夜間偷襲。”

“是。”鄭成功轟然回應,領命而去。

韓莊以北五十里,沙溝集。

就在王樸帶著中央軍主力進駐韓莊的同時,多爾袞也帶著五個旗的建奴主力趕到了沙溝集,與駐紮在沙溝集的土謝圖部三萬騎兵匯合,察哈爾、喀爾喀兩部騎兵則已經被多爾袞派去博洛麾下,配合博洛的五千旗兵填河。

入夜時分,韃子的遊騎兵帶回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土謝圖親王幾乎是連滾帶爬進了多爾袞的臨時行轅,顫聲道:“主子,南…南明蠻子,南明蠻子來了…”多爾袞的眉頭霎時蹙緊了,沉聲道:“慢慢說,什麼南明蠻子來了?”土謝圖親王深了口氣,凝聲說道:“主子,剛剛探馬回報,南明蠻子已經到了韓莊!”

“你說什麼?”多爾袞霍然起身,厲聲道“南明蠻子到了韓莊?”土謝圖親王重重點頭。

多爾袞的眉頭霎時蹙緊了,凝聲問道:“有多少人?”

“全部。”土謝圖親王顫聲道“駐紮在臺莊的南明蠻子全到了韓莊。”

“怪了。”多爾袞惑然不解道“運河航道被截,王樸非但不令濟寧城內的明軍南撤,居然還主動北上接應,這事有些反常啊,不合常理,太不符合常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