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修改大明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昌,王樸行邸。
趙信昂然直入簽押房,向王樸敬了記標準的軍禮,恭聲道:“侯爺。”王樸肅手示意趙信落座,和聲問道:“趙信,朝廷的公文已經下發,你現在已經是湖廣提督了,本侯想聽聽你打算怎樣經營湖廣防務?”趙信不假思索地應道:“那得看卑職手裡有多少中央王樸道:“你想要多少中央趙信道:“如果只是守住武昌只要五千中央軍即可,要想守住湖廣卻至少需要三萬中央軍,還需要一個火槍營!”王樸道:“那我就給你三萬中央軍外加一個火槍營,你打算如何經營湖廣防務?”趙信道:“湖廣主要的威脅來自四個方面,即四川的張獻忠,陝西的李自成,河南的紅娘子還有山西的吳三桂,其中李自成和紅娘子的威脅最大,四川的張獻忠和山西的吳三桂威脅最小!因此,湖廣防務的主要對象是李自成和紅娘子。”王樸道:“河南的紅娘子你不用提防。”趙信愕然道:“侯爺?”王樸微笑道:“你別問為什麼,總之本侯告訴你,紅娘子的河南軍是友非敵!”趙信釋然道:“如果紅娘子地河南軍成了友軍。那湖廣防務就要輕鬆多了。卑職只需要提防陝西地李自成和四川地張獻忠。李自成和張獻忠又是老冤家。目前正在漢中打得不可開。短時間內本無力東顧。卑職只要派兵守住巴東和勳縣。就扼住了張獻忠出川和李自成南犯地咽喉。”
“嗯。”王樸欣然點頭道。
“不過本侯還是得提醒你。山西和湖廣之間雖然隔著河南。可你千萬不要放鬆對吳三桂地警惕。”趙信肅然道:“卑職明白。”
“另外。”王樸長身而起。又道。
“十五萬叛軍俘虜將集中關押在幾座皇莊服苦役。中央軍就跟他們一起駐紮在皇莊吧。也好就近看押。遇上農閒地時候也可以把這些苦役拉出來練練。情勢危急地時候還可以放他們上戰場頂一頂。”
“是。”趙信轟然應道。
“卑職領命。”
“好了。”王樸上前拍拍趙信地肩膀。說道。
“湖廣就給你了。”趙信昂然道:“請侯爺放心,趙信絕不辱命。”隆武帝元年五月,王樸班師回京,隆武帝親率文武百官出太平門相,還邀請王樸同乘御輦返朝,極盡恩寵。
是夜,隆武帝又在奉天殿大擺筵席,替王樸接風洗塵。
王樸與長平公主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議事程。在隆武帝授意之下,司禮監甚至已經選好了黃道吉,大婚期就定在十天之後!
在王樸與長平公主大婚之後。隆武帝緊接著就要進行大規模的選秀,這次選秀不但要選出至少兩千名宮女充實皇宮,還要從勳戚官宦人家中選出一名德才兼備地適齡女子入主東宮,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夜闌人靜,繁華散盡。
奉天殿上杯盤狼藉,燭影搖曳,幾十名笨手笨腳的太監正在收拾,這些太監是被王樸閹割後送進宮的叛軍俘虜,除了這些太監。偌大的奉天殿裡就只剩下了隆武帝和掌印太監張子安兩人相對無言。
隆武帝翹首望著大殿頂上的雕樑畫棟,忽然間悲從中來:“八個月了,一轉眼故都淪陷、皇考赴國難已經整整八個月了…”張子安跟著抹了兩滴眼淚。
隆武帝唏噓兩聲,喟然道:“這八個月對朕來說就像是八年一樣漫長啊…”北京淪陷、崇禎上吊一下子就摧毀了朱慈悠閒地太子生涯,把他拋進了歷史演變的滾滾當中,朱慈以不足十六的幼齡卻要承受國破家亡、親人離散的苦痛,更要承受眾叛親離、顛沛離的苦難,誠可謂是度如年。
不過艱難的歲月帶給朱慈的也並非全是壞事,至少他長大了。再不是以前那個無憂無慮,整只知道和翰林侍講討論治國之道的太子爺了,朱慈完全繼承了崇禎帝勤政自律的美德,卻也繼續了崇禎帝地心計。
現在的局面和崇禎帝剛剛即位的時候非常相似,崇禎帝剛剛即位時,宦員魏忠賢權勢熏天,崇禎帝不過是魏閹手中地傀儡而已,而現在,孫傳**、王樸又牢牢地把持著朝政。因為年幼。隆武帝甚至連行使硃批的權利都沒有。
隆武帝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局面繼續下去,大明朝是朱家的大明朝。朝政豈能一直把持在孫傳**、王朴父子手中?年僅十六的小皇帝已經不聲不響邁出了收歸皇權的第一步----選秀女然後大婚。
大婚之後就意味著隆武帝已經成年,可以行使硃批了,以孫傳**為首的內閣就不能再繼續主政,而要回到輔政的位置了,所有奏疏也不再送往內閣擬藍批,而是直接送往隆武帝御案擬硃批了,這樣一來,大權就重新集中到了隆武帝手裡。
文華殿。
孫傳**斜靠在內閣首輔的那把椅子上,滿臉凝重,分坐兩側地錢謙益和呂大器同樣神凝重,晚筵上隆武帝的幾道聖旨壓得他們不過氣來,事情明擺著,小皇帝已經不安於現狀了,他想要收回屬於皇帝的權力了。
只有坐在下首的王樸神情輕鬆,淡然道:“看來我們的小皇帝已經長大了,呵呵。”按大明朝的規制,王樸雖然是侯爺又是五省總督,卻還是沒資格踏進文華殿,文華殿是內閣的辦工場地,只有內閣輔臣才能出入,不過現在的情形特殊,以孫傳**、王樸的赫赫權勢,所有地規制在他們面前都形同虛設。
“侯爺。”錢謙益凝聲道“這件事可不能等閒視之啊。”
“是啊。”呂大器也說道。
“按大明律,大婚之後就算是成年了,萬歲爺就有行使硃批的權利了,到時候所有奏疏在經過內閣批閱之後還要再送往御前改硃批,只有改硃批之後的奏疏才能發往六部。”
“大明律?”王樸皺眉道“大明律規定幾歲可以成婚?”呂大器道:“男子十五歲。婦子十三歲。”
“那就修改大明律。”王樸沉聲道“改成男子二十歲,女子十八歲才可成婚!”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