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6章馭人之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樸接過孫傳庭遞上來的名單,仔細看完後搖頭說道:“不行,這名單得改!”孫傳庭道:“說說你的看法。”王樸道:“內閣首輔不能讓史可法來當,這個首輔只能是你。”孫傳庭皺眉道:“關於內閣首輔的人選,為父是經過謹慎考慮的,史可法有名望、有能力,又是留都重臣,風評也不錯,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王樸斷然道“內閣首輔只能是你,史可法、高弘圖、黃道周還有馬士英他們只能是次輔,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明天庭議我會想辦法,讓東林復社的人把這提議說出來,諒史可法、高弘圖他們也無話可說。”

“讓東林復社的人提出來?”孫傳庭道“這可能嗎?東林復社的人不和我們唱反調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唱反調?那得他們有這個膽量!”王樸拿起桌上那封信,獰聲說道“別忘了有這樣東西在我們手裡,還有周鑣的案子也還沒審呢,這兩樣東西可是我們對付東林復社的殺手鐧,他們敢不聽我們的嗎?”憑心而論,王樸很討厭東林復社,這幫傢伙連太子都敢謀殺,已經毫無忠義可言,他們眼裡只有黨派利益,本就不顧山河社稷,更不顧百姓死活,這樣的人就是直接派兵把他們抓起來殺了也不為過可話又說回來了,東林復社畢竟是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平時只是一盤散沙不足為慮,可如果把他們急了,他們就會抱成一團。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力量,假如動用武力把這股勢力強行剷除,整個江南勢必會鬧得人心惶惶,這絕不是王樸想要的局面。

所以,要對付東林復社,最好的策略還是分化利用。

“我想過了。”王樸道“陽明書院不能建在陽明先生地老家餘姚了,必須馬上遷到南京來,東林復社散佈在江南的青年儒生也要想辦法召集起來。讓他們進入陽明書院就讀,讓他們放棄理學,信仰心學。”讓東林復社的儒生進陽明書院學習,無疑是一著狠招!

對於陽明書院的課程,王樸早有安排,書院的學生不但要學習天文、地理、算術、醫學、水利、物理、化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王樸還給他們安排了“政治課”不遺餘力地向他們灌輸資本主義思想!

絕對不要小看思想改造的力量,在那樣的環境裡,沒有年輕人能無動於衷。等這批東林復社地儒生學成畢業的時候,他們就會改頭換面。成為王樸最鐵桿的追隨者,王樸這是要致東林復社於死地,然後在東林復社的“屍體”上培育出新的完全聽命於他的勢力呀!

孫傳庭道:“你就不怕陽明書院成為東林復社地地盤?”

“東林復社的地盤?”王樸冷笑道“只要那些儒生進了陽明書院,他們就再不是東林復社黨人了,我將對他們進行完全軍事化的管理,他們必須學完物理、算術、地理、天文、醫學等各學科的知識,各門學科考核合格才能畢業,等他們畢了業。思想認識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畢業?”孫傳庭愕然道“什麼畢業?”王樸微微一笑,說道:“所謂畢業差不多就是中了進士,他們就可以外放當官了!”

“外放當官?”孫傳庭越發糊了“那也得從翰林院選派。”

“不,這個慣例得改改了。”王樸道“從此以後,大明朝地官員將不再從翰林院中選拔,一旦有官員空缺。就直接從陽明書院的畢業生中選拔。”王樸地這個構想其實醞釀很久了。不過當初他只是個小小的大同總兵,就是想改革也是有心無力。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崇禎已死,太子年幼,孫傳庭獨掌朝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有了孫傳庭的支持,這事就好辦了。

王樸為什麼要改革官員的選拔制度?

原因很簡單,因為科舉制度已經沒辦法為大明朝輸送優秀的官員了,王樸必須改革官員選拔制度,把大量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選送到各個崗位上去,而不是遷就那些只知道皓首窮經並、暮氣沉沉的理學儒生。

那麼王樸為什麼不直接廢止科舉制度呢?

因為現在還不是廢止科舉地時候,要是這時候廢除科舉,那全天下的讀書人就再沒什麼指望了,還不得找王樸拼命?雖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要是全天下的秀才都造了反,也夠王樸喝一壺的。

所以王樸不能明著來,他得利用官場的腐敗慣例陰著來。

按大明律,天下的讀書人皆為童生,童生院試中了秀才就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中了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另外,要是有人舉薦,舉人也可以直接做官了,被嘉靖帝譽為大明神劍的海瑞就只是個舉人。

會試中了進士一般都會進入翰林院當個編修或者檢討,至不濟也能混個庶吉士,然後就等著吧,要是有了官員的空額,吏部就會從翰林院優先選派官員,不過這只是慣例,到了後來大明官場隘敗成風,大量的進士進了翰林院之後基本上就沒機會外放當官了,只能一輩子呆在那清水衙門裡。

王樸要鑽地就是這個空子,他不明著廢止科舉,今後地科舉照常進行,天下的讀書人還是可以通過院試、鄉試、會試進入翰林院,但是進了翰林院你就別想再出來當官了,反正養幾百個翰林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要想當官,好辦,去陽明書院吧,只要從陽明書院畢了業。哪怕你只是個童生也能得到內閣首輔孫傳庭地舉薦,直接外放當知府。

孫傳庭雖然政治上有所欠缺,但人並不笨,王樸一點他就明白了,說道:“小子,你這是要老夫緊抓大明官員的任免大權,並且用這個大做文章?”

“對。”王樸點頭道“所以,這個吏部尚書你得兼著。你孫老頭既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又是吏部尚書,所有官員的任免都得你點了頭才算,你要是不想讓人當官,他就是新科狀元也當不成官,你要是想讓人當官。他就是個路邊地乞丐也照樣能當知縣。**“哈哈。”孫傳庭打了個哈哈,指著王樸笑道“小子,你對大明官員的制衡制度還是不甚瞭解啊,沒錯。老夫若真是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是能任免官員。可你別忘了,內閣要受到都察院的監督,吏科也有封還吏部公文的權力,如果只是任免一兩個心腹,老夫諒他們也不敢說什麼閒話,可要像你說的這樣,大規模的任用私人,那你把都察院的御史和科道的言官當什麼了?他們可不是擺設!”

“他們就是擺設!”王樸目猙獰之,冷笑道。

“都察院的御吏還有六科地言官,他們的權力是誰給的?”孫傳庭道:“那當然是萬歲爺。”

“說的好。”王樸獰聲道“如果連萬歲爺都是你我父子手中的傀儡,都察院御吏和六科言官的話還頂個用?而且,我們為什麼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圓滿一些呢?譬如把東林復社地人大量安進都察院和六科衙門,誰要是敢不和我們合作,就指使東林復社的人群起攻擊,參倒他!”孫傳庭道:“小子,你這是要一手遮天啊。東林復社的人真會乖乖聽你使喚?”王樸道:“老頭。不要高估東林復社那幫人的人品,更不要低估你手中的權力。千萬別忘了,現在你已經是大明朝地曹了。”孫傳庭的眉頭霎時蹙緊了,王樸地話讓他很不舒服,他雖然已經在心裡默認了當曹的事實,可他不願意在口頭上捅破這層窗戶紙。

灤州,奉命斷後的李巖率領義軍將士已經與吳三桂的關寧軍戰了兩天了,義軍死傷慘重,李巖也受了重傷,只能躺在軟榻上指揮作戰。

逐漸黑了下來,關寧軍終於收兵,喧囂了一整天的戰場再度沉寂下來。

急促的腳步聲中,李虎和荊茂成大步來到了李巖的軟榻前,兩人都是滿臉疲憊、血透征衣,李虎大聲道:“大哥,灤州不能再守了,再這麼硬拼下去弟兄們就該拼光了!”李巖低聲問道:“現在還剩下多少人?”荊茂成道:“還剩下五千多人,不過好多弟兄都負了傷。”